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为什么你没有感到“全宇宙都在帮我”?

张海露Eric 张海露Eric 2024-04-30

这一周开始上课,有一些阅读、教学笔记,也有一些自己的思考,也记录在这里分享给你。


1. 一位同学分享自己读 The Power of Now 的笔记,我才发现原来我写过这本书的读书笔记。


我写过的好多内容,学过的好多英语,很多都不记得了。但当初认真、触动是真实的,我也相信它们只是被忘记,但不会消失,它们成了我的一部分。去过的地方,拍过的照片,遇见过的人,也一样。一定会淡忘,没什么遗憾,活在每一个当下就是对过去的最好致敬。

2. 过去一个星期,每天输入输出的量比较多(读了差不多10本书吧),很开心,但脑力有限也觉得累,今天有些不舒服下午还睡了一会。


收到社群一位同学写给我的碎碎念,这是这个星期以来最感动的一刻。感到你被看到被理解被鼓励。我好像也找到了做事的意义:要帮助更多人更快乐更自信,真的快乐真的自信那种。一起看到自己,接受自己,把脆弱变成力量,多自己充满期待。



3. 开车时听 Calm 的 Daily Jay,这次的主题是 ritual,里面有这样一句:Repetition without intention and attention is a habit. But when you bring your presence and heart to an activity, that’s a ritual. 


生活中一定要有一些 habits 和 rituals。习惯帮助我们更高效地工作学习生活,那些所有的悄悄变强,是时间和习惯的功劳。仪式感让我们感受到自己真实的存在,活在当下就是可以察觉到自己和世界之间的流动。来清迈两年多,做大的收获就是多了一些 rituals,咖啡馆、集市、露营、徒步……做什么并没那么重要,关键是你不把它当作是任务,不觉得这是在浪费时间,就是让一切成为一切,让自己成为自己。


4. 刚在 Netflix 上看 BEEF,开始这一幕,感到「窒息」。当你想向信任的人大吐苦水寻求安慰,刚说两句,对方说让你停下来深呼吸,要有正能量……



这几年我最讨厌的词之一就是「正能量」。正能量本身没有问题,但在使用中往往是劝对方不要有负面情绪,要憋回去。前两天录播客我还说过:那些情绪如此珍贵,它们是在帮我找到问题解决问题,你却跑来让我忽略它们。当然你是为我好,我也知道,但这一刻我不需要道理和感恩的心,我需要你看到我听到我。

朋友和家人能给予的是倾听和陪伴,问题吧只能自己解决,人都有自己的
the-birds-don’t-sing-they-screech-in-pain。我讨厌有太多声音告诉你要控制情绪、不要放在心上、要有正能量,因为我会觉得自己的「不正能量」都是自己的问题,是我做错了什么,我给世界添堵了我给别人添麻烦了,对不起我有罪。于是强颜欢笑敷衍点头转身又陷在无助里。



5. 今晚的课内容多是养成好习惯的 platitudes,不过从 neurochemistry 的角度看会多一些自我接纳和动力。我总结课上印象深刻的几点:


1) 养成新习惯,不用管是 22 天 45 天还是 66 天。没有精准的数字,只有区间。我要们要做的是把注意力放在过程上;2)走出舒适区并没有那么难。找到心里和口头上那些「我就是不习惯 XX」「我一定要 XX」,用它们练习失控;3)努力建立信任,那些想说的感谢和道歉,说出来吧;4)你的存在一定是有意义的有影响力的。我们要 show your work 获得成就和鼓励,也要相信你可以影响更多人。如果不能 make a dent in the universe,那至少我们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影响身边的人,也反过来让自己被影响向他人学习。

6. 近来发现,我分享英语表达相关的内容越来越少,其实一直在保持输入,只是英语表达已经无法给我带来快感,它是学习的一部分。几年前遇到精准生动地表达会被 wow 到,想立刻分享更多人。如今更打动我的是文字背后的思考和启发。


感想是:多阅读吧,要尽早达到可以自由阅读英文的能力,它比费心耗力找到一位好老师好朋友更容易。还要多写作,一是写作本身就是在消化阅读内容、提升阅读技能,二是写作是观察自我的极好途径。


只要你能写下来,那些快乐会更快乐,那些不快乐也会被看得到、被接受,然后变成一种力量。先从立刻能做的事情做起,然后它的形式就会逐渐变化。阅读、写作放大了就是见人、创作,认识世界、认识自己,这是修行的基础,也是多数人会忽略的技能。


7. 我们常说「当你真的想要做成一件事情,全宇宙都会联合起来帮助你」,那为什么很多时候感觉不到呢?不仅没感到被帮助,反倒是觉得全宇宙都在跟你过不去,给你拖后腿。


这时候,可能是太专注那个 goal 了,就像你的目的地是去某个地方,一心想早点到那里,结果忽略了路上的风景和故事。



目标一定要有,它能给我们一个方向,但不能被那个目标乱了心智走火入魔。


把一个大目标拆解成阶段性小目标,不必死熬、苦等、学海无涯苦作舟,享受每一刻的痛苦沮丧,也享受一个个小实验小成功。这样一来,那个大目标大方向就会帮助我们养成一个个 identity-based habits(Atomic Habits里的理念),慢慢你找到了那个 why。


有事与愿违也有日常打脸,但这些折腾会让你找到自己想成为什么样的人,然后一切就都「对」了,你开始感觉到 all stars align, all the universe conspires in helping you to achieve it。



We all invest effort with no guarantees of the outcome. You can never be sure when your efforts will be rewarded. But reaching goals doesn’t ensure constant happiness, so you might as well start being happy before those goals are reached.——Meet Your Happy Chemicals


猜你还想读:

· 播客更新:从美丽中国到云南旅居

· 谷爱凌推荐的这本英文书怎么样?

· 几本中文书,几点小感悟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