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奇遇阅览室书单 | 在路上(下篇)

钟华连 OFPiX 2019-04-21

12月31日,OFPiX奇遇阅览室将在今年最后一次开放。我们将以“在路上”为今年的结束,并同时开启阅览室新的一年。


奇遇阅览室每次围绕一个主题,展出20-40本摄影书,我们不仅邀请藏家分享收藏,也请策展人参与。但这间阅览室里呈现的却不仅仅是书展。我们希望摄影书这一物质实体成为人们展开思想交流的地方,读者是其中不可缺少的一环。奇遇阅览室已经接待了上百人次的读者,读者亲身参与,翻阅这些图书,大家一起分享心得。


本期主题《在路上》已经筹备了两个多月。你会看到很多熠熠闪光的名字,以及他们自由自在的脚步。


请跟随今天另一条推送的指引报名。活动的时间是本周日(31日)上午十点至中午一点。因为名额有限,如果您不能前来,我们还会在其他时间开放这些图书供感兴趣的读者阅读。




1


东松照明,太陽の鉛筆(太阳的铅笔)



东松照明是日本战后摄影师的代表人物之一,“占领”是他持续创作的摄影项目。1969年,东松照明踏上冲绳,此后几年他几乎都在冲绳进行拍摄工作。


这本书不仅是他去往冲绳旅行的影像成果,也是他试图跳脱“占领”的影子去探寻日本乃至东方文化精神、渴望自由、寻求解放的重要表现。东松除了在冲绳宫古岛一带拍摄的照片,他还去往台湾的基隆、淡水、雾社和垦丁,以及菲律宾、印尼、马来西亚、新加坡、越南、泰国等东南亚国家拍摄。在书中,可见东松对当地精神世界的关注——信仰、传统祭祀、历史生活……。这种精神活动也蔓延着一种对国境或领土、领属等概念的拒绝。


《太阳的铅笔》在1975年由每日新闻社出版后,时隔40年后,于2015年再版,并与收录东松过去未发表的照片所集结的《太阳的铅笔2015》两册合并发行。


2


藤原新也,《全東洋写真》


 

生于1944年的藤原新也是一位高产的摄影师和作家,至今出版了四十多本书,摄影集(通常都带有不少文字)占了大部分,也会出纯文字(夹杂一些照片)的书,他的书都是以旅行为线索来展开。


1996年出版的《全東洋写真》是藤原之前发布的7本摄影集的精选版。书中按旅行地点分了7部分,每部分的标题颇有意味,以一种意象来形容此地,比如听到远处来自海峡对面的犬吠声 ——伊斯坦布尔~巴基斯坦;生死相隔的一对乌鸦 ——印度;像猫一样沉睡的富士山——日本等等。藤原不仅将镜头对向自然风景,也将注意力放在所有邂逅的人身上,尽可能和他们对话。在结束十多年的全东洋写真之旅后,藤原又对西洋国家开展旅行计划。


此外,阅览室将还提供口袋书《全東洋街道》(分上下两集,也是对上述地方的拍摄,但侧重文字),读者可以一同对照阅读。


3


森山大道,《北海道》



对于森山大道,最熟悉的那句话莫过于他在自传《犬的记忆》里,自我形容为“像一条狗,在路上像排泄似地在街头各处拍摄照片”。这本书也是如此,而且是巨量的。


为了摆脱当时东京生活所产生的行尸走肉般的状态,以及孩提时对北海道风情的向往,1978年夏天,森山在北海道的札幌租了一间公寓,开始他为期3个月的北海道之旅,带着相机穿梭于北海道的大街小巷。不过,拍摄的2000多张照片一直被森山晾在一边,沉睡了30多年后,2008年才首次公开,形成这厚厚的一大本书。书中几乎没有任何文字,640页尽是黑白照片,而且全部是出血设计,这种“压迫感”很难让人一次性地从头到尾翻完,我翻阅几次才勉强看完,而且有种短时间内不想再触碰的感受。


4


田附勝,《东北》



这是一本关于日本东北地区的影像调查。


日本东北地区,这一带给大多人的印象是辐射、核灾、地震等灾难标签。不过,对田附勝来说,并非是这种刻板印象。1994年,19岁的田附勝第一次来此旅行,这里的原始感就给他留下深刻印象。2006-2011年,田附勝再度来到这里进行了一场深度旅行计划。田附勝试图让自己与当地人和动物建立亲密的关系,了解和亲身体验当地人的生活状态,他拍摄人像、祭典、地貌,以及被东北人视为神圣的鹿。


这本书于2012年获得第37届木村伊兵卫赏大奖。值得一提的是,阅读完照片后,书中最后可以看到一张地图,标注每张照片所拍摄的地理位置,紧接着是小图加详细的图说。此外,书中还附有日本民俗学家Akasaka Norio的文章,以及两篇田附勝对当地护林员和渔民采访所得、并以第一人称叙述的文章。


5


柳沢信,《北陆纪行》



柳沢信在广告制作公司担任多年摄影师后,1964年开始以自由摄影师的身份在日本各地旅行拍照。“北陆纪行”系列作品于 1980年1月开始,进行一年多的拍摄,6次来到北陆,每次的旅行时间大概是10-15天。最终于 1981年出版此书。


北陆地区一般指日本本州中部地区临日本海沿岸的地方,包括福井县、石川县、富山县及新潟县。书中可以看到柳沢信对大海、天空、山川、草木、街道、雪景,以及民俗文化的关注,有个关于妖怪的民俗活动印象深刻。


这本大尺寸的书一半彩色照片一半文字,若不懂日文也许很快便可翻完(我就是这样……)。但照片很生动,而且全部大出血设计(一个对页放1-5张照片),编排恰到好处,所以又让你会忍不住多看几遍。


6


小林纪晴 《亚洲日志》(Days Asia)



摄影专业毕业的小林纪晴在从事3年新闻摄影工作后,1991年23岁的时候辞职,并作为自由撰稿人开始亚洲之旅,之后一直致力于拍摄亚洲。对小林来说,“亚洲”回应了年轻人的感受和回忆。


这本书是小林去往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尼西亚、印度、越南、尼泊尔,及日本等地的旅行摄影成果,书中偶尔会穿插一页日记式的文字。


此书于1996年出版,是小林的第一本摄影集,并获得1997年的日本写真协会新人奖。


7


尾仲浩二,Matatabi



“Matatabi”(またたび)是日文发音词汇,意思是到处旅行的人。


从1998年开始,尾仲浩二就带着他的尼康F3相机去往日本多个城镇进行短途旅行拍摄,由于特别强调暗房工作,所以不管是黑白还是彩色,回来后都是他亲自在暗房冲洗放大。


这本2012年出版的摄影集收录其2007-2012年所拍的彩色照片,这本书里有几句文字:“我计划某日再度访问的小镇,已经在某日消失;我想要重返的小镇,在我了解它们之前,已经变得陌生;那一度四处可见的人,已经不在。这些照片献给那些被遗忘的。”



8


张乾琦,《倒时差》(Jet Lag)



这本书是报道摄影师张乾琦25年在路上的“证明”,而倒时差成了他的一种生活方式,他经过上千个旅馆与机场,用影像记录它们,并以自拍的方式来“宣告”自己与此地的关联。


黑白照片的冷酷感和照片中出现的相似的机场、旅馆房间和自拍,有种冷幽默的乏味感。书中唯一出现的彩色便是他集纳的机(车)票、酒店请勿打扰的标牌和在各国采访所需的新闻通行证。


在书中有一篇张乾琦写的名为《在路上》的文章,有句印象深刻,“25年一直在路上,经过了上千个旅馆和机场,最终,最重要的事,是有个好睡眠的夜晚,然而,令人讽刺的是,一个安睡的夜晚,却成了我生活中不可把握的事。”


9


沈玮,《中国情节》(Chinese Sentiment)



工作生活于纽约的沈玮,回到中国,走遍全国各地开启一段自己的个人旅程。用他自己的话来说,是“用感性的方式观察城市乡间的外在,同时渗入到普通人的私密空间”,他试图用自然的视角捕捉人像和景物。


这本书序言是由《寻路中国》的作者何伟撰写,图书的编辑是光圈的出版人莱斯利·马丁(Lesley  Martin),出版社是美国摄影师理查德·雷纳迪(Richard Renaldi)创办的Charles Lane。一本书的制作需要环环相扣的细节把握,也许这也正是这本书耐读的原因。


  10


苏菲·卡尔,《极度疼痛》

简单看,这本书说的是关于如何治愈失恋的故事。对苏菲·卡尔来说,一场旅行成了这个故事的导火索。


苏菲·卡尔是一位法国摄影师、概念艺术家、作家。她常从个体的生命经历出发,以摄影和文字并行的方式,来研究人类的行为模式和私人生活。


《极度疼痛》一书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卡尔在1984年获得一笔赴日三个月的研究奖学金后,展开的92天痛苦倒计时之旅,她像往常一样用照片和文字记录生活、抒发心情,也像往常一样跟踪陌生人、收集着各种可能用到的素材;第二部分是在与热烈男友结束恋情后展开的治愈之旅,她向她的朋友或是偶然遇到的陌生人提出一个问题:您在什么时候感受到最大的痛苦?在得到相应答案的同时,卡尔也不厌其烦的以当下的心情去反复描述自己这份痛苦经历,三个月后,卡尔从失恋的痛苦中痊愈了。为了避免复发,她在十五年后才公开了这部化解自己痛苦的作品。


这本书的设计也很巧妙,以台版中文书为例,“治愈之旅”那部分反复出现一部饭店里的红色电话(这可以说是卡尔和男友分手的物件见证),这部电话的形状也印在封面。而且在这部分字体的设计慢慢变淡,直至消失,同时也意味着失恋的痛苦也消失了。


11


曹良宾,《中途》



这是摄影师曹良宾在美国留学期间(2008-2012)创作的一部作品。全书分为两部分“One/America”和“Inner/City”,一个向外,一个向内,前者是美国的公路旅行摄影,体现了摄影师在路上游移不定的身心状态;后者是纽约的城市景观摄影,暗含着摄影师独自在深夜的纽约街头拍照时的疏离和失落。


12


张克纯,《北流活活》



这本书呈现的是张克纯于2010年至2013年的黄河之旅。他带着 Linhof 大画幅相机和一辆可折叠自行车,自黄河入海口出发,向西逆流而上,以数十次的行走,经多个省市,直抵黄河源头,拍下黄河及其周边的风土人情,尤其是那种大景观下的小人物状态。


13

张晓,《海岸线》



书中作品是张晓辞去报社摄影记者工作后开展的,从2009年到2013年,张晓以随机的方式走完中国沿海的城市和县城,记录下沿海城镇的面貌,以及海边生活和游玩的人们的行为状态。


14


严明,《大国志》


2008年,身为报社摄影记者的严明,尝试在重庆、广东等地拍自己想拍的照片。在2010年辞职成为自由摄影师后,更是走南闯北的拍摄,试图在当下社会中寻找大国血脉里的历史文化积淀。他一直关注场景、姿态、身形在黑白照片中的呈现,这些在摄影集《大国志》都有所体现。


15


苏杰浩,  《无题之旅》(Untitled Journey)



这是苏杰浩自出版的一本书,骑马订,薄薄的一本。所收录照片为其2012年开始在国内各地游历所拍的人像和景观,出书之时,这部作品尚未成熟完成,书中的部分作品随后纳入其取名为“边界”的系列摄影作品中,这部作品在2015年告一段落。


16


塔可,《诗山河考》



这是一本2013年出版的同名展览图录。经过一年多的筹备期,自2010年起,塔可开始创作“诗山河考”系列黑白摄影作品,根据”诗经“中提到的地名构思了一个路线计划,亲身造访了这些地点。


17



纸上纪录片“在路上”系列图书:《麦客》(侯登科/著)、《陕北盲说书人》(黄新力/著)、《三峡日志》(颜长江/著)、《北方,南方》(骆丹、莺莺/著)、《1956,潘光旦调查行脚》(张祖道/著)、《江河移民》(晋永权/著)、《掌镜上海》(雍和/著)


这一系列图书是由上海锦绣文章出版社推出,以图文书的方式呈现7位“在路上”摄影师的作品和旅途心境,这些书中的文字大部分是由摄影师一人完成。这种图文书很亲民,并不追求图片印制质量和视觉体验,或许应该更多把它当作摄影师的图文自传,了解摄影师拍摄背后的故事。此外,阅读室还提供这家出版社为骆丹出的另一本图文书《318国道》,虽未归入这系列中,但这也是典型的“在路上”摄影范例。


(此书单为在路上的下篇,更多请见上篇



策展人的话


在路上:行走之书

策展人|钟华连


大概七八岁的时候,我坐在车上,看着窗外有意思的人和风景,特别想要把这画面保存下来,可那时却连相机都没见过。长大了,有相机和手机了,在路上见到风景随时随地都可以拍下。印象很深的一次,我坐在副驾驶上,一边把手机固定在正前方的挡风窗上,录下老家到县城一路的风景;一边举着相机随时候着车侧窗外瞧见的“猎物”。这或许就是我对“在路上”摄影做的最疯狂的举动,而我对这一方向的摄影确实有着某种情结。


“在路上”是一种姿态,也是一种心态,似乎很多摄影作品都可以归入其中。所以最初确定做“在路上”摄影书主题阅览室时,我和OFPiX的伙伴们讨论出两个关键点来做出限定:1、漂泊,随机,漫无目的;2、有计划的旅行路上的拍摄,沿着某条河流、条路、边界等等,或多个城市、国家和地区去旅行拍摄。最后基本是围绕这两点来选择“在路上”摄影书,有40多本(目前列出的是34本/套,有些是系列图书,也就归在了一起)。


这些在路上的摄影师们都充满着对自由的向往,也承受着放浪自由而带来的考验,他们对周遭生活以外的世界充满好奇,沿途拍下一切关于他者的影像(当然偶尔会带些在此地的自拍照),它们是摄影师自身的希望和恐惧的投影,是摄影师的自省,也反映出一定的拍摄角度和观点——即摄影师按下快门时所站的位置,他的价值判断,他的意识形态立场,还有他所生活的时代和地点。


这次的摄影书按地点分成两块,除了胡安•瓦鲁维纳的《Noray》,维姆•文德斯的《一次》,苏菲•卡尔的《极度疼痛》、张乾琦的《倒时差》这四本有跨越东西方地域外,其他都可明显看出东方和西方这两个地域。这里包含最初想到的那些有着公路摄影传统的美国的摄影书,还有后来慢慢纳进来的欧洲之行的摄影书、日本摄影师在日本国内及整个亚洲旅行集结而成的摄影书、中国摄影师在国内各地旅行而形成的摄影书。这些摄影书形态多样,或日记式、或经典影集式、或宽大厚实开本,还有家庭相册般的设计、大出血的设计等等。


可以说,旅行是搜集照片的一种策略,摄影活动是对旅行经历的确认,而摄影书是将两者并融的优质载体。



奇遇阅览室是OFPiX每月一次的读书+书展活动,

过往主题如下:


阅览室第一回:须田一政

阅览室第二回:东京

阅览室第三回:家庭相册

阅览室第四回:摄影书基本款

阅览室第五回:报道摄影师的摄影书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