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房子是用来住的,那么究竟谁在炒房?

2016-12-19 凯风 房屋屋

文|凯风

 

这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释放出一个极其明确的信号: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那么这么多年来,究竟是谁在炒房?又是谁让住房的投机属性大过了居住属性?

 

说起炒房者,很多人都会想到温州炒房团。这一改革开放之后的先富群体,手握重金,搅得住房和资本市场天翻地覆。从温州本地开始,从一线城市到二三线城市,炒房团快进快出,整栋连片买入,所到之处房价无不眉飞色舞。


温州炒房团堪称房地产资本化和金融化的先行者。然而,2016年的这一波房价暴涨盛宴,温州帮却几乎全部缺席,这背后发生了什么?

 

有两件事值得一提。第一个是,2011年前后,温州多家非法担保公司垮塌,高利贷崩盘致使民间借贷挤兑,资金链断裂,企业纷纷倒闭;第二个是,资金链断裂导致房产抛售潮,结果房价一路下行,加上信贷政策收紧,温州房价陷入长达三四年的大跌之中,甚至直到2016年也未恢复元气。温州也由此与鄂尔多斯、海南共同成为房价崩盘的中国样本。

 

正是因为深知金融危机和房价泡沫之苦,面对不断高涨的房价,温州炒房团终于能够抵挡诱惑。当然,民间借贷危机让不少企业仍旧陷入困境,虚拟经济的虚火导致温州本地实体经济一蹶不振,炒房团也不再有以往叱咤风云的资本。

 

然而,温州炒房团只是过去房地产市场中最受瞩目的一个群体,却并非最大的炒房者。虽然概念炒作不乏刺激房价上涨的附带效果,但中国楼市之所以投机泛滥,板子显然不能打在一个替罪羔羊身上。换言之,正是因为楼市具有极强的投机属性,才会给了温州炒房团快进快出的机会。

 

同样,普通投资者更不该为此负责。那些购置两套三套乃至更多套房的购房者,所看重的无非也是房子所具备的保值增值功能。尤其是在实体经济回报率下滑、投资渠道匮乏和资产荒的背景下,楼市就成为最主要的救命稻草。更关键的是,只有相信房价永远不会跌的神话,投机者才会有宁死也要往前冲的勇气。深圳上海北京房价与世界一流城市比肩,而投资者仍旧蜂拥不绝,原因正在这里。

 

所以,炒房只是表象,炒房背后的政策刺激和资源配置才是关键。虽然决策层一直声称要建立房地产发展的长效机制,但这么多年以来,房地产政策一直呈现的却是短期性、滞后性、无效性。限购给人的是房子紧缺的印象,以至于出现越限购越争抢的奇观。房价一涨就限购一跌就取消限购,政策反复无常,其作用就更是大打折扣。

 

至于更为关键的是土地供应政策更是本末倒置。供需紧张之下,仍有城市在限制土地供给,这又成了房价上涨的重要推手。为了纾解大城市人口,有一线城市声称未来在中心城区不在新增建设用地,供应为零而需求仍在增加,这种政策恐怕又会成为“大城市房价不会跌”神话的最坚实支撑

 

这么多年,房地产的“长效模式”估计只有一个,那就是土地财政。然而,这是最为糟糕的长效模式,它将地方政府摇身一变为土地经营者。土地财政犹如鸦片,一旦上瘾之后,没有地方愿意下车。

 

经济学者朱宁有本书叫做《刚性泡沫》,他认为中国楼市背后存在着“刚性担保”机制。地方政府有土地财政依赖,更高层面有投资驱动依赖,他们成了房价不会下跌的隐性担保者。投机者正是相信这一点,所以才会不计投入地,挤入房地产市场。

 

如果问过去究竟谁在炒房,那么现在答案一目了然。在层层利益面前,房子的居住属性如何能够抵挡过投资属性?恐怕只有像温州炒房团一样跳过一次坑吃过一次亏,才会明白与泡沫起舞的风险。

 

 -END-

『城市』广州|深圳|厦门|合肥|上海|南京|香港|杭州

『相关』从政治视角看这轮楼市调控

从王健林到李嘉诚,地产大佬怎么看中国房价

天涯海角烂尾楼:23年前那场楼市大崩盘

别让70年产权成了国民财富收割机

北上广深,谁会被挤出一线城市?

宁杭津汉成渝,谁最有可能跻身一线城市?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