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谢先德院士丨寻矿识矿爱矿人

俄罗斯科学院外籍院士 谢先德

著名矿物学家。1952年入南京大学地质系学习,1959年毕业于第聂伯尔彼得罗夫斯克矿业学院(现乌克兰国立矿业大学),获地质矿物学硕士学位。曾任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所长、中国科学院广州分院院长兼广东省科学院院长、广东省科协主席、第八、九届全国人大代表等。1990年7月在第15届国际矿物学大会上当选为1990-1994年度国际矿物协会主席,2001年被选为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获国家自然科学奖、全国科学大会奖等多个奖项。1990年被中共中央组织部表彰为“全国优秀领导干部”,1994 年被遴选为“全国百名人民好公仆”之一,1998 年获广东省科学技术突出贡献奖一等奖,同年获“广东省有突出贡献专家”称号。


从研究地下的矿物“宝藏”到“天外来客”的陨石,从开展地下核试验的地质调查到资源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研究,在50余载的科研历程中,谢先德始终是紧跟国家需求,跋涉于寻找及研究新矿物的征程中。
他是我国首次地下核试验的幕后英雄;他在探秘天体物质过程中不断取得突破,为中国科学家赢得了话语权;直到古稀之年,他仍然沉醉在宇宙空间科学的探究之中,并推动相关领域的研究走上世界领先水平……


留学回国,在矿物研究中“小试牛刀”


1959年,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多了一位满怀抱负的年轻人,他就是刚从苏联留学回国的谢先德。谈到当初如何选择从事矿物学的研究,谢先德说,祖国的召唤最终成就了他的这一决定。“在那个激情燃烧的年代,个人的选择和时代命运紧紧结合在一起。”


1952年,即将高中毕业的他偶然从报纸上得知,中国矿产资源丰富,可是全国却只有150多名地质学者。于是,他毅然报考了南京大学地质系。由于成绩优秀,读大学二年级的谢先德被选派到前苏联的第聂伯尔彼得罗夫斯克矿业学院深造。1959年,他以全优的成绩获得该校地质矿物学硕士学位后,选择了到中科院地质研究所工作,以自己的知识报效祖国。 


当时,硼酸盐矿物研究成为他回国后的第一个科研课题。“硼酸盐矿产是一种重要的战略资源,广泛应用于医药、冶金、核工业和航空航天等领域。”谢先德说,我国硼矿资源丰富,但相对的基础研究却十分薄弱,因此使得这一重要资源不断流向国外,让他感到很痛心。由此,谢先德从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化学研究所等四个研究所,联络了6名年轻人,组成了科研协作队,对青藏高原盐湖沉积物的矿物组成作了研究。


在不到三年的时间里,先后发现了4种新的硼酸盐矿物和一批罕见的硼矿物,并发表了12篇研究论文,还出版了一部40万字的“硼酸盐矿物”专著,弥补了国际上相关资料的不足,论文成果多次被国外学者引用。此外,他还参与了对我国多金属矿床氧化带硫酸盐矿物的研究,是锌赤铁矾和锌叶绿矾两种硫酸盐新矿物的主要研究者之一。




1990年7月2日,谢先德(左三)在当选为国际矿物协会主席后的庆祝酒会上。

潜心研究,“地下核试验”中的幕后英雄


上世纪60年代,正当谢先德如痴如醉地沉浸在探寻矿物之中,并即将取得更多新成果的时候,组织上交给了他一项新的科研任务——开展我国地下核试验方面的研究。这是一项神圣而又充满挑战的任务。他们的研究课题涉及地下核试验场地的选定、实验室模拟、爆炸效应研究等。


当时的条件非常艰苦,生活在荒芜人烟的戈壁滩上,工作接触的是对人体有害的强放射性物质。面对这些,谢先德没有退缩,而是与地下核试验小组的同志一起,全身心地投入到新的国防科研工作中。他主持了对我国第一个地下核试验场的地质填图、样品采集和能用性评价,在首次地下核试验爆炸成功后进行了现场地质调查,为利用地下核试验生产高压技术矿物提供了实验依据。 


1969年10月,中国第一次地下核试验获得成功,谢先德为此流下了激动的眼泪:此时此刻,他真正品味到了把自己的知识和祖国的需要融汇在一起的真正含义。


1975年10月,谢先德在我国首次地面核爆炸弹坑(照片的最右侧)做现场调查。


1975年和1985年,作为项目负责人,谢先德两次率队对我国唯一的一次地面喷发式核试验进行地质地球化学效应的研究。其研究结果为地表核爆炸威力的评定提供了重要参考依据,也为我国地下防原子工程的设计提供了基础资料。其中,“我国首次地下核试验地质效应”研究成果获得了1978年度中国科学院重大成果奖。


1984年10月,谢先德与美国学者在加利福利亚州的莫哈威沙漠地区做地质调查。


探秘陨石,研究从“地下”到“天上”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前苏联开展的“登月计划”,引起了谢先德的关注。1977年,他参与了《月质学研究进展》专著的编写工作。这是中国第一部系统介绍美国阿波罗登月计划和前苏联月球探索的书籍,为我国月球探索计划的制订提供了丰富的基础材料。


上世纪70年代中后期,他参加了吉林市陨石雨的综合研究。其中,《吉林陨石雨论文集》获得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奖,专题研究成果“吉林陨石综合研究”获得1985年度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小行星在太空飞行过程中会受到其它星体的碰撞,而在矿物中留下受冲击痕迹。”从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他转而开展太空中星体碰撞的研究。他与弟子陈鸣博士等,对传统冲击变质理论进行了重要修改和补充,发现或参与发现了10种天然高压相新矿物。研究成果“岩庄陨石综合研究”获得1995年度广东省自然科学一等奖;“极端高压矿物学和陨石的冲击变质特征”荣获2002年度广东省科学技术一等奖。 


谢先德的研究始终站在国际最前沿,他的足迹遍布美国、德国等地。上世纪80年代后期,他与美国学者赵景德博士合作,对空间科学中的微矿物学研究成果进行了系统总结。他们的英文专著在1990年底获得了美国联邦地质调查局地质分部的“最佳著作奖”。

  

立足广东,开展可持续发展研究



20世纪90年代初,谢先德在矿物学领域不断耕耘的同时,也预见到资源和环境研究对广东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深远意义,并组织了几个省级重大项目,如“八五”和“九五”期间先后完成的“东江流域的综合治理与开发”、“海平面上升及其对广东的影响与对策”、“广东沿海地质环境和地质灾害”等。这些项目对保护沿海地区的生态环境、关注流域治理和地质环境、防治地质灾害等都有前瞻性和重要的现实意义。
其中,“东江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对东江流域的水资源和其他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以及环境保护与污染防治等方面做了较全面的研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措施建议,形成了《广东省东江流域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和《广东省东江流域治理开发专题研究》两本专著,研究成果获1994年度广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他还主持开展了“海平面上升对广东沿海经济发展的影响及对策研究”,并出版了《广东海平面变化及其影响与对策》专著。研究成果获2002年度广东省科学技术二等奖。 

此外,谢先德院士还主持建立了广东省矿物物理与材料研究开发重点实验室,并担任实验室主任。他带领实验室科研团队,以矿物学基础理论与应用研究为方向,以新型矿物材料的研制为出发点,致力于开展有市场前景的矿物材料的应用和关键技术研究,取得了系列成果。他主持编写的学术性专著《中国宝玉石矿物物理学》,填补了国内宝玉石界学术性论著的空白。


省科协党组成员、专职副主席冯日光(左一)走访慰问谢先德院士(左二)



本文原刊于《广东科技报》2011-07-09 08版  《俄罗斯科学院外籍院士谢先德 寻矿识矿爱矿人》 作者 冯海波


推荐阅读

中国科学院院士曾庆存:勇攀气象学之巅,情牵故乡的云

父子师徒皆院士,两代人接力打造水产种业“硅谷”

罗锡文院士| 顶天立地,不忘初心,做农机智能化发展的践行者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