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非遗”舞蹈影像志 | 元宵夜·大奏鼓

薛莉 舞蹈杂志 2023-02-23
坐标:浙江省温岭市石塘镇里箬村
考察时间:2019年2月19日(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

拍摄及视频剪辑 / 郑小岑



 

《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浙江卷》共记载了668项浙江民间舞蹈,其中详细记录的有60项,8项被纳入国家级“非遗”名录(包含16个子项)。

2019年正月,中国舞协“非遗”传统舞蹈影像采集项目工作组先后对湖州市长兴县百叶龙、嘉兴市海盐县滚灯、温岭市里箬村大奏鼓进行影像采集。其中,温岭市里箬村大奏鼓由移居到此的闽南人传入,流传于箬山渔村,舞者“男扮女装”,分别手持木鱼、唢呐、扁鼓、大小铜钹、铜钟锣等乐器边奏边舞。2019年元宵节,“影像采集组”有幸观赏到当地的民俗活动,并对大奏鼓演出进行现场记录。


传统与现代的相融相生

元宵节之夜,大奏鼓要与10多个扛台阁组成的队伍绕着整个箬山半岛进行长达5个小时左右的巡游。其间,大奏鼓的演员不但要在整个巡游过程中一边演奏乐器一边扭动舞步,还要在每个村的固定位置进行整体性表演。


在音乐的运用上,大奏鼓充分将现代流行歌曲与传统曲牌相结合,以增强与观众之间的粘性:在绕各村巡游时只使用传统曲牌,在整体性表演时兼用传统曲牌以及《好汉歌》《说唱脸谱》《大中国》等人们耳熟能详的流行歌曲,从而让观众既有历史的熟悉感又有时代的新鲜感。

大奏鼓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陈德福
摄影 / 王胜胜

此外,传统曲牌和现代流行歌曲之间的切换还可用于表演整体策略的切换提示。在各村扛台阁的会聚地候聚时,早到的大奏鼓会利用这个时间进行整体性表演,此时流行歌曲伴奏的运用在带给观众新鲜感的同时,也会激发演员表演的热情,曲牌一变,演员们犹如脱缰的野马冲向人群,自由地挥舞起来;而此时如遇扛台阁的队伍行经此地,他们会马上更换为传统曲牌,以此通知演员只奏不舞让出通道,待扛台阁队伍经过后,再切换音乐通知演员继续表演,如遇演员体力不支或场地被观众占据无法表演时也会用此方式提示演员结束表演。

 

限定与自由的相辅相成

传统大奏鼓的舞蹈以渔婆形象下的“自由舞蹈”为主,由于其“边奏边舞”的特性,使得舞蹈既受乐器演奏的限定,而由于民间艺人的智慧与才情,又使其在限定中释放了自由。


每样乐器对应的舞蹈动作都要在适合乐器使用特征、注重整体配合、符合曲牌风格、应对曲牌变化、与渔婆形象相吻合等多重限定下进行。比如,木鱼灵活的敲打特性决定了它除了伴奏外还兼具演出的调度功能,因而与之匹配的舞蹈动作多是在马步基础上的四处挥舞,动作大而强健;唢呐演奏限定了演员上肢与头部的舞动,为不影响吹奏,舞蹈动作一般小而轻,只能是在十字步基础上靠胸腰的上下动律带动身体的左右摇摆;由于小镲乐器是从腰部位置向下按压式敲击,舞蹈动作是在跨部左右摇摆的基础上胸腰带动手臂向下沉顿,动作小而脆;鼓在表演中起到指挥的作用,因而舞蹈在固定位置敲击舞动,动作大而激烈……

大奏鼓传统表演录制中 摄影 / 王胜胜

这些限定既是衡量演员音乐和舞蹈素养的试金石,也是确保大奏鼓在历史传承中同一基因延续的形式密码。配合不同乐器的舞蹈动作形态各异,而摇头晃脑、颤肩摆跨是其共性特征。此外,表演时的整体配合也尤为重要,演员要做到节奏、风格、动律的统一,且当曲牌变化时,乐、舞要同时快速做出相应调试,来确保整体表演风格的统一。

大奏鼓传统表演录制中 摄影 / 王胜胜

而另一方面,民间艺人们则在这诸多限定中释放了自身艺术才情与创造力。鼓手陈清进认为“哏噔敲”“大典鼓”等传统鼓点犹如灵魂一样重要,所以他遵循了传统表演注重鼓点敲击,舞蹈原地进行的方式;但对于唢呐,他认为老一辈只吹不舞并不好看,而在表演时便加入幽默诙谐的渔婆动作,一反敲鼓时稳如泰山的淡定。而鼓手庄德意则注重打鼓时动作的气势与美感,从而加入转身、跳跃、绕鼓旋转等舞蹈动作,一改传统鼓手原地不动的舞动方式;而在表演小镲时,则是选择尊重传统,将渔婆形象表现得幽默而笃定,与敲鼓时的自由激烈形成鲜明反差。

 

打开大奏鼓的另“半边天”

“男扮女装”作为大奏鼓的显著特征,这一独特的表演方式生成了独特的艺术效果,而男人们涂白了脸,涂红了脸蛋和嘴唇,戴上羊角发带、手镯脚镯,穿上蓝黄相间的大襟衣所扮演的幽默诙谐而又独具特色的渔婆形象,则早已扎根在人们心里。

大奏鼓传统表演录制中 摄影 / 王胜胜

2006年,石塘镇东兴村成立了女子大奏鼓,女子大奏鼓虽与男子大奏鼓道具相同、动作相似,但总体上则呈现出节奏缓慢、风格阴柔、动作秀美的特征,与男子大奏鼓的幽默诙谐、威武矫健形成较大反差。

大奏鼓元宵夜巡游 摄影 / 王胜胜

在石塘镇的元宵夜里,我们看到里箬村男子大奏鼓与东兴村女子大奏鼓都出现在了巡游的队伍里,并在会聚时相互对舞或配合,让我们看到民间对女子大奏鼓的包容与接纳。


舞台版大奏鼓,所得又所失

为了迎合现代舞台,出现了舞台版大奏鼓。舞台版大奏鼓更加注重曲牌纯正、队形变化,并加大了动作幅度。据了解,舞台版大奏鼓一般先是聘请省里舞蹈专家进行编创,后在表演过程中因有些动作会影响乐器的使用,演员自行对其进行调节。

大奏鼓元宵夜巡游 摄影 / 王胜胜

舞台的镜框式集中呈现使得大奏鼓的表演者们得以展现出大奏鼓的精粹,然而从田野到舞台,语境的改变也同样意味着所得所失。比如固定的音乐和队形编排折损了广场中与观众互动即兴表演的火花;有了动作要求,他们跳得更高了,蹲地更低了,扭摆幅度更大了,却失去了在自娱中迸发的激情……

 

大奏鼓全体表演者合影摄影 / 王胜胜

在大奏鼓巡游的茫茫队伍中,一位老人娴熟地舞动着,他就是大奏鼓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陈德福,巡游行进到一半时,我们问77岁的陈德福老人累不累,他笑着说:“有点累,但是还想跳。”或许,正是这些不知疲倦舞动中的眷恋与深情,在舞蹈的仪式感中,涌动着生命的活力,也连接着大奏鼓的现在与未来!


﹌﹌﹌﹌﹌﹌﹌﹌﹌﹌﹌﹌﹌﹌﹌﹌﹌﹌﹌﹌﹌﹌﹌﹌﹌﹌﹌﹌﹌﹌﹌﹌﹌﹌﹌﹌﹌﹌﹌﹌﹌﹌﹌﹌﹌﹌﹌﹌﹌﹌﹌﹌

这里还有更多好文章:

特别报道 | 中国歌剧舞剧院:民族舞剧的突围

美国《舞蹈》杂志原主编温迪·佩伦首次中国之行的舞谈掇琐

生于1949 | 我是中国舞协

论坛|英国“先锋剧场”中的舞蹈拼图

人物 | 殊响清越——访青年舞者李响

@本文版权归《舞蹈》杂志社所有,          请勿转载,侵权必究!


点击"阅读原文"订阅本期杂志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