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敬一丹|走进民族服饰博物馆,凝视一针一线中的日常与恒久

敬一丹 敬一丹 2023-08-28


走进“民族服饰博物馆”的时候,我有点意外。来之前我猜想:来到这儿第一眼看到的可能会是“华服”,或者是“盛装”……但是令我没想到的是,第一眼看到的是“东拼西凑”!这“东拼西凑”在博物馆里怎么呈现呢?我们看这个拼布的服饰。我在猜想:“拼布”最初出现可能是出于节俭,每一块布都物尽其用。那么,后来给孩子做衣服的时候,用了东家的一块布,西家的一块布……拼成一件“百家衣”,这里就包含着一种祝福。一代又一代,这个“拼布”就形成了一种特别独特的工艺,让我们感受到一种别致的美好。

很多人家现在都存着类似这样的一个拼布的铺盖,看到这个铺盖的时候,我就想起在我小的时候,我妈妈用绒布给我们拼了一个棉背心,我姑姑用碎花布给我们拼成了一个枕套……现在都忘不了!







这个作品,我特别喜欢!它也许不是那么精致,我们看有的地方的针脚还是大针小线的,但是让人特别有想象的空间。你看这块布可能是给女儿做小棉袄剩下的,这块布可能是给孙子做裤子剩下的……一块块“拼布”,就拼成了这样一个作品。

看到这样的作品,是不是能够感受到一种气息感?其实,这些针脚好像都散发着一种日常的气息。我特别珍惜在博物馆散发的这种“日常感”,因为它给我们带来一种距离很近的感觉,带来一种很温暖的感觉……我们都说博物馆是殿堂,那么在殿堂怎么呈现出“日常”呢?我们就和贺阳馆长来聊一聊!







敬:这件衣服,看起来也挺日常的。

贺:是,这是我们去苗族一个叫显母寨的地方考察时收集到的。他们的衣服其实都做起来非常简单,衣服的结构就是几块方布,但是纹样是非常漂亮,通过纹样能够显示出他们的技艺。其实,以前做衣服不是设计师的事,这是每个妇女她必须要会的生活的日常。正因为这是每个人都要会都要做的东西,所以它的方法特别简单,这也是相关技艺能够传承下来的原因。我觉得这体现了祖先的这种慈悲和智慧。

敬:是的,其实当我们看到这种很有日常气息的物件的时候,我们就在想这主人公是什么样的……我们来看这张照片,照片上这老人的笑容,还有她的这种姿态,从容而美好……

贺:而且当这位老人穿上这件衣服以后,马上就特别漂亮,特别让人崇拜……我觉得,衣服就是要有这种礼仪感,他穿上以后就不太像一个普通人的,很有气场,这样的感觉真的挺好的!








敬:这样的衣服来自日常,但是它又有独特的美感。我们再来看这件衣服,年轻的小伙伴看到这件衣服以后,都在感叹:这件衣服的颜色怎么配得这么好,这种配色还挺有现代感的。

贺:这件衣服呈现的现代感其实来自于这种建筑风格的某种理性的拼接,它就是一个打乱之后形成的一种新的结构,这让它看起来又现代又很日常,又有这种生命力。总体而言,这件衣服看起来特别鲜活。

敬:我们在这看到这些展品的时候,我觉得挺有眼福的。那么,这些衣服是从哪来的,经历了怎样的过程,才能让我们一饱眼福?

贺:其实,这些衣服大都来自于民间、田野和乡下。其实我们当时也有这样的疑问:这些在博物馆展示的衣服,是怎么穿的?怎么搭配?又是怎么做出来的……带着类似的疑问,我们就去田野考察,其实我觉得过程就是思想。如果我们了解了整个过程,就会对这个东西本身更加了解,而不只是一个皮毛。







敬:我们再来看这些蜡染,我就觉得简直是太奇妙了!这些蜡染是有固定的蓝本吗?

贺:也没有。对于制作蜡染的人来说,他们其实从小要学习一些基本的样子,或者说学习蜡染的一些基本的方法。然后,在这个基础上,他们可以随意变。你看,这个看起来都很相似,但是每一个都有细微的变化,能呈现出不同的样子。我们当时去考察的时候,遇到了一个熊大姐。在她画的时候,我跟她要了一块。我就问他:“你看你画的这个东西,每一个都不一样,你到底会画多少种?”她看我提了一兜子布,就说:“你那一兜子布,都装不下我心中的图案!”我就觉得好感动。然后我继续问她:“你为什么会画这么多?我觉得我的学生都画不出来……”她回答道:“你老画,你就会嘛……”她有些不以为然。

敬:其实对于她而言,是特别自然的,可能有的是奶奶教他的,有的是妈妈教他的,然后有的是与生俱来的……

贺:对!而且她不断创新,每次都不会画重样的。







敬:我们在这看这些展品的时候,其实我们外行是“看个热闹”,这里是有很多“门道”的。

贺:我们看这一块,其实当时收的时候也会有疑问,就是看起来像没做完的半成品。我就跟他们说:“既然是半成品,你卖便宜点吧?”他说:“那不行!这个可不是半成品!”后来我了解到,这其实都是在一个头帕或者背扇上面拆下来,是他们曾经用过的,就是完整的。我说:“那你为什么不做完?”他说:“我来世看见了,我还会做呀……”其实,他们在制作过程中每个过程都会留一点,这样的话,他们就能一看就会。特别是对于很多村子里那些手艺特别好的做的最好的人而言,就更不能做完。这些技艺精湛的人做成的东西,其实就类似于教科书一样,让不会的人一看就能够学会。他们跟我们说道,小时候他们学这些东西的时候,妈妈跟他们说不要做完,做完了,眼睛会瞎……

敬:我们仔细想想,这句话其实挺耐琢磨的,说的不仅仅是技艺……‍

贺:对。他们说的“不做完”,其实就是什么都不做“满”,就是凡事都要留有一定的空间,这些细节表现出我们中国人的一种哲学观念。







贺:这是我们的一个工作室。在展厅的话,只能“看”;到我们这个工作室的话,就可以“上手”,可以摸一下……

敬:我们看这个。很多小伙伴看了以后,可能都会说:“我奶奶也有一个类似这样的东西,就觉得特别亲切!

贺:这是一个折纸的针线包,就是储存一些针头线脑、鞋子上的小花样等小件东西的。

敬:这不禁让我们想象:这是哪个奶奶留下的?这又是哪个孩子写作业的作业纸……这是纸做的,挺好用的。

贺:有个日本设计师三宅一生还做过这样的折叠服装。你看,这是我们从民间收集的一些婴儿的小帽子,用一块方布就可以把它做成圆形,集中8点,然后将多余的折叠起来……我们还把这样的设计元素用到了北京冬奥会颁奖礼仪的帽子设计中,这既能体现出我们中国的特点,做起来也相对容易。帽子的侧面,是用一些中国的盘扣来做的。

敬:这个多好!我们看,这把这几个东西放在一起的时候,会让人觉得这些物件似乎都是在说话,这其实也是一种无声的表达。

贺:其实这样的方法可使用的范围是很广的,它的多样性跟自然也是非常接近的。







敬:这是文物吧?
贺:这是一件元代的藏品,它是一个帽子的下半部分,叫“姑姑冠罩”,这是我们复原的版本,复原前看不出纹样的效果。敬:这个未复原的,看起来就是一团。贺:对!这是这个鞋子的,我们带着学生做了一年多,然后复原成了这样子的效果。敬:这个好考究,这中间的这个过程很复杂!工作人员:特别复杂,因为要保持它的颜色,我们用了2000多根棉签才擦干净……敬:我第一次看到这个修复过程的图表。贺:这都是修复过程过程记录的各种信息。敬:这个上面详细标注了开裂、皱褶、缺失、破损、磨损……等不同的状态,然后再用不同的手法来修复它,修复完了以后就可以去展厅进行展示了。贺:这里还有织锦、刺绣……对于大家而言,可能更熟悉的是这个苗族的一个围腰。






敬:这是什么?

贺:这个是这些纹样的一些基本的结构,有点像一个密码一样。把这些基本的东西,在一块布上把它先用线缝出来,在制作织锦、刺绣或者蜡染时候都会使用这个。

敬:他们管它叫啥呢?

贺:当地把它称作“老母花”。

敬:也可以理解成母本,这可以相当于“教科书”吧?

贺:对,我觉得他们这个是一些记录的符号,然后再怎么把它做出来。对学生来说,他理解了这些东西,他才能够“看得见”。如果说没有理解它,其实就是因为你不知道它的过程。

敬:这些,也应该都进入到课堂了吧?所以我想,在北京服装学院上学的学生常到这来看看,这不是另外一种读书吗?

贺:有时候,会觉得,把这些东西放在那,你专注地使劲看,它就会告诉你很多……









图文编辑|王  宇

视频来源|央视频



往期精选

●  敬一丹|《感动中国》二十年,一起走过

●  敬一丹|关于《博物馆9分钟》(一):为什么划逗号?

●  敬一丹|关于《博物馆9分钟》(二):为什么给自己设限?

●  敬一丹|关于《博物馆9分钟》(三):唤起了什么?

●  敬一丹|大屏小屏,共话节气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