查看原文
其他

理想群体的新精神:写于中心美术馆「启·杭」开幕展——对话馆长王岩

许婕渟 99艺术 2024-01-10





中国美术学院媒体城市研发中心和杭州中心于近日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宣告全新艺术商业范式的诞生。作为成果之一,中心美术馆从跨越半个世纪的中国当代艺术史中攫取最具代表性的艺术家,以「启·杭」为名,开展一场理性的、社会学与艺术学交融视角下的大型群展。


展览以“文字与符号”“个体与群体”“__的可能性”三个板块构成,策展人在作品布局中隐藏了大量的趣味设计,各个板块之间从中国传统文化的当代呈现,过渡到艺术家的个性所引发的精神共鸣,并在最后一个单元中呼唤参观者的隐性互动,启发来者应如何直面艺术的本质,为后续的美育计划拓展出新的目标。


实际上,中心美术馆并不止于当代艺术展览,还将在杭州开展多项计划,扶持青年策展人,为中国的艺术行业培养新的播种者;与入驻杭州中心的多个品牌合作,设置“一店一策”计划,作为桥梁对接品牌与艺术家个人,为青年艺术家们谋求立足之地。同时以中国美术学院为学术依托,搭建美育推广平台,透过当代艺术的表层,看到这些新力量特有的个人精神与艺术个性,超越现实的局限。


中心美术馆开幕的同时,杭州中心也作为潮奢新地标正式与大众见面。在中国当代艺术发展的数十年间,艺术与商业的关系问题一直备受关注,艺术行业中无论艺术家、策展人、艺术批评人等等,都对艺术品的商业前景抱有大量矛盾的思考和期待,在市场的沉浮中既要避免艺术被伤害,也期待着自身的艺术生产能走向更广阔的未来。随着数字化的兴起与近年来消费观念的转变,艺术家的视野辐射到各种不同的领域,而人们面对艺术的消费观念也发生了迭代,有多少内容能真正流向这个时代,并进入到精神生活?


就此,99艺术 与中心美术馆馆长王岩进行了一场关于美术馆、关于展览、关于当代艺术在杭州的未来走向的感性对话,是探讨,亦是反思。




王岩


英国伦敦大学国王学院就读国际关系硕士课程,英国伦敦艺术大学中央圣马丁艺术与设计学院就读硕士课程,中国美院跨媒体艺术学院当代艺术与社会思想研究所就读博士课程

现为中国美术学院展示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

媒体城市研发中心策划总监和科技与数字艺术研究所所长



Q&A

Q = 99 艺术

A = 王岩




Q

作为杭州这样一座城市的艺术新地标,同时也是杭州新的文化符号,在逐步展开艺术讨论的过程中,美术馆将会遭遇异常丰富的所指,其中包括经济、历史、艺术、社会等各种方面,其中任何一方面都能为我们延伸出一个新的展示目标,而这样的一种多重空间中,您认为中心美术馆是如何解读展览前言所说的“当代艺术与商业语境下的现代性方向”?



A:在中国,当代艺术与商业的结合是少之又少的。十几年前中国首个这样做的地方是K11,对于当时中国的艺术行业来说,这种方式的确相对新潮。但我们也知道,这种“新潮”在50年前的纽约已经存在了,30年前日本也开始了,又过了十几年才在中国大陆出现。但是由K11带起的这股风潮,依然是从上海、北京这些城市开始的。


而发生在杭州本土语境的当代艺术——暂不谈商业,只谈当代艺术在杭州的发展。3、40年前,杭州是有非常强的当代艺术氛围的,那时的浙江美术学院(今中国美术学院)从张培力老师到杨福东老师等等,在影像领域做出了大量极为重要的开拓性工作,令人振奋。


总而言之,杭州是有当代艺术的土壤的,只是这3、40年的发展近乎停滞。除了各种费用的暴涨,还有杭州本土的文化情怀——在中国传统书画最炙手可热的地方,当代艺术的角色显示出一种不甚匹配的矛盾感。


当代艺术没有土壤,艺术家如此缺乏生存的可能性与空间,那谈何当代艺术的发展?在今天的环境下,全中国的商业都在做一些与艺术结合的内容,从K11到宝龙,再到上海几乎所有的商业模块,都有跟艺术结合的部分。


中心美术馆开馆剪彩


中国美术学院媒体城市研发中心与杭州中心战略合作签约仪式


中心美术馆是中国美院与华润集团的合作,中国美院提供专业的学术内容的生产,华润集团提供商业价值和经济支持。这种合作模式目前还相对少见,现在的商业语境要求跟艺术、文化相结合,实现商业消费的升级与迭代。在东京,大型的商场里面几乎都有美术馆,目的就是为了使美术馆对商业进行加持与赋能,艺术通过商业的反哺来推进大众化的理解。


此刻我们谈论的寻找“现代性”,不是西方哲学语境下的现代性,而是寻找中国真正的社会语境下的,向未来发展的一种可能性。


展览开幕现场


到场嘉宾合影



Q

当代艺术类的美术馆是目前被人视作“炙手可热”的空间之一,虽然这个趋势激起了人们的观看兴趣,但我们要具体地落实到每一次的展示案例当中,还有哪几个方面是中心美术馆现阶段想要实现或突破的?


A:这里的功能设置其实跟国际的美术馆是一样的,除了常规的展览外,每年会发起四场青年策展人计划,每一个计划会有一笔资金支持那些年轻策展人们。我们希望在中国的艺术行业培养新的播种者。策展人不是明星,也不是“经纪人”。这个行业向前发展,需要年轻的力量,青年策展人就是这股力量。希望让真正专业的人,选出真正专业的策展方案。此外我们每年还会有一到两场现当代艺术大展,同时也会发起艺术沙龙讲座。


另外,我们计划与一些艺术家达成个体的合作,邀请他们在这里做陈列或联名,为艺术家找寻并落实一条理想的艺术跟商业结合的路线。


中心美术馆的目标,也是我个人的目标,是致力于搭建一个平台,在中国美术学院与华润集团的加持下,好好完成这些使命,希望能够帮助青年的艺术家突破原有的市场。我们想承担桥梁的角色,让来到这里的艺术家未来都能够拥有与其实力相匹配的市场,完成我们对社会的正向回馈。


展厅现场



Q

中国的当代艺术受到西方影响是毋庸置疑的,而这一形式也在不同阶段反复掀起过国内的整体反思,这是一个热门甚至趋于俗套的话题了。其实在展览的几个板块当中,我们能看到这些作品对中国文化母题的回归意识及其过程,除此之外还有哪些被“虚掩”着的?也就是说,是否有关于中国当代艺术的微观叙事是隐藏在策展思路中的?


A:“启·杭”二字本就是扬帆启航的谐音,预示着我们要做出一次新的尝试,如你所言在展品当中确实“虚掩”了很多内容。


展览入场便是三件与红色记忆相关的作品,这几幅画作没有被划分到任一板块,而是被放置在独立于主题之上的位置。之所以如此强调这个部分,是因为当今中国的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是国际舞台上一支重要的力量。


张洪赞,《黄继光》,布面油彩,147.5×108cm


中国的核心价值观,其实就是我们所认为的最重要的核心文化模型之一。从90年代中国当代艺术开始发展,再到2000年左右到了高峰,现在回归到整个艺术跟文化的语境下,我们对于中国传统的反思还有没有?这种所谓的反思,不仅仅表现在传统文化当中,不仅仅表现在国画、书法当中——尽管我坚定地认为那是我们中华文明最重要的核心,中国的山水观和蕴藏其中的传统观念与脉络是极其重要的。


展厅现场



展览的第一个板块是“文字与符号”。


“文字”便是我们的母语——中文。这部分的艺术家基本都是对中国文字在不同历史时期所使用的文字的应用、解构与重构。


谷文达、徐冰、王冬龄这些艺术家和他们的作品,都是对文字的解构与重构,再牵引到视觉文化与符号学的方向。这些一眼望去的“错别字”是否被看懂、被接受,希望通过我们板块让大家了解:原来中国的传统文化可以这样去表达。


徐冰,《天书》,装置,书每本46×30×2cm


第二个板块,“个体与群体”。


这个板块油画居多,是以个人创作为中心,反映了这些艺术家生活、生存过的时代记忆片段。当个体的人(观众)进入到这个展厅的时候,人作为主体与展览里的作品之间就是“个体与群体”的关系。与此同时,每一个个体在社会当中也存在一种个体与群体的互唤,在这个板块里,展览将引导大家观看某位艺术家的个人记忆并产生回溯与共情。


展厅现场


第三个板块叫做“__的可能性”。


前面两个板块,是从中国传统文化和文字开始,再到现在的社会中对个人与群体之间关系的拉扯。这个展览有一些作品是相对抽象的,有比较概念性的。


进入到第三板块会出现一些“晦涩”的内容,我们选择以黄永砯的作品《太公钓鱼,愿者上钩》作为结尾。每一个观众进入展厅,观展结束将要出馆的时候,一定会看到这个作品。这是我们整个叙事当中很有寓意的一部分——无论你愿与不愿,懂与不懂,明白或不明白,只要经过这件作品,我们之间就通过它和这个空间产生了连接。


各个板块都隐藏了一些趣味和悬念,等待大家继续发现。


展厅现场



Q

展览总是要从观众体验的前、中、后三个阶段生成新的任务,反复对框架进行反思,并在下一次展览中寻找新方式,去加深观众对展览主题外延的体验。通过开幕展,您会如何发掘观众和美术馆之间的关系尺度?


A:做当代艺术这类命题,有很多种方式和变体,和一些更灵活的方法。第一个非常重要的方向,当然是先辐射美院的学生。学校本身就是一个拥有对外交流、互动、展览等等不同功能的平台,我们希望为学校找到一个与商业合作得相对合适的平台。此外,我们更想为杭州的美育贡献一些力量,如果没有人做,永远没有往前走的希望,除了我们,其实很多公立的美术馆都在努力。虽然我们的角色是私立美术馆,但我们也相信这些努力都能够长期坚持下去,做出深度。


展厅现场



Q

作为观众,我们对这种商业环境不可避免会有一种“应激”——大家进入一个商业体里面,可能本身就会认为架设于其中的展览是“圈钱”的,我认为这是一种很正常的心里预设。那您怎么面对这种心态?


A:一次性改变是很难,现在毕竟是“瞬间消费”,如果看到一个需要慢慢解读的展览,是会累一点,但是我们愿意花时间、精力来做这件事情,我们不排斥甚至还欢迎“引流”。


只能说,尝试着改变对于传统商场里的那种“网红”展览的态度与方法。因为很多人愿意花200块去打卡一些所谓的网红展,不愿意花80块来看当代艺术里这批真正的、最有价值的时间切片当中的作品。


作为一个从业者,我觉得是我们的问题。我们做得不够好,所以中心美术馆开幕后,我想通过我们的志愿者、讲解员为观众进行定期的讲解和导览,希望大家多参与。


展厅现场



Q

您如何看待新的当代艺术呈现?诸如近年来所流行的那种“先锋”“实验”性质的作品?这种艺术形式有无可能在这里实现视觉上的另一种平衡?


A:先锋与实验,要么就是概念性的,要么就是极具文学性的表达,某些作品在很多人眼里还会被质疑是不是“杀马特”——大概是这几类视觉上的表达。


回到美术馆本身,我之前提到的,为什么要做青年策展人的计划?因为青年策展人一定是先锋与实验的,是非常规审美下的东西,于我们的计划而言,在这个场所中,还是能够探索出一种常规审美与先锋视觉的平衡。



Q

线上、线下交互的视觉场域,其实是目前很多机构、展馆的策展大趋势,那么在您看来数字化展览的重点,对于我们的场馆而言重点该放在文化体验还是交互体验?未来面向观众会有哪些新的参与模式?


A:这是一个不可抵挡的趋势,不单单是我们行业,各行各业都无法抵挡。不管AI还是Chat GPT,对视觉的冲击都会极大,我们只能拥抱。


视觉的感受、冲击与交互的结合,是一个多维、立体的沉浸式感受,所以我们会寻找一些吸引大众的同时还能展示学术性或概念性内容的方法。


开馆的同时,中心美术馆业已与入驻杭州中心的31个品牌合作“一店一策”计划——每一个店里面有一件艺术品,每三个月或者半年进行更换,这就变成了:艺术品牌-艺术家-杭州中心-中心美术馆四方的合作。


为艺术与商业赋能,为店铺专门定制符合品牌调性的作品。杭州中心预备打造的也是艺术文化的氛围,所以开张以后,不仅仅是中心美术馆,而是能看到一个连续性的艺术整体。


展厅现场



Q

您刚刚说一年会有一到两场现当代大展,那大展的方向是围绕国内的艺术家?还是也会有国际大IP的参与?


A:当然以国内艺术家为主。如果有某些主题的群展,也不排斥邀请国外艺术家。可我们还是要有文化自信啊!我们国家几千年来如此优秀的文化异常丰富,更别忘了,当今我们的青年文化中,也有不少优秀的内容值得被看到,被传播到更远。


美术馆位置图



展期:

2023年12月25日 - 2024年05月05日


参展艺术家(按年龄排序):

陈福善、吕寿琨、曾灶财、赵延年、叶世强、方增先、余友涵、张洪赞、王冬龄、曾广智、黄锐、成瑞娴、黄永砯、许江、谷文达、徐冰、潘德海、隋建国、毛旭辉、王广义、张晓刚、汪健伟、吴山专、管怀宾、邵逸农与慕辰、丁乙、海波、刘小东、尹秀珍、方力钧、蔡锦、冯梦波、荣荣和映里、邱志杰、郑国谷、高世强、邵文欢、金阳平、叶伟立、邱黯雄、鲁大东


展览地点:

中心美术馆

(杭州市拱墅区展览东150号 杭州中心三层)


主办单位:

杭州中心、中国美术学院媒体城市研发中心、中心美术馆


支持单位:

中国美术学院、杭州文化广播电视集团


协办单位:

杭州世通文化艺术策划有限公司、浙江博艺影视科技有限公司、燊海(杭州)艺术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媒介支持:

杭州华智传媒有限公司


致谢:

4aTEAM



撰文、编辑:许婕渟

图片致谢:中心美术馆


20周年专题|彭德:中国当代艺术批评何以式微?

关于“中国新绘画”的十问

赫尔南·巴斯,开启“概念主义者”的闸门

20周年专题|张子康:独立策展人的视角与美术馆的底层逻辑

“艺术”与“犯罪” 并行——馆藏之作为何屡屡失窃?

尹朝阳:伦敦看展

“卡拉瓦乔与巴洛克奇迹”:光影、感官与尘世的盛宴

展·览·推·荐~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