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和大家聊一聊“素鸡”这些事儿(二)--舞蹈之路

六哥张珺 六哥心语 2023-06-03

*因陪读爸爸并非舞蹈专业人士,本文中所涉及的概念很可能出现错误和疏漏,望广大老师和家长朋友能够及时予以纠正,涉及到的更正事项我将在置顶留言中列明*


在这几天和家长朋友们的交流过程中,深切的感受到家长们对于孩子教育的重视与关注,很感谢朋友们的支持和提出的各方面的问题,使我对孩子的教育问题又有了更深层次的思考。我们为什么要这么拼?为什么要让孩子学习这么多东西?仅仅是希望孩子能考入一所理想的大学,还是希望孩子达成自己儿时没有完成的梦想。


小五妈妈今天给我发了一本书上的一段话,这段话讲出了当今社会对于好孩子的评价标准。这可能是很多家长心中的完美报恩娃了,一个健康、上进、听话、学习好还有一身绝艺的小孩跃然纸上,如果我只在朋友圈上发出女儿状态最好的瞬间,没准还真能达到这个标准,可是这不是完整的她,正如所有的好事并不能组成完整的人生,所有的好人并不能组成完整的社会一样,每一个孩子都是有棱角的,每一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


正是我们对于孩子们好与坏的评价标准过于单一,导致了无数的爸爸妈妈们都在按照一样的模板,企图复印出成千上万的牛娃。然后就是周而复始的用别家娃的优点去比较自己孩子的缺点,将牛娃从小积累下来的成果当成了自家娃半年的目标,有一段时间,我就是这样一个爸爸,但是在发现苗头不对后我的做法进行了深刻的反省,之后开始了长达一个月的调整,屏蔽掉一切比较的念头,为孩子一项项制定近期及中期目标,潜心研究其他家长的成功经验,突然发现,鸡血打在自己身上,比打在孩子身上高效的多,家长应该起到的作用,应该是为孩子规划好学习的路线,然后帮助他们站上跑道,并不断的鼓掌,而不是拖着孩子跑到终点。


昨天和大家讨论了一下什么是素质教育,我发现大部分家长朋友的思路其实很正确,非常重视孩子综合素质、学习能力的培养和学习习惯的养成,进而激发孩子对于胜利的渴望和坚忍不拔的毅力。我想,其实不应该把学科知识学习和素质教育中的艺术体育科学类知识学习简单的割裂出来,它们之间是有共通性的,我们可以说一个孩子每天练三小时琴、跳三小时舞就是素质教育、做三小时奥数题、背三小时诗就是应试教育吗?每个人的兴趣点不一样,只要孩子们在学习某项知识或者技能中用心去思考了、并从中获得了成就感,获得了超越这项知识本身的能力提升,就一定是对孩子大有益处的。举两个例子:史老师在上学期间不仅数学成绩优异,在绘画、体育、文学方面的研究也达到了很高水平,这可以充分证明任何一门学问的深入学习,对于思维能力和学习能力的培养都是有很大益处的。京城奥数名师饶海波校长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初高中拿下了无数数学奖项,文理兼修,数学的深厚功底并没有阻碍他对文学的喜爱。而我们到北京各大名校中看一看现在的牛娃们,也是个个多才多艺,从中不难看出,我们希望的“素鸡”,实际上是给家长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在艰苦的学习过程中,培养出孩子触类旁通的学习能力成了我们下一步追求的目标。


下面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下自己在陪伴孩子从4岁半开始直到现在的舞蹈学习之路,这三年多来自己和孩子有过挫折,也有很多收获,女儿其实天资平平,至今在舞蹈班里也不算最好的学生,但我能够看到她的付出,看到一天天积累下来的进步,我想这也许比单纯的成绩更让人欣慰吧。我希望借这篇文章,来和大家探讨一下关于艺术类特长的培养过程中,会遇到什么样的问题、得到什么样的收获。


首先我想先为大家梳理一下在儿童舞蹈的学习过程中作为家长应该了解的一些基本概念:(见下图)


从这张我整理的思维导图中可以看出,舞蹈学习中首先是要确定舞种,现在的儿童舞蹈培训中主要以芭蕾舞、民族舞、街舞、国标舞为主,我女儿从启蒙开始一直是选择的民族舞这个类别,所以我也是对民族民间舞的训练细节比较了解,但因为各种演出场合的需要,她对于芭蕾、街舞和啦啦操也有所涉猎。在这些舞种的训练中,对于基本功软开度上的要求大体上是一致的,但在技巧和形体训练方面,随着训练的深入会有比较大的区别,根据专业老师的建议,舞蹈学习的启蒙年龄尽量不要小于四周岁,这个时间段的孩子们对于肢体动作的理解能力有了一定的积累,也可以简单理解一些音乐节奏,比较适合安排一些节奏简单、趣味性强的儿童舞,来培养孩子的乐感和表现力,并可以适当导入一些芭蕾形体的训练。


在这个时期,家长在选择机构和舞蹈班类型时其实不必纠结芭蕾舞或民族舞哪种更好,建议大家在试听时重点考察老师的亲和力、示范动作的准确度还有是否可以在授课中照顾到每一个孩子,另外就是机构的稳定程度,在孩子的舞蹈启蒙阶段,尽量能够保证孩子在一个体系内,由一至两位老师完成全年的课程,对于4-5岁的孩子,首先要给予她们足够的安全感,在此基础上才是对于孩子表演兴趣的培养和舞蹈技巧的传授,这个阶段的孩子们一般对于“害羞”的意识还比较弱,如果机构能够给予孩子们尽可能多的上台表演机会,将对她们之后的舞蹈学习有非常大的帮助。个人认为,学习舞蹈最终是为表演服务的,在这条路的起点,我们也应该从表演开始,培养孩子的表演欲,让孩子适应舞台、喜欢舞台才是舞蹈启蒙阶段最重要的任务。


那么经过一年的学习(大致年龄在4.5岁-6岁),基本就可以进入正式的舞蹈学习课程了,在这时家长朋友们就需要根据孩子的自身条件、性格特点和个人喜好选择具体的舞种了。对于艺术项目的学习其实并没有优劣之分,每一个专业类别都有很多的经典剧目,也出现过很多艺术造诣很高的舞者,其实这个阶段的选择,主要取决于爸爸妈妈对于孩子未来的规划,当然有很多孩子在学习了几年后又改到另一个舞种并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只是从学习效率来讲,家长多一分考虑,孩子们就可以少一分辛苦。在舞种选择这个问题上需要考虑的因素太多,我们无法在文章内用一两句话说清楚,需要交流的家长朋友可以通过微信和我联系。这个阶段也是孩子们加入舞蹈学习队伍最集中的年龄段,不论选择芭蕾舞、还是民族民间舞抑或是街舞,大部分专业机构对于学员的要求开始越来越严格,也会分阶段导入一些基本功的训练内容,训练难度的增加会让大部分孩子产生挫败感,这个时候爸爸妈妈的任务就是鼓励孩子们坚持下来,并能够督促孩子们在课下勤加练习,用各种办法能够让孩子体会到舞蹈训练所获得的成就感,这才是孩子们有动力继续学下去关键所在。大家可能会发现,孩子们天生软度是有很大差异的,有的宝宝不用怎么联系就可以完成横竖叉等动作,有的孩子则需要费很大力气。在这点上家长朋友们大可不必担心,先天软度的差异在日后学习中完全可以通过训练弥补,而且在高年级技巧训练时,有一些早期训练中表现优异的学员会出现稳定性和力量不足的情况,上天还是相对公平的,在这方面省了力气,可能在另一方面就需要多加努力,最重要的还是让孩子学会坚持,在这条路上努力真的比天赋更加重要。


一般来说,孩子们在学习舞蹈两年或者更长时间后,会开始舞蹈技巧和剧目的学习,从这个阶段开始,各舞种的差异就开始显现出来,对于民族舞、芭蕾舞或者街舞,老师的授课内容会有非常大的不同,对于孩子的要求也会越来越严格,在这个时间点,希望进行特长培养的家长也会根据孩子的训练情况来重新选择机构和任课老师,并对孩子的培养路线做更细致的规划,比如是否要进行专业培养、学期末和学年末需要达到什么水平、每学期需要完成哪个剧目、是否需要通过比赛和考级来对孩子的学习进行阶段性检验。在这里我要提醒大家,最晚从6岁开始,如果家长朋友们不能抽出时间陪同上课,并及时的了解孩子的进度,您的孩子离特长或者专业培养就基本无缘了,舞蹈艺术和其他艺术、体育或者科技项目一样,在后面的道路上需要家长和孩子耗费非常大的精力,经过非常艰苦的训练积累,才能略有成绩,如果仅仅是希望孩子保持一个良好的体态或者培养气质,而不对课上课下的学习内容做任何要求,很可能会事与愿违。我在陪课这几年来的体会,孩子在舞蹈训练中获益最大的是对于舞蹈的认真态度和发现美好的能力,以及面对失败、困难的勇气和对胜利的渴望。相信每个跳舞的孩子都是在眼泪中不断前行,在一次次摔倒后重新出发,当她们在舞台上、灯光下完成最后一个动作,掌声从四面八方响起时,她们的内心一定是充实的,这是一种作为舞者的成就感,作为一个演员的使命。我觉得对于孩子们,这是爸爸妈妈花多少钱都买不到的宝贵财富,也是我们用心送给孩子最好的礼物。



接下来,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下陪伴雅琪这几年来舞蹈学习的一些花絮,并给大家介绍一点点一路走来所积累的经验教训,希望能够对大家的“素鸡”之路有些帮助。


初识舞蹈


在孩子4岁多时,因为一个非常好的朋友家小姐姐一直都在练习舞蹈,孩子在和小姐姐一起出游时也对跳舞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通过介绍我们也进入了新舒雅学习,任课的彤彤老师是一位非常有经验的舞蹈老师,在女儿接触舞蹈最初的一年,给予了我们特别大的照顾和鼓励,因为当时宝宝年龄太小,又是跟着比她大一岁的姐姐们上课,大半年都是在飞速追赶中度过的,在这一年多的时间内,校长郑老师也给予雅琪非常大的鼓励,只要来校区正好赶上有女儿的课,都会到教室来看一看这个小豆包。一直到6岁的舞蹈练习,为孩子的各项基本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只是我在最后一学期的训练中发现了一些小问题:因为年龄比其他孩子小,在剧目和基本功训练强度加大后明显感觉不够扎实,也由于是12人的大班教学,老师精力有限没有办法照顾到每一个孩子,导致孩子在一些动作上有不标准的情况,综合了这些状况,和妈妈商量后决定给孩子降一个年级来学习,但是因为教学地点和时间都配合不上,只能忍痛惜别彤彤老师,选择了另一个学校继续学习。


在这个阶段,我觉得最重要的是保持孩子对于舞蹈的兴趣,因为越到高年级,对于各项基本功训练的要求就越严格,再加上剧目复杂程度会大大增加,这个年龄的娃娃很容易产生畏难情绪,家长们在班次的选择上一定不能急于拔高,要按照孩子的水平循序渐进,从横竖叉开始就打下坚实的基础,另外学校安排的两次演出也给孩子增加了不少舞台经验。



更上层楼


在朋友的推荐下,我们找到了舞研的赵老师,同为带娃的爸爸,我是非常佩服赵老师的,能从一个陪娃学舞蹈的爸爸一路成为舞蹈学校校长,简直是爸爸中的战斗机。因为同是陪娃家长出身,沟通起来比较顺畅,赵老师给开了一个6人的班,分配的老师也比较符合我的要求,至此孩子的舞蹈训练又翻开了新的篇章,因为舞研的教学体系偏向专业艺考方向,也就是针对北舞附中、中戏附中和各大专业院校本科、研究生的考前辅导,在我们进校时才刚开始进行少儿舞蹈教学没多久,所以配备的老师其实是从艺考部门抽调过来的,在一个寒假集训的过程中,在吴老师和马老师的带领下,孩子们基本算是脱了几层皮,几乎每天上课都是哀嚎遍野,开始家长们在教室外各种不放心,三四节课过后基本对屋里的哭声就能够做到心如止水了,不过10天过后所有孩子的基本功和形体方面提高了很多,也算是没白辛苦。因为是小班+剧目软功分班教学,老师能够有充分的时间纠正每个孩子的错误动作,对孩子们的严格要求也培养了孩子认真的训练态度。


这一年多来的收获就是基本功动作的标准程度比原来提高了不少,对于学舞的态度也端正了,也许是因为年龄大了的原因,我感觉在7岁之后的剧目学习中,孩子的乐感和对动作的记忆能力提高了很多,基本一学期完成一个剧目学习没有任何压力,在这个时间点,我就开始准备通过一些商业比赛来锻炼孩子的舞台感觉了。


比武练兵


当时舞研的学生大部分是面向艺考方向,所以机构并没有年度汇演和校外演出机会,(不过从今年开始少儿部开始通过选拔提供一些电视台的群舞演出机会了),在学龄前也没有区市级的舞蹈比赛可以参与,我渐渐开始将目光投向了商业比赛,北京各式的商业比赛很多,只是大部分规模都比较小,没有形成体系,基本上比较有名的有“小荷风采”和“海外桃李杯”这两个大赛,其中小荷风采由于是半官方比赛,需要由各省市舞协来选送作品,全部以群舞的形式参赛,参加难度极大,直接放弃,下面重点就是“海外桃李杯”了。熟悉舞蹈艺术的家长可能知道“桃李杯”的大名,这个赛事我觉得应该算是专业舞蹈院校学员的最高水平的舞蹈盛会了,历年桃李杯为我们呈现了无数经典剧目,至今还被成千上万的习舞儿童们不断的改变后呈现在舞台上。而海外桃李杯其实和“桃李杯”没有直接联系,但是从规模、专业性、社会关注度来讲,都应该是名列前茅的了,在孩子低龄段,作为锻炼心理素质和舞台感觉来说,应该是一个很不错的选择。作为一个舞者,或者说一个学舞的孩子,我的观点是一切的训练都是为舞台服务的,这里面包括基本功、技巧和对于剧目的排演和训练,她们应该属于舞台,所以我一直没有让孩子参加任何的舞蹈考级活动,当然并不是反对舞蹈考级,就是觉得作为一项考察孩子阶段性学习成果的工具,舞蹈考级有他存在的合理性,只是现阶段我更倾向于通过作品来考察孩子这一阶段所学到的东西。我也时常对女儿说:作为练舞的孩子,能够站在舞台上,用自己的舞蹈动作将你想表达的美传递给台下的观众,是一种无上的荣幸,也是对自己最大的肯定,你应该享受大家给予你的这短短几分钟,并通过台下刻苦训练来对为你鼓掌的所有人表示尊重。


为了能够达到较好的参赛状态,在参加海外桃李杯前,我还为孩子报名了一个更小规模的比赛,通过这个赛事,我对于赛前准备工作也有个更深的了解。我们需要关注的重点基本可以参见思维导图中关于剧目部分的解释,从最初的选择舞种、剧目,然后音乐的处理和编舞工作,预约小课、课后的训练,到后面的服装制作、妆面的设计无不需要由专业的老师参与,不论是独舞或者群舞,都需要家长和指导老师进行充分沟通,这是一个严谨的过程,可以说每一个环节都需要足够的重视和认真的执行,才能换来一个合格的作品,能够呈现在舞台之上。在这次比赛中,孩子准备的《鱼儿》顺利拿下北京赛区二等奖,这也大大增强了孩子的自信心,对于后面的舞蹈学习增加了不少动力,而接下来的海外桃李杯首赛却并不顺利。


首尝败绩


带着第一次比赛的喜悦,我们很快投入到了12月桃李杯的准备工作,保险起见,我和孩子商议决定选用上学期已经学完的蒙古族舞蹈《天边》作为参赛剧目,这一决定实际上是有很多考虑不周之处的,对于一个一年级的孩子,不论从表现力上,还是技巧与力量上,都无法完全驾驭蒙古舞所需要的气势与劲道,从单纯的动作模仿上来看,整支舞的完成度尚可,但细节上很难达到高水准,也就是说孩子无法将蒙古舞蹈的精髓体现出来,再加上女儿在准备比赛的同时还要备考数花杯赛和英语剑二考试,时间上更是捉襟见肘,三项重要任务并行确实给我们带来了很大的麻烦,直接导致课下无法保证每天固定时间的舞蹈练习,眼看进入12月份,终于将整支舞排演完成,但留给我们继续巩固强化的时间不多了。


比赛当天,预约的化妆师将孩子的妆面处理的非常靓丽,我们穿上量身定制的蒙古服装驶向比赛场地,而到达场地后,由于经验不足,直接给后面的失误埋下了伏笔。孩子的比赛时间是上午9点,我们为了让孩子节省体力,8点30分才到达,本以为检录后孩子还能有充分的准备时间,结果登记取号后还没有十分钟孩子就到表演时间了,原本计划的场外再复习一遍动作的环节直接被略过,而且女儿还没有完全适应场地气氛,就已经站在了舞台的中央,我的这一个重大疏漏使得孩子在连续两个动作抢拍后直接忘记了一大段动作,整支舞蹈的完整性被破坏,现场效果非常不好。唯一欣慰的是,孩子的心理素质非常值得肯定,在中间忘记动作后,并没有跑下舞台,而是利用重复动作坚持着将这支舞完成了,在台上观赛的我确实是眼前一黑差点摔倒在座位上。赛后我们并没有批评孩子,而是在第二天细致的询问了一下女儿当时的情况,经过分析确实是因为备场不够充分出现的问题,孩子的状态还没调整到位,再加上舞台灯光较强,过于紧张造成了动作的遗忘。这次经历也使我们总结了很多的宝贵经验,而对于孩子,更是一次不可多得的历练,对于一个6岁多的孩子,能够独自站在舞台上面对失误,坚持到乐曲结束,虽然与奖项擦肩而过,爸爸妈妈还是应该给孩子最真诚的掌声,在哪里跌倒就在哪里爬起来,来年再战。


重整旗鼓


面对失败,最好的武器就是坦然面对,我和孩子妈妈商量后决定,继续参加今年6月的海外桃李杯,并不是因为我们必须让孩子得奖,而是不希望孩子因为上次的失误,对舞蹈造成阴影,而影响以后的学舞之路,从3月份开始,新一轮的准备工作开始了。这次吸取了上次剧目选择的经验教训,与曾老师沟通后,选择了比较适合孩子体型和性格特点的傣族舞蹈《小河弯弯》,在音乐时长和编舞环节老师也下了很大的功夫,经过十几次剧目小课,这个作品打磨的已经接近参赛水准。因为本学期开始跟随晶灵舞社和校舞蹈团的郭老师进行训练,在老师的严格要求下雅琪的舞蹈动作表现力和表情控制方面也有了明显的进步,这两个薄弱环节的能力提升,使这支傣族舞蹈显得更加的灵动优美。


比赛当天,为了避免备场时间过于仓促,我们化妆后特意提前了一个多小时到达比赛现场,在化妆区将舞蹈动作仔细过了一遍,又带着孩子到观众席看了近20分钟的演出,充分的赛前准备使孩子当天的心态调整的非常好,检录进场后依然是间隔很短时间就登台了,这次整个剧目完成的一气呵成,动作准确度和表情都非常出色。就在我即将写完这篇文章的时候,收到组委会老师的信息,雅琪的《小河弯弯》顺利获得金奖,这也是对孩子最大的鼓励,也希望她能够在后面的日子里,对自己更加严格要求,真正的将每一个作品的精气神跳出来,不仅仅是完成舞蹈动作,更能通过自己的理解,将自己的内心感情融入到自己的作品中。马上就要迎来舞社的文艺汇演,也希望女儿能够和她的同学们一起,给观众带来另一部成功的舞蹈作品。


讲到这里才发现,这篇文章又是啰啰嗦嗦了几千字,对于过往,是一份总结,而对于未来,我想这可能只是女儿舞蹈之路的一个开端。也许她以后不会从事舞蹈专业,但我希望她能坚持下来,通过舞蹈领悟到失败与成功、付出与获得的关系,艺术的大门为孩子们敞开,后面的路也许并不平坦,但下一站定会异常精彩。


最后我也再次感谢一路走来对于我们给予无私帮助的老师们和朋友们,也特别钦佩能够将自己的爱好坚持下来的孩子们,在越来越繁重的学习任务下,作为家长更应该和孩子一起,尽量保留住这一份“与学习无关的事”,能让我们的学习生涯更加的立体,让孩子的青春在这里绽放。




往期文章:

《和大家聊一聊“素鸡”这些事儿(一)》

《如何优雅的选报数学班》(文末有我的微信联系方式)

《如何做一个合格的鸡血家长》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