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医疗机器人创新生态 | 行业趋势

Editor MedRobot 2024-06-04


更好的机器人,更好的医疗。

谁来投资?

谁来买单?


对于医疗机器人未来的畅想有很多。医用机器人将会变得更微创、更智能、更精细。手术机器人从多孔到单孔,从微创到无创,从刚性到柔性,从无感到有感,从无智能到更高智能。5G通讯、3D打印、智能材料、医疗大数据、人工智能、虚拟/增强现实等新技术将不断整合进医疗机器人的技术体系中。智能化、个性化医疗技术成为发展趋势。


从产品与技术层面,医疗机器人会变得越来越好,技术会越来越先进,种类越来越繁多。但我们必须清楚地知道,医疗机器人的突破和进化并不是为了技术的炫耀,核心还是为了更好的医疗服务,因此以临床需求为驱动的研发思路并不会改变。


从整个行业层面,目前医疗机器人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已经度过了蹒跚学步的婴儿期,步入生机勃勃的少年期。产业雏形已现,但也存在很多变数。未来需要上下游相关产业链与配套环境的不断成熟和细分,才能形成一个生气盎然的医疗机器人创新产业生态。


      

源头活水:医工交叉、产学研结合


由于较高的技术门槛,医疗机器人领域具有非常明显的产学研特征。目前,领域内龙头企业多为高校科研成果转化发展而来。天智航和柏慧维康是由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为其提供技术支撑;华科精准起源于清华大学与数家三甲医院神经外科历时10余年的合作研发项目;罗伯医疗、思哲睿等均由哈尔滨工业大学孵化。


未来,顶尖医院与高校的合作,医生与工科研发人员的灵感碰撞将依然是医疗机器人的创新源头。医用机器人的需求、设计理念来自于临床,产品应用于医疗健康领域。要确保产品的有效性和适用性,医疗专家需要全要素、全流程地参与医用机器人的研发。医院、公司和高校及研究所之间的配合工作需要紧密的协调。


通过医工交叉,医疗人员和工科研发人员必须携手紧密合作,少了任一方,都不可能做出有用的产品。工科研发人员最容易犯的错误之一就是观摩了几台手术,就以为自己找到了痛点,但花费两三年做出来的机器人产品并不能实实在在地解决医疗过程中的实际问题。所以,双方需要保持定期沟通交流,医生与工科研发人员均需要了解对方的”语言”,学会以对方的视角看问题,才更容易成功。


临床需求与技术创新的关系决定了科研成果能否成功实现产业转化。医疗机器人产业发展最重要的源动力来自于产品能够真正解决临床实际问题。在医疗机器人的研发中,高校和研究所往往更偏向基础研究,而企业一般关注可以快速落地的产品需求。这其中的平衡与衔接显得尤为重要。如果企业完全忽略基础研究,那么在长跑过程中会缺乏后劲。而高校和医院的研究,如果只以发文章和写专利作为目的,就很难诞生出能真正进入临床、对病人和医生有意义的产品。能够兼顾两者的创新性人才,让创新和落地能完美衔接的制度将成为行业中的宝贵资源。


产学研医协同创新可以使临床需求与医疗机器人相关应用基础研究、产品化推进紧密结合,并且这种多方深度融合的模式将有利于产品标准和临床应用规范的制定,弥补科研成果产业转化和市场开发链条的短板,从而缩短创新医疗器械的临床磨合期,促进医疗机器人产业的创新发展速度。     


            

行业发展催生相关金融创新


从历史上来看,一个行业的蓬勃发展离不开与之相关的金融创新,如同大航海时代下保险业的诞生,风险投资推动的IT浪潮。金融资本未来在医用机器人产业中将起着越来越大的作用。无论是研发发展阶段对于企业的早期投资,亦或是产品上市后的销售,都离不开金融工具的支持。更加有效的金融工具会促进医疗机器人行业的发展,而在医疗机器人发展的过程中,也必然产生与之相伴的金融生态。


谁来投资?


由于高端医用机器人产品技术门槛高、研发周期长、投入高、风险大、回报大。医疗机器人从实验室到商业化,一般要经历创新研究的概念评估、初步研究结论的实验或者实验样机、临床研究和上市许可、生产、上市和市场培育5个阶段,这一过程一般长达6-10年甚至更久。比如达芬奇机器人,从实验室到做成产品、进行产业化,用了14年。而达芬奇机器人的今天,离不开2000年当公司刚刚拿到FDA注册,仍然巨额亏损的时候就顺利登陆纳斯达克,通过上市募集资金成功收购了竞争对手ComputerMotion,才奠定了一家独大的垄断地位。因此医疗机器人产业发展需要前期持续不断地投入资本,这就需要更有耐心的、更懂行业的资本来投入。


国内由于风险投资基金的期限较短、上市退出渠道又存在严格的盈利要求,因此难以长期支持医疗机器人企业成长。近年来,随着风险投资基金LP结构的不断优化,政府引导基金的逐渐设立,以及港股上市制度的改革和科创板的建立也提供了更加多元化的退出渠道等等因素,医疗机器人企业的融资情况比以前有了明显好转。


但是,投资机构们大多还是更青睐已经获得CFDA认证、产品和模式比较成熟、准备上市的公司,中早期项目融资依然比较困难,即便是在资本盛宴下也很难“吃饱饭”,资金问题成为制约公司快速发展的一大瓶颈。中小型医疗机器人企业需要更加多元化的融资方式,“接力跑”式的风险投资生态亟待建立,并购退出等更加丰富的退出渠道也亟待完善。


谁来买单?


达芬奇手术机器人的价格在国外1000万元,在国内超过2000万元,这样的高价自然是让中小型医院“望而却步”。而目前因医保不能报销,手术机器人临床应用比例也比较有限。医疗机器人经过千辛万苦研发上市,“医院买不起,患者用不起”的难题摆在面前。另外,也是因为专业保险的缺失,医疗机器人使用过程中相关的医疗事故风险归属尚难有定论,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医生的使用和产品的推广。但是未来,医疗机器人相关的保险支付、融资租赁等金融服务一定会逐渐成熟。


将医疗机器人纳入医保,上海市已经展开探索——3760元的“磁控胶囊胃镜机器人”检查,纳入医保后患者只需自付1000元左右。目前《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提出,通过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保险补偿机制,支持医疗机器人应用推广。另外,政府开始在社区医院建立理疗部门,扩大医疗保险的覆盖范围,将康复治疗纳入其中等等,将会为康复机器人的推广打开“绿灯”。 


      

垄断与竞争并存,创新与落地衔接


美敦力、强生曾尝试正面向直觉外科宣战,但时至今日依然没有能开发出匹敌达芬奇的产品。但是显然,这些传统医械巨头始终没有放弃,在医疗机器人领域不甘示弱,不断通过并购整合提升自己在医疗机器人领域的话语权。直觉外科也不曾原地踏步,几乎以每年推出一代新产品的速度宣示着自己的王者地位,并且也在不断地收购新技术和未来的新产品。


而他们并购的标的,就是不断诞生的有技术特色,解决独特临床需求的医疗机器人创新公司。我们将会看到越来越多的专用型的医疗机器人产品,这是因为个性化的疾病治疗方式和手段使得专用型医用机器人优点更为突出,更切合临床。他们可能解决的是某些细分领域的痛点,未来有望整合到巨头的产品体系中,形成更好的解决方案,而并非独立发展。


因此,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医疗机器人市场都会呈现出达芬奇捍卫王者宝座、传统医械巨头相互角力、跨界企业伺机而动、创新医疗机器人公司不断涌现的格局。 


          

产业成熟细分,市场不断下沉


在医疗机器人的产业发展过程中,我们不能忽视人的因素。医疗机器人的广泛使用将意味着重新定义医疗健康专业人员的各种角色,并确保在医学院学习和教授必要的新技能。比如手术机器人的操作目前仍是一项技术活,需要专业培训才能进行操作,达芬奇手术机器人的公司ISRG就拥有自己专业的培训团队。不过,手术机器人依然缺乏行业标准、国家标准,康复机器人离此就更远。随着参与者增多、资金持续涌入,市场形成闭环后,相关标准的建立就势在必行。未来,也将会诞生专业的机器人医师队伍,医疗机器人培训产业、医疗机器人维修支持、医疗机器人CRO等等细分的产业,这也是产业成熟的必经之路。


目前,手术机器人在国内主要还是在大三甲医院使用;不过,在分级诊疗的趋势下,基层医院将成为未来医疗机器人的主战场。从国外来看,这种趋势已经体现:公司纷纷设计更加小型、更低成本、更利于在日间手术室等基层医疗机构的手术机器人。对康复机器人来说,随着民营性质康复机构的大量兴建,面向非公医疗体系会是其发展的关键。对于诊断类机器人,未来第三方机构或将成为其主要市场,像安翰医疗就依托于美年大健康的检验网络,实现了大规模销售。






下方查看历史文章



手术机器人专利分析报告(达芬奇篇)
Globus Medical 宣布完成首例颅骨手术 | 行业
iotaSOFT™人工耳蜗植入机器人获FDA认证 | 行业
国产腹腔镜手术机器人“妙手”预计年底走向市场 | 行业
从木质机械臂到估值30亿美金,致力于重塑外科手术未来的 CMR surgical | 行业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