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竹节物语:一场有关理想女性形象的开放性探索

W* 卷宗Wallpaper 2024-03-25




艺术家陈可受邀为《卷宗Wallpaper*》五月刊

创作特别版封面

以Gucci竹节手袋为主要灵感



艺术家陈可在位于北京的工作室中



2023年4月末,Gucci Cosmos《寰宇古驰》典藏展全球首站如期落地上海西岸艺术中心。从品牌创始人Guccio Gucci的传奇经历,到历代创作总监Tom Ford、Frida Giannini及Alessandro Michele的灵感解读,这场展览将佛罗伦萨古驰典藏之家珍藏的创作带到观展者眼前,综合呈现了Gucci成立102年以来的经典作品。由英国艺术家兼舞台设计师Es Devlin构思设计的沉浸式展览空间意趣无穷,仿若一场穿越百年的时空之旅。展览内容则由意大利时尚理论家兼评论家Maria Luisa Frisa策划,以创意与风格引发有关“时代精神”的思考。



Gucci Cosmos《寰宇古驰》典藏展现场



值得注意的是,Gucci Cosmos《寰宇古驰》典藏展共设八间展厅,其中之一的“典藏馆”(Archivio)专用于铺展叙述古驰标志性手袋的故事与设计,竹节手袋便是其中之一,其重要性可见一斑。这一品牌经典设计诞生于二战结束后的1947年,在意大利匮乏皮革等原材料的情况下,Guccio Gucci决定从海外引进竹木,让佛罗伦萨工匠使用轻质而强韧的竹木制作手袋手柄:首先,匠人们需要择选、切割品相最佳的竹节,再用明火软化,将其加工为弧形,成型后多层薄涂清漆,接着烘烤至表面呈泛光的金褐色,等待冷却,最终在两端安装金属配件。构想一经实现,Gucci便为竹节手柄的制作方式申请了专利。历经近八十年演化,竹节设计早已超越实用主义的初衷,跃升为Gucci的风格象征与审美语汇。



Gucci Cosmos《寰宇古驰》典藏展现场“典藏馆”(Archivio)展厅专用于铺展叙述古驰标志性手袋的故事与设计,竹节手袋便是其中之一。



自此,Gucci竹节手袋开始频频出现在贵族名流与电影明星手中。在Rossellini导演的电影《意大利假期》(Viaggio in Italia,1954)中,Ingrid Bergman肩披豹纹外套、手持竹节手袋和雨伞优雅步入饭店的一幕堪称经典。而在《朱门巧妇》(Cat on a Hot Tin Roof,1958)片场,Elizabeth Taylor曾经手挽Gucci Bamboo与Paul Newman对戏。及至九十年代,戴安娜王妃不论以传统正装造型示人,还是以亲民休闲造型外出,都会搭配款式不一的Gucci竹节手袋。不仅如此,英国著名演员Vanessa Redgrave、比利时王妃Paola di Liegi也成为了竹节手袋的拥趸。优雅、神秘、独特,这一经典设计与公众视野中理想化的女性形象紧密交织。



Gucci Bamboo 1947系列竹节手袋工艺制作过程



在竹节手袋问世的75年后,Gucci回到最初的取材地,以古代民间传说为蓝本拍摄短片《辉夜姬》(Kaguya,2022)。在导演长久允的镜头下,由满岛光饰演的辉夜姬现身月光洒落的林间。她用铬绿闪粉画蛾眉,红唇上闪烁着金色,身穿淡粉胸衣和浅绿蕾丝拼接上衣,半透视长裙有如倒立的马蹄莲,薄纱和橙红绒羽层层叠加——当然,她的手中还有一只绿色的Gucci Bamboo 1947迷你手袋。这与传统的辉夜姬形象大相径庭,却又符合《竹取物语》里“所到之处,光辉满溢”的著述,仿佛公主穿上了真正的火鼠裘。与传说中一样,辉夜姬拒绝了求爱者献上的蓬莱枝;但在Gucci的当代改编中,少女在返回月亮之前找到了自己的真爱,并以竹节手袋为信物,证明这一切并非虚妄。



Gucci广告大片,1963年,佛罗伦萨旧宫。©Archivio Foto Locchi



何为理想化的女性形象?这一问题的答案始终随时代精神的革新而变迁,Gucci也用不断流转的风格为我们提供了多样可能。此番,以Gucci Bamboo为出发点,《卷宗Wallpaper*》特别邀请中国当代艺术家陈可创作限量特别版封面,探究不同女性形象与竹节手袋的相互成就。“在我的印象中,这款包像是不同女性特质的混合体:它明快的颜色有一种少女感,像是阳光活泼的二三十岁女性;而竹节手柄又很优雅,有一种东方美学的含蓄与矜持,让人想到更为成熟的女性。”被问及她对Gucci竹节手袋的印象时,陈可这样描述道,“它采集融合了女性在不同人生阶段的美。”







自创作初期至今,对女性形象的探索贯穿了陈可的绘画实践。早期作品中,艺术家曾反复描绘一个小女孩的形象,她有时躲在蜗牛壳下探头,有时俯卧于牦牛背上安眠,或身穿色彩斑澜的九层塔蛋糕裙,或扎着高马尾犹豫是否要点燃香烟。在现实和虚构的交界处,女孩成为陈可童年记忆和成年经历的载体,投射出个体的情绪与感知。然而,从2012年起,陈可画作中的形象发生了变化。从艺术家弗里达·卡罗,到影星玛丽莲·梦露,再到包豪斯学校的女性学员,相片中的真实人物开始步入她的创作。



艺术家的早期创作

上:陈可《项链的弗里达》,布面丙烯,2012年

下:陈可《1955·纽约·29岁》,布面油画,2016年

©艺术家及贝浩登



“我在大学的时候其实非常迷恋摄影,做过一些摄影作品,这可能让我对摄影媒介产生的图像有一种特殊的敏感,”她回忆道。“之所以选择弗里达、梦露和包豪斯女孩,并不是因为先被她们的故事所吸引,而是偶然看到了这些图像,被打动之后才去探究背后的故事。图像变成了创作的驱动器,我通过眼睛与双手去翻译和改造这些图片,使之成为我的表达。”通过对影像的重构,以及对女性社会处境的解读,艺术家表达了有关时间、生命和生活的个人体悟,一面讲述着不同人物的故事,一面延续了向内的探究。





如果说Gucci竹节手袋的设计采撷了女性在不同人生阶段的美,那么陈可的画作亦如是。在贝浩登画廊2016年为其举办的个展“梦·露”中,“梦”和“露”分作两条线索,让内心风景与旁观现实互为观照。于是,人们看到了花丛间乖巧的童年梦露、镜头前莞尔的少年梦露、身穿晨袍在纽约高楼露台向外探身的青年梦露,和圣莫妮卡海滩上金发随风飘扬的中年梦露,也看到了她在聚光灯下为肯尼迪献唱生日歌时面向黑暗的裸露背影。艺术家为原本只有黑白两色的图像想象色彩,开启了一段灵魂附体般的认同性研究:“整个创作过程痛苦与快乐并存,我既是导演也是演员,既是梦露,也是我自己,既在北京,也在洛杉矶与纽约,既在今日,也在昨天。”



陈可“梦·露”展览现场,2016年

©艺术家及贝浩登



这样的实践在陈可2021年个展“包豪斯女孩/房间”中得到了进一步丰富与拓展,除却女性肖像,展出作品还包括异形铝板油画和建筑空间绘画。该系列作品的创作动机源于一本影集,其内记录介绍了在包豪斯传统叙事中不曾被赋予话语权的女性学生。艺术家笔下的包豪斯女孩们神情自若,沉浸在自己的思绪中,无畏旁观者的注视。多彩几何渐变组合,渲染出现代女性追求选择权、独立性与创造力的风貌。异形铝板油画则没有具象的主体,而是以抽象的形式转化陈可在某些时刻对气息、味道或触感的印象。“我觉得这代表了世界的两面,”她展开解释道。“我们眼睛所看到的影像或是具象的绘画好比世界的外壳,内心不可名状的感受则被转化为了抽象的绘画。”



陈可个展“包豪斯女孩 / 房间”, 2021年

©艺术家及贝浩登


上:《包豪斯女孩 No.11》,布面油画,2021年

中:《包豪斯女孩 No.12》,布面油画,2021年

下:《包豪斯女孩 No.17—玛丽安·布兰德 III》,布面油画,2022年

©艺术家及贝浩登



当下,陈可正在为今年10月将于贝浩登画廊巴黎空间揭幕的个展筹备创作。据艺术家透露,新展仍将继续探索包豪斯学院背景下的人物,不过空间与建筑将成为新展的另一个剖面,独立于人物肖像,与之并驾齐驱。“对我来说,每个展览都是环环相扣的。上一个展览中让我觉得有意思的元素,或许会在下一个展览中被我更充分地加以发挥。上一批作品里有一些建筑,画的时候觉得挺有意思,但还不够过瘾,所以在新作品中进行了强化。”陈可如此介绍道。“另外,人物是鲜活的肉体,更加温暖,相对代表了人的感性;包豪斯的建筑却非常硬朗,予人以机械工业化的感受,偏向理性。我想在心理层面并置这两种不同的感受,以此代表人们感性和理性的两面,展现疯狂与克制之间的动因和冲突。”



在陈可此次为Gucci创作的《卷宗Wallpaper*》特别版封面中,女性形象、空间并置、真身与扮演、记叙和虚构彼此交织,叠加为满载意符的画面。

艺术家将Gucci Baiadera印花麻质竹节手袋以及竹节扣的形象融入了封面创作中。



在陈可此次为Gucci创作的《卷宗Wallpaper*》特别版封面中,女性形象、空间并置、真身与扮演、记叙和虚构彼此交织,叠加为满载意符的画面。封面主角提取自艺术家作品《包豪斯女孩 No. 8》(2021),是一位身着绿、橙、黄三色条纹连体衣的黑色短发女孩(“比较巧合的是,她身上衣服的图案呼应了Gucci竹节手袋的色彩”,陈可提到),她站立在绿色的地板上,身体倾向左侧,脸庞侧向右上方,双眼合拢,似乎在遐想。背景墙前,被几何线条勾勒的身体大方宣告其存在,轻盈向上,与俯身向下的暗影交错。封面中的第二个元素——带有竹叶图案的窗帘——则来自余德耀美术馆2019年展览“陈可:和爸爸聊天才是正经事”中的一件综合材料作品。



《包豪斯女孩 No.8》,布面油画,2021年 ©艺术家及贝浩登


上:Gucci Cosmos《寰宇古驰》典藏展现场“典藏馆”(Archivio)展厅中的Baiadera印花麻质竹节手袋

下:Baiadera印花麻质竹节手袋,20世纪60年代

陈可提到,比较巧合的是,女孩身上衣服的图案刚好呼应了这款Gucci竹节手袋的色彩。


上:陈可《窗之一》,布面油画,透明塑料板绘丙烯,水彩颜料,装有彩色塑料片的旧闹钟,2018年

下:《窗之一》的两侧竹叶窗帘局部

©艺术家及贝浩登



“竹叶元素其实源于我有关家中环境的儿时记忆,我记得那个时代许多窗帘、被褥和织物上都会出现这种传统图案。画国画时,竹叶的一种画法就像写‘个’字一样,由撇、点、那构成。我把这个方法运用到作品创作中,三笔画竹叶,连续重复,最终形成了窗帘上的图案。这也与我的父亲有关,我的父亲是画国画的,所以我小时候经常看到他用国画的方式描绘自然意象。”说到这里,陈可顿了顿。“在这次的封面里,竹叶窗帘化作包豪斯女孩的背景。于此基础上,我又以竹节手袋的竹节锁扣为原型画了一些水彩元素,同样放入窗帘中,与竹叶衔接,更为完整地组成竹的意象。”





拥抱女性的多面角色,在人生不同阶段探寻多样视角,这既是陈可艺术创作的母题之一,也是她的生活必修课。“我的生活是很有规律的,”谈及在工作室的日常安排时,她笑道。“作为一个母亲,我必须得规律地工作,不能晚上觉得有灵感了就开始熬夜画画,那就不太可能陪伴孩子了。所以我基本让自己保持规律,早上开始工作,一直到傍晚,然后晚上的时间尽量去陪伴家人。”从画里到画外,她和她塑造的女性形象一样,刚柔并济,细腻且果敢,脚踏实地却也步履自由。





肖像摄影:林半野

撰文:saltypink

编辑:夏寒

新媒体版面设计:PAN

封面设计协助及工艺设计:Lifan

封面动效制作:页一巾

编排:穆越彪

* 手袋静物与《寰宇古驰》展览现场图致谢Gucci

* 艺术家作品图与展览现场图致谢贝浩登画廊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