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新闻|北京大学黄必康教授“汤显祖与莎士比亚的文本交汇:《牡丹亭》英译新探”讲座顺利举行

北京大学黄必康教授

“汤显祖与莎士比亚的文本交汇:

《牡丹亭》英译新探”讲座顺利举行     

2021年11月28日晚,浙江大学外语学院中世纪与文艺复兴研究中心第三十一场系列讲座在线上顺利举行。讲座邀请到了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中美富布赖特研究学者(2003-2004)、英国杜伦大学国际高级研究员(2017)、美国福尔杰莎士比亚研究院客座艺术家基金研究员(2019)黄必康教授为主讲人,商务印书馆英语编辑室主任马浩岚女士为嘉宾。在这场学术讲座中,黄必康教授围绕“汤显祖与莎士比亚的文本交汇:《牡丹亭》英译新探”这一主题展开绘声绘色的讲解,并以对话形式与师生们交流探讨。本场讲座由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资助,河北师范大学李正栓教授应邀主持,校内外近三百名师生参加了讲座。
讲座伊始,商务印书馆马浩岚主任向大家介绍了《牡丹亭(莎士比亚诗剧体全译本)》出版的始末。马女士介绍说,该译本的缘起是习近平总书记在2015年10月21日访英时提到“汤显祖与莎士比亚是同时代的人,他们两人都是1616年逝世的。明年是他们逝世400周年。中英两国可以共同纪念这两位文学巨匠,以此推动两国人民交流、加深相互理解。”由此,黄必康教授受“汤莎并举”的启发,开始尝试以莎士比亚诗剧体翻译《牡丹亭》。另外,出版方总结黄教授译本的主要特点是:仿拟莎士比亚经典戏剧,采撷莎剧中特有台词和表达方式,韵律优美而朗朗上口,忠实原作文学细节和审美意象,自然融入了中国传统文化。同时,她表达了对黄必康教授多年打磨的感谢,并预祝这本书可以在中西文化交流中扮演好桥梁的角色。
讲座过程中,黄必康教授先是从老师的角度提醒做文学的同学要将两点谨记于心:一是“人生如戏,戏如人生”,需要有热爱文学的热情;二是需要对文学传统有一个广阔的视野,不要拘泥于自己的一亩三分地。紧接着,他从译者的角度感慨,英译汤显祖的《牡丹亭》确是一项巨大的翻译工程。他首先跟大家分享了译作的缘起和大背景。他在“讲好中国故事”,实现文化输出的“软着陆”的前提下,提出了“不应是中国文学走向世界文化,融入世界文学,而应是让西方在认识到东方崛起之后的‘拿来’态度”。接着,他结合自己的翻译实践解释了为何《牡丹亭》难译。其中文化自信之难就是语言沟通之难,这与经典文学外译的接受问题相关。《牡丹亭》是戏剧,在翻译时要考虑到它的本土受众。因此,黄教授在翻译时采用了以英语读者为指向的翻译策略:先是进行了读者研究,然后落实“汤莎并举,借船出海”,从而得到经典对经典的译文。同时,他还从译者主体性研究的角度强调了互文性和“以戏剧之心译戏剧艺术”的重要性。
黄教授不仅以赏析的形式分享了《牡丹亭》英译本的片段,还时不时饱含深情地朗诵《牡丹亭》原文和译文。黄教授最后提到自己在翻译《牡丹亭》中五种牡丹的“特别”之处。英译文中13行对应了原文的26字,尽管看起来篇幅不相当,但译文非常忠实于原文,没有一个词可以省略。
主持人李正栓教授对黄必康教授的讲座给予了高度评价,在听完之后连说了几句“享受,非常享受”,并进行了专业点评。在线上互动环节,师生们踊跃提问。其中,郝田虎教授对讲座中提到的“所谓译者,是互文基础上的作者”深有体会,并感叹黄教授的译本有很多自然的化用,成功实现了跨文化交流的目标。针对郝教授提出的“关于译作长度说明”的问题,黄教授阐述了中英文两种语言的密度差异,并期待西方学者去解答文化差异性带来的相关问题。热情的听众对这场持续了三个小时的讲座感到意犹未尽,一再表达了对黄教授翔实的翻译体验分享的感谢以及对这场知识盛宴的赞美。

图:张炼  文:王玉莹

中世纪与文艺复兴研究中心

2021年11月28日


往期回顾

新闻

新闻|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弥尔顿作品集整理、翻译与研究” 中期成果研讨会顺利举行新闻 |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弥尔顿作品集整理、翻译与研究” 开题研讨会顺利举行新闻|耶鲁大学David Kastan教授走进浙大课堂:中世纪与文艺复兴文学
新闻|莎学专家William Baker教授与郝田虎教授学术对话顺利举行
新闻 | 杨乃乔教授 “从‘Vernehmen’到‘觉知’的多重语际翻译” 讲座顺利举行
新闻 | 陆建德教授“弥尔顿声誉沉浮的背后”讲座顺利举行
新闻 | 欧洲中世纪文学研究著名学者李耀宗先生讲座顺利举行新闻 | John Rumrich教授与沈弘教授学术对话顺利举行新闻 |王宁教授:全球化时代人文学科的作用与功能新闻 | 牛津大学教授、英国学术院院士Lorna Hutson讲座顺利举行
新闻 | 弥尔顿专家Stephen B. Dobranski教授与郝田虎教授学术对话顺利举行新闻 | 耶鲁大学David Kastan教授与浙江大学郝田虎教授学术对话顺利举行新闻 | “莎士比亚、弥尔顿与欧洲文学传统国际云研讨会”成功召开
会议回顾 | 2019年“欧洲中世纪与早期现代文学研究国际研讨会”在浙江大学外语学院成功召开
会议回顾 | 2018年“中世纪与文艺复兴欧洲文学研究青年学者国际研讨会”在浙江大学外语学院成功召开
会议回顾 | 2017年“转折中的早期英国文学研究:青年学者论坛”在浙江大学外语学院成功召开活动回顾 | 著名莎学家David Scott Kastan教授竺可桢杰出学者讲座暨首次访华圆满成功
活动回顾 | 浙江大学中世纪与文艺复兴研究中心正式成立


学术

讲座概览 | 浙江大学中世纪与文艺复兴研究中心历次讲座回顾(上)讲座概览 | 浙江大学中世纪与文艺复兴研究中心历次讲座回顾(下)学术|沈弘:郝田虎《弥尔顿在中国》序
学术|戴维·斯科特·卡斯顿:弥尔顿“伟大的主题”:《失乐园》简介
学术 | 荣格:《路西弗与普罗米修斯:弥尔顿的撒旦形象研究》序
学术 | 郝岚:语文学的历史时刻 ——《欧洲文学与拉丁中世纪》的争议及价值人物学术|张剑:“英语诗歌与中国读者”:评王佐良先生的英美诗歌研究
学术|张隆溪:《杨周翰作品集》序
人物|罗益民:孙法理教授琐记
人物 | 章燕: 缅怀著名诗人、翻译家屠岸先生人物|杨林贵:莎学情结 幕后台前——纪念中国莎学活动家孙福良先生人物|沈弘:追忆硕士论文导师赵诏熊先生人物|王宁:杨周翰先生为我指明了治学的方向――深切怀念中国比较文学的奠基者杨周翰教授
人物|杨周翰:饮水思源——我学习外语和外国文学的经历

书讯

新书快讯|《中世纪与文艺复兴研究(四)》新书快讯:《中世纪与文艺复兴研究(三)》出版新书快讯:《中世纪与文艺复兴研究(二)》出版新书快递 | 沈弘译《农夫皮尔斯》新书快递 | 郝田虎:《弥尔顿在中国》《中世纪与文艺复兴研究》创刊号

中心简介

浙江大学外语学院中世纪与文艺复兴研究中心(Center for Medieval and Renaissance Studies,简称CMRS)于2016年12月30日在杭州成立。作为国内第一家中世纪与文艺复兴研究中心,CMRS的使命是整合研究力量,推进浙江大学的中世纪与文艺复兴研究,搭建中国大陆、海峡两岸和国际学术交流平台,服务中世纪与文艺复兴研究学术共同体。著名学者沈弘教授担任中心名誉主任。CMRS目前出版三套丛书:中世纪与文艺复兴译丛、《中世纪与文艺复兴研究》丛刊和文艺复兴论丛,均由中心主任郝田虎教授主编,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