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余德耀美术馆新馆落成:临水而栖的回庭游廊

W* 卷宗Wallpaper 2024-03-25

当下中国经济高速发展,整合式的大开发依然在进行,一些重要的超大型项目必须带着超前的思考进行前置性定位和推进。在专业场馆运营方未确定的情况下做设计似乎已成为中国建筑师必须面对的常态。小至私营民宿,大至城市公共博物馆,均可能如此。前期实际使用者的待定,导致功能与需求无法被清晰具体地传递,因而之后当运营方真正介入,便会促使项目方案的反复调整,甚至是竣工以后的再度改造。不过对于山水秀建筑事务所创始人、主持建筑师祝晓峰而言,蟠龙艺术中心已经是幸运的——建筑在竣工一年之内便等到了专业运营方上海余德耀美术馆团队和改造方HBAarchitecture团队的加入,艺术中心终于得以发挥其原定的功能和价值。



上海余德耀美术馆蟠龙新馆,其前身为蟠龙艺术中心。



5月18日,上海余德耀美术馆蟠龙新馆将正式对公众开放,并呈现开馆首展“洄游 A Journey”。而有关这座建筑的故事,要从四年前说起。


2018年,山水秀建筑事务所接到项目委托,为上海蟠龙天地设计建造艺术中心与体育馆。蟠龙天地位于上海市徐泾蟠龙古镇,距离虹桥交通枢纽仅3公里。其场地历史可追溯至隋仁寿年间(公元601),至今千年有余。该地水网密布,交通发达,曾是布匹和稻米的集散地,后几经战乱,日渐衰落。直到2016年底,蟠龙“城中村”地块改造项目——即上海蟠龙天地正式启动,旨在复原古镇格局肌理,并将其打造成为满足当代生活需求的综合体。


蟠龙天地被绿地环绕的整体规划让建筑师祝晓峰想起二十多年前在江南水乡的所见所感,彼时尚未被商业开发的周庄和乌镇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当年他尤其喜欢走到古镇边缘,观察高密度的聚落如何与田野、河流相接。而艺术中心所在的地块恰好处于古镇与公园绿地的过渡地带。



蟠龙天地规划图 ©蟠龙天地



初次场地探勘的时候,蟠龙古镇荒废已久,仅存十几栋有待修缮的老房子和两条桥能看出往日的富庶热闹。地块西侧是蟠龙天地内部车行道,北侧一条河流——南墅泾蜿蜒而过,稍远处的一座桥梁是东侧蟠龙路进入古镇的入口之一,南侧与城市道路之间相隔一片绿地。建筑在四个方向分别面对四种不同的边界条件,最终选择偏居东南,与西侧商业街区拉开距离,又与北边的南墅泾之间形成一片滨河的公共空间。



美术馆建筑临水而栖



距离拉开之后,如何引导访客进入艺术中心成为处理建筑与场地关系的重点。因水而生的蟠龙暗藏江南水乡的文化基因,建筑师选择庭院和廊道编织起室内外的空间关系。农田作为景观唤起场地稻米之乡的遥远回忆,不同层级的户外广场则为日后的展览和活动提供场地。



团队耗时近半年打磨设计方案,与山水秀有过多年合作经验的结构设计师张准在概念阶段就参与进来,探讨折板系统和互承结构的复合应用。


项目场地开阔,建筑需要面对四个不同方向。互承结构体系多面而均衡,成为设计师的首选。两个互承结构分别对应两个正方形的风车平面。一个以室外庭院为中心,四条V形折板宛若飞檐,分别延伸到场地四个边界,将室外景观划分为农田、两块标高不同的草坪和滨河广场,同时把建筑与周边环境组织起来。向西的折板连接商业街区,形成一条由中线向两侧打开的廊道,引导访客穿过绿地、下沉草坪和农田,来到室外庭院;向北延伸的折板直通盘龙塘上方的步行桥,一面面支撑折板的半片山墙将路径分出左右,避免视线一览无余,也让直线变曲径,增强游走体验。东侧和南侧两翼之间是主体建筑,另一个互承结构由四根钢梁组成,在室内创造出452平方米的无柱空间,成为艺术中心最重要的展示区域。



蟠龙艺术中心轴测图(上)与剖面图(下)

©山水秀建筑事务所

蟠龙艺术中心西立面图(上)与北立面图(下)

©山水秀建筑事务所



折板系统是山水秀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其可能性的设计语言,只是在过往的项目中多用于线性空间的塑造,与风车形平面的整合使其表现形式变得丰富。V字形同时是对于传统民居坡屋顶形式的解构,与古镇历史及蟠龙中心商业建筑的外观形成时间和空间上的双重呼应。


四面围合折板以V字中线为界,向外打开,对内收拢。走到室内,原本开放动态的空间突然变得内向而稳固。主展厅上方覆斗型的顶盖增加了空间的稳定性和包裹感。从剖面上看,两条并置的V形中央形成双坡屋顶的形态,丰富了室内空间类型。



V字形屋顶同时是对于传统民居坡屋顶形式的解构,与古镇历史及蟠龙中心商业建筑的外观形成时间和空间上的双重呼应。


主展厅上方覆斗型的顶盖增加了空间的稳定性和包裹感。


走到室内,原本开放动态的空间变得内向而稳固,双坡

屋顶的形态亦丰富了室内空间类型。

©余德耀美术馆,摄影:王闻龙



条条飞檐让建筑仿佛获得一种向上的动势,阳极氧化铝板和白色肌理涂料赋予建筑轻盈柔和的外观,呈现出一种微妙的自我克制。外墙退进轮廓线内,形成开放又内收的谦逊姿态。艺术中心外形既不强势,也不张扬,但是内外连贯的结构和形式语言让建筑颇有几分气定神闲的安稳。


由于在方案设计阶段,运营团队尚未确定,建筑师只能根据以往的经验来梳理功能,在预留的咖啡区、办公室和报告厅等配套空间之后,将面积尽可能多地留给展厅。2021年项目竣工,建筑师的工作也告一段落,然而艺术中心却迟迟未能体现它应有的使用价值。直到2021年年末,余德耀美术馆正式确定入驻上海蟠龙天地,接手艺术中心。为了让建筑更加满足余德耀美术馆的使用需求,馆方找到了国际知名设计公司HBAarchitecture,负责该项目的改造。



由屋顶的风车形结构所形成的一方天井




“绝大部份设计师对于美术馆类型项目都很兴奋,很想用力表现,但我们意识到这个项目的课题恰恰是克制。”HBAarchitecture负责该项目的设计师曾韦豪被问及改造方案的整体策略时回答道。HBAarchitecture团队在这个项目的角色当中多少有些“承前启后”的意思,他们接手的是一座已经建成的项目,需要整合灯光等各专业,统筹后续的家具选择和平面设计,工作量堪称一次存量更新,哪怕这座存量才刚刚诞生。


虽然建筑主体已经完成,但是设计师依然有不少可以发挥的空间,比如曾韦豪最初曾想通过新增的构筑物贯穿室内、建筑与室外景观。但在和美术馆馆长及馆方团队交流后,他最终选择收缩了自己的表达欲望,尊重原有的建筑设计概念,并让日后会来到这里的艺术品成为空间的主角。



余德耀美术馆新馆户外效果图 ©HBAarchitecture


由于原本建筑展示空间不足,设计团队重新梳理平面布局,将西侧的接待中心改为小型展厅,北侧的矩形空间成为美术馆的主入口,咖啡区和公教空间也被整合其中。



由于原本建筑展示空间不足,设计团队重新梳理平面布局,将西侧的接待中心改为小型展厅,北侧的矩形空间成为美术馆的主入口,咖啡区和公教空间也被整合其中。从入口通透的玻璃幕墙向外望去,近处是三条错落的木平台和亲水景观区,远处的河面上偶尔有穿经过,艄公摇橹,慢慢悠悠,重现往日时光。“我们介入的时候曾经考虑过在河岸做一些很有标识性的构筑物,但是最终我们往回拉了一步,保持美术馆和社区景观的一致性,这些都是取舍。”


地下一层的一间库房被改造成另一个小型展厅。负一层的流线也被重新规划,设计师释放楼梯下方的空间,成为进入该展厅前的过渡,并且用无障碍坡道代替原有台阶以解决室内高差。改造后的美术馆从原来的两个展厅扩展为四个,展示面积增加206.7平方米,并且空间形态和光环境各不相同,以此满足不同类型艺术品的展示需求。



丰富的空间形态和光环境,得以满足不同类型艺术品的展示需求。



曾韦豪认为其实这次改造并未遵循某种大概念——他们做的都是细小的事情,但这些“小事情”却恰恰是美术馆顺畅运营的基础。展厅部分墙体被重新加固,以满足大型绘画的吊挂需求;在允许的条件下将所有门洞拉到最高,让体量庞大的装置作品得以进入空间内部;监控系统、消防指引、机电管线全部重新布置。室内改造使用的形式均来自对建筑设计语言的提炼,例如一层小展厅整合空调设备的吊顶就延续了坡屋顶的形式。室外半片山墙上的三角形洞口出自曾韦豪之手,是方案当中为数不多的在建筑外观上的动作,但就是这一点动作让视线能够先于身体到达更远的地方,增强空间的流动性和趣味。



室外半片山墙上的三角形洞口是方案当中为数不多的在建筑外观上的动作,但就是这一点动作让视线能够先于身体到达更远的地方,增强空间的流动性和趣味。



原本HBAarchitecture团队设计了咖啡厅和美术馆艺术衍生品区域的室内家具,但是曾韦豪在上海设计周无意间看到了MMR Studio创始人张忠宇的设计作品,认为与美术馆的空间气质更加契合,于是向馆方推荐了这位年轻的产品设计师,也获得了美术馆的支持。张忠宇也为美术馆特别定制了可分可合的坐凳,不锈钢的材质呼应建筑外观的金属板,增强室内外连续性。此外,HBAarchitecture团队的服务还包括新logo及室内外标志的设计,而这是曾韦豪主动争取的结果。不放过每个可以带来提升的机会,哪怕是再微小的细节。



虽然美术馆的展陈面积在改造后有所增加,但是对于馆方而言,主展厅面积仍稍显局促。这时业主提到了古镇当中一座历史建筑——雪竹轩。这里曾经是明代蟠龙诗人冯淮的居所,他酷爱雪竹,以此为居所的名字,并邀请归有光写下《雪竹轩记》。修复历史建筑的过程不比改造美术馆轻松,且老房子中完整的墙面并不多,这为展陈设计带来不小的难度。



上:雪竹轩,上海余德耀美术馆项目空间

下:“邻居:余德耀基金会收藏展”展览现场,上海余德耀美术馆项目空间,2023年 ©余德耀美术馆及余德耀基金会,摄影:王闻龙



潮湿、安保、日晒等诸多使用中的具体问题也让馆方对于雪竹轩的各项工作慎之又慎。展陈方案在保护原有结构的基础上与蟠龙天地的团队共同配合置入灯架、监控、空调等设备系统,纤细而工业感十足的管线网络宛若在历史建筑内部搭建起另一幅骨架。正房中央增加的临时展墙允许更多作品呈现在观者面前。雪竹轩作为美术馆项目空间的开幕展览“邻居:余德耀基金会收藏展”在4月27日已率先向公众开放,展览标题既显示出余德耀美术馆作为“外来者”的谦逊,又表达出主动融入当地历史和环境的善意。



“邻居:余德耀基金会收藏展”展览现场,上海余德耀美术馆项目空间,2023年 ©余德耀美术馆及余德耀基金会,摄影:王闻龙



此外,余德耀美术馆的另一处实验性空间——Yuz71㎡,同样位于蟠龙天地。团队邀请艺术家HAM陈镒晗在空间内进行驻地创作,以探索艺术与商业边界的更多可能。美术馆、雪竹轩和Yuz71㎡共同构成余德耀美术馆在蟠龙天地的完整艺术展示和运营系统。此外,余德耀美术馆还与蟠龙天地共同打造“Art in Green艺游自然”公共艺术季,15件艺术作品分散在古镇的不同地方,其中包括余德耀基金会所藏帕斯卡尔·马尔蒂娜·塔尤的上海世博会定制作品《上海树》、中国艺术家向京、瞿广慈共同合作的雕塑《刘静和康晓亮》等经典之作。在蟠龙天地,来往的行人与艺术品擦肩,“流动的美术馆”最终不着痕迹地流入每位来访者的日常。



Yuz71㎡ ©余德耀美术馆,摄影:王闻龙


“洄游”展览现场,上海余德耀美术馆,2023年 ©余德耀美术馆



5月17日,余德耀美术馆蟠龙新馆的首展“洄游”正式开幕。就在采访当天,曾韦豪驱车近一个小时来到展厅现场,一路介绍,一路提出细节调整意见,在现场叮嘱工人移动门禁的位置;建筑师祝晓峰曾经针对景观提出过一版完整的设计方案,并且和运营方共同商讨有哪些地方可以在换展的过程中得到提升,以及户外作品究竟放在何处才能与环境完美融合。显然,设计师们的工作并未因为建筑投入使用而停止,只要有任何可以改善提升的机会,他们都会通过点滴努力让它变得更好——至少在余德耀美术馆中是如此。



余德耀美术馆蟠龙新馆

建筑设计:山水秀建筑事务所/祝晓峰,皮黎明,李启同

结构设计:和作结构建筑研究所/张准

改造设计:HBAarchitecture / 曾韦豪,郝庭萱,韩英华

家具设计:MMR studio/张忠宇

视觉设计:IMI STUDIO/马振浩,FYI/黄灿灿

照明设计:DXL




摄影:Nek

撰文:李里

编辑:夏寒

编排:李子豪

*部分图片致谢余德耀美术馆及余德耀基金会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