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敬一丹|小暑:盛夏登场,心静如莲

敬一丹 2023-08-28

朗读:敬一丹 |  配乐:巫娜 - 心静性闲


小暑:心静自然凉

作者|徐立京

节选自《二十四节气七十二候》


小暑初候:密植心灵的树荫



小暑初候,温风至。小暑节气到来,夏天只剩最后一个月了。 《说文解字》曰:“暑,热也。”哪怕“小”,但只要跟“暑”沾边,就意味着躲不开的炎热。民间的俗语说,小暑大暑,上蒸下煮。炙热潮闷的空气,布满天地之间,让人无处可逃,吹在身上,闷在心里,如同火燎。这就是“温风至”,小暑初候的特征。 酷暑里最惬意之事,似乎就是寻得一处阴凉。古往今来的文人描绘小暑时节的诗词,多有雨后、荷间、夜风中、明月下偶得清凉的快意。

摄影|敬一丹

最美的小暑时节之花,自然是荷花。农历六月也被称为荷月。 

盛夏赏荷,是古今文人的一大快事。不独是因为荷花代表了中国文化崇尚的出淤泥而不染的高洁,还因为荷花身上蕴含着一种重要的中国智慧:心之静。越是酷热,荷花开得越是娇艳,亭亭玉立在滚滚热浪之间,显得那么娇美,那么安静,那么享受。

“心静自然凉”,这是古人在艰苦环境下应对酷暑最朴素的办法,是生活的智慧,也有着通今达古的哲学含义。 

夏日里的阴凉,不在密林深处,而在心灵深处。


小暑二候:晚霞满天有闲雅


蟋蟀,这个宇宙间的小小生命看似微不足道,却有着极为灵敏的知觉。 《诗经·七月》中描述蟋蟀说,“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诗中所谓八月是夏历的六月,即小暑时节,此时由于炎热,蟋蟀离开了田野,到庭院的墙角下以避暑热。鸣叫着,歌唱着,躲避着热浪的小小蟋蟀和我们人类一样,看到了四季里最美的浓荫,最美的晚霞。此时的天空,就是一幅幅绝妙的抽象绘画,永不倦怠地挥洒光与影,组合出一幕幕迷人的景象,诉说着谜一样的语言,吸引着人们去驻足,去仰望,去感受。

面对暑热阵阵,有人以为苦,有人以为喜。 

南宋陆游苦于暑热,写下了《苦热》诗 :“万瓦鳞鳞若火龙,日车不动汗珠融。无因羽翮氛埃外,坐觉蒸炊釜甑中。” 

金代的庞铸则作《喜夏》一首:“鸟语竹阴密,雨声荷叶香。晚凉无一事,步屟到西厢。”暑中得乐,好不潇洒! 

暑热有良辰,吾心吟锦时。寻一处浓荫,坐望阳气蒸腾,霞光满天,静听生命的鸣唱。日子如流水般悠然。


小暑三候:看生命蒸腾的状态



小暑三候,鹰始鸷。

在小暑时节里,有一个特别的节点,就是入伏。 

从小暑至立秋的这段时间,被称为“伏夏”。“三伏天”是一年中气温最高且潮湿、闷热的日子。

热到了什么程度? 

“鹰始鸷”。

“鹰始鸷”又作“鹰始击”。《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注曰:“击,搏击也。” 雄鹰开始远离地面,翱翔在清凉的高空中,以躲避蒸烤大地的滚滚热浪。故而在季夏的傍晚,很容易见到鹰击长空的壮观景象。 

席卷天地的高热,频繁出现的大雨,造就这个时节鲜果特殊的味道。芒果、龙眼、水蜜桃,带着只有暑气才能熏出来的香甜和饱满的汁液,给人们以酷暑难耐里的享受与犒劳。

一个“伏”字,异常贴切地描述了小暑大暑时节天地变化的特征。一片叶、一朵花、一只虫子、一群鸟雀,所有的生命,皆在变化中展现出多姿的状态。



















摄影|敬一丹

小暑


二十四节气


2023.7.7

2023年7月7日16时31分,迎“小暑”节气


图文编辑|王  宇

部分图片|网  络



往期精选

●  敬一丹|《感动中国》二十年,一起走过

●  敬一丹|长城的厚重,让心静下来

●  敬一丹|在现代文学馆,与文学经典对话

●  敬一丹|缅怀大师,致敬大作——走进北京人艺戏剧博物馆

●  敬一丹|走进民族服饰博物馆,凝视一针一线中的日常与恒久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