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锂电新能源产业链图谱及发展分析

高蒙 火石创造 2024-04-11
声明:本文为火石创造原创文章,欢迎个人转发分享,网站、公众号等转载需经授权


引言

锂电新能源产业是围绕锂离子电池生产的全产业链。锂离子电池是一类依靠锂离子在正极与负极之间移动来实现充放电的可充电电池,具有能量密度高、循环次数多、使用寿命长、可快速充电、高功率放电、环保性能好等特点。近年来,锂离子电池被广泛应用于新能源汽车、消费类电子产品、储能等领域,应用场景日趋丰富、产品质量持续提升。力发展锂电新能源产业是国家实现能源变革、完成“双碳”战略目标的重要举措。

01

产业链全景图谱

锂电新能源产业链上游主要包括正极材料、负极材料、电解液、隔膜等关键材料和锂电生产设备;中游为动力、消费、储能等类型锂电池的生产制造;下游是锂电池的应用与回收利用,其中应用领域包括新能源汽车、消费电子、储能系统等行业。目前,国内锂电产业已形成了从锂矿采选、锂电池关键材料生产、锂电池制造应用、回收及再利用的完整生产链体系。

图 锂电新能源产业链全景图谱

来源:火石创造产业数据中心

02

产业发展现状

(一)发展历程

从时间上看,我国锂电新能源产业发展主要分为核心技术积累、初期发展、加速发展、高质量发展四个阶段,具体如下:

未来,随着技术不断进步,锂电新能源行业发展将进入以政策为主导、以技术创新为驱动,逐步拓宽锂离子电池在品质、安全、环保等方面的市场竞争力,迎来更广泛应用空间和发展机会。

(二)产业规模

1.锂电池产量规模持续扩大

受下游需求不断增长的影响,我国锂电池产量持续攀升。据相关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锂离子电池出货量达750GWh,同比增长超过130%,超过全球平均增速,占全球锂离子电池总体出货量的比重超75%,已连续六年成为全球第一,行业总产值突破1.2万亿元,是上一年行业总产值的约两倍。从2018年到2022年,我国锂离子电池行业复合增长率高达56.76%,已迈入行业发展的快车道。

图 2018-2022年全球和中国锂电池产量和同比增速

来源:火石创造根据公开资料整理

在新能源终端市场的超预期增长带动下,国内动力锂电池出货量装机量均呈高增长态势。我国动力锂电池出货量远超其他两大类型锂电池,近五年复合增长率达64.85%;2022年动力锂电池装机量260.9GWh,近四年复合增长率达 61.6%。截至2022年底,中国动力锂电池产能约占全球的80%,全球十大动力锂电池厂商排名中,中国占据了6席,其中宁德时代连续六年位列全球第一。

图 2018-2022年中国动力锂电池出货量(GWh)和同比增速(%)

来源:火石创造根据公开资料整理

在“双碳”战略的推动之下,锂电池在风光储能、通信储能、家用储能等储能领域加快兴起并迎来增长窗口期。2022年我国储能锂电池出货量首次突破100GWh,占全球储能锂电池的比重超80%,同比增长171%,储能锂电累计装机增速超过130%。从储能锂电池应用领域来看,电力储能领域应用市场份额占比超50%,是第一大应用领域,其次是占比约25%的通信储能领域,家庭储能、便携式储能领域应用比例较小。

图 2018-2022年中国储能锂电池出货量(GWh)和同比增速(%)

来源:火石创造根据公开资料整理

图 2022年中国储能锂电池应用领域分布情况

来源:火石创造根据公开资料整理

2.关键材料产量同步大幅增长

据工信部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正极材料、负极材料、隔膜、电解液等锂电池直接使用的一阶材料产量分别约为185万吨、140万吨、130亿平方米、85万吨,同比增长均达60%以上。

图 2021-2022年中国锂电池一阶材料产量

来源:火石创造根据公开资料整理

(三)产业结构

从应用领域来看,动力电池仍占据行业主导地位,储能电池呈现快速发展趋势,传统3C数码领域锂电池大幅下滑。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动力电池出货量占整个锂电池市场份额的比重超75%,储能锂电池占比由2019年的8.12%提升至17.33%;消费锂电池增长不及预期,出货量为48GWh,占比由2019年的31.2%下降至6.4%。

图 2019-2022年中国锂电池产业结构变化趋势

来源:火石创造根据公开资料整理

03

产业发展趋势

(一)锂电应用需求将持续旺盛

为应对全球环保和能源危机,全球汽车市场碳排放管理标准趋严,倒逼传统汽车加速向新能源汽车转型,将推动动力电池市场需求明显增长。与此同时,受能源转型和电力体制改革加速影响,电化学储能将在更多融合性场景发挥作用,高性能储能电池将迎来爆发式增长。因此,在“动力+储能”双驱动之下,锂电应用需求将达新高度。

(二)锂电池技术路线将多元化发展

当前,动力电池领域以三元与磷酸铁锂为主流技术路线,储能电池领域以磷酸铁锂电池为主,消费电池领域以钴酸锂电池为主。未来,为应对不同应用场景下的不同需求,同时出于对能量密度、安全性、循环寿命的更高要求,锂电池技术路线多元化发展成为必然,固态电池、磷酸锰铁锂电池、富锂锰基电池等新型锂电池技术路线的发展趋势向好。

(三)电池回收利用将成为发展新方向

锂电池具有高回收价值,针对状态良好的退役电池可以对其进行梯次利用,针对状态不佳的报废电池可以对其进行再生利用,提取其中的镍、钴、锰、锂等资源。随着锂电池出货量、使用量的持续不断增长,退役电池数量及边角料处理量将不断上行,预计2025年后每年退役动力电池数量将达百万量级,同时受上游原料价格上涨和供应紧张等因素的叠加影响,锂电池回收利用将迎来发展风口。目前国内外已有许多企业在研究和开发电池回收和重复利用技术,这将对锂离子电池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起到积极作用。

—END—
  作者 | 火石创造 高蒙
  审核 | 火石创造 廖义桃 殷莉
如需转载,请邮件至contact@hsmap.com处理
为您提供产业大脑建设和运营服务数实融合赋能产业高质量发展:0571-86885331

权威发布



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洞察报告中药工业发展报告中国人工智能产业报告中国医疗器械·高值耗材产业报告新材料系列 | 稀土永磁产业报告中国数字经济投融资报告(2017-2021)医疗器械国产替代专题研究报告“十四五”产业发展前沿领域布局专题报告中国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指数CBIB2.0解读
 火石产业大脑·产业链图谱 

新材料 | 化工新材料 | 工程塑料

集成电路 | 第三代半导体 | 新能源汽车

光通信 | 工业机器人 氢能  | 石墨烯

商业航天 | 有色金属 | 海上风电 | 不锈钢 

体外诊断 | 高值耗材  基因测序 | 康复医疗

云计算 | 大数据 柔性电子  | 抗体药物 

保健食品 |  医疗美容 | 机器视觉 | 疫苗


我们提供了资源共享的平台
群内不定期发放产业报告/最新行业资讯
添加微信请备注:单位+职务+姓名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获取产业大脑解决方案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