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得到三周年之际,我想说它的产品很失败

Super黄 Super黄的念想 2022-07-20


这篇我主要说说得到App。前两篇被不少我的朋友“怒斥”夸的太过了,所以这篇我想先喷一下得到App整个产品,再说得到App产品的亮点,最后给个我的总结观点。


本篇是得到系列的第三篇:得到App产品篇,没看过前两篇的可以先点链接看看,你会更理解得到:得到基因篇内容篇


得到接触用户主要有几个途径:


1.罗辑思维公众号:作用更多是卖货、单向喊话;频率是一天一次。作为多年IP积累用户的阵地,是罗辑思维公司的核心资产之一。在发现得到App这只金鸡后,罗辑思维资源基本完全倾斜过来。


2. 网络+电视平台:主要是重要时间节点、事件,比如知识发布会、跨年演讲。频率是数个月一次,势能比较大,更多还是品牌塑造的作用。


3. 得到App:承载了传递得到价值的核心平台,用户对产品的购买大多数发生在此,而产品的使用更是95%基于APP。频率可以是24小时随时在线:)而且App是自有流量,可以花式撩用户。


得到APP是核心战略及长期战线,那我为啥说它很失败呢,请看:


一.得到App近一年多在用户增长、商业价值层面没有任何作用


1.用户增长很少


为何我这么说,我先用一张图来起头:



得到官方向外说的3000w用户数,是个什么概念呢?


首先我很讨厌这个数,因为这是累计激活量,只会越来越多,而不可能越来越少,很容易让团队躺在功劳簿上(包括我来现公司后,第一件事就是在每天上报的数据里去掉累计激活量这个数据)。对App来说,关键数据可以是DAU、MAU、每日流水,但不能是累计激活量。


两周年的时候是2000w,三周年是3000w,意味着这一年新增激活数是1000w。很牛逼对吧!以至于小道消息,得到某管理层说:为何需要做增长,我什么都不做用户量也在蹭蹭涨呀~


对于这个对话片段,我想说观点大错特错


用户有来有走,我们不能只看来的人多不多,更要看看来的人留不留的下来,掏没掏钱。回到问题的根源,现实是得到的日活和一年比起,变化不大!这意味着,一年来的1000w用户,大部分只是走了个过场。



回到得到APP的日活节点,我很清晰的记得,第一次从x万涨到y万,是得到的00?号发布会,当时撒币还导致首页听书模块全面崩溃,故障持续了几个小时,现场一度尴尬。


第二次从y万涨到z万,是某次跨年演讲,日活跨过了某个重要节点。在这两个时间节点外,日活从来都是很稳定。


也就是说,产品带来的用户增长,这一年你可以认为是零


2.商业价值提升很少


那产品自身无法把数据拉起来,是不是可以提升ARPU值呀?很遗憾,也没有


对于罗辑思维这个公司来说,这一年来增加收入的两个大头是什么呢:


1. 课程单价提升:


早先精品课,正常是6-9节,售卖价格9.9

后来没忍住,涨到19.9,发现用户不敏感,把大家乐坏了


所以演进到最近,直接砍掉精品课这种低价高量的短课程,主推30节99元的课程。比如下面这个最近上新的课:



对比起来,最早是两大类内容:

精品课,体量6-9小节,9.9元。每节单价不到2元。

专栏,体量200-300小节,199元。每节单价不到1元。


现在主推的课程:

30节99元,每节单价超过3元。

从1、2元到3元,看着绝对值不多,但涨幅是100%以上。


2.得到大学


在以前,对于得到App来说,单个用户消费2000元基本就到了天花板。你想吧,199一个专栏,可以听一年,用户的时间是有限的,我基本买5-6个专栏到头了,听不完。


罗胖多次说过自己是个商人,商人逐利是正常的,对于如何提升客单价这事,想了很多办法,在少年得到是高价的直播课,在得到,找到的意外惊喜是得到大学。




夏季招生收费标准是11800元。按照春季的招生数1284人来算,3个月的收入就是1500万。而且这笔钱,主要开支就是运营成本,不用像卖课一样给老师分掉一半的利润,多好的模式。


而提升课程单价、用得到大学获得大额收入,和产品本身没直接关系


总结:


说完了这几个点,发现什么没有?产品本身无法留住用户,在商业价值上又没能更多体现自己的价值。那我就一个问题,这一年多次版本的迭代,最关键的价值没实现。换句话说,这一年我不做任何迭代只维护,是不是也没差?


这是个很另类的观点。后面我会说到得到APP产品的一些亮点,但说的再多,这些产品上的改进,还是得回归到商业本质。一家脱不花口口声声“技术驱动的公司”,技术并没有实现应该有的价值,这是我说得到App的产品在用户增长、商业价值层面,没有任何作用的原因。


二.得到App的产品亮点


用户沉浸在音频里的时候,产品退居二线,舞台是内容的。但在脱离音频播放场景后,产品可以围绕内容做很多事情,我们看看得到App做的不错的一些点:


1.学习计划,2018年5月7日,V3.2



原来这个页面给的是信息流,猜你喜欢。但是效果不好,加上考虑如何让用户形成依赖+规律性的消耗用户课程,所以改为学习计划。


我个人只在内测第一天用过,这功能要求每天都可以有固定长度的时段用于得到App学习,可我还有大量时间在电子书阅读上面,所以这功能不适合我。


但功能有价值。我觉得学习计划可以在游戏化和奖励用户使用上可以加强。


2.知识城邦,2018年5月30日,V4.0




知识城邦的上线,对于得到的关系链和内容沉淀来说意义深远。


再早一些,得到存在社区的概念,即每个专栏里的学习小组,但存在两个极其严重的问题:入口很深、学习小组之间都是信息孤岛。有次听到运营同学说学习小组日活不到1w时,我感觉快刀脸上也是震惊的。


所以采用类微博、话题广场形态的知识城邦应运而生。个人认为有几个有意思的点:


  1. 用UGC(评论、笔记)带内容(课程、专题等)。内容更新不多,但UGC是有大量更新的,高频带低频


  2. 关系链的建立:关系链是留住用户的核武器。在信息流里,只要得到官方认证or推送,就可以带来用户关注、互动;

  3. 上面这一点,也间接地引导用户形成良好的习惯,即:回复高质量的评论、笔记。而用户沉淀内容越多,也越吸引用户留存。


同理可参考微信读书的想法。


3.首页大改版,2018年7月,V5.0



基本就是目前线上的首页,主要改动是按学院来划分课程,课程也把之前免费专栏、订阅专栏、大师课、精品课都做了统一。(之前大师课、精品课、专栏每个产品的支付流程、文稿、评论等都是重新做的,并没有复用,这点我一直很震惊。后面在统一的过程也花了很多精力,还是因为最早制定决策时没有通盘考虑)


从产品设计上来说,顶部给各个学院固定入口,而很多位置,又把内容按照最小维度的颗粒来做组合,使得页面信息量很大,用户也可以无限下滑找感兴趣的内容。


但有得也有失,和以往主推课程的逻辑对比,也有用户吐槽首页“菜市场



其他做的不错的产品点,还有已购状态下的课程详情页、部分动效(比如你试试首页下拉刷新,会有个猫头鹰眨眼睛),直播的小窗模式等等。


三.产品在公司内处于何种地位?


1.产品欠缺主动性


得到产品线主要是几个产品经理+几个交互设计师,整个产品需求出口主要是罗胖、脱不花or运营or内容,他们把需求吐给快刀,快刀拆解或者叫上对应的产品or交互,一起讨论,然后结合需求池和排期推进到研发。


整体相对被动,以接收、理解、分拆需求为主,印象中很少有大功能是产品主导的。对运营、数据不敏感,对内容理解少。比如前面说学习小组的活跃数据很低的事,就是运营提出来的。


2.缺乏清晰规划,对内容、运营引导不强


写完后,我也回想了一下,突然感觉有些尴尬,因为我没找到得到App一条清晰的迭代主线。18年初的年会,我听了产品规划,但也确实没留下什么印象,包括说的落到实际的也很少。


我经常听到的是:规划不超过2个版本,因为变化太快了。。。


补一条:增长的逻辑适用于得到么?


从增长黑客理论来说,产品每一阶段应该是不同的北极星指标,比如:

1.得到一年新增1000w,日活不变,说明留存不佳。先提升留存

2.留存提升后,下一阶段可以增加客单价。


但是反过来讲,得到如果用增长的逻辑来做产品,又必死无疑。得到有不一样的特质,他的生长也有其独特性。所以得到也曾经试图招增长用户运营,一直没有锲合度很高的人选,后来干脆不招了。归根到底也是得到App是内容驱动,而非产品运营驱动,增长的介入需要自上而下,这事罗胖、脱不花不懂也不会。




最后:

1. 得到App只需要把它的气质、调性,以及内容更好的传达给用户,就达到了目的。

2. 期望完成古登堡级的信息革命,以目前的用户体量来说难度极大,只算是一个小而美的产品。或者说知识服务做的再优秀,也就能服务一小撮群体,一个月最多几百万的用户群体。

3. 我说的都是错的


5.26是得到3周年,在这里也送上我的祝福,今天得到发布了给用户的第二封信,委婉的语气说了自己做了很多但做的不好,下一篇文章我也会具体展开说一下它更多做的不好的细节,以及它可能演进的方向,关注我公众号及时获得最新更新。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