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陌生人之眼——四公主的街头故事

天魔王 PENTAX和LEICA笔记 2022-08-23


      忘却了什么时候独步江边,聆听远处回荡的历史的声音,江水滔滔,浮云滚滚,落木萧萧,一抹青山,如梦如烟的浮在远处,仿佛历史的画卷浮现眼前……在那个百家争鸣的美好年代,有奥巴ZUIKO的F2.0军团的铁马金戈;也有尼康“阿富汗少女”和“百变妖”的潺潺生命力;有佳能“白炮”的繁花似锦;也有美能达“多情环”的梦幻如烟;而“一钩二金三公主”则是PENTAX的最响亮的招牌。

       钩,即为七武器之一的“离别钩”A*200mm F4.0 Macro;二金则是响当当的“小金”FA*80-200mm F2.8和“小小金”FA*28-70mm F2.8;“三公主”即便是没用过PENTAX,但稍有些经验的玩家也都如雷贯耳:温良贤淑的“大公主”FA43mm F1.9 Limited,倾国倾城的“二公主”FA77mm F1.8 Limited和古灵精怪的“小公主”FA31mm F1.8 Limited。


      1997年,第一支“公主”镜头FA43mm F1.9 Limited诞生于平川纯的笔下,由此树立了“人眼感官”派的玄学设计之门;

      1999年,同样是平川纯,赋予了二公主FA77mm F1.8 Limited生命,也延续了“不使用数据来评判”的Limited标准。

       2001年,在放弃平川纯F2.4的方案后,三公主FA31mm F1.8 Limited诞生于伊藤孝之和村田将之之手。

       时至今日,小公主已然年过双十,垂垂老矣。也一直没有Limited意志的继承者,纵使期间推出了“三饼干”等等一系列DA Limited镜头,却也都非FA LE的传承。

       直到在第一支公主诞生的24年后,第四枚"公主”方才姗姗来迟,这便是“胖公主”——HD PENTAX-D FA 21mm F2.4 ED Limited DC WR。

       21mm,一个从来不缺乏铭镜的焦段,徕卡历代M 21mm早已将这个焦段送上了神坛,隔壁蔡司的各种Biogon 21mm镜头也都是玩家手中珍藏,日福附庸风雅的几只VM21mm也有不俗表现,更有单反界的徕卡Super Angulon R21mm和蔡司Distagon 21mm为人津津乐道。然而,其中最出名的,也许并不是上面哪些,而是被森山大道封神的Ricoh GR21的配镜,以及它的独立版陌生人之眼——Ricoh GR 21mm f3.5 LTM,这才是街头的王者。

(GR 21mm F3.5)


      今天的主角DFA 21mm F2.4 Limited,便是一只理光“PUA”宾得,强行向Ricoh GR 21mm f3.5这只镜头致敬的“宾得”Limited镜头。


       DFA 21mm F2.4 Limited作为Limited的一员,完整的延续了“公主”镜头的风格,采用了最为传统的Retrofocus(反远望)结构设计,与古早的徕卡R21mm F4.0、R19mm F2.8一代、奥林巴斯OM21mm F3.5等诸多镜头结构非常相似。

       DFA 21mm F2.4 Limited至今没有公开光学设计专利,这也是“公主”镜头的风骚传统——平川纯对自己“大公主”和“二公主”的镜头设计充满了自信,为自己独特风格的玄学头保留技术机密。DFA 21mm F2.4 Limited当然有一定可能性并没有申请专利,故而暂时无法准确的了解玻璃选型,只能依据经验推测。


       DFA 21mm F2.4 Limited通身采用的是与“公主”系列一脉相承的金属镜身,质感爆棚,给人一种精致和奢华的感觉。460.5g的重量(含镜头盖和前后盖)比“小公主”重了115.5g,这个重量并不是很重,但又感觉非常压手。“胖公主”单独来看,体积其实并不算很大,不过一个拳头大小,但和“小公主”站在一起“胖公主”外观完全就是一只放大版的“小公主”FA31mm F1.8 Limited,甚至是连遮光罩除了尺寸之外也与“小公主”一模一样。“胖公主”安装在K-1机身上整体要比“小公主”更加协调和美观。银色版本的外观采用镀铝的处理方法,而黑色则采用了黑色的漆面,这都与此前的“三公主”一脉相承。机械加工的精致感和考究的细节,也正是宾得用户所津津乐道的地方。


(银色裸镜与黑色裸镜重量一样,银色镜头盖居然比黑色镜头盖轻了0.6g)



       DFA 21mm F2.4 Limited采用的公主一脉相承的外观设计理念,双层细纹的对焦环设计,从美感上无可挑剔,中间将细螺纹上下一分为二,这样不会显得粗壮。黑色的铭文用红色Limited字样做点缀不仅留有该有的低调,同时在低调中透露着一股骚味。对焦距离窗和景深标尺均采用公主传统的雕刻工艺,用浅蓝色和红色轻微点缀,扑面而来的精致感再也无法躲藏。取消光圈环取而代之的是与有光圈环公主设计一致,只是在原本光圈刻度位置孤零零的刻了“2.4/21”。


       一脉相承的七宝烧,从1999年的“二公主”开始,七宝就一直成为PENTAX的“公主”身份的象征。所谓“七宝烧”,实际就是中国的景泰蓝工艺在日本的延伸,算是日本的传统国宝级工艺了。以金属为胎,用细细的金属丝掐成各种图案轮廓,将其烧焊在内胎上,然后再根据图案所需颜色涂点相应的珐琅釉料,精心烧制,最后镀光,整个制作过程需三十多道工序。珐琅颜色会比较多,宾得选择的是比较传统的青绿色。一般来说,单色七宝烧并不多见,但是宾得如果在小小的豆豆上搞得花里胡哨,确实没有什么审美与中国景泰蓝纹样装饰习惯相比,日本七宝烧图纹装饰大多在器物正面,底子一般不再饰繁缛的细纹。 

       “公主”的“七宝烧”历经20多年的发展,烧制的时间、工艺、釉色均有所区别,所以许多老爷们手中的公主的七宝烧颜色并不完全一致,有深有浅。DFA21mm F2.4 Limited的七宝烧也是在多个釉色方案中纠结了很久才选定。为此,PENTAX不务正业的各种研究配置新的釉药,在材料中加入纯银或者铜等等。最终选定的方案是色泽较为接近旧版,色彩更“宾得绿”的方案

(从左到右分别是量产版、纯银材料配新釉药、纯银材料配现有釉药X2、铜材料和旧釉药)


       一脉相承的金属镜头盖内部一脉相承的绿色植鞣,一脉相承的高级质感。也许是设计师也有过“公主”的镜头盖咣当坠地的经历,所以在“胖公主”的设计上做了优化处理,镜头盖异常紧致,这回别说掉了,就是盖上去都要颇费一些功夫。


       一脉相承的,还有那个不可拆卸的金属遮光罩。作为一只21mm的超广角镜头,无论镜头的定位是街头快拍还是其他类型,使用者用作风光或建筑的使用方式一定是逃不掉的。但是这种不可拆卸的莲花罩基本告别了方片滤镜。有的胖友可能会说用不了方片可以用原型滤镜,但是风光中使用最多的GND系列的滤镜怎么办?魔王觉得,真正用心的设计师一定会采用DA15mm F4.0 Limited那样可拆卸式的莲花罩,或者DA21mm F3.2 Limited、FA43mm F1.9 Limited那样的可拆卸式遮光罩。

       这是魔王非常不满意的地方。


(一体不可拆卸式莲花罩,在使用方片前置滤镜时两侧会严重漏光)


       所有使用宾得“三公主”的用户,最不满或遗憾的地方就是“公主”们不具备防尘防水溅的功能,经典的“公主”在配备宾得良好防水防尘性能的机身时,成为木桶的短板。一旦下雨,在牛逼的机身防水也无济于事,于是“公主”镜头增加防尘防水溅属性成为用户的最大呼声。此番,“胖公主”真的来了,带来了WR(Weather Resistant)级别的防尘防水溅光环,妈妈再也不怕我下雨天使用“公主”镜头啦。

(胖公主的防尘防水溅设计


       另一个让宾得用户一直挂在嘴边的就是“公主”的滋啦响的螺丝刀对焦,这种古老的自动对焦方式已经困扰了宾得用户20多年。螺丝刀对焦“撕扯般”咆哮的声音,总给人一种回到30年前的感觉。每每听到这种螺丝刀对焦的声音,都感觉“公主”镜头用生命在对焦。这种对焦方式不仅是声音“咆哮”,更重要的是对焦速度受到机械运动的掣肘,让对焦成为佛系特长生。过大的对焦齿轮齿比,在对焦时的旷量太大,直接带来两个后果:对焦精度太低,以及对焦齿轮长久暴力的撕扯对齿轮寿命产生明显影响。这次宾得终于听进去了,第一支带有镜头马达的公主镜头应运而生。扭力非常给力的DC直流电机在对焦时真的带来与“三公主”完全不同的愉悦感,终于到来的全时手动也是对“三公主”落后于时代的有力反击。


(胖公主的镜头机械结构和驱动结构


       DFA 21mm F2.4 Limited最让人匪夷所思的地方是居然取消了光圈环,这一点也不“公主”。这是魔王一直觉得不够完美的“胖公主”的最大遗憾。当大家全都取消光圈环的时候,宾得坚持光圈环数十年。等到其他友商纷纷为电磁光圈恢复光圈环时,宾得却取消了各镜头的光圈环,这种总是踏空时代潮流和用户体验的做法也是让人十分迷惑。


       为了保证在最大光圈附近能获得柔和的散景,DFA 21mm F2.4 Limited采用了8叶电磁光圈叶片的圆形光圈设计,在F2.4-F4.5均能保持圆形光圈的状态。但是这个设计让魔王挺摸不着头脑的,明明是叶片越多,越容易做出圆形光圈,但偏偏采用了8叶光圈叶片。8叶叶片带来的衍射现象非常明显,导致星芒不够干净尖锐,而且8叶星芒也不如9叶的星芒那么好看。难道是为了致敬FA43mm F1.9 Limited的8叶光圈?


(胖公主的圆形电磁光圈机构


常规套路基本参数走一波,凑凑字数:

最大光圈:F2.4

最小光圈:F22

镜头结构:8组11枚(1枚Super ED+3枚ED+1枚非球面ED+1枚非球面)

镜头卡口:KAF4

最近拍摄距离:0.18m(0.6ft.)

最大拍摄放大倍率:0.26X

视角:92°

滤镜直径:(67mm)

光圈调节方式:全自动电磁光圈

光圈叶片数:8片

最大直径X长度:74mmX89mm

重量:裸镜重约416g

HD镀膜,SP(Super Protect)涂层一样都不少。


       DFA 21mm F2.4 Limited为11枚8组的设计,光学设计师推测为江桥裕一郎和小织雅和。小织雅和不必多说,后平川纯时代DA系统的核心设计师。江桥裕一郎可能大家会比较陌生,这位外形时尚的新人此前登记的专利也只有一个GR的附加镜而已。

(胖公主的设计师 小织雅和、江桥裕一郎) 


(DFA21mm F2.4 Limited镜头结构)

(Batis25mm F2.8镜头结构)

       DFA21的前组与batis25 2.8的前组非常相似,第一枚为曲率非常高的凹镜,虽然官方没有标注出高折射镜片,这枚镜片极大概率会是折射率比较高的镜片,较高高折射和高曲率的第一枚不仅能够显著缩小镜头体积,也能更多的将边缘入射角度极大的光线快速的集束入镜筒内部。第二枚镜片非常大胆的采用非球面凹镜,修正入射光线通过第一枚高折镜片带来的球面像差。第三组为一枚特殊低色散玻璃负镜与另一枚正镜胶合,从传统的胶合方式而言,第四枚玻璃基本可以判断为为一枚高折射低色散玻璃,因为高折射低色散玻璃作为正镜,与低色散的负镜相胶合是非常经典有效的消色散手段。第四组的设计和玻璃选型几乎与第三组的方式一样采用高折射低色散和特殊分散,进行胶合消色散。

       DFA 21mm F2.4 Limited是宾得第一次在广角镜头里加入萤石玻璃(物方第九枚镜片),同时另有4枚低色散玻璃,外加两组意图明显的胶合镜组,可以感受到镜头设计师对色差的消除有着非常大的执念,毕竟三公主“紫霞仙子”的名号是宾得20多年来的噩梦。当然,消色散的水平也是显而易见,这个我们后面测试再看。

       DFA 21mm F2.4 Limited这支镜头如不出意外,使用了大量的重火石玻璃,数片低色散玻璃甚至是萤石玻璃,很大可能性还有异常低分散玻璃存在。两枚非球面镜片的加入,也对球面像差的控制起到一定作用,但单纯从修正思路来看,仅仅两枚非球面镜片似乎还不太够,至于是否刻意保留球面像差,这个后面再聊。最后一枚异常低分散玻璃上采用非球面面型,这枚玻璃不出意外很有可能采用的是研磨非球。



       这是一只非常感性的镜头,所以魔王不想把测评做的很理性。这当然不是因为这只镜头的数据经不起推敲,一只浪漫的镜头,就要赋予它浪漫的氛围。


二、玄学篇


       提到玄学镜头,LEITZ LENS首当其冲,无出其右。而日本首当其冲的玄学大家便是PENTAX了。20多年前的“三公主”更是官方盖章的“无法用数据衡量、强调实镜的感官”的玄学名品。这类玄学镜头,我们从参数上根本看不出他们的内涵,比如徕卡的noctilux,尼康的58G,和宾得的“三公主”。因为,我们衡量镜头的普遍指标,诸如解析力、色散、像散等等都是非常二维和冰冷的。在三围空间里,诸多像差并非控制到越少越好,镜头设计是一个平衡的工作,在基本像差和高阶像差多重要素中进行此消彼长的平衡。像差没有完全坏的,比如像场弯曲,新锐厂家通常将像场修正的非常平整,但随之失去的就是立体感和“空气感”。那么作为玄学之一的“空气感”或立体感如何用数据量化?这就是玄学的价值!

       言归正传,我们来看下DFA21mm F2.4 Limited这只陌生人之眼的玄学吧

一、焦外

       作为玄学镜头,首当其中的便是一个过度柔和的焦外,而反远望结构似乎与奶油般的焦外似乎一直都没什么交集。作为一直非常典型的反远望结构超广角,“胖公主”似乎要在焦外上给“玄学”镜头丢分了?事实是否如此呢,我们来看样片:


(样片一:ISO200 F2.4 1/250)

(样片二:ISO200 F2.5 1/25)


       从两张非常有代表性的照片可以看出,在纷繁复杂的背景环境下,DFA21mm F2.4 Limited这只镜头的焦外一致性非常好,二线性没有向往常一样占领高地,焦外的过度非常柔和,完全不像一只超广角镜头,而像一只中长焦的焦外。这与“胖公主”刻意在全开光圈时合理的保留了球面相差,再加上圆形光圈对焦外的过渡的物理加持,才完整赋予了一只反远望镜头非常柔和的焦外过渡。


二、散景

       散景这个词,是国内网友发明的,实际上光学领域或者30年前的摄影圈并没有这个词。散景就是Bokeh,结果Bokeh这个词也是个生造的词,翻遍英文法文德文日文都没有这个词,这是个日本人生造的词。所以,魔王实在解释不下去了,这该死的玄学!


(ISO100 F2.4 1/160)

(放大散景)

(ISO200 F2.4 1/60)

       各位看官看到这样的散景是不是有非常熟悉的感觉?没错,这个散景与“小公主”    FA31mm F1.8 Limited的散景如出一辙,均匀分布的焦外散景将整个画面的氛围烘托的十分有特色。


三、质感

       

       质感是指画面的细节、层次。比如金属的坚硬和色泽,丝绸的柔软温暖,牛仔的硬朗,纱巾的丝滑等,都是质感的表现。质感的体现更多是在细节和色彩的过渡,过渡绵密的细节营造出被摄物品的的表现力。

       DFA21mm F2.4 Limited这支镜头让我大吃一斤:

 

(水流和树叶的质感)

(暗部水面的质感)

(金属和漆面的质感)

    (玻璃的高光反光如丝绸般的柔滑和高光的压制和反光的质感非常强烈)


四、立体感

       立体感如前面所说,一定程度的像场弯曲会明显的烘托出整个画面的立体感,DFA21mm F2.4 Limited作为玄学镜头怎么能少了立体感呢?


五、色彩

       色彩是个非常主观的东西,在没有CCI评价标准时,完全依赖个人感官和喜好。DFA21mm F2.4 Limited从对比的客观事实来讲,它的色彩饱和度偏高,拍出来的色彩非常浓郁,尤其是在阴天或者弱光环境下,这支镜头的色彩实在艳丽。也许有些朋友会喜欢这样浓郁色彩的风格,也有朋友喜欢日系低饱和的调调,众口难调的事情,也是玄学。


二、数据篇


一、解像力测试


       所谓解像力,外国话叫做Resolution,就是还原被摄物体细节的能力(除锯齿外,可分辨精细图案的极限),也叫分辨率,是衡量镜头好坏很重要的指标。

      DFA 21mm F2.4 Limited作为一枚官方定位快拍和街拍的超广角镜头,最大的价值在于近摄和超焦距使用。故而魔王将测试的重点放在1米内的近摄和无限远的测试,这是最佳的小品和扫街摄距,分别从F2.4、F2.8、F4.0、F5.6、F8.0、F11和F16各光圈段进行测试。为求全面客观,在解析力测试环节,魔王开启K-1 Mark II(K-1升级版)机内AWB自动模式,关闭一切矫正数据(拍摄RAW+JPG格式中的JPEG格式进行截图)。


测试片一——0.22m近摄解析力


       该组测试选取了最近对焦摄距0.22米左右的MASUNAGA眼镜盒,对焦点在NAGA since1905字样处,自然光下,分别测试F2.4-F16之间各整档光圈。


       从上面的0.22米近摄解像力测试来看,近摄更能体现这支镜头的细节刻画能力。DFA 21mm F2.4 Limited最近摄距的解像力还是令人非常满意的,细节上的过渡质感表现也非常出色,全开放的解析力受到刻意放大的球差影响焦内柔和自然,但柔和中的细节丝毫不弱。详细分析来看:

       从不同光圈的测试结果来看,全开光圈F2.4解像力表现是魔王最为喜欢的,F2.4的解析力并非丧心病狂,这种高解析力中带着自然柔和的过渡,视觉感官上非常舒适而不刺眼。收光圈到F2.8后,解像力得到了明显提升,并在F2.8-F8.0一路保持着极其优秀的解像力水平,丰富的细节带来强烈的质感。F11在受到光圈叶片的设计导致的衍射的影响开始出现画质轻微下降,较之F4.0-F8.0之间的表现稍显不足。解析力最佳光圈落在F8.0左右。

       题外话,DFA 21mm F2.4 Limited的焦外全光圈段都都非常柔和,焦外画的很开,完全没有其他超广角那样明显的二线性和生硬的过渡,可以看出来对“三公主”焦外玄学的一脉相承。

       魔王的观点:DFA 21mm F2.4 Limited这支镜头用来拍摄小品和特写,F2.4也处于比较优秀的状态。收小光圈后,0.26X的放大倍率完全可以硬吃解像力放大剪裁当做一只小微距来使用,令人非常意外。


测试片二——1米解析力


       该组测试选取了摄距1.0米左右的MASUNAGA眼镜盒,对焦点在NAGA since1905字样处,自然光下,分别测试F2.4-F16之间各整档光圈。



       从上面的1.0米近摄解像力测试来看,1.0米摄距是这只陌生人之眼最核心的摄距,作为21mm的最佳摄距,你靠的够近,才能拍得更好,整个画面和构图都非常有临场感。DFA 21mm F2.4 Limited的解析力并没有随着摄距的增加而降低细节表现力。但因视场较大,边缘成像受到的影响比较明显,但这并非坏事,反而因为场曲和球差影响,整个画面的立体感非常强。详细分析来看:

       1.0米摄距的画面最边缘成像有比较明显的劣化,在F2.4时非常明显的看得出因各种像差诸如像散、场曲、彗差等造成劣化情况,与中心的差距明显。在F2.8时依然受到来自各种像差的影响导致的边缘劣化。光圈进一步收缩到F4.0开始有明显的改善,到了F5.6时整体画面表现比较均衡。这与0.22米近摄的测试结果比较来看,有比较明显的降档表现。

       从画面中心1/3处来看,F2.4表现令人满意,解析力掉落的比较明显。F2.8的表现出现明显好转,到了F4时解析力已经与最中心差异不太明显,处在比较不错的状态,随着光圈的收小,像场弯曲的影响逐渐减小。

       画面中心的解析力,并没有太明显收到摄距的变长而有明显下降,与0.22米摄距时的表现较为一致,可圈可点,不再赘述。



测试片二——无限远解析力


       该组测试选取了摄距为无限远的风景,自然光下锁定AE,分别测试F2.4-F16之间各整档光圈的中心解析力和左侧边缘、右下角边缘解析力。



       从上面的无限远近摄解像力测试来看,无限远摄距是这只陌生人之眼用来超焦距扫街快拍绕不开的摄距。21mm的摄距,1米外无限远,从理论上看,将光圈收小到F8.0-F11甚至是到F5.6,可以非常放肆的进行超焦距拍摄,可以非常快速的盲拍。所以,无限远的解像力尤为重要。详细分析来看:

       无限远摄距的画面最边缘成像有比较明显的劣化,在F2.4时非常明显的看得出因各种像差诸如像散、场曲、彗差等造成劣化情况,与中心的差距明显(左侧边缘路面汽车玻璃反光所表现的像散尤为明显)。在F2.8时依然受到来自各种像差的影响导致的边缘劣化。光圈进一步收缩到F4.0明显得到改善,到了F5.6时整体画面表现比较均衡。这与1.0米近摄的测试结果比较来看,有非常高的一致性表现。

       由于超广角的视场角非常大的原因,全开光圈F2.4画面边缘表现确实因为场曲、像散等像差造成明显的劣化,解析力掉落的比较明显。F4.0的表现出现明显好转,到了F8.0时解析力已经与最中心差异不太明显,处在比较不错的状态,随着光圈的收小,像场弯曲的影响逐渐减小。

       画面中心的解析力,无限远摄距与0.22米和1.0米摄距时的表现有一定的差距,着重优化近摄和较近摄距的倾向,与这支镜头定位于街头快拍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测试片——球面相差


      关于什么是球面像差,魔王在此不在赘述了,魔王曾经多篇文章都有过详细介绍,需要了解的看官可以点击传送门:《测试|“星爸爸”——感受镜头的力量》《【工程镜测试】“星巫师”——重拾巨人的剑柄!》。反正就是离轴光线不能落在焦平面上,而是落在焦平面的前后位置,导致光线分布不均匀、不集中。当你收缩光圈的时候,可以看到光圈越小,“阻断”的离轴光线越多,剩余部分的光线的落点越”集中“,相当于球差也越小。

(球面像差示意图)


      反正简而言之:

      球差过矫正——前景焦外从内到外逐渐减淡,背景焦外从外到内逐渐减淡(外部有光环);

      球差欠矫正——前景焦外从外到内逐渐减淡(外部有光环),背景焦外从外到内逐渐减淡。


      那么,接下来来看下DFA21mm F2.4 Limited这支镜头的球差修正如何:

(测试片一)

(测试片放大)

      从测试片可以看出来,DFA21mm F2.4 Limited的背景焦外光斑光线亮度分布非常均匀,从中心到边缘并没有非常明显的光线衰减,也没有非常明显的光环出现,焦外最边缘一圈柔和的散开,形成非常接近理想的球面像差背景焦外效果。

       “胖公主”这支镜头的球面像差着实修正的非常给力,非常接近理想状态的球面像差。没有明显的球差过矫正,也没有明显的球差欠矫正的情况。这大抵也是DFA21mm F2.4 Limited这支镜头焦外非常柔美的原因之一吧。


测试片——彗差


       彗星像差,指大光圈镜头边缘的点状光源经过镜头镜片的折射后无法重新汇聚为一个点,而是形成了一个很像蝙蝠翅膀的形状。直白一点讲就是点光源变成彗星形状带拖尾的像差变形,是天文爱好者极其厌恶的一种基本像差。想来也是,好好的拍一个星空的照片,因为彗差太大,边缘拍成了“星轨”,“鸽子”满天飞是多么酸爽。

      然而,这事儿让魔王碰上了……


(K-1 II+DFA21mm F2.4 Limited , ISO400,58s,F2.4  开启追星模式)

(右上角100%截图)

       从星空拍摄的照片右上角的100%截图可以看出,DFA21mm F2.4 Limited严格意义上来讲并不适合星空拍摄。不仅边缘非常明显的存在子午彗差,同时还伴随着非常明显的“小鸽子”,这是由于边缘明显的离轴像散造成的。看来,一只镜头如果追求氛围和“味道”,那么极大概率不会适合星空的拍摄,毕竟场曲、球差和像散都是“味之源”。


测试片——色散


      在没拿到这只镜头的时候,魔王对这支镜头最感兴趣的是他的视角和快拍设计。当魔王拿到这只镜头后,完全被这只镜头的色散控制所折服,以至于各位摄友问到魔王这支镜头时,魔王首先介绍和肯定的都是色散。到底这支镜头的色散控制到什么程度,能让魔王对一只具有“紫霞仙子”基因的Limited家族镜头的色散控制如此肯定?魔王负责任的给出一个结论,这只镜头全开光圈的色散控制,无论是焦内或是焦外,不管是横向色差还是纵向色差,都可以很轻松的摘得宾得常规镜头(除了Ultra-Achromatic等这类特殊镜头)色散控制桂冠,表现强于此前的DFA*85mm F1.4和“离别钩”。

      尤其,作为一只超广角镜头,超大的视场角带来的边缘横向色差、高阶色球差、二级光谱的第三种色光之间的剩余色差,以及焦外的纵向色差控制都是难度极其大的。

      话不多说,来看测试:

      魔王专门找了几个常见的极端的场景来进行色散的测试,均是强烈的大逆光情况下的金属边缘和树林缝隙。

      1.焦内色散对比测试


      2.焦外色散对比测试


       通过对DFA*85mm F1.4 & DFA21mm F2.4 Limited & DFA*50mm F1.4三只镜头的焦内焦外对比测试可以非常明显的看出,DFA21mm F2.4 Limited无论在焦内还是焦外的色散控制均已经明显的优于此前色散控制拔尖的“星爸爸”。至于“星巫师”,拿来做个垫底,衬托下“陌生人之眼”的优秀了。“三公主”魔王还是留点面子给各位“紫霞仙子”吧。


       3.不同机身色散对比测试



       从K-1 II和索尼A7R III两台机身的色散对比测试来看,DFA21mm F2.4 Limited这支镜头的全开色散控制真的非常优秀,大逆光的情况下树叶边缘几乎没有任何色散情况出现,无论是宾得机身还是索尼机身都如此。

       在极端的高光金属过爆的边缘,还是出现了可见的色散,但是这种极端情况的色散控制可谓是非常不错了,并不属于失控的范围,恐怕这种情况都没有色散的,也就是徕卡的APO镜头或是SA(Superachromat)镜头了吧!

       另外,可能真的是宾得机身自带“紫霞”光环,在同一只镜头的同场对比下,索尼A7R III的色散控制确实表现要优于宾得K-1 II的色散控制,这应该是宾得的cmos前置滤镜的锅了。


       4.其他色散测试


(A7R III+魔环LA-KE1+DFA21mm F2.4 Limited ISO200 F2.4 1/8000)

(100%截图放大)


(K-1 II  ISO100 F2.4 1/250)

(100%放大截图)

(K-1 II  ISO100 F2.4 1/250)

(100%放大截图)

(过爆的极端情况)

(放大后,焦外高光过爆区及明暗交界处完全看不到任何色散情况)

(全图唯一的色散位置,也表现的非常刻制)


       总结而言,DFA21mm F2.4 Limited这只镜头,在各种极端测试和常见场景下的测试来看,都有非常令人满意的结果。其色散控制的能力确实非常强大,远好于此前任何一支宾得常规的摄影镜头,也明显好于“星爸爸”这只色散控制大师的水平。毕竟,找来做对比测试的对手都已经足够强大,完全可以无视它的三位“姐姐”了。

       有键盘会说这只镜头的控色散水平不如老头,魔王好奇的非常想知道这个老头姓甚名谁?家住哪里?年庚几许?微信号是多少?



测试片——抗眩


       一直以来,宾得镜头的抗眩问题都不是问题,如果宾得抗眩不行,那就没有行的那一家了。当然,魔王也见过抗眩翻车的镜头,诸如DA*11-18mm F2.8、DA15mm F4.0 Limited,好巧不巧,都是超广角。此番DFA21mm F2.4 Limited会不会翻车?大家来判断!


       在这种极端情况下的抗眩测试来看,“胖公主”经得起考验,虽然稍有些耀斑存在,但完全没有死白或者画面整体蒙上一层婚纱一样的白雾的现象出现,耀斑的出现也是情理之中,毕竟21mm的超广角,控制边缘大角度的杂光难度是非常大的,“胖公主”的表现已经令人震惊。

       但是,魔王不禁要问,作为超广角,为什么不给ABCII的镀膜,还要用HD镀膜来苦苦支撑,毕竟ABCII可以将大角度入射光线的反射光完全过滤。


测试片——像场弯曲和像散


       像场弯曲,简称场曲,徕卡两代核心光学设计师Berek和Mandler认为保留部分场曲,会让整个画面都非常有立体感,也可以抵消部分小光圈带来的像散。是一个令人欣喜也令人头疼的问题。但是,因为像场的不平坦,直接导致影像的清晰度从中央向外发生变化(并不一定是劣化),在大光圈时表现的尤为明显。毕竟成像元件是一个平坦的表面,但像场却是弯曲的表面。

        当然,大光圈的全局表现往往会适当牺牲场曲来换取所谓的氛围和味道,也是立体感的来源,于是追求玄学而有意的放弃场曲的修正成为各种强调“味道”的玄学镜头的手段。

        往往在测试场曲的同时,也可以检测镜头像散的情况。所谓像散,就是平行光线(子午)和垂直光线(弧矢)不能汇聚成一点,成像不清晰。像散和视场有关系,视场越大,像散也就越明显,越远离中心像散也就越明显,所以一般测试和观察像散也都是选择成像边缘来查看。因此,场曲和像散同时进行测试也是没有问题的:



      从镜头实测结果来看,F2.4时可以保留了部分像散,但是像散并不严重,再加上为了玄学立体感刻意保留的像场弯曲,边缘的成像与中心有比较明显的差距,但这种边缘劣化放在一只视场角为92°的超广角镜头上,显得并不是那么不可饶恕,毕竟就算是大灯泡的镜头,边缘也并不能好到哪里去。

       光圈收小到F2.8时,像散问题却有改进,但疗效并不明显。

       光圈收小到F4.0时,像散已经几乎消失了,像场弯曲的现象也明显因为焦平面深度得到解决。

       在此番测试中,魔王发现了像场分裂的存在,从实拍照片看的出F2.4却有较为明显的像场分裂,画质从中心到边缘并非绝对的递降。光圈收小到F4.0时,像场弯曲依然存在。直到光圈收小到F8.0时,像场弯曲才不那么明显但还是没有被赶走。难道这真的是一路玄学到家吗?


测试片——变形


       众所周知,视场角越大的镜头,对于变形控制的难度也自然越大,毕竟视场角过大会导致边缘变形非常容易被放大。作为一只具备92°视角的超广角镜头,DFA21mm F2.4 Limited的变形控制也非常考验设计师的设计水平。所以,我们降低预期正确看待他的变形控制才是科学的打开方式。来,我们看下变形测试:


(F2.4,未开启机内失真校正测试)


(F2.4,开启机内失真校正测试)


       What?魔王说降低预期,但是也没有说预期这么低吧!关闭机内失真校正的测试结果来看,从图上测试板和魔王画出的红色辅助线来看,这支镜头的桶形畸变非常明显,肉眼非常容易分辨出来,这个失真率绝对是超过3%往上走了,难道是光阑的位置有问?

       不过,好在开启机内失真校正的情况下,镜头的桶形畸变被明显拉了回来,矫正的还是非常到位,肉眼几乎已经分辨不出来了。

       懂了!计算摄影。一向实在执着的靠着光学设计修正各种像差的宾得,也迈出了计算摄影的步伐!别说是Limited镜头刻意保留“味道”,变形欠矫正能有什么味道?


测试片——星芒与衍射

       

       由于过渡追求圆形光圈的原因,光圈叶片的形状设计根据需求做了设计调整,导致DFA21mm F2.4的星芒效果非常不理想。

(F8.0)

(F11)


       对星芒表现十分不满意的魔王,不要脸的放一张徕卡SL35mm F2.0 APO-ASPH的同场对比星芒,各位看官也可以对比下DFA21mm F2.4 Limited的星芒有多么让人不开心。


(徕卡SL35mm F2.0 APO-ASPH,F13)


      这里魔王要聊聊星芒的成因,所谓星芒实际上就是光圈的衍射,而衍射在小光圈下更明显,这也就是为什么要拍出星芒需要收小光圈。有的胖友肯定会问了,衍射不都是扩散状的,为什么星芒大多是针样的?先抛个结论,这是光圈叶片形状决定的!要知道镜头控制通光孔径的东东是光圈机构,光圈又是由多个光圈叶片组成的,两片相邻的光圈叶片重叠后会出现一个尖锐位置,会让进入的光线产生衍射。光圈叶片组成的小孔理想状态是一个标准的圆形(这里仅限于虹膜光圈,不包括猫眼光圈)。当然,由叶片组成的光圈机构可以在大光圈的情况下尽量保持圆形,但是光圈越小圆形就越难保持圆形,几乎都是以多边形的形式存在(理论上都是规则的,但是由于机构误差大多都还是不太规则)。重点来了,衍射的产生都是以多边形的边做垂线。多边形光圈的衍射方向很好理解,就是垂直于多边形的边,而对于圆形光圈而言,可以说是无数切线组成的无数个边。

      由此可见,如果想要获得非常锐利的针样星芒效果,那就要保证光圈叶片的边缘是平直的,也就是非圆形光圈。当然,这样的代价就是大光圈的焦外二线性会比较强,焦外的过度也会偏硬。所以,这也是为什么现在各个厂家都开始重视圆形光圈的设计。其设计方法就是把光圈叶片的边缘形状设计成一个弧度较大的弧形(过去的叶片其实也是弧形,只是弧度不大)。不过目前的圆形光圈,也仅限于光圈全开以及收小1-2档光圈的范围,再继续缩小的话,叶片的弧度就依然变成多边形形态,无法形成完整的圆形,但此时的多边形又是带有明显弧度的状态。因此,每片叶片的垂线,也就是衍射方向就会根据这个弧度产生向外扩散的状态。这个直接反馈到星芒上就是以星芒中心为弧度,尾部为扩散状态的形状。

      所以现在各位看官知道为什么有些镜头在较大光圈的时候就能拍出星芒了吧?较大光圈的时候就已经是很明显的多边形了。


      这里可以补充一个大家都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内容:偶数叶片光圈星芒与叶片数相同,而奇数叶片的星芒是叶片数的2倍,这是所有摄友都知道的基本常识。但是,为什么呢?因为偶数叶片形成多边形的边总有一面是有平行对称关系的(比如6叶光圈的六边形,每叶光圈逐一编号1-6号,辣么1号与4号、2号与5号、3号与6号一定是平行对称的关系),相平行的两边的垂线是重合的。而奇数叶片的光圈则没有垂线重合的现象,所以每一片光圈叶片形成的衍射都可以完整的出现在星芒上(一个垂线有两个方向的针脚)。


三、街拍和快拍神器!


       自2020年PENTAX官方介绍这只“陌生人之眼”时,就已经明确了这支镜头的定位——街拍和快拍。一只21mm的镜头,定位于街拍和快拍,让魔王不禁想起GR 21mm F3.5这支镜头。最近对焦距离0.18m,总镜长约0.09m,法兰距再去掉0.045mm左右,去掉屁股重合的0.005m,其实物体距离遮光罩大约5cm时就可以对焦了!这几乎意味着,这支镜头没有对焦区域的距离限制!

       1米之外即为无限远,配合92°的视角,其实对于一般惜命不怕被打死的人,几乎所有拍摄距离都在无限远位置。想想GRIII,那颗APS-C下的18.3mm镜头,在开到F8时,对焦距离手动设置为2.5m时,1m-∞均在景深范围内。

       回过头来看“胖公主”,当光圈设置为F8.0,对焦距离设置在1m位置时,景深标尺就已经显示大约0.8m-∞均在景深范围内。其实可以更极端的推测下(这个场景魔王没试过,只是推测),当光圈设置为F8.0,对焦距离设置在0.8m位置时,景深标尺显示大约0.7m-∞均在景深范围内。有兴趣的老爷们可以自己尝试下。这样设计,就完全释放给使用者盲拍的可能性,这也是魔王在使用这支镜头时感受最好的地方。魔王拿着相机走在路上,相机放在腰间、放在胸前,或者手拿在侧边,靠近,再靠近,神不知鬼不觉的嗯下了快门,咔嚓一声!擦,反光板的声音太大了!魔王又想无反了!这就是街拍的真谛,事了拂衣去,不侵略,不破坏。

      “胖公主”从最近对焦距离转动到无限远,只需要转动90°,这么短的对焦行程,再配合DC直流电机马达驱动,意味着这支镜头的目标就是要快,毕竟街拍讲究的是“唯快不破”。

      光说不练假把式,魔王也尝试了一波盲拍,分享给各位看官看下:


(以上绝大部分为盲拍,小部分主动使用对焦和构图)


四、价格


      一只Limited的情怀镜头,一个价格从来不低的厂家,一个光圈F2.4的规格,就算是增加了DC马达和防尘防水溅的性能,就算是在丰富的堆料,再多的低色散玻璃和重火石玻璃,9999元的价格,也都无法掩盖价格超标的事实。其实不止曾几何时,PENTAX的定价就已经超出所有人大胆想象的空间,也许销量和成本相互制约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让厂家骑虎难下。但是作为中国传统文明的“薄利多销”的理念怎么没有随着鉴真和尚东渡,难怪三十十年前的经营神话也不过是在流程上的严控而已。



      最后,魔王用一句话总结这只号称“陌生人之眼”的“胖公主”吧!

优点:

1.极好的色散控制;

2.全开近摄强悍的解析力;

3.0.18m的最近对焦距离和1m以外就是无限远;

4.超焦距盲拍根本无需对焦;

5.焦外过度和散景非常讨喜;

6.立体感、过渡和质感都很棒;

7.DC马达对焦迅速;

8.WR防尘防水溅。


缺点:

1.不可拆卸式遮光罩;

2.星芒真的难看;

3.变形太过明显

4.彗差比较明显

5.价格!价格!价格!


最后,来一波渣渣的样片结束吧——











































往期精选:


夜之光——当夜神遇到人文

专利|DA*16-50mm F2.8 PLM专利模拟

离别钩——光风霁月摄魂钩

观点|从镜头体积看无反镜头未来设计方向

测试|“星爸爸”——感受镜头的力量

名片盒里诞生的潮流——GR系列的前世与今生

世家|上古神兵之二——工程机

列传 | 平成之光——平川纯

【DFA70-210mm f4.0测试】“鱼肠剑”——勇绝之势为鱼藏

“鱼肠剑”、“泰阿剑”和“巨阙剑”

绚烂的色彩——宾得镀膜那点事儿

从高桥泰夫走到平川纯,再从平川纯迈向小织雅和

【工程镜测试】“星巫师”——重拾巨人的剑柄!

“灭门星”——你真的懂它吗?

上古十大神兵——Pentax prototype lens!

Takumar,一个时代的声音

百年老厂的一小步,相机世界的一大步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