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致敬丨那是一个创造奇迹实现梦想的时代

胡春玫  王临艳丨文


        那一刻,是一代人的骄傲,那一刻,是全中国人的自豪。历史铭记下那一刻: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在这成功的背后,是“举全国之力”研制原子弹的壮举,是一代核科技工作者矢志报国的情怀,是无数普通劳动者激情挥洒的汗水。

        本文在此通过揭示我国核科学家的家国情怀,撷取创业建设中的历史片断,以纪念那一永不磨灭的经典时刻。


家国梦:义无反顾回国报效

        中国核武器研制初期的三大台柱之一、我国近代力学奠基人之一的郭永怀曾说:“我们这些人早在回国的时候,就把名啊、利啊放在一边了。”

        的确,这些为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立下不朽功勋的科学家们,早在回国前,在学术领域,或已名声大噪,或已学业有成,正拥有或即将拥有绝好的发展机会,如果继续留在国外,对其未来的发展、学术的研究,无疑有着巨大的帮助。然而,“家国梦”早已融入他们的血液,魂牵梦绕的期盼,让他们毅然踏上回国之路。

        1947年2月,我国核科学事业奠基人钱三强在美国《物理评论》发表论文,第一次对三分裂核四分裂做出明确结论,在国际物理学发展史上写下了辉煌的篇章。为了表彰钱三强的科学成就,1946年底,法国科学院向他颁发了亨利·德巴微奖金。1947年,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任命他为研究导师……正当他声誉雀起、事业不断上升之际,他却做出了回国的决定:为国家组建研究机构并参加教学。就这样,带着丰硕的科研成果和报效祖国的热忱,钱三强回了国,并为新中国开创了核科学事业,为原子能事业推荐、培养了一大批科技人才。在1999年中央授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的核工业系统10人中,其中大部分最初都是由钱三强推荐来的。

        而我国放射性化学奠基人杨承宗的回国之路,则要更曲折。当年,杨承宗在法国巴黎大学居里实验室师从世界著名女科学家、诺贝尔得主——小居里夫人,进修放射化学,并于1947年获得博士学位。“师从名门”的他,在法国享有优越的待遇。1951年,杨承宗收到已是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所长钱三强欢迎他回国的信函,并托人给他带去了一笔钱,希望他购买原子能相关资料和器材。得到来自祖国的召唤,杨承宗备感振奋,同时拿出了自己的所有积蓄,采买器材。因为这些材料在法国属于禁运品,杨承宗的回国之路几经波折,只是在小居里夫人的帮助下,才顺利通过了一个个关卡。

        其实,像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参与第一颗原子弹研发的科学家们,大都曾远渡求学,而在治学期间,他们以其出众的才华得到了国际同仁的认同,也得到了相关机构的青睐。然后,各种形式的挽留终究留不住他们回国的坚定脚步。


家国志:隐姓埋名攻坚克难

        山流水志家国。有人说,中国的原子弹之父,不是一个科学家,而是一个卓越的科学家群体,他们在核领域各有建树,立下了卓著的功勋。而这辉煌功勋的背后,是科学家们多少年断绝一切对外联系的隐姓埋名,是对世界顶级科技难题日以继夜的全力攻克,更是胸怀家国壮志的万丈豪情。

        1960年,正当我国核科学与核武器研制奠基者之一的王淦昌因发现了反西格马负超子,誉满国际科学界之时,国家希望他能改变研究方向,承担起核武器的研制工作。面对国家的召唤,王淦昌当即毫不犹豫地表示“我愿以身许国”。从此,他断绝了一切海外联系,隐姓埋名,为了核武器的研制扎根大西北。17年后,当调回北京时,王淦昌已是年逾70岁的老人。

        中国核武器开创者之一的程开甲曾在一篇文章中写道:“说起罗布泊核试验场,人们都会联想到千古荒漠,死亡之海,提起当年艰苦创业的岁月,许多同志都会回忆起‘搓板路’、住帐篷、喝苦水、战风沙。但对于科技人员来说,真正折磨人、考验人的却是工作上的难点和技术的难关。”

         当时,作为原子弹研制的理论部,其主要任务就是“尽快地拿出可行的原子弹总体设计方案”,这让作为原子弹理论设计负责人的邓稼先,深感责任重大,甚至“到了卧薪尝胆的地步”。从1960年到1962年,邓稼先与理论部同事进行了大量理论计算和各项实验工作,最终完成了原子弹的总体设计方案。而主管领导正是根据这个总体设计方案,向中央提出了在两年或更多一些的时间里,即在1964年下半年,最迟在1965年上半年爆炸中国第一颗原子弹。

        这一创造了奇迹的设计方案,不禁让人叹为折服。而在方案的背后却是邓稼先及其工作人员上千万次的计算推演。为了确保参数的准确性,他们先后进行了9次大计算。而每一次计算都需要从头梳理、核查几万个数据。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曾赞叹:“9次大运算是集世界数学难题之大成。”

        1964年第一颗原子弹成功爆炸,采用的是先进的内爆法和高浓铀-235,震惊了世界。1960年,苏联毁约撤走了全部专家,我国兰州铀浓缩厂相关工作面临巨大困难。在统计物理学领域颇有建树的王承书,对气体动力学也有较深造诣,这让她在此时刻临危受命。铀-235在天然铀中的相对含量只有0.7%,在天然铀中对其分离富集,技术的难度可想而知。王承书凭借她统计物理学和气体动力学的深厚功底,结合苏联专家留下的碎片资料,开始技术攻关。在指导兰州铀浓缩厂分批启动运行的理论计算工作中,她日以继夜,一次次地对计算结果反复检查和认真分析。1964年1月14日,高浓缩气体按理论计算达到预期丰度,打开精料口阀门流向产品容器,并经化验证明完全符合要求。

        “原子弹如同一块精密的手表,即使再细小的零部件搭配都是非常巧妙的,这就需要科学家的智慧。”曾亲身经历和见证我国第一颗原子弹全过程的李鹰翔说“而在当时,很多科学家所学的都不是核专业,但:因为他们有着扎实的根基,所以在短短的几年间就创造了如此辉煌的成果,可以想象他们为此付出的巨大的代价。”


那些人那些事

        事实上,新中国成立以来,在核科学家投身报国的历史画卷中,有着太多让人难以忘记的瞬间。曾记得,1950年,年仅26岁的青年科学家朱光亚牵头组织51名留美同学联名发表“给留美同学的一封公开信”,以其激昂的文字号召留学生“回国参加祖国建设工作”。更难忘,郭永怀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依旧记挂核事业——与警卫员紧紧抱在一起,把装着绝密文件的公文包夹在两人之间,保护了对我国科研事业极为重要的资料。

        这就是我国的核科学家,他们一生不求回报,矢志不渝地地报效祖国,只为心中那份家国情。

        我国核工业曾有30万大军,这期间有太多为了核事业的发展、原子弹的研发默默奉献的老一辈核工业人,他们所从事的工作未必是在原子弹研发的重要岗位,但就在普通的岗位上,他们依旧为了原子弹的研发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值得铭记的不仅是那些耳熟能详的、闪闪发光的名字,更有无数不为人知的、把自己的青春注入第一颗原子弹研发事业的无名英雄。

        像这样的事迹在整个核工业系统何止成千上万。对于那段经历有没有后悔过?曾有人对这群为了核事业默默工作的人提出过这样的问题。用核工业221基地工作人员韩威的话说,我们参加了第一颗原子弹的研制生产,分享了第一颗原子弹研制成功的喜悦,我们以此为荣。

来源:中国核工业报


为便于研究人员查找相关行业研究报告,特将2018年各期文章汇总。欢迎点击下面红色字体查阅!

文琳行业研究 2018年文章汇总

文琳编辑

今日导读:点击下面链接可查阅

公众号 :文琳行业研究

  1. 2018中国汽车产业发展报告发布 聚焦新能源  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报告(2018)

  2. 2018年中国共享货运行业发展前景研究报告

  3. 德勤:2025年后汽车行业的价值链

  4. 2018年中国重型货车市场发展前景报告

  5. 2017年汽车传感器发展趋势分析报告

  6. 中国P2P车贷发展与转型报告2018:以租代购或为重要转型方向


文琳行研报告,为各机构提供专业的信息、数据、研究和咨询服务。欢迎关注【文琳行业研究】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