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内容已被发布者删除 该内容被自由微信恢复
文章于 2021年6月4日 被检测为删除。
查看原文
被用户删除
其他

一座被遗忘的城市,却是中国的敦刻尔克

2017-09-01 逸骁 地道风物

给你个提示,宜宾?宜兴?宜昌?



风物君语


敦刻尔克

今天正式上映了

作为观众,我很期待诺兰对那次撤退的解读

不过,作为风物君,

今天要讲一座中国的城市

宜昌

二战时期,这座城市同样也发生过一次大撤退

撤退规模,撤退难度不亚于敦刻尔克

在要写这座城市之前

我问了问身边的同事

“你对宜兴,哦不,宜昌这座是什么印象?”

同事说,

“诶,我去过那地方

诶是宜昌还是宜宾?是三峡边的那个城市?”


1940 年 5 月德军用十来天的时间,绕过马其顿防线横穿法国大陆,直逼英吉利海峡。5 月 27 日比利时军队投降, 40 万英法联军集结在敦刻尔克,花了 9 天时间撤往西边的英国。这场撤退给近代世界历史划下了一道重重的伏笔。


《敦刻尔克》剧照


但那次大撤退的两年前,中国也同样发生过一次大规模的撤退,宜昌大撤退。


中国的媒体喜欢将当时的宜昌比作中国的“敦刻尔克”。但无论从发生时机还是从规模上,它与敦刻尔克都不具备可比性。

 

1938 年 10 月,时任国民政府交通部次长的卢作孚调用了自己民生公司的全部运力,花了 40 天的时间,转运了当时挤压在宜昌待转到重庆的物资和人员。

 

宜昌大撤退中,除了转运人员,还撤走了数吨囤积在宜昌的物资。而敦刻尔克大撤退中重型武器全部放弃了,撤退士兵只带走了步枪和轻武器,为后续的战斗保存了实力。

 

在二战中,宜昌被选做大撤退的集结地,更重要的原因在于它所处的地理位置,而不仅仅因为是一场战时的策略选择。

 

三国刘备命运的转折点

 

宜昌,不熟悉它的人甚至会把它和邻省的宜宾混淆在一起。

 

这座扼守在入川要地的小城,古称“夷陵”。它已经回答了这座城市所有秘密。宜昌文史专家朱复胜曾说“夷陵之名是宜昌地貌最准确的写照。‘夷’是平原,‘陵’为山地——宜昌东部平坦低缓,西部地势陡峭,跨中国地势二级、三级阶梯的分界线。”

 

 长江将中国划分为南北两边,宜昌刚好被放在了中国的中心。


由于地处长江三峡的东段,位于湖北、四川、湖南的交汇地,“上控巴蜀,下引荆襄”,自古以来宜昌就是鄂西、湘西和川东一带重要的物资集散地,被称为“三峡门户、川鄂咽喉”。

 

这里在历史上是兵家必争之地,发生过最有名的一次战役得算三国时期的“夷陵之战”。

 

三峡东段的西陵峡


公元 221 年,为报东吴袭荆州、杀关羽之仇,刘备率军东征讨吴。次年二月,攻破巫山的猇亭(位于宜昌长江北岸的一座古镇),并在那里设立大本营。面对当时兵势强大,居高守险的蜀军,东吴的将军陆逊采取了暂避锋芒的策略。


于是吴军从鄂西高山峻岭地带完全退出,把兵力难以展开的山地留给了蜀军。半年过后,等到了夏天,蜀军移入山林避暑,陆逊火烧“连营七百里”大败蜀军。

 

2010 版《三国》里,刘备夷陵之战失败后,白帝城托孤片段


刘备最后不得不从猇亭仓皇逃回川东(渝)奉节白帝城,在永安宫病逝。此后,蜀汉由盛转衰。

 

这是一场三国历史上的转折之战。而在离我们更近一点的历史上,二战期间,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宜昌再次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1937 年,北京、南京相继沦陷,重庆成了陪都,一时间华北、华东、华中等地的机关、学校、工厂纷纷往四川迁移。但大部分物资和人员并不能一帆风顺地顺着长江进入重庆。挡在他们前面的是长江上游的高山险水,三峡。

 

宜昌刚好落在这个分界点上。因此大量物资和人员短时间内迅速挤入了这个人口只有 10 万的小城市,等待着被转移到更安全的大后方。“遍街皆是人员,遍地皆是器材,人心非常恐慌……宜昌沿江两岸已堆积了差不多十万吨机器”。卢作孚在后来的回忆中这么记录。

 

英国探险家立德曾这样描述长江“沿扬子江上溯至重庆,可通航的里程为 1400 海里,宜昌以下为 1000 海里,乘汽船只需要一周时间。其余 400 海里则需要 4 到 5 周,比伦敦到上海的时间还长。”

 

最后卢作孚想出了“三段航行法”,成功用了 40 天的时间将大量物资和人员转移进了重庆。在此之后,重庆成了全国瞩目的城市。而曾经负担转运重负的宜昌又一次被历史淡淡一笔带过。


当时卢作孚名下的民生公司共有 22 艘轮船,加上中国招商局的两艘轮船,这几乎相当于宜昌大撤退时期的所有运力了。

 

山、水、诗塑造了这美景

但你依旧记不起,宜昌

 

作为曾经贯穿中国东西的一条交通要塞,宜昌已经被人们淡忘了。即便盛产唐诗的三峡沿线留下了不少著名诗句,但如果不加解释,提起三峡,你首先想到的会是重庆。

 

毕竟“朝辞白帝彩云间”显然会比“斯境胜绝,天地间其有几乎?”的认知度高。

 

后一句还是 1198 年前白居易写下的。那还是唐朝,白居易被发配到重庆任职,在去往任职地的途中与弟弟白行简和朋友元稹约在宜昌相见。第二天就要各奔前程的三人约在西陵峡江边喝酒,无意间听见身后有泉水,于是循声而上找到了一个无名洞。因其“绝无人迹,但水石相薄,磷磷凿凿,跳珠溅玉,惊动耳目”,于是白居易作了《三游洞序》,“三游洞”也因此成了景观。


这个因诗而闻名的景区,聪明的生意人在悬崖建的栈道上开起了饭馆,吸引都市游客的目光。

 

237 年后,苏洵、苏轼和苏辙父子到此游历,在洞壁上各作诗一首。被后人称为“后三游”。

 

在那个没有高铁、飞机的年代,这里路途险要,加上远离古代中国的政治中心,朝中官员被贬官至此或流寓三峡也不稀奇。这个名单里不乏至今留名的文人,仅新旧《唐书》中就能找到 64 人被贬至此,李白、杜甫、刘禹锡等都在这份名单中。他们也组成了宜昌沿线独特的贬官文化。

 

除了对自身境遇的感叹,三峡本身的景观也是促成这些文人愿意留句留名的重要因素。


西陵峡沿江岸边的石刻  图/王砚

 

这个 7000 万年前,因为燕山运动而形成了巫山等一系列褶皱山脉。这些山脉与背面巴山之间是一个东西相对的低凹地带,古长江经此向东流,随着这块区域地壳的向上抬升,日积月累切出了后来的三峡。从宜昌往西走,进入西陵峡后,两岸的山一下子就变近了,江面也边窄了,峡谷迂回,高山上的云雾缭绕,山涧如白练隐约可见。

 

行船江中,面对这样的景观连普通人都不禁会感叹,“太美了。”何况感情饱满的诗人。


宜昌境内的柴埠溪,与张家界同属武陵山脉,有着相似的地貌景观,但它远没有张家界那样。 


宜昌,中国南方的心脏


三峡大坝,是个比宜昌更响亮的名字。而它就建在宜昌辖区内。 


抛开这座城市 2000 多年的历史,特殊的地质景观。因为水,宜昌在今天仍然是枢纽,这里曾经沟通东西的要道,今天保证着华中、华南等地的电力供应。只是,到今天对于很多不熟悉鄂西的人来说,宜昌仍然是个陌生的城市。



建大坝的设想,在 1919 年孙中山发表的《建国方略》里就有了。他认为“自宜昌以上”的那段水路“当以水闸堰其水,使舟得溯流而行,而又可资其水利”。但这项大坝计划直到新中国成立后才得以实施。由于当时长江上游洪水频发,危及武汉等长江中游城市的安全,直到 1970 年兴建三峡大坝的提议被最终确定,并在第二年动工。

 

最早完成长江截留的一部分就是宜昌境内的葛洲坝水电站,这为后来三峡大坝的最终完工奠定了基础了。它在三峡大坝的枯水期起到了对航运的调节作用。之后的 28 年时间里,三峡工程剩下的工作分三期陆续完工。今天的三峡大坝就建在宜昌西边的西陵峡。

 

过去 32 年三峡库区周边的地貌变化,虽然时间维度没有超过三峡的兴建史

 

把宜昌称作中国南方的心脏也许一点也不为过。

 

1984 年为了配合三峡工程的建设,政府曾计划过要筹建三峡省,就以宜昌市为省会。接纳因三峡建设而移民的川鄂民众。但是由于三峡工程的争议及牵扯各方利益,最终这项计划在第二年夭折了。

 

如果当年没有这样的波折,而真的建成了三峡省,宜昌在中国版图上的存在感会不会就此发生变化呢?这个问题我们永远得不到答案了。

宜昌这座城市的个性或许比不上重庆、武汉,它是一座被遗忘的城市,但要是没了它,中国历史上会少了很多故事。



导航


 文/逸骁

文中图片源于网络



九寨沟重庆甘肃可可西里鼓浪屿

回锅肉重庆小面消暑美食酸梅汤

太湖风筝书画修复老北京鬃人药香

处暑立秋大暑小暑夏至芒种小满



-END-







投稿邮箱| didaofengwu2015@qq.com 

我们每天都会看哦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