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卡森科学散文的生态审美特色

语言科学 2021-09-20


      生态美学是我国学者在结合西方当代环境美学和我国传统生态审美智慧的基础上,提出的生态审美观,它以人与自然、人与环境之间的生态审美关系为研究对象。曾繁仁教授强调指出,生态美学是一种生态存在论美学观,其着力点不是传统美学所倚重的形式或实体,而是“一种生存与生命之美,是一种栖居之美”。在自然美方面,生态美学否定“传统的自然美的实体性、人化特性与静观性,强调了自然美的关系性、共生性与参与性”①。也就是说,生态审美的对象是万物的存在状况,自然审美的对象是包括人在内的生态整体中的各个部分的关系,自然美是人类与非人类自然物共生共存、有在家中一样的感觉的“诗意栖居”之美,是人的所有感官都介入的“参与之美”。作为曾教授指导的博士研究生,王诺教授把生态审美引入生态批评,提出了生态审美的四个原则:自然性原则、整体性原则、交融性原则、主体间性原则。②本节拟以这四个原则为指导,审视卡森前述4 部科学散文作品的生态审美特色。

       第一,生态审美的自然性原则的内涵是:“生态审美的目的首先是审美自然”,这种审美“突出的是自然审美对象,而不是审美者”,“旨在具体地感受和表现自然本身的美”③。这就是说,生态审美主要是对包括人在内的大自然的审美,关注的是大自然的存在状况,而不是审美者自身的生存状况,其前提是大自然的完好和自然生态系统的稳定,目的是感受和表现大自然固有的美,而不是以其为背景或工具,先入为主地抒发审美者的感情,表述其思想或象征其人格追求。卡森的《海风下》《我们周围的海洋》《海之滨》主要描述大海及相关生物本真的存在状况,以及她融入这类原生态的海洋环境中的真切感受,表现大海固有的魅力和壮丽。

      《海风下》尽管用了拟人化手法,给所描写的一些海鸟和鱼起了名字,并描写了这些动物的心理和感受,但这些描写基本上都符合客观事实,而没有出现寓言或动物小说式的违背生物学事实的虚构。创作这部作品时,卡森决定“回避大多数有关海洋的通俗读本所具有的‘人类的偏见’”,她把自己“作为‘大海中的某种生物’来讲述故事。‘鱼和其它海洋生物必须是书中主角,它们的世界必须用它们的眼光和感觉来描绘,叙述者不要进入故事或者跑出来发表意见。故事中也不出现任何其他人物,除非是鱼类眼中的掠食者(指天敌—译注)和毁灭者’”①。这就是说,卡森力求准确地描写相关动物在特定环境中的固有行为和感受,而不是想当然地把人的主观想象和希冀附会到动物身上。她是海洋生物学硕士,但为了确保描写内容的精确性,她要求好友亨德里克·威廉·房龙(Hendrik Willem vanLoon,1882—1944)把自己“介绍给他的朋友—著名的海洋学家和鸟类学家、纽约动物学会热带动物研究所主任毕比”。卡森解释说:“她要在深入写书之前亲自到‘海底’去。潜水可以使她‘感受到水下世界,这是别的方法所无法替代的’,她梦想到巴哈马的百慕大去旅行,去‘探索海底世界’,毕比可以给予她必要的指导。”②结果,《海风下》成了科学散文的典范,它的描写不仅想象力丰富、生动形象,而且具有科学严谨性,赢得相关科学家的好评。“科技书籍审查协会奠定了对该书的评论基调:该书有关海洋生物的资料翔实。既充满诗意又无矫揉造作的多情善感。对大自然的残酷无情和美丽多姿均有描述。《纽约时报》每日评论认为:《海风之下》笔法老练读来胜似小说,实际却是关于海洋和海岸生命的具有科学精确性的阐述。其它各大报刊也异口同声的赞扬卡逊的风格和她对海洋的科学理解。”③这就是说,这部作品描绘的是大海本身的美。

       《我们周围的海洋》也是如此。1952 年的美国国家图书奖非虚构作品奖的颁奖辞,对这部作品做出了这样的评价:“该作品以充满诗意的想象和严谨的科学精确性以及朴实清晰的文风、崭新的创意赢得了广大读者长期的关注。”④卡森在领奖时发表了演讲,其中包含这样的字句:

     我的目标是用理解和忠诚为大海画像……风、大海、运动的潮水,那是它们的本来面目。如果美、神奇、雄伟蕴含其中,科学会发现这些特点。如果它们本身没有,科学也无法凭空创造。如果我书中有关于大海的诗意的语言,那也不是我的精心创造,因为只要作者诚实,他就会发现大海本身就是一首诗。⑤ 

也就是说,她虽然用的是生动形象、饱含感情的文学(诗意)语言,但却是以相关科学知识和科学思维为基础,忠实地从多个角度展现了大海本身所具有的美丽、神奇和雄伟,以及诗情画意。

      《海之滨》是《我们周围的海洋》的续篇或姊妹篇,二者虽然内容不同,风格却相似—用充满诗意的语言,描绘出了不同特征的海滨及相应的生命固有的美。针对这部作品,几乎所有的评论家都赞赏卡森“用诗意的想象作为其科学理解的附属物的写作手法”①。有论者指出:“很少有自然历史方面的书在描述生物及其相应环境、把科学事实同个人热情相结合等方面获得像《海边》那样的成功。”②这意味着,该部作品描绘出的美也具有科学的精确性,也是大自然本身具有的美。

      《寂静的春天》从相反的角度涉及自然美—揭批当代人对自然固有的美的破坏。该作品讲述了许多不加区分地大量使用 DDT 等化学农药而造成严重后果的故事。例如,DDT 等杀虫剂毒死昆虫,继而毒死以虫为食的鸟类,使春天没了欢唱的鸟儿,成为寂静(或死寂)的春天;用除草剂清除鼠尾草,使依赖该植物生存的松鸡和羚羊濒于灭绝。没有昆虫和欢唱的鸟儿,以及没有鼠尾草及相关动物,既危及生态平衡,最终危及人类自身的生存,又损毁自然景象,毁掉人类诗意栖居之地—精神存在的场所。 

       第二,生态审美的整体性原则的内涵是:“生态审美不仅仅观照单个审美对象,还要将它放到自然系统中考察它对生态系统整体的影响。有利于生态系统和谐稳定的才是美的,干扰破坏了生态整体和谐稳定的就是丑的。”③这样一来,“生态美学的审美评价,既包含正面的、欣赏赞美的;亦包含负面的、批评批判的”④。卡森在《海风下》《我们周围的海洋》《海之滨》中,主要从正面描述了处于生态稳定状态下的海洋、海滨以及相关生物的美丽和神奇。此外,这三部作品也用较小的篇幅批判了一些人对海滨、海岛、海洋生态的破坏。《海风下》描述了一些渔夫争相在河流入海口附近布下刺网和待袋网,阻断鲱鱼洄游到河流上游产卵。在《我们周围的海洋》1961 年版的“序言”中,卡森谴责个别国家向海洋里倾倒核废料;在该作品第 7 章“海岛诞生”(The Birth of an Island)中,卡森揭批人类的恣意妄为给海岛生态带来的灾难。她写道:“人类在岛上滥砍滥伐,任意焚林,大肆破坏环境,还可能带来鼠患,而且必定会把整艘诺亚方舟上的动物都放到岛上来,包括羊、猪、牛、犬、猫和其他非本岛土生动植物。而岛上原有的各种各样的生物也终将面临黑暗末日,从此灭绝。”⑤《海之滨》披露,全球气候变暖,海水温度升高,“使得鲱鱼不再现身缅因州”①;在佛罗里达基斯岛礁,因为过度捕捞,女王凤凰螺“已经非常罕见”②。《寂静的春天》中几乎所有的文字都在揭露当代一些人滥用化学农药,对生态系统整体的破坏,并警示人们:包括人类在内的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是一个整体,人类肆无忌惮地毒害其他生物、毒化自然环境,必将殃及人类自身,这不仅是丑陋行为,而且使整个环境不再美丽,不适合人类生存。可以说,《寂静的春天》是一部生态审丑作品。

      第三,生态审美的交融性原则的含义是:“生态审美不是站在高处远远地观望,而是全身心地投入自然,有时候,特别是在审美的初期,甚至需要忘掉自我,与自然融为一体。”③这也就是曾繁仁教授所说的“参与之美”。卡森“海洋三部曲”的绝大部分篇幅,描绘了她与海洋、海滨等自然生态整体全身心地融为一体的体验。《海风下》通过“拟人化”手法,想象并描绘海鸟、鱼类等动物在大自然中的行为和感受,由此,卡森完全融入了大自然,甚至与这些海洋生物融为一体。正如著名的传记作者林达·利尔评介《海风下》时所指出的:“卡逊作品中最显眼的特色还不在于她对大自然的客观描述,而是她对生物个体的深切同情以及她感觉自己和它们在精神和肉体上的相通性。”④

      《我们周围的海洋》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比较全面地讲述了有关海洋的各种知识和故事,包括海洋和生命的起源、一天不同时间和一年不同季节中海洋的景象、上千年的航海史、世界不同区域内海洋的状况及生物,以及海洋不同深度的环境和生物等,内容较为庞杂,但由于卡森娓娓而谈,想象力丰富,又在叙述中注入了她对大海的爱慕之情,因此她的描述栩栩如生,使读者如临其境,仿佛跟着一位好友穿越时空,上天入海,目睹耳闻,全身心地体验着古往今来海洋的壮观、活力,及其哺育的形形色色的生命的大合唱。作者描写了其融入式体验,读者读起来仿佛也融入了作者描写的时空。卡森这样描绘洋流:

      在某些地方,流向相反的洋流激烈冲撞,可能成为当地最壮丽的海景。海上浪潮唏嘘叹息,海面泛起一道道饰有白沫的波纹,波涛起伏不定,海水翻腾滚动,甚至有宛若远方碎浪的声音响起,这些都是深海海水上升置换海洋表面海水时产生的现象。有些住在深海的动物可能随着水流到达海面,这就是深层海水上升运动显而易见的证据,它们来到海面后,大肆捕食,但同时也成为其他生物的猎物。

卡森通过想象,描绘出她仿佛置身其中的浪涛及其发出的声响,以及这一特殊生境中动物相互关联的自然生态;此类虽隐去了作者却融入了作者多种体验的对大海固有状态的描写,体现了审美者与完好无损的自然生态整体交融的生态审美特征。

      《海之滨》从更细微的层面描写了三类海滨及相关生物,卡森在该作品的“序言”中,明确指出融入式体验的重要性: 

       要了解海滨,仅仅对海滨生物进行分类,还远远不够。只有当我们站在一片海滩上,感受到地球和大海的漫长节奏雕刻了大地的形态,产生了组成它的岩石和沙子,只有当我们用心灵的眼睛和耳朵来感知相关生灵,我们才能理解海滨;汹涌的生灵,总是在海滨激荡,它们盲目地、无情地逼近,寻求立足之地。 

也就是说,卡森重视对海滨生物的准确认识,但更重视描写身临其境地对海滨生态的全身心体验。结果,该作品精彩纷呈之处迭出,这里仅举一例—她这样描绘在岩石海岸一个小水池旁体验到的生态美:

     晶莹清澈的池水,未必非要大才美。记得一处位于洼地最浅处的水池,我躺在它旁边的岩石上伸展四肢,张臂就能碰到池子对岸。这个小水池大致位于高低潮水线中间,目力所及,只看到两种生物。其底部铺满贻贝,外壳色泽淡柔,如遥远山峦的雾岚。其存在使人产生深度幻觉。池水晶莹剔透,几乎看不见,唯有指尖触及的冰凉,让我感觉空气与水间界面的存在。清澄池水满溢阳光,光线相互融合萃炼,向下伸展,灿烂光芒笼罩了这些耀眼的小壳贝类动物。③ 

     第四,生态审美的主体间性原则的含义是:在与具体的自然物发生审美关系时,人有时“仍然要坚持自己的主体性,但却不是把自然物当作客体,当作审美主体特征的客观对应物,而是当作另一个主体,与之进行交互主体性的沟通,并在这种平等的沟通中体验自然物的美”④。可以说,这里所说的“主体”(subject)和“主体性”(subjectivity)与前文论述的物质生态批评所说“能动体”(agent)和“能动性”(agency)有异曲同工之处;不同的是,能动体和能动性两个概念明确抛弃了主体与客体的概念,进而消解了二者之间的二元对立,主体间性概念实际上也抛弃了客体,从而消解了主客体之间的二元对立。卡森的 4 部科学散文把绝大部分自然物都当成像人一样的主体或能动体来看待、描写,前文对此已有阐述。需要补充的是,卡森并没否认人的主体性,她渴望的是人与自然物的平等与和谐,但并不主张消除人的主体性,让人完全匍匐在自然物脚下;她谴责的是一些人对大自然的肆无忌惮的行为,但并不反对作为具有主体性的人类理性地和适度地利用和改造大自然。在《我们周围的海洋》中,她在标题为“无穷的宝藏”(Wealth from the Salt Seas)的第 13 章,以莎士比亚的名言“海水幻化成丰富奇妙的资源”做引子,描述了海洋可以为人类提供各种矿物质、海盐、石油等资源。即使是以揭露和谴责为主要内容的《寂静的春天》,也没有要求人类完全放弃使用化学农药—她反对的是一些人滥用农药;而且,她力倡人们用“生物控制” 法,即利用相关天敌控制只占昆虫极少部分的害虫。这就是说,卡森无论是在生态审美还是在生态审丑时,实际上都在实践着主体间性原则。


作者简介

张建国,郑州大学英美文学研究中心专职研究员,外语学院副教授,英美文学方向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英语散文、生态批评及中英散文比较研究。


本文摘编自张建国著《美国当代科学散文的生态批评》一书。


长按二维码可购买本书





本书目录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引论 1
第一节 科学散文及美国科学散文概观 1
第二节 生态批评再认识 12
第三节 美国当代科学散文的生态批评:现状与展望 19
第二章 海洋生物学家对自然万物的关爱 24
第一节 物质生态批评视域中的蕾切尔·卡森科学散文 27
一、文本中的物质:所有物质均具有能动性 28
二、物质作为文本:所有物质都有叙事能力 32
第二节 卡森科学散文的生态审美特色 42
小结 47
第三章 人类学家不仅仅关爱人类 49
第一节 洛伦·艾斯利科学散文代表作的生态意蕴 52
一、人类在大自然中的位置 52
二、人类应如何对待大自然?55
三、怎样看待科技文明?58
第二节 艾斯利科学散文的生态审美特色 61
小结 66
第四章 医学科学家力倡共生共荣 68
第一节 刘易斯·托马斯科学散文的生态意蕴 71
一、强调协作共生,倡导生态整体观 71
二、力促环境保护行动 73
三、倡导国与国、人与人协同共荣 75
四、提倡科学技术的生态转向以及与人文的结合 77
第二节 托马斯随笔艺术风格之巴赫金生态文艺学解读 80
小结 87
第五章 博物学家的博大胸怀 89
第一节 爱德华·O. 威尔逊科学散文代表作的生态意蕴 91
一、倡导生态整体观与尊重非人类自然万物 91
二、提出生态心理学命题—“关注生命天性” 95
三、揭批人类对生物多样性的破坏 97
四、构建生物多样性理论,探索生物多样性保护措施 102
五、提倡生态科技观与生态社会观 108
第二节 威尔逊科学散文的艺术风格 111
小结 116
第六章 宇宙学家的无疆大爱 118
第一节 卡尔·萨根科学散文代表作的生态意蕴 120
一、提倡宇宙整体观与生态实践观 120
二、力倡国与国、人与人之间平等协作、共存共荣 124
三、力主既弘扬科学,又使技术有利于人和自然 126
第二节 萨根科学散文精湛的艺术造诣 128
小结 136
第七章 古生物学家不单单关爱生物 137
第一节 斯蒂芬·杰·古尔德科学散文代表作的生态意蕴 139
一、消解人类中心论,倡导生态整体观 139
二、揭批人类对大自然的破坏,提倡生态环境保护 145
三、反对伪科学和滥用科学,力倡生态社会观及生态科技观 149
第二节 古尔德科学随笔的艺术风格 156
小结 161
第八章 科学新闻记者展演进化生态学的重大意义 162
第一节 乔纳森·韦纳《雀鸟之喙》的生态意蕴 163
一、展演进化生态学的基本理念,消解人类中心主义 163
二、揭批人类对进化知识的滥用 166
三、引导大众呵护生态环境及其他生物 169
第二节 韦纳《雀鸟之喙》的艺术成就 170
小结 176
第九章 环境科学记者笔下的环境灾难和科学救赎 178
第一节 丹·费金《汤姆斯河》的生态意蕴 179
一、揭示人类与环境的通体性及环境非正义问题 179
二、昭示环境问题的根由是社会问题和观念问题 184
三、显示科学的益处和技术的双刃性,倡导生态科技观 190
四、彰显生态恢复的途径:改变观念并诉诸行动 196
第二节 费金《汤姆斯河》的艺术特色 200
小结 206
结语 208
参考文献 212

长按二维码可购买本书







延伸阅读

生物语言学核心问题及其过程哲学基础

我国语言学界面研究:现状与前瞻

关于生态语言学作为一门学科的几个重要问题
英汉虚拟位移构成式翻译技巧研究
生态批评再认识



语言科学同学群


语科Y编


欢迎留言并分享至朋友圈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