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中国艺术研究院艺苑博士论坛第三期:艺术中的人文情怀

艺术学人 艺术学人 2018-10-05

“中国艺术研究院艺苑博士论坛”是由中国艺术研究院2016级艺术学系博士研究生自发组织的学术活动,该论坛的主要目的是促进不同专业以及不同研究方向同学之间的交流与学习,提升学术修养和水平。  


  

中国艺术研究院艺苑博士论坛 

第三期:艺术中的人文关怀

主讲人:薄清江

学术主持:陆文东

时间:2016年12月09日

地点: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


论坛由陆文东(中国艺术研究院2016级艺术学博士研究生,导师苑利)主持。


主讲人员及部分参与人员主要观点如下:


薄清江


薄清江


中国艺术研究院2016级艺术学博士研究生,导师刘梦溪。


艺术中的“人文情怀”的讲题,缘起有二:1、开学典礼上朱乐耕老师的讲话题目是《做最好的自己》;我们考入中国艺术研究院,而艺术中非常重要的因素之一就是“人文情怀”。那么,怎样“做最好的自己”呢?2、同是开学——在师生首次见面会上,田青老师说“不忘初心——三年你肯定会有收获。”不忘什么初心呢?大家每个人心里,都可能有自己的答案。今天的讲座就是围绕这两个问题来展开,最后的结论就是回答这两个问题——每个人可以比较以下与自己的答案是否一样。今天的论坛恰恰是开学的整三个月;“不忘初心”如果已经忘了,那么三年也会很快过去,今天重提“不忘初心”正好给大家一个提醒。而讲题是“人文情怀”。古今“情”字最难讲,“艺术中的情”是不是好讲,似乎也没有这个说法。你看看当下的艺术,丢失最多的也就是“人文情怀”,但它又不单纯是艺术的问题。 比如,手机、短信、微信的迅速普及,使得最含“情感”的载体——“家书”在我们这一代消失得无影无踪。可悲的是因为我们不省察,不可惜“家书”的消失。另一种就在我们身边的可以寄托“情感”的形式,我们几乎没人发现和使用它。所以,今天这个选题的价值就在于它有当下的针对性,并能引发我们对艺术本质学理上的深入思考。

 

一、先从一件小事讲起

40多年前的邢台大地震。邻近的邯郸——我家乡也波及到了,小学校停课了(停课作业是每天一篇日记)。我们都在外面架起来防震棚,防震棚就架在树之间的草地上。那时我还是一个很淘气的小孩子,不懂得地震的恐惧,住在棚里反而与自然有种亲近感;每天都被鸟声叫醒,不上课只知道玩又没有什么好玩的。有一天抬头看着树顶的鸟窝突发奇想——“鸟窝里到底有什么呢?”好奇心使我爬到了树顶。在鸟窝里我看见了两个毛茸茸像个球球的小鸟。我把它们抓下来,拿到地上玩耍,喂它东西吃。小鸟很警惕,先退两步,没有危险了才吃。好玩极了。不想爸爸回来看到这情景,对我大大地训斥一顿,命令我在大鸟回来之前,赶紧的把小鸟送回鸟窝。我尽管不情愿但父命难违,乖乖地爬上树将小鸟还回了鸟窝。结果后来你猜发生了什么事?第二天早上就再也没听到鸟的叫声。我钻出防震棚看到父亲正仰脸看着树上的鸟窝说“小鸟它们搬家了”我私下里疑惑,终于又爬到了树顶,发现空空的鸟窝里连一根羽毛也没有留下。那天,我以歪歪扭扭的字写了一篇自己最早的日记(停课作业),记下了自己的疑惑。没想到这成了我几十年不得其解的一个心结。“小鸟它们为什么搬家了?”那天大鸟觅食回来,小鸟一定告诉大鸟‘有一个坏小孩劫持过他们家’像人间的地震一样,这个家已经不安全了,否则大鸟也不会决定“搬家”。可是它怎么告诉大鸟的?鸟语我们听得懂吗?接下来的问题是“小鸟它们怎么搬的家?”晚上搬的这没错,但小鸟不会飞,大鸟只有抓着、叼着、背着三种方式带着小鸟夜间飞翔。可是这又是根本不可能的。但它又是确确实实的发生了。所以,看似极为平常简单的事情,我们也有解答不了的问题。如果以“人文情怀”来关照这个问题。这件事会让我感悟到,鸟窝里有家庭的温暖、有母子情爱、有鸟语的交流,还有人未知的“迷”。这一切都基于了生命的存在。试想,如果没有鸟,鸟窝搭建的再精致又有什么意义。我联想到了现在农村的“空巢老人”“留守儿童”等等。我这样讲,假如别人都没有这样讲过(可能别人会说“鸟窝很精致”而已),那就是我的“发现”“发明”,加上学理上的追问、探究就产生了“新的思想”。而这一切来源——“人文情怀”。讲这个问题与我们今天的讲题有没有关系?大家可以思考。半年以前我怎么也不会想到今天会在艺术研究院与诸位良师益友同室共学。然而就这么生动地发生了。我们称之为“缘分”——就是冥冥之中,来自于自然的“缘”。古人讲“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指的就是“人文情怀”。故人类无论发展到什么时候人都不应该离开大自然。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二、从艺术设计透析“人文情怀”存废的意义

2001年,我应邀参加在无锡召开的“工业设计国际学术研讨会”。那时,手机还不普及,但对手机的设计已五花八门、各式各样,要评出设计奖项,怎么评?这是评委们的事。终场时,在大会堂有个互动环节,台上有11个评委,台下是各地来的代表几百号人。主持人很有办法,以“未来的洗衣机如何设计?”为题,引发了大家的兴趣。有说“方的”“圆的”“大的”“小的”。互动讨论十分热烈,孰是孰非,莫衷一是。最后,主持人请来自清华的评委柳冠中先生回答“未来的洗衣机应该如何设计”?结果柳先生说了一句话,本来几百人喧嚣、热闹的会堂,立即肃静,鸦雀无声,连掉在地上的一根针也能听见,大家能猜出柳先生说了什么“设计”吗?谁也没想到柳先生是这样说出大家都意想不到的一个“设计”——“未来不需要洗衣机,因此不需要设计”。在大家的静默中,柳先生解释说“大家只注意了设计,忘记了设计是干什么的。这就是设计的‘事理学’,洗衣机是为着‘净衣’为目的的。如果不用洗衣机同样能够达到‘净衣’目的的话,岂不更好。未来应该能做到”。先生进一步阐释道:我们每个人要穿衣,四季穿不同的衣服,而且不仅一套衣服,一年里能穿几十件衣服。而且从小到大又不断的更换。 这每一件衣服都要用洗衣机洗——试问:这要用掉多少水、洗涤剂、洗衣粉、肥皂等。我们国家本来就是个缺水的国家。作家二月河前几年曾到黄河流域的安阳调研,说这里的地下水的水位,解放前是85厘米;解放后是8.5米;现在是85米。这才是一代人看见的变化,以后,还要世世代代在这里生活下去呢,所以,他在双代会上提出“我们现在对地下水的抽取太没有节制了,要给后代子孙留口水喝。”有人说,北京并不缺水。他厉声道“不缺水,那搞南水北调干什么?而且,是经历了五届中央领导才完成的重大工程”。所以,我们的任何设计,都不仅仅是为了当代人,更应该考虑到对将来的影响。据说,一次性“卫生筷”很好用,于是地球上,一个热带雨林就永远地消失了;一次性“购物袋”和“签字笔”的确让我们感觉到方便,于是“白色垃圾”就肆虐于城乡之间——这就是艺术设计中“人文情怀”存废的意义所在;南方有用竹子、黄草等设计、编织赏用俱佳的日用品就很好,而这些植物是越砍越旺,不砍也枯荣有岁。艺术设计的孰是孰非,至关重要------柳先生首倡“设计事理学”要解决的就是设计与环保、生态、人类资源等的关系问题。我在当天的晚上以日记的方式记下了这件事并从学术的角度追问一句“为什么那么多人都没想到,只有柳先生一人能说出这样的设计?”草蛇灰线,伏延千里。多少年之后,一次无意的解逅,我居然找到了答案。这就涉及到了下一个问题——美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没有,而是缺少发现。


原创 《故都之杏》

 

三、从现实中发现史诗

2008年我在艺术研究院做访问学者。那时,有一门课叫“工业造型设计”,请的是清华的柳先生来讲授。柳先生一共讲三次,我都有录音并且做了详尽的笔记。与我同桌听课的是来此攻读博士学位的北工大设计学院的的林院长,他与柳先生很熟,因为柳先生的夫人就是北工大设计学院的老师。需要重点说的是第三次课,柳先生提前15分钟来教室先调整好多媒体设备,问了大家各自的专业、研究方向等,说尽量使所讲的内容适合大家研究的需要等等。然后开始讲,通篇娓娓道来,讲得极好,好到通篇没有一句错话甚至没有一个错字。事后有一天,林院长问我“第三次课,柳先生讲得怎么样?”我随口应到“好啊”便突然想到什么,问他“奇怪,那天你怎么没来听呢”?他说:“那天我就在柳先生家里,因为柳先生家里出事了,我是受研究院的委托,通知柳先生调课的---。我问“柳先生家出了什么事?”经过林院长的叙述,我知道的事情的原委。柳先生的夫人长年患“抑郁症”,柳先生带她多方治疗,总是不能根治。而且时好时坏,好时跟正常人一样,犯病时则痛苦得要命。终于,她以跳楼的极端方式寻求了解脱。柳先生看着相伴几十年的老伴这么走了,十分悲伤。事出第二天,就是他该来研究院上课的日子,按理说因事调课,无可厚非吧!柳先生因此谢绝了社会上一切活动的邀请,“但我已经答应的事情,则一定要按时兑现。尽管我可以换个时间,但不定要耽误别人什么事呢。”他这样说着还是坚持来研究院上完最后一节课。我恍然大悟,难以想象先生是以多么大的毅力克制着内心的痛苦不露声色地讲完这最后一节课的。后来我又听了一遍课堂录音,发现比前两次确实语调沉重,但掷地有声、条理清晰。如果没有高度的责任感和敬业精神何以能做到这一点?于是,我明白了多少年前“关于未来的洗衣机如何设计的争论”,柳先生何以有那样高屋建瓴的见解——我的理解,这就是“人文情怀”在艺术实践中的具体表现。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我在高校里给很多的青年教师们讲柳先生的故事,鼓励他们在教学中尽量不调课,首先自己做到以身作则。“调课”在高校里是个普遍的现象,事并不大,影响可不好说。古人云“不以善小而不为,不以恶小而为之。”这里可以理解为一个人的“情商”。讲到这里,似乎可以回答开讲时提的第一个问题了。即来研究院“做一个不仅智商很高,同时情商也很高的学者就是‘做最好的自己’。”钱理群曾批评时弊说某高校培养了一批“精致的利己主义者。”让我们联想到古之君子与小人的区别在于“是否有私”!艺术学人、真正君子都是豁然大公、心地坦荡。界线在于你的良心、正义,可不可以为人师表,在家国大事上你能不能发言。而那种小头小脑、心机特别深邃的“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在现实生活中少吗?艺术研究院的人不应该是这样子的;而应该是豁然大公、心地坦荡的艺术学人,因为艺术中是不能丢失“人文情怀”的。

 

上面讲的三个故事就是想说明,“人文情怀”不是天生的,首先要来自于大自然的滋养;其次是人文智识的熏育;再加上后天的修为、真善美升华为胸怀境界所致。最近,中国美术馆正在举办“陈师曾纪念特展”,陈师曾《“文人画”之价值》中说“第一人品、第二学问、第三才情、第四思想。具此四者,乃能完善。”这正好吻合今天的讲题“艺术中的人文情怀”。因此,我在这里借题发挥,回答——开讲时提的第二个问题——“不忘什么初心”呢?即“人品、学问、才情、思想。合此四者,完善自我”——就应该是我们进入艺术研究院的“不忘初心”。至此,两个问题回答完了,是否与在座各位的答案一致呢?最后,让我们共同回忆并牢记三个月前开学典礼上老师的教诲,在内心里叫响“不忘初心”、“做最好的自己”!与大家共勉!谢谢。

 

庄丹华


庄丹华


副教授,中国艺术研究院访问学者,导师苑利。


人文情怀,意味着以人为本,尊重人、关心人、爱护人,是温暖的人情,是人性的闪光和升华。艺术中的“人文情怀”,首先来自于创作者的人文情怀,其次是从艺术形象中所体现出的人文情怀,最后是受众被艺术形象所感动而滋生或者升华的人文情怀。以本人曾采访和评论的作家张廷竹为例,作家丰富坎坷的人生经历,“我以我血荐轩辕”的创作情怀,强烈的担当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使他的作品具有强烈的人民性,除了对祖国前途命运的深深关切,更充满对笔下小人物的悲悯与同情,对险恶环境中微弱的人性之光的肯定与赞美,深深触动读者的人文情怀。如《五十四号墙门》中面冷心热的老所长、《中国无被俘空军》中不惧日兵重重围困,为只见过一面的心中的爱人、牺牲的国民党空军收尸的女学生;《黑太阳》(三部曲)中在远东浴血奋战的抗日将士;《大路朝天》《盛世危情》中形形色色的腐败与反腐败的人物的逼真肖像,对改革开放中出现的腐败问题的深深担忧和深刻揭露,对底层百姓的深切关怀,对照今天的反腐实践,更令人感怀。只有作者内心充满人文情怀,“情动于中而形于言”,才有满怀人文观照的优秀作品,才有沐浴人文关怀、油然而生人文情怀的读者、观众和听众。


张健旺


张健旺


教授,中国艺术研究院2016级艺术学博士研究生,导师刘梦溪。


我说说“利玛窦判断”。研究利玛窦和十六世纪传教历史的学者裴化行(Henri Bernard)在《利玛窦评传》说:“利玛窦在韶州重新安顿下来的最直接成果之一,就是发现了远东的人文主义”。所谓“利玛窦判断”是指中国文化是“远东人文主义”。特点在于宗教不发达,没有完备的神学,有的只有道德哲学。


利玛窦是明朝万历年间来到中国的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有西方文化知识结构,他接触了中国文化之后,就有了新的知识结构参照系。胡适说:学术的大仇敌是孤陋寡闻,孤陋寡闻的唯一良药是博采参考比较的材料。利玛窦通过两套不同的文化系统的比较,给中国文化一个大判断。这一判断严重影响了以后研究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人。徐复观先生直言中国文化,为人文精神的文化,现时固已成为定论。牟宗三先生也说古有人文化成之成语,此可为儒家人文主义之确界。唐君毅先生也说《易传》之说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都当是指周代礼乐之盛所表现之人文中心的精神。我们也经常读到或听到中国文化缺乏信仰之维等等的说法,显然都是深受利玛窦判断的影响。

“利玛窦判断”给我们的启发:拥有不同的知识结构很重要。

陈寅恪在《金明馆业稿二编》里说:“其真能于思想上自成体系,有所创获者,必须一方面吸收输入外来之学说,一方面不忘本来民族之地位。此二种相反而适相成之态度,乃道教之真精神,新儒家之旧途径,而二千年吾民族与他民族思想接触史之所昭示者也。” 钱钟书在《谈艺录.》序说:“东海西海,心里攸同;南学北学,道术未裂”。刘勰在《文心雕龙》里说:“及其品列成文,有同乎旧谈者,非雷同也,势自不可异也;有异乎前论者,非苟异也,理自不可同也。同之与异,不屑古今,擘肌分理,唯务折衷。”司马相如所说:“赋家之心,包括宇宙,总览人物”。壮哉,是言!刘勰在《通变》篇里云:“若乃龌龊于偏解,矜激乎一致,此庭间之回骤,岂万里之逸步哉?


艺术之所以为艺术,之所以不同于一般的生活用品,就在于艺术的自律性,即艺术本身的自足独立性。但艺术最终是人的艺术,所以艺术必须体现对人的价值,这也就是艺术的他律性。倘若艺术对人的全面健康发展起不到任何促进作用,甚至起到束缚、阻碍的作用,那么这种艺术不但会对人造成戕害,同时对艺术本身的发展也是不利的,会阻碍艺术自身的发展。艺术中的人文情怀,从某种角度可以说是艺术对人的价值的问题。不太确切地说,我们可以将艺术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古典阶段、现代阶段与后现代阶段。从艺术发展的角度来看,不同阶段的艺术对人的价值是不同的。首先,古典阶段的艺术对人提供的主要是物质价值。当然,那个时代的“艺术”并非我们现在的艺术。试想,精美的司母戊鼎在我们现在来看是艺术品,但在商朝时期它只不过是一个祭祀用器。中国古代陶器上有动物纹、几何纹、编织纹等各种花纹形式,于我们看来这都是宝贵的艺术品,但在那个时期这些也只不过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用具而已。当然,在这个阶段,艺术制作者也追求艺术的形式美,但这里的形式美还是附庸在生活中的,还不是自足独立的,也就是说这个阶段的艺术是没有独立自我的,是与生活混在一起的。其次,现代阶段的艺术对人提供的主要是精神价值。


张心柯


张心柯


中国艺术研究院2016级艺术学博士研究生,导师李心峰。


“艺术何为?”当我们遭遇这个问题的时候可能会有各种不同的答案。通过艺术,我们可以获得知识,正如孔夫子有言:学诗可以“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通过艺术,我们可以观察一个社会的政治风貌,“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当然,我们谈论的最多的就是艺术可以给我们带来美的感受,这也是艺术区别于一般日常生活用品的主要特征。不管怎样,艺术,是人的艺术。而人,也不能没有艺术。因为——艺术,让人成为人。


艺术,让人成为感性的人。当今社会科学乐观主义和科技理性主义盛行,这让人的生活变得越来越便利的同时,也让人变得越来越麻木。人成为抽象的、毫无美感的人,成为机械一样的没有温度的人,这表明艺术在当今社会也越来越重要。艺术之美,在于它让我们的身心培养一种对日常生活的敏感,让我们感受到人性之丰满。“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悲落叶于劲秋,喜柔条于芳春”,春夏秋冬,山石海花……当我们对寻常之物能保持一颗敏感的心,从而将这些日常之物转化为艺术的时候,我们就有了一颗诗心,一颗艺术之心。艺术之美,在于它可以让我们感受人性之深度,历史上的艺术经典为我们塑造了一个又一个极具性格特征的形象,《哈姆雷特》中王子的犹豫,《少年维特之烦恼》中维特的感伤,《牡丹亭》中杜丽娘的深情,《红楼梦》中林黛玉之专情和贾宝玉之多情,更有“尾生与女子期于桥下。女子不来,水至不去。尾生抱柱而死”的动人故事……这些艺术让我们懂得,原来人还可以如此执著,如此深情,如此可爱……艺术不仅可以展现人性的丰富,还可以发掘人性的深度,恢复人身上原本所具有的活泼泼的生机与感性。


艺术,让人成为理性的人。人之为人,人与动物的不同,不在于人有喜怒哀乐的情绪,而在于人有控制这种情绪的能力。也不在于人可以像动物一样生存繁衍,而在于人可以“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建造”,也就是说人具有一种主观能动性。这种控制情绪的能力和主观能动性也就是人的理性。艺术中的理性可以是孔子兴观群怨的教化功能,也可以是柏拉图将诗人驱逐出理想国的政治主张,可以是《岳飞传》中对忠贞的赞扬和对奸佞的鞭挞,也可以是“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的哲理诗……艺术不仅记录着人的喜怒哀乐之情感,它往往也承载着人的思想观念与价值诉求。艺术创作不仅需要艺术家的敏感,敏感性只是一种启发,在启发之后还要对艺术进行构思,这构思过程与人的学识素养、价值观念密切相关。文革时期的样板戏,以及文革之后的“伤痕文学”,清晰地记录着那一代人的思想观念的变化。杜尚之所以能将一个小便池当作一个艺术品进行展览,沃霍尔之所以能举行“布里洛盒子”的展览,就在于他们都对艺术的内涵和发展有着深刻而独到的见解。苏轼所谓的“论画与形似,见与儿童邻”,倪云林的“逸笔草草,不求形似”以及吴冠中的“笔墨等于零”也体现着他们对中国水墨画的态度和看法。《哈姆雷特》在表现了王子之犹豫的同时,也体现了从中世纪到文艺复兴的过渡时期人的精神轨迹,《牡丹亭》不仅是对杜丽娘之深情的讴歌,更是对封建伦理桎梏对人性压抑的控诉,还有那说不尽、道不完的《红楼梦》……艺术深深地影响着人的思想观念和价值追求,与人的社会生活密切相关。就像有秩序的社会一样,艺术也有着其内在的逻辑和理性,从而也影响着艺术创作和艺术欣赏者的理性。


艺术,让人成为完整的人。卓别林系列影片《摩登时代》之一是“拧螺丝”,讲几个工人在车间里站着一直重复同样的工作,有拧螺丝的,有捶打加固的……可以说这是在讽刺工业时代人的机械化,或者说是人的异化。因为这种劳动是以牺牲人的健康全面发展为前提的。“异化劳动”是马克思提出的一个观点。在异化劳动中,作为劳动主体的人与作为劳动客体的结果之间是一种分裂乃至对立的关系。异化劳动的目的是局限的,乃至压迫劳动主体的。比如,在这个拧螺丝的劳动中,每天重复这一个动作对人的身体健康无疑是有害的,而且拧螺丝的目的仅仅是为了“挣工资”这一个局限的目的——它与促进人的全面健康发展是对立的。而艺术,却可以避免这种异化劳动的弊端。在艺术创作中,艺术家不但需要调动整个身体,还要去思想——构思,这就使人的身心得到全面的发展。而当我们全身心投入到艺术中去的时候,便达到了主体(人)与客体(艺术)的统一。正如《庄子》中的“解衣磅礴者”一样,绘画者将自己与艺术完全融为一体,忘却外在的客观环境,这才是“真画者”。而艺术欣赏者也应如是,在艺术中忘却自我——并非真的没有作为主体的“我”,而只是这个我与作为客体的艺术完全融合,我寓于艺术之中,是一种“仰天而嘘,荅焉似丧其耦”的境界。也就是说,艺术活动中的人与其目的是合一的,不是分裂对立的。人可以在艺术活动中获得身心整体全面的发展。


艺术,让人成为自由的人。现实生活中,我们往往为生计所迫,为名誉所累,为欲望所缚,以至于我们一些美好的理想在现实面前变得渺小卑微。但不管怎样,我们的内心都曾在某一瞬间变得如三月煦风般温柔。与其说这是人之性本善的缘故,毋宁说这是人性中本来所固有的诗性——对自由的钟爱。在艺术活动中,我们可以暂时与现实生活保持一定距离,不必为物质、名誉等所累,从而达到完全的自由。正如孔子所说的“游于艺”,我们可以在艺术中无拘无束地游心游目。虽没有翅膀,人却可以在艺术中插上想象的翅膀在天空飞翔。一花一世界,一沙一天堂。寸尺水墨,含无限乾坤;红楼一梦,藏前世今生。艺术给人的自由,是一种突破时空限制的自由。在中国水墨里,有限的空间往往指向无限的境界,所以中国绘画有了“马一角”“夏半边”“留白”等手法。一部红楼梦,既有前世灵河之畔的木石前盟,又有今生贾府的苦乐兴衰。艺术给人的自由,是一种虚实结合、有无相生的自由。艺术之不同于一般日常用品,就在于艺术在具有物质性的同时还承载着其独特的审美精神性。这种境界如镜中花、水中月,让我们在现实与虚幻之间往来穿梭。艺术的美妙,就在于它的这种韵外之致,让我们在其中觅得象外之象、境外之境,超越时空的限制,跨越虚实的鸿沟,在艺术中自由地徜徉遨游。


综上所述,艺术可以让人成为感性的人、理性的人、完整的人、自由的人。艺术丰富了人性,也深刻了人性,通过艺术我们获得的不仅是美感,还有对世界和对人生的思考。通过艺术,人可以获整体性的全面发展,以及充分的心灵和精神自由。艺术,是人的艺术。艺术是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的一种实践活动。没有人,就没有艺术。同时,艺术的特性也对人产生重要的影响。人之所以离不开艺术,就在于人的生命需要艺术,人向往自由和幸福的追求使得人从生命深处召唤艺术。所以,只要人还存在,艺术就不会终结。只要艺术存在,人类就有希望。而未来的发展趋势必将是艺术仅仅融入人的生活——这不是艺术的终结,而是艺术以一种更为自信和开放的态度融入我们并继续深深影响着我们。


艺术,让人成为幸福的人。



陈漫之(左)与薄清江


艺术学人·艺苑论坛

中国艺术研究院艺苑博士论坛第一期:文化自觉与艺术

中国艺术研究院艺苑博士论坛第二期:艺术中的真








             艺 术 学 人,游 心 游 目。

——一个高品质艺术与学术平台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