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该如何看待某执法车(非执法状态)不交停车费的事

茶坊掌柜 石庄大茶坊 2023-10-31 06:02 Posted on 江苏

昨天@通皋日记 推送了一篇《▶如皋智慧停车,老百姓渴望的公平在哪里?》。

事情不复杂,有人发现,一辆城管执法车停在自家办公场所门口的公共停车位上,智慧停车的收费人员直接跳过了这辆车不收费。根据相关的规定,执行公务的执法车辆免收停车费,这辆城管执法车停在自家办公场所门前,显然不是执行公务的状态,不适用该条款。

在文章中,@通皋日记 提出了一个特权的问题,一项规定推出了,应该一视同仁,不该有例外的特权存在。

这其实不是一件大事。摆在路面上、眼头上,大家都看得见的事,能有什么大事?我甚至觉得相关的部门和收费员并非有意识地搞特权,可能都只是下意识地觉得不该交(收)这个停车费,只是有少部分群众的认识水平有点不合时宜。

我曾经在本市见过某执法车无视交通法规,公然横行:《这辆“行政执法”车属螃蟹的?

在他们眼中,这应该算常规操作。真正特权通常通常是我们看不到的那一部分。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就有人际关系,有利益瓜葛的人会自然而然地形成小圈子。有了小圈子,当然该彼此关照。

有不少人觉得这是小地方的陋习,大城市这些事要少很多。这应该是误解。小地方盘子小,那些特权能够让你看得到,大城市盘子大,特权基本上在你的视线和想象之外。

打个比方。我到村口的早餐店排队吃饭,这时来了一个村里的干部,小店老板不仅让他插队了,还额外送了他一个荷包蛋。我看到后,当然会觉得不舒服,认为这是特权、不公平,大城市是见不到这样的现象的。事实上,大城市的那些特权阶层根本不会到我去的饭店吃饭,他们有私人会所之类的场所……

即使在小县城里,有很多特权普通人也没法注意到。比如说,某些热门学校里会有一些比较热门的班级,那里的家长都有着某种普通人看不到的、抽象的“共性”。这种事普通人能看得到、说得清么?看不到,也说不清……

这些其实也是小事。仕途升迁、工程承包等等背后的故事,就是我们普通人完全无法想象的了。

像我们之前在《如皋汽车文化馆将于一个月后开拍,评估价不到当初投资的一半》一文中指出的,这么一个地标建筑竟然是违章建筑,XX市政府对门的一个大酒店里,竟然也有很大一部分都是违章建筑……这些算不算特权?当然算。

要真的去探究这些问题,很容易产生混乱,搞不清哪些是明规则,哪些是潜规则。

北大社会学系博士生冯军旗从2008年初开始,在中部某县挂职两年,分别担任副乡长和县长助理各一年。挂职期间,他从学术研究的角度出发,细致地从内部深入记录了一个县级政权的人员组成、结构、晋升方式和相互关系,写出了一篇《中县干部》,完整记录了这个县级政权系统内部,当地家族成员的任职关系。

根据冯博士的研究,一个县城看似人口众多,真正称得上精英的不会超过百十来家(族),其他的都说haocai或者jiucai。

在县城中,精英群体大略可以分为三个档次。第一档次是县级领导;第二档次是屈指可数的企业家、重点乡镇及实权部门的一把手;第三档次是副科级以上干部、知名教师、医生等社会名流。

在这当中,差序格局是客观存在的。

作为一个成年人,我们应该接受一个事实:阶层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会存在,不同阶层的区分,主要就是看特权。

人的成熟,一半源于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一半源于对真相的接纳。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抓王猫
关于“小六子”、“小九子”的六条扯蛋
网友爆料:太荒唐!如皋这个小区一套房子竟然有3个地址?!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