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光明日报报道!五周年,中石大这样上好这门课!


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深刻回答了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教育的根本问题,为推进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和思政课改革创新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在习近平总书记发表“3·18”座谈会重要讲话五周年之际,光明日报刊发了介绍中国石油大学(北京)马克思主义学院打造特色思政教学体系、助力石油工业发展的相关报道。

五年来,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党委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聚焦发挥思政课关键课程作用,强化统筹,健全机制,建强队伍,拓展资源,全方位加大政策和条件保障力度,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为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石油英才夯实信仰之基。

思政课成为了学生喜爱、受益的成长大课,对毕业生的人生选择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近年来,毕业生赴基层就业人数和比例保持北京高校前列,广大学生走上“万米深井”“深海一号”等大国重器开展科研技术攻关。

2020年7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给克拉玛依校区首届毕业生中赴新疆基层就业的118名同学亲切回信,这是对学校育人成效的高度褒奖。


把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摆上重要议程

为了办好这一关键课程,学校牢记总书记嘱托,把重要讲话精神和重要回信精神落实到思政课建设各环节,构建了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职能部门协同配合、学院具体落实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格局,专门对思政课和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作出全面规划和安排,形成了清晰的建设思路和举措。

五年来,学校党委接续制定实施了《马克思主义学院振兴计划(2018-2020)》《马克思主义学院繁荣计划(2022-2025)》《深化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行动方案》《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工作方案》。

党委常委会、校长办公会把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作为重要议题进行专题研究,着力解决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难题堵点。党委多次把中心组学习的课堂设在马克思主义学院,与思政课教师开展联学,交流研讨贯彻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

校领导主动当“不在编的思政课教师”,带头推动思政课建设,带头联系思政课教师,带头走进课堂听课讲课,成为思政课堂的“常客”。

学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入选“北京市重点建设马院”。

在座谈会召开五周年之际,中国石油大学(北京)马克思主义学院会同中国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邮电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林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联合举办集体研讨活动,重温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分享四所行业特色高校在思政课机制建设、师资配置、课程设计、资源整合等方面的改革创新,共同探寻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思政育人格局的方式方法。在主旨发言环节,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吴建伟交流了中石大近五年思政课建设情况


不断增强课程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

党委立足实际和办学特色,建构了以“文化赋能”为精神底色,“数智提能”为引领途径,“实践释能”为成效支撑的“能源强国”大思政课“CUP”育人体系。

通过“文化赋能”,打造“专题教学—特色教辅—精品课程”一体化的能源特色鲜明的课程体系。

全面开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

开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京华大地的生动实践”课,形成“校领导+党政机关干部+党的二十大代表+行业代表人物+院士科学家”协同授课格局。

打造习近平总书记回信精神、大庆精神(铁人精神)、“一带一路”能源合作、“双碳”战略以及能源安全等教学专题。

出版教学案例图书。

通过“数智提能”,搭建形成“智慧马院—虚拟仿真—线上MOOC”一体化的数字化教学平台。

开发大庆精神(铁人精神)虚拟仿真教学资源,建成思政课虚拟仿真实验室。

开设《中国石油文化》精品MOOC和“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系列微课,在线课程《中国石油文化》获教育部“拓金计划”入选课程。

打造智慧马院信息化平台,开发高质量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在线课程平台和互动教学平台,实现教学信息化、管理智能化、资源共享化、服务精细化。建设了两个教育部高校网络教育名师工作室。

通过“实践释能”,创新“课程改革—资源融合—产学结合”一体化的多维实践育人模式。


打造“一课一品牌”,形成实践课“1+5”模式:1门“大学生社会调查与实践”专业课程,5门品牌思政实践课程,涵盖“中国·时代·景观”“我看社会热点”“新时代·新青年”“复兴之路与我同行”和“我来讲故事”5大主题。

与玉门油田等油田企业共建“大思政课”基地。

聘请能源行业“大国工匠”、科技专家、技术能手等担任兼职思政课教师。


大力激发教师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按照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的要求,加强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提升青年师资引进速度和质量,加大对高层次人才和学科带头人培育力度,通过有组织的教学科研共同体建设,重点帮带青年教师,为中青年教师成长创造更优条件,为不同类别教师发展营造更佳环境。

实施“新竹工程”,聘请北京市教学名师等担任青年思政课教师的教学导师。

建设北京市学校思政课“青年名师工作室”。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多次在《百家讲坛》讲授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参加马工程重点教材《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宣部理论局《新中国发展面对面》等的编撰修订;在北京高校教书育人最美课堂作展示,在北京市思政课教学基本功比赛中获一等奖。


打造“能源强国 能源报告”大思政课

学校立足能源行业和高等教育的“双领域”特色优势,充分调动校内外资源力量,建设“大课堂”、搭建“大平台”、建好“大师资”、拓展“大格局”,打造“能源强国 能源报国”大思政课。

成立时代新人培根铸魂研究中心和大庆精神(铁人精神)传承创新研究中心。

举办风华网络公开课,邀请院士等行业领军人物为学生授课。

举办“学楷模、做先锋”系列事迹报告会,为学生讲授行业英模人物事迹。

搭建风华艺苑综合艺术平台,举办石油科学家精神主题展览。

建设铁人精神教育基地。

打造“石油先锋成长营”学生社会实践品牌。

打造多元集成、立体贯通大思政课

擎信仰之炬

促进理想信念教育和学科专业教育相贯通

深厚的家国情怀

赤诚的奉献精神

强烈的创新意识

成为青春的主旋律

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

培养能源领域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时代新人


来源:党委宣传部 马克思主义学院

编辑:杨文琰

责任编辑:华南

审核:李丽平 刘志庆



周宝,万米深井上的中石大人!

5个专业同窗共读,中石大这个班,绝!

来自全国两会的“中石大声音”!学习传达!

新增6名国家级人才、4位正教授,拿下60多项省部级奖——这个班,牛!

金奖北京高校第一,7000+就业岗位又来了!

 砥砺奋进 谱写华章!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