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在文化的桥梁上起舞——中国—中东欧国家(16+1)舞蹈夏令营5年纪

史博 舞蹈杂志 2023-02-23
特辑

本文在原文基础上摘编,原文请阅读2020年3期《舞蹈》
文——史博 图——姬航宇

罗马剧场  第四届(克罗地亚  普拉) 

 

由国家文化和旅游部、北京舞蹈学院等主办的中国—中东欧国家(16+1)舞蹈夏令营,自2014年起至2019年已举办了五届,是深化中国和中东欧国家人文交流的举措之一。


自然选址:跳出日常惯性

跳出日常的习惯,对于每个学员来说,夏令营都犹如探秘,每个人都需要更积极地去适应新生活。

与天地沟通  第二届(贵州 万峰林)

比如在四川峨眉山举办第三届夏令营期间,导师们就多次带着学员在自然环境中进行训练。集体晨练时,他们面向青山云海进行瑜伽训练,伴随着清风呼吸,身体自内而外都与自然贴近;小组练习时,他们曾在寺庙的后山中,与青苔和禅室共度,也曾到瀑布和溪流之间,以身体感受水流的激荡。

在这一过程中,营员和老师们都获得了一种身体与自然直接对话的机会。在异于平日的空间,身体跳脱出日常惯性,与自然环境直接对话。实际上,这种对话的发生是非常玄妙的,需要身体最大程度地打开,让舞者将所有注意力都凝结到自己身上,从而让身体成为感受自然、对话自然的唯一媒介,这种对话考验的不是身体在动能方面的极限,而是舞者如何能让身体直接呈现自然对其的影响,是让身体呈现面对自然时的自发而为而非理性。同时,自然环境也给予了舞者超越文化的可能性,当他们仅对当下的自然作出反应时,受先前舞蹈训练的束缚就会随之变少。

文化空间:人文与身体的交融

夏令营的选址,也往往考虑文化空间的独一无二空间中文化要素的丰富性,在这样的空间中,舞者们可以理解文化产生的条件,从而更深入了解当地文化,在融合中实现创新。

第四届夏令营在克罗地亚和匈牙利两国举行,在克罗地亚期间的活动基本都在圣文森特进行。圣文森特就是一个典型的文化空间,虽然它只是一个常住人口只有2200人的小镇,却是伊斯特拉地区重要的文化艺术空间。这里有从13世纪保存至今的石堡以及教堂、长廊等多种历史建筑,每年都会举办舞蹈和非语言戏剧节、中世纪节等种类众多的文化艺术活动。


山间晨课  第三届(四川 峨眉山)

营员们在圣文森特附近的双子城遗墟进行环境即兴舞蹈。史前的遗迹历经风霜,双子城只剩残破的一座,这对初到夏令营的营员当然是有困难的,不比自然环境,舞者在这类区域感受到更强的异文化碰撞,要在一瞬间找到自己的身体和对方的链接极为困难。更何况,历史不是一种瞬间的感知,而是需要细品的感慨。

但是,现代舞所强调的听从身体本能也就此可以发挥作用,舞者们所感受到的与这个环境的不相容正体现于他们的身体语言之中。

在富于挑战的空间里,营员们需要快速转换状态,高度集中注意力,迅速从异文化的场域中获得灵感,在紧张的时空里,用身体直接对接西方古文明。

这样的沟通是富有成效的,到了在圣文森特第一阶段汇报演出时,特色鲜明的喷泉、露天凉廊和教堂都成为了他们的舞台,中西舞蹈相结合的编创显露出了跨文化的直接影响,在一个衔接中世纪历史的空间里,中国古典舞与西方现代舞的身体交融出了别样的风景。演出最后,观众加入了舞者队伍,与他们共同起舞。

学习老腔  首届(陕西 延安)

这种露天的表演形式也是夏令营的特色之一。在这样的表演场域中,舞者可以自由展现环境与身体的互动,将即时的本能反应直接呈现给观众。

比如第二届结营演出在贵州兴义万峰林会议中心举行,这是一个坐落于大自然中的当代建筑,演出也充分融合了建筑的特色,舞者们分成5个小组,在场馆内外都有舞蹈呈现,有的小组利用了山风水色等自然资源,有的则借力于几何立体的建筑结构……对于观众来说,无论置身于建筑的哪一部分,都可以欣赏舞蹈。

这打破了舞台与观众席的界限,摆脱了常规舞台的束缚,舞者可以更宽容地对待环境对自身的影响,观众也可以更有互动性地欣赏舞蹈艺术。



这一演出模式不仅是对舞者的锻炼,其思维也必将被拓宽,创造性由此生成。




民俗图景:文化的肢体对话

除了诸如第二届夏令营的傣族泼水节、景颇族“目瑙纵歌”的民俗体验,每一届的夏令营还会安排学员感受当地丰富多彩的其他艺术形式,比如在内蒙古自治区举办的第五届夏令营在体验安代舞的同时,还请当地蒙古族史诗传承人介绍了科尔沁潮尔史诗。结营演出中,史诗艺人金刚拉起马头琴,在舞台上缓缓唱出蒙古族史诗,音乐、舞蹈、文学几种文化艺术形式在此交融。

羌族仪式  第三届 (四川  峨眉山)

第四届夏令营在匈牙利练习当地民族舞时,不少学员都发现蒙古族舞蹈的手臂与步伐在一定程度上与匈牙利舞蹈有相似性。追根溯源,突厥人和蒙古族人都有游牧传统,祖先都曾与鹰、马、羊共同生活,因此民族舞蹈就有了对于游鹰、烈马的模仿。但这样的相似性并没有抹去任何一种舞蹈的独特性,蒙古族的舞蹈配上马头琴,展现出独特的草原之美,而匈牙利的民间舞,则在发展中吸收了恰尔达什舞蹈(“双人舞”)和圈舞的模式。

夏令营为中外舞者提供了一个跨文化场域,使得不同文化思维和身体模式在这里碰撞与交融。



当他们不断体验、了解他国、他族文化的时候,便具备了比较的能力,更能了解各自文化的特性,从而也更能明确本国舞蹈的特色与核心价值。




语汇交融:身体观念的对话

夏令营的课程由中国舞蹈课程(古典舞、汉唐舞)、西方当代舞课程(技术与即兴编创等)与当地民间舞蹈课程组成。



每一个舞种的独特性都与其历史密切相关,丰富多彩的文化造就了风格多样的舞蹈,也因此赋予舞者以理解身体和文化的不同方式。



在中国舞蹈的课程上,老师注重“意走形随、气从地起、力从心发”的原理,要求学生以“气”带动身体,上下互引,气力互借,用内在的能量流动去呼应外在的空间,达到天人合一的效果。这一点截然不同于西方当代舞蹈,但很多西方学生却用了“创造性阐释”的方式理解、接受了这种训练模式。他们理解的“天人合一”是把身体和上天进行连接,进行能量的相互激发。

快乐的景颇族舞蹈  第二届(云南 陇川)

而西方对核心肌群的训练、包括地面动作等都会更强调对舞者身体力量的训练,这种训练方式加强了舞者对身体的感受力控制力让身体更好地成为表达和沟通的工具,以最直接的方式呈现出对当下的即刻反应。

因此,西方当代舞课程中会通过肢体与地面、其他人的身体接触、受压、移动等,用骨骼肌肉去感受重心、力量在身体上的运动与控制,呈现出对力、线路和空间的关注,让舞者释放自我,感知空间,训练力量,控制身体。这样的训练常常让古典舞学习者(包括中国古典舞者以及西方芭蕾舞者)感到吃力,但也是一种开拓自我的新体验。


城墙上的即兴舞蹈  首届(陕西 西安

在这一身体能力的开发之外,中国传统儒家哲学身体观以“修身”为要义,而“修身”的目的则是为了“修心”,这种对身体无法超越意识而独立存在的认知长久指导着中国学生,所以,当他们在接触西方当代舞蹈时,身体为先的理念就对其造成了很大的冲击。



然而,因为身体作为经验工具本身的直接性,在夏令营中,通过环境即兴、接触即兴等方式,来自中西方的舞者往往能够迅速在身体上找到一种融通的可能性。



每届结营演出都是这种融通的体现,每一次的编舞都会在西方当代舞的框架中融入部分中国古典舞的片段与当地民族舞的舞步,这一中西方舞蹈语汇的相融,正体现出其更深层身体观念相互碰撞与对话后的理解。

 

结语



夏令营对人员、地址的选择都基于差异最大化的原则进行,这样做的目的正是为了在差异中创造。



创造力来自于知识,需要专业人士对已知的知识经验进行转化与迁移,在过程中进行思维的重新整合,找出新异的层次和交集点;并且知识转化、知识迁移得越灵活,创造性越突出。人员背景差异最大化是知识融合和转化的基础,也是知识迁移的条件,更能为创造提供新问题,提供灵感来源。

沙漠中舞蹈  第五届(内蒙古 通辽)

中国—中东欧国家舞蹈夏令营结束后,还曾安排学生到国外进行交流学习。这些学生在马其顿、捷克以及波兰等地的舞蹈学院进行舞蹈训练,他们往往感叹西方现代舞的包容性和创新性,在多种意识形式的糅合中,舞蹈总能推陈出新,焕发异彩。这推动了他们不断反思中国古典舞的现在与未来:中国古典,根源于中国源远流长的文化传统,本身既是集大成者,也自然有着相应的范式,但它仍存在与西方现代舞交融的可能性。夏令营中的编创就已经说明了这一点,而这些舞者之后的创作也都呈现了当代舞对他们的影响。

参与多届夏令营的中方导师王芃曾说:“夏令营只占据一年之中的一个月,而余下的十一个月都是用来回味的。”中国—中东欧国家舞蹈夏令营所进行的跨文化交流对于老师和学员来说都是一种特殊经验,而这份经验未必在这短短二十几天内就能全部体现。



夏令营所作用的,绝不仅是在其举办期间,还为更多跨文化、跨领域的创新于夏令营之后的发生埋下伏笔。




夏令营在老师、学员心中都播撒了种子,跨文化的力量将让这种子发芽成长,生生不息。


(史博:北京舞蹈学院教育学院副教授)


繁荣、隐忧与反思 ——六年来国家艺术基金资助大型舞剧项目引发的思考


追怀欧米加参:热巴中的诗与远方


“舞聚云端”:打造一张“网络圆桌”


关注 | 千磨万击还坚韧——新冠肺炎疫情下的个人舞团


@本文版权归
《舞蹈》杂志社所有
请勿转载,侵权必究!

点击"阅读原文"了解本期内容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