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父子师徒皆院士,两代人接力打造水产种业“硅谷”



一对“父子院士”,一个让中国人盘子里多条鱼,一个则是让中国人“吃上好鱼,吃上放心鱼”。


“改革开放初期,如果在大街上提着一条鱼走,会非常引人注目。”很难想象,作为当今世界第一水产大国,几十年前中国人却面临“吃鱼难”的窘境。


得益于刘筠和林浩然两位科学家带来的技术突破,解决了淡水鱼类养殖的苗种问题,直接带动了我国养殖鱼类的产量,“四大家鱼”成为餐桌常客,中国人自此告别“吃鱼难”。


1997年,这两位科学家有了“交集”。当时已贵为中国工程院院士的刘筠,让儿子刘少军南下广州,到中山大学师从林浩然(1997年11月,被批准为中国工程院院士)攻读博士学位。2000年,刘少军顺利获得中山大学博士学位。


左:林浩然 中国工程院院士;右:刘筠 中国工程院院士


接过父亲和老师的接力棒,刘少军在鱼类远缘杂交研究领域做出了系统的创新成绩。他带领团队攻克了种间生殖隔离难关,探索出鱼类远缘杂交的主要遗传和繁殖规律,创建了一批源于远缘杂交的四倍体和二倍体鱼可育品系和优良鱼类。


“以前做鱼类研究是为了攻克‘吃鱼难’,现在面临的问题是,在严格保护生态环境前提下,如何让人民群众吃好鱼,吃放心鱼。”刘少军说。2019年11月,中国工程院正式公布了2019年院士增选结果,其中湖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刘少军教授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自此,一段“父子院士”“师徒院士”的佳话被人津津乐道。


刘少军 中国工程院院士



父子师徒皆是“鱼院士” ,两代人倾情育种研究


刘少军院士的父亲是我国著名鱼类繁殖生理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刘筠教授,他长期致力于鱼类及水生经济动物的人工繁育生理研究及应用。他创建了系统的中国主要养殖鱼类、中华鳖和食用蛙类的繁殖生理学以及人工繁育的技术体系,他领导团队在草鱼的生殖发育和育种技术建立方面做出了突出成绩,为解决我国吃鱼难的问题做出了杰出贡献。


刘筠教授率先领导团队应用细胞工程技术,在世界上建立了第一个遗传性状稳定且能代代相传的异源四倍体鱼品系,并用之大规模制备了具有多种优良性状的三倍体鱼-湘云鲫和湘云鲤。因此,刘筠院士被业界称为“鱼圣”、“鱼院士”、“一生研究只为让中国人盘子里多条鱼的人”。


作为刘少军院士的老师,林浩然院士曾与阿尔伯塔大学鱼类学家彼得(R.E.Peter)教授长期合作,共同揭示了鱼类促性腺激素合成与分泌受神经内分泌双重调节的内分泌生理机理,其技术被国际鱼类学界命名为“林-彼方法(Linpe Method)”。为此,他们建立了使用多巴胺受体拮抗剂和促性腺激素诱导鱼类产卵的新技术,创制了“高活性新型鱼类催产剂”,实现了完全可控的淡水鱼类人工繁殖。从根本上解决了淡水鱼类养殖的苗种问题,被誉为鱼类人工繁殖的“第三座里程碑”。


2000年博士毕业后,刘少军院士继承父亲和老师的衣钵,扎根在湖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从事教学科研工作。20多年来他一直坚持在科研教学的一线,期间获多项国家级、省级科技奖项以及26项国家发明专利,撰写了《鱼类远缘杂交》专著等;培养出27名博士生、80名硕士生、5名博士后以及一大批优秀本科生,不但推动中国鱼类遗传育种研究进程,更为鱼类繁育研究培育出一代的新生力量。


刘少军院士延续父亲未竟的事业,既是传承,也是使命。刘少军院士倾注心血在鱼类远缘杂交研究领域上,并做出了系统的创新贡献。他攻克了种间生殖隔离难关,阐明了鱼类远缘杂交的主要遗传和繁殖规律,建立了一步法和多步法鱼类杂交关键育种技术,在鱼类遗传育种研究领域做出了原始创新贡献,产生了很好的学术影响。


原来,在生物学发展史上著名遗传学家孟德尔进行了近缘杂交试验,孟德尔遗传定律成为生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大成果,但这一定律在面对远缘杂交育种时却有些力不从心。远缘杂交是种间杂交,近缘杂交是种内杂交,种间杂交可能存在生殖隔离,以致业内普遍认为远缘(种间)杂交难以形成可育品系。“探索鱼类远缘杂交的繁殖规律可以丰富繁殖生物学和进化生物学理论。”刘少军院士提到。


历经30多年的系统研究后,刘少军院士领导团队终于以鲫、鲤、团头鲂(俗称鳊)、鲌、草鱼等重要经济鱼类作为远缘杂交研究的亲本,设计并系统开展了37种不同组合的鱼类远缘杂交实验,进一步开展了自交、回交、杂交、雌核发育等实验,创建了132个群体或品系,为远缘杂交形成新物种提供了重要证据。据悉,这些品系具有非常清晰的遗传背景,是研究各种生物学特性的极好材料。




防控鲫鱼顽疾新思路,远缘杂交成果非凡


如果刘筠院士的一生是让中国人盘子里多条鱼,刘少军院士的一生则是让中国人“吃上好鱼,吃上放心鱼”。他在远缘杂交的研究上取得非凡的成绩,既大大丰富国民餐桌的选择,也从育种科技层面为渔业经济添上一道保险锁。


2019年全国鲫鱼养殖主产区爆发病毒性“鳃出血病”,华东盐城、大丰等主产地减产接近30%。2020年“鳃出血病”再度袭击华东、两湖、广东珠三角等地区,由于“鳃出血病”尚无明显有效的疫苗和治疗方式,池塘一旦发病就难以控制病鱼死亡,多地养殖户不得不转养弃养,经济损失惨重。



刘少军院士领导团队利用一步法育种技术研制的合方鲫为这类鲫鱼顽疾提供新的防控思路。据相关实验显示:在病害的流行季节,合方鲫和常规鲫鱼品种同时混养,常规鲫鱼品种发病严重,几乎全军覆没,而合方鲫具备高抗病能力并没发生病害迹象。通过改善品种性能实现病害防控,广大养殖户面对鲫鱼“鳃出血”或将出现新转机,为地方鲫鱼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科学依据。目前,刘少军院士团队进一步培育出具有多种优良性状的合方鲫2号。


据悉,该团队还利用多步法育种技术建立了具有草食性等特点的异源二倍体鲂鲌品系和二倍体鲌鲂品系,用这些品系进一步分别与团头鲂、翘嘴红鲌回交研制了新型杂交鲂和新型杂交鲌等优良鱼类。他们用多步法育种技术研制的杂交翘嘴鲂具有肉质好、口感鲜美、不容易生病、含肉量增加、肌间刺少、草食性等优点。


同时,通过远缘杂交和雌核发育等技术,他们还研制出了改良四倍体鲫鲤品系,提高了该四倍体鱼的生长速度、繁殖力和群体数量。在此技术基础上研制出了湘云鲫2号等改良三倍体鱼,它们不仅保留了不育、生长快、抗逆性强等优点,而且在肉质、体型等方面更具有特色。




院士赋能南沙渔业,共建水产育种“硅谷”


2019年6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弘扬科学家精神加强作风和学风建设的意见》,每名未退休院士受聘的院士工作站不超过1个。据悉,刘少军院士将唯一的工作站设在广州南沙,并在南沙筹建水产种业创新中心,将于8月28日正式揭牌。


南沙地处珠江入海口,海域咸淡水交汇,渔业资源丰富,全区水产养殖面积约12万亩,拥有连片1000亩以上的鱼塘4万多亩。2018年南沙水产总产值约35亿元,规模和产值均位居全市第一位,是我国规模化养殖区域的典型代表。在南沙建设院士工作站以及水产种业创新中心,这让刘少军院士的团队以及科研成果找到一片更大的用武之地,一片更广阔的“试验田”,为南沙乃至广东的渔业发展赋能,建设意义非凡。



“选择广州南沙,是因为她具有气候、人才、交通和经济等多种优势。”刘少军提到,广州地区气温和水温都高于内陆地区,但是其温度又不是特别高,有利于鱼类等水产品的繁殖研究及利用,也有利于在这种适宜的气候环境中进行稳定的科研工作。另外,广州地区吸引人才的政策优惠,是不少科研人员尤其是青年科研人员向往的地区,而且交通发达,空运、铁路都很方便,有利于科研人才汇聚和优质水产品的运输,是快速推进水产业发展的好地方。



“选择广州南沙是具有重要意义的。”刘少军认为,科研团队+大型企业+政府支持是办事业的三个重要要素,缺少一个因素都很难把事业办好,其中科研团队是事业持续发展的基础,大型企业是产生经济效益的主战场,政府支持是引领和支持事业发展的保障。可以说,刘少军科研团队、广州市诚一水产养殖有限公司以及广州市及南沙区政府的三者结合,令广州南沙开展相关的研究及推广工作具有很强可操作性。



“目前鱼类遗传研究及应用中还存在一些重要问题急需解决,例如探索生态育种和绿色育种,如何减少激素催产的应用,提倡生态因素来自然诱导鱼类产卵、自然收集鱼苗等问题,解决这些问题对于大量减少亲本死亡、保护生态环境是有重要意义的”刘少军透露,这些问题都会是院士工作站及水产种业创新中心今后的重要研究内容。


广州市诚一水产养殖有限公司总经理阳会军博士表示,水产种业创新中心致力打造成一流的水产种业高级人才汇聚地,一流的育种技术高地,一流的现代种业服务中心,一流的水产科技创新产业基地,致力成为中国水产育种“硅谷”。




来源:南方农村报社



推荐阅读

国士渔匠林浩然:养一辈子鱼,让国人不缺鱼吃

罗锡文院士| 顶天立地,不忘初心,做农机智能化发展的践行者

杨元喜院士:北斗系统开通,艰巨挑战还在后头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