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读完《被讨厌的勇气》,老师和父母们不要错过《幸福的勇气》

张海露Eric 英语学习笔记 2022-08-25


之前强烈安利过《被讨厌的勇气》,最近读完了它的第二部:《幸福的勇气》。


两位作者说《被讨厌的勇气》是地图,介绍阿德勒心理学的框架;《幸福的勇气》则是指南针,学以致用,实战解决人生问题。


书的语言形式还是那个味,非常易读的对话体,很有代入感。不过我读起来有些腻,觉得不如第一部酣畅淋漓。一来是内容有些重复,许多章节只看标题就知道要说什么;二来是我不喜欢 3 年过去了,书中的年轻人成了一位教育工作者,依然一副「杠精」口吻,非要争个输赢,动不动就说 Alder's ideas are quackery,I don't want to hear it. Retract that! Enough! 话虽如此,我也理解这是个恰当的设定——哲学家并没有像我一样给年轻人贴标签、怀疑他是否能改变,而是无条件地相信他。


从内容上看,这本书和《被讨厌的勇气》一样有指导意义。核心主题是「教育」,如果你是老师或者为人父母,我会推荐这本书。


以下是我读书过程中的一些笔记和思考,也分享给你。


1. Respect



Respect 的拉丁词源 repicio 表示 seeing,The Courge to Be Happy 中把respect 定义为:the ability to see a person as he is; to be aware of his unique individuality.  


能看得到表面,也能逐渐看到他的心。因此 Respect 需要同理心,需要《非暴力沟通》中所说的看到每个人的挣扎并相信 compassion。这样看来,无条件的爱就是无条件的尊重。我有时会冒出「我要是XX该多好啊!」「我女儿如果像XX家小孩一样安静些多好啊!」然后有个小人会跳出来喊 Respect!


能看到、接受自己和他人的一切是需要修炼的能力。爱他不是替他做好一切规划,在他们面前树立权威,也不是佛系放手,做甩手掌柜。我们要相信 One can choose one's own life,为 self-reliance 努力,做一个为自己负责的人。


2. Change



有一章标题叫 The real reason why one "can't change"。改变,意味着对现在不满,意味着要放弃现在的自己涅槃重生,害怕改变如同害怕死亡,怕很正常。「改变自己」前要先「接受自己」——你现在很好、没有错,你的选择和习惯满足了你的一些需求和脆弱,如果你对自己不满意,那你可以更好。


比如说健身这事,我先接受自己的身体和对食物的欲望:吃是人类的本能需求;年轻时为了社交我需要抽烟喝酒午夜撸串;有时为了工作或娱乐我会熬夜......先接受,而不是完全指责和否定自己,然后再一点点改变,用新习惯逐渐替换旧习惯——告别要体面,新欢要磨合。 


发现对自己不满意了,我想要穿衣服时没有凸起的肚子、更充沛的精力、更营养丰富的饮食,那我就试试新的习惯。无论是熬夜还是睡 8 小时,都是在满足自己的某个需求,找到它认识并接受即可,这也就是跟自己讲和。


3. The Triangle Column



书中哲学家拿出一张三角形状的纸。从年轻人的角度看,左边写着 That bad person,右边是 poor me。我总结为这样一张图:



当我们遇到问题时,自然会选择责怪他人、否定自己,心理上可能会得到片刻安慰解脱,但无法真正解决问题。想解决问题还得在自己身上,聚焦当下,问自己 What shouI do from now? 这样一来就把视角从「是什么产生了这些问题?」(cause)变成了「我做这样的事情目的是什么?」(goal),后者更能帮助我们发现根本问题,从而可以对症下药。


从这个三角图,我又查到了很有意思的两个概念:卡普曼戏剧三角(Karpman Drama Triangle)和赋能三角(The Empowerment Dynamic):



美国心理学家卡普曼用戏剧三角解释社会上各种冲突形成的方式。我们在人际交往中会不自觉地扮演某种角色,主要是 Victim/Persecutor/Rescuer。一旦进入这个不健康的三角牢笼,我们会扮演各种身份获得安慰,相互伤害又彼此依赖,最终并无法真正解决问题。


那有没有解法呢?David Emerald 在 The Power of TED* 一书中提出了一套方法,以角攻角:



Victim 变成了 Creator,从否定自己变成了「我能做点什么?」;Persecutor 变成 Challenger,从怼天杠地变成挑战他人向着目标前进;Rescurer 变成 Coach,帮助他人理清问题激发潜能。


当我们陷入冲突,面对焦虑,我们在扮演什么角色?是不是在戏剧三角中?如果能察觉到这场心理游戏,我们就可以置身戏外,用更强大的工具和多维视角真正解决问题。


最后,说一处印象深刻的细节:

Youth: What can you, who have no answers and are ignorant, impart to me?


Philosopher: I will not impart. Let’s think and walk together. 


人生哪有什么答案,只有 Keep inquiring and keep walking。幸福的勇气不是来自劝人大度正能量、岁月静好喊口号,它来自思考和行动。Keep inquiring and keep walking

猜你还想读:

· 慢慢读这本《非暴力沟通》

· 给20多岁的你,推荐一本书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