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五大趋势加速国际战略格局调整

2017-01-14 文/韩立群 瞭望


◆ 一是国家与民族利益的重新崛起

◆ 二是大国地位升高与板块力量下降

◆ 三是突发事件呈现常态化趋势

◆ 四是政治思潮呈多元化发展趋势

◆ 五是国际政治的极化趋势加剧


作者单位: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世界政治所


  2017年,五大趋势或将加速国际战略格局调整重塑。

  

  一是国家与民族利益的重新崛起。冷战结束后至今,跨国资本在全球配置资源,追逐效率,接近市场,是经济全球化的最大受益方。在此过程中,国家(民众)、民族利益同跨国资本代表的商业利益之间的矛盾越来越难调和。

  

  在西方发达国家,制造业空心化与经济虚拟化,导致贫富差距拉大。在新兴和发展中国家,外部资金和技术大量流入在补充不足的同时,也间接引发社会、政治和经济等领域的结构性问题。在全球层面,各类多边制度框架长期把为投资和商品流动提供便利作为主要任务,旨在提升人的发展水平的国际发展合作实际进步非常有限。而2008年金融危机不断深化,刺激这些矛盾充分释放,集中体现为美欧“民粹主义”上升、部分新兴和发展中国家社会政治安全问题升温,以及国际多边合作进程进一步放缓乃至停滞。未来,随着各国对国家与民族利益更加看重,政策内顾性将进一步上升。而商业利益作为国家间关系的润滑剂一旦地位下降,或导致国际关系更趋紧张。

  

  二是大国地位升高与板块力量下降。英国“脱欧”之举引发国际社会对区域合作前途的深思。一直以来,多数国家将加强本地区合作,并最终建立主要由本地区国家组成的一体化组织视作优先战略,欧盟则被视作是一体化进程的样板。除了经济上的显着收益,这样做的一个好处是,地区小国可以联合起来平衡大国的影响,提升本国的战略自主性,大国也可以进一步加强对地区事务的整合。欧盟、东盟都有这样的战略考虑。比如,欧盟在经济总量上一度超过美国,欧元对美元的国际地位构成重要威胁。而东盟长期作为东亚地区合作的中心,不断加强内部经济与安全合作,自身地位影响持续上升。

  

  但现在来看,欧盟“蒙尘”,面临经济、难民与解体三重危机,已不是美国的对手;东盟被地区事务“拉扯”,在大国博弈较量中寻找方向。反观各大国,美国2015年经济总量反超欧盟,再度成为最大经济体,垄断全球事务的能力有所回升,俄罗斯以乌克兰、叙利亚两大地缘较量为杠杆,撬开重重包围,实现国家实力的能力显着回升。中国在国际事务上的影响更大幅提升,参与引领全球治理,主动运筹大国关系,备受瞩目。未来,随着区域一体化这一工具的弱化,板块与大国力量对比将呈现此消彼长态势。

  

  三是突发事件呈现常态化趋势。若对2013~2016年间的国际政治做一简要回顾,可发现突发事件整体呈现频率更高、破坏性更强之势。尤其是2016年,国际社会接连发生一系列小概率、大影响的政治安全事件。2017年,突发事件的影响很可能更大,甚至呈常态化趋势。与此同时,国际社会对重大冲击的态度也在悄然发生变化,“底线”不断后撤,“防线”几近丧失。若重大事件达到一定强度,很可能触发连锁反应,引发国际安全环境震荡。

  

  四是政治思潮呈多元化发展趋势。2016年是冷战结束以来“主义”一词被用得最多的一年。从具有普遍意义的“民粹主义”、“民族主义”、“排外主义”、“极端恐怖主义”、“军国 48 31092 48 14987 0 0 2362 0 0:00:13 0:00:06 0:00:07 2973 48 31092 48 14987 0 0 2040 0 0:00:15 0:00:07 0:00:08 3315 48 31092 48 14987 0 0 1795 0 0:00:17 0:00:08 0:00:09 3332主义”、“新自由主义”、“新发展主义”、“贸易保护主义”,到特指的“特朗普主义”、“疑欧主义”、“杜特尔特主义(现象)”、“里根-撒切尔主义”等等,有新也有旧,竞相碰撞。主流思想、传统模式受到巨大冲击,凸显发展治理困境加剧,轻则政治格局重组,重则陷入长期动荡。

  

  思想多元化趋势一旦开启,往往会自我加速、自我上升,短期内很难稳定下来。民众今天将某位政治人物推上台,明天就可能因为不满而换掉。少数人的声音有可能盖过主流。比如一方面盖洛普2016年2月的民调显示,58%的美国民众希望开展国际贸易,认为贸易是威胁的只占34%。另一方面,为了13.5万服装业工人的利益,贸易保护主义政策引起的物价上涨很可能导致4500万贫困线以下美国人生计难保。这种力量既可能导致国内政治调整,也一定程度会外溢到国家之间,其影响长远。

  

  五是国际政治的极化趋势加剧。近几年,人们常用政治极化来形容一些西方国家的国内政治生态,描述其左右分野、精于算计、权力分散、决策无力的混乱状态。而在当前的国际政治生态中,前述四种趋势同世界经济的长期低迷相叠加,催生出一种类似政治极化的状态,并且日渐加剧。各国在世界政治基本趋势、治国理政基本模式、社会发展基本方向等重大问题上的看法分歧加大,对和平与发展、市场与政府、保守与开放的争论升温。政策自保,关系互疑,国际多边协调阻力增大,军备支出上升,包括各大国际组织明显乏力,使一些国家对未来方向产生迷茫,无所适从。

  

  也要指出,以历史的长远眼光看,国际政治的震荡期也正是盘整期,往往为各类新事物提供发展空间与肥沃土壤。因此,极化的过程也是新思想、新模式、新结构的酝酿过程,对此应以发展的眼光看待。与此同时,世界多极化仍在加速向前发展,思想多元化同多极化相交织,也给广大新兴与发展中国家提供难得机遇LW


刊于《瞭望》2017年第2期,原题《五大趋势加速国际战略格局调整》

推荐阅读

☞ 解局 | 拨开大国关系不确定性迷雾

☞ 瞭望 | 2016国际观察报告

☞ 瞭望|2015国际观察报告

☞ 瞭望|2014国际观察报告

☞ 瞭望|2013年国际观察报告(上)

☞ 瞭望|2013年国际观察报告(下)



扫描二维码,关注瞭望微信

点击【阅读原文】,下载瞭望APP

给你权威的新闻洞察力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