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地铁最应该被“外包”的岗位不是站务员,是它!

约翰 地铁的真相 2024-04-03

近期,平台发文《有人建议“站务员外包”,列出5大理由》引起广大同行议论。


有人说:减少一百个基层员工不如少一个管理人员

也有人说:疏散的时候可别说人手不够

还有人说:除了管理岗,都外包多好啊,没风险没负担

……


由此可见,关于“外包”哪个岗位,不同人都有不同看法。站在今天的视角,国内部分地铁已经试行站务岗位外包,换来的情况却是站务员业务技术与服务管理大不如从前。这或许证明了,“外包”站务员岗位并非良策。


那么,除了站务员岗位,大家还觉得地铁哪个岗位应该被外包呢?今天我们不妨大胆设想一下。




一、地铁司机、调度人员


随着无人驾驶技术的发展,电客车司机和调度人员的岗位将面临被淘汰的风险。这一变革不仅提高了运营效率,还降低了人为错误的可能性。


然而,这也意味着大量从事这些工作的人员将需要重新就业。从社会学角度来看,这既是技术进步带来的挑战,也是社会转型期必须面对的问题。



二、检修人员


地铁设备的检修工作逐渐被外包单位承包,这可以刺激专业化分工的深化。外包可以提高检修效率和质量,让检修人员可以专心于技术工作,或许没有了应付性考试,经过删繁就简的管理,检修人员会更像检修人员。



三、业务技术人员


如果业务技术人员也被外包,这意味着地铁公司的业务技术人员将不再局限于地铁领域的技术创新,而是需要与城市其他交通系统进行统筹研讨。这一转变有助于提升城市交通系统的整体效率。


四、综合职能部门


为消除“形式主义”风气,地铁的综合职能部门会被取缔。这一举措有助于简化管理结构、提高决策效率。


然而,综合职能部门的取消也可能导致一些管理上的空白和混乱,特别是在转型初期。因此,如何在取缔综合职能部门的同时确保地铁公司的正常运转,是需要认真考虑的问题。



五、领导干部


为杜绝“官僚主义”及其他腐败现象,地铁公司可能不再有传统意义上的领导干部。这一变革有助于实现更加公平、透明的管理。因此,新的管理模式需要更加注重培养具备专业素养和管理能力的人才。



写在最后


经过这次地铁公司“外包”畅想曲。不禁联想到公司经常宣传的口号:会善待每一位员工,会把员工当成自己的家人。不知道兄弟单位有没有这样宣传过。作为地铁从业者,这些论调我是听腻了。未来大趋势的发展,谁都说不准以后公司会不会走向裁员、重组、外包……


相信没人希望走到哪一步,包括现在的领导或职工,但如果真的走到那时,今天的歌颂或许会显得尤为讽刺。




文末互动


支持地铁岗位外包请点【赞】

不支持点【在看】



推荐阅读

有人建议“站务员外包”,列出5大理由


某地铁没有兑现员工补贴,结果……


说“乘客素质越来越高”的人,是眼瞎吗?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