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KT讲坛精华 | 陈红教授:生态批评的环境史维度

iResearch 外语学术科研网 2022-04-24

2021年7月8日晚上,“外研社·U讲堂社区”2021年度KT讲坛正式开始第13讲!(点击查看KT讲坛年度预告)上海师范大学陈红教授带来了“生态批评的环境史维度”专题讲座。


讲座中,陈红教授从理论和实践层面介绍了环境史之于生态批评的合理性和必要性。这在陈教授的著作《田园诗》一书中也有详细的例证。《田园诗》属于“外语学科核心话题前沿研究文库·外国文学研究核心话题系列丛书(自然/性别研究系列)”,已于2019年12月出版。“外国文学研究核心话题系列丛书”总主编为北京外国语大学张剑教授,“自然/性别研究”子系列主编为陈红教授。


(点击图片了解图书详情)


讲座伊始,陈教授指出,生态批评于兴起之初就在关注环境史,其一路的发展极大地受益于环境史的研究发现。基于这一传统,我们当下需要做的是,探索将环境史纳入生态批评实践的不同方式,创新生态批评的跨学科研究方法。


接下来,陈教授从环境史和生态批评本身的定义和范畴出发,解释了环境史之于生态批评的意义。环境史自20世纪70年代兴起于美国,90年代进入中国。它与西方的环境革命相伴而生,并随着我们对生态的全球性关注而持续发展,是一个极具活力的学科。关于环境史的定义,美国著名学者J. 唐纳德·休斯(J. Donald Hughes)指出,“The task of environmental history is the study of human relationships through time with the natural communities of which they are part, in order to explain the processes of change that affect that relationship”。也就是说,环境史研究的是自然环境与人类历史的互动。清华大学梅雪芹教授总结了环境史的三大主题:自然环境变迁及其在人类历史中的作用;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及其反作用;人类关于自然环境的思想以及对待它的态度。由此可见,环境史的研究前提是,人类社会的兴衰存亡与自然环境的变迁密切相关,或者说,自然与文化互为因果。


另一方面,文学与现实、历史高度关联,文学研究的任务之一就是回答“How does literature respond to reality or history?”这一问题。生态批评作为文学研究的经典视角之一,研究的是“文学与物质环境之间的关系”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iterature and physical environment)。也就是说,生态批评强调文学文本中的环境具有物质性(physicality/materiality)。那么,我们研究文学在多大程度上再现或反映客观的外在物质环境,就必须参照环境史。这便是环境史之于生态批评的合理性和必要性。


然后,陈教授借助两则经典案例和两则原创案例,详细介绍了结合环境史的生态批评实践。其中一则经典案例是乔纳森·贝特(Jonathan Bate)对拜伦诗歌“Darkness”的生态批评解读。1815年印度尼西亚Tambora火山喷发;1816年欧洲遭遇有史以来最冷的夏天,粮食歉收,饥民暴动。基于这些史实,贝特提出拜伦的这首诗就是对当时异常自然现象的描写。当然,贝特并没有因此否认诗歌的象征意义。贝特的开创性在于,他用实践表明,我们不仅可以从文化的角度,还可以从自然的角度理解文学作品,即“to recognize nature as nature itself, rather than culture in disguise”。



一则原创案例是陈教授发表在《外国文学评论》上的研究成果——《〈摩尔镇日记〉的后田园视野:特德·休斯的农业实践与田园理想》。陈教授谈到,这篇文章的研究思路是注意到文学或者说文本与现实之间的间隙,然后解释为什么存在这样的间隙,由此获得对文本和作者的新认识。特德·休斯(Ted Hughes)是英国的已故桂冠诗人,他在1973年买下了一个名叫“摩尔镇”的农场,《摩尔镇日记》便是他经营农场期间的记录,具有高度的“纪实性”。然而,休斯诗歌中的农场日常与彼时英国农业现代化高潮期的畜牧业生产的实际状况有着极大的反差。《摩尔镇日记》呈现的两大主题是动物的苦难和顺应自然——诗歌在突显自然力量的同时,极大地弱化了文化对自然的干预。但文本外的现实是,20世纪70年代是英国农业现代化的高速发展期,这种发展是不择手段地追求利益最大化的过程,也是干预自然、破坏自然的过程。陈教授提到,她在研究过程中参考了诸多环境史资料,如霍华德·纽比(Howard Newby)的Social Change in Rural England、迈克尔·莫伯戈(Michael Morpurgo)的All around the Year等,这些资料对她深入理解作品内涵和作者意图起到了重要的参考作用。



最后,陈教授还分享了自己近期对斯宾塞诗歌中的农事元素的研究。在这项研究中,陈教授强调,环境史不再只是揭露文本与现实之间的秘密,而是带来了更开阔的视野。斯宾塞继承了维吉尔的农事传统,充分肯定农事劳动的社会价值和道德意义,其诗歌广泛涉及农事元素。那么,斯宾塞为何如此强调农事?已有的研究往往囿于田园文学范畴,但通过对照环境史资料,我们可以将这一现象放置在全球性且更加长久的时空中进行考察,探讨“农事视野”与“帝国想象”之间的潜在关联性,解读农事伦理背后的殖民政治。


总之,环境史已成为生态批评的重要维度。它同自然科学(如生态学、历史地理学等)和社会科学(如殖民史、文化史、乡村史等)诸多领域的交叉性,必将有助于外国文学跨学科研究的持续发展。


以上是陈红教授讲座精华,如想了解更多内容,可以加入钉钉群获取精彩直播回放,或者参考陈教授的《田园诗》一书。


相关阅读

KT讲坛精华 | 北京外国语大学陈亚平教授:二语习得的有效机制:外显学习和内隐学习探析

KT讲坛精华 | 北京外国语大学王颖冲副教授:多模态视阈下的中文小说英译

KT讲坛精华 | 中国人民大学刁克利教授:重构作者研究

KT讲坛精华 | 上海财经大学杨国静教授:当我们谈论伦理时,我们在谈论什么

KT讲坛精华 | 浙江大学隋红升教授:真正的男性气质文化内涵与新时代男性气质建构导向

KT讲坛精华 | 东南大学韦清琦教授:生态女性主义的整体性批评实践——以蕾切尔•卡逊为例

KT讲坛精华 | 浙江大学董燕萍教授:译员的注意力控制机制

KT讲坛精华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范祥涛教授:中国经典翻译研究热点问题与研究方法

KT讲坛精华 | 北京外国语大学王文斌教授:语言研究中缘何对比语言学具有重要性

KT讲坛精华 | 北京大学郑萱老师、北京外国语大学廖鸿婧老师:跨文化外语教学模式与测评

KT讲坛精华 | 宁波大学许希明教授:中国英语学习者的重音盲点


点击阅读原文即可购买《田园诗》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