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大宝法王噶玛巴 | 烦恼是一种病,如何藉由众生了知且转化痛苦之因


修心七要


修心七要主要分七个部分来讲说。

第一部份是前行法。

第二部分是正行法。

修持自他交换如何能在遇恶缘时产生作用


第三部份是取恶缘为菩提道。

修持自他交换如何能在遇恶缘时产生作用


第四部份是明摄此生一世的修持。

第五部份是(心修成的量)心修成后的情况。

第六部份是修心的三昧耶(誓戒)。

第七部份是修心的学处。



噶当派的口诀「修心七要」,我们之前已经讲到了「转恶缘为菩提道」的总义部分,至于修心的方法有三种:


(一)转胜义菩提心为菩提道

(二)转世俗菩提心为菩提道

(三)特殊的行持


首先讲到

(二)「转世俗菩提心为菩提道」:

这里的根本偈颂是「众过皆归一,修一切大恩」


(「众过皆归一,思众皆有恩,乱境观四身,空护为最上,四行胜方便,随现遇而修」)。

所谓的「 众过皆归一」是指我们感到心里的痛苦以及身体的痛苦,还有别人对我们造作的伤害时的痛苦,但是这些痛苦并不是他人所造作的。


透过我们的观察,「痛苦」的根源并不是来自他人,而是自己。


痛苦的根源是自己,都是由于「我执」而产生的。


说到「我执」,所有的众生,所有的人类都依著对「自我的执爱」而有各种的造作,而在我们的内心当中,由于我们自己的私欲、欲望太大了,所以我们总是想要胜过别人,但是我们却没有想到自己本身也是依靠着他人在生活,所以当我们伤害他人的时候事实上也是害了自己。


我们从出生到现在都没有真正地获得幸福,甚至从出生开始我们的生活环境就不好,而这一切都是因为业力而产生的,也就是由于我们过去的「我执」、对自己的执爱而造作了不善业,如今这些不善业的业果成熟, 因此我们知道这一生的不幸福都是由于我执跟执爱所造成的,而已拥有的幸福也会因为我执跟自私而破坏掉。


以上所讲的「道路皆归一」主要是要去除我们的我执, 译文已经讲完了。


再讲到「修一切大恩」,一切众生对我们都是有大恩德的,而一切众生也能够帮助我们得到究竟的福乐。


「究竟的福乐」即是「究竟的解脱」,在人道众生当中,我们说「遍知的佛」即是指「究竟的福乐」,而为了能够得到究竟的福乐,我们需要有两个友伴。


第一个友伴即是「佛」。

想要在这个人身阶段获得解脱,便需要由一 个已经获得解脱的人来引导我们,如佛世尊亲身示现了解脱的道路,并证悟究竟解脱,因此我们可以说这第一个友伴即是佛。


第二个友伴是「一切众生」,这里要讲到解脱的因,解脱的因就是利他及不伤害,而利他的课程,是需要缘一切众生去修习,也就是我们要对一切的众生提起利他的心,要向等虚空的一切众生发起利他的心,如果我们不向等虚空的一切众生发起利他的心,我们是没有办法得到究竟解脱的。


因此「一切众生」都是帮助我们成就究竟解脱果位的友伴,也是能够帮助我们发起菩提心及慈悲心的对境,因此佛的恩德跟众生的恩德都是一样的。


就如同之前提到的,一切等虚空的众生,一切以人为主包括动物等一切众生,都是直接或间接地在利益着我们,所以众生对我们的恩德非常的大。


尤其是对我们造作伤害的敌人跟仇人,可以说是对我们特别有恩德与利益的,这不只是对一个修行者来说是如此,就连对平常人来说,仇人也是具有利益的。


首先我们以修行人来说,为什么伤害我们的人对我们是有利的呢?


比如说我们在修行六度的修行时,其中有一个是忍辱的修持,如果我们没有这些对我们造作伤害的敌人跟仇人,我们就不可能修持忍辱波罗密了。


若是他们没有给我们造作任何的困难跟各种麻烦的话,我们就没有对象可以去修持。


如果有人给我们吃饭我们自己不吃,这不叫做忍辱。然而如果有人对我们说各种的恶语,甚至打我们,让我们生起烦恼心,尤其特别是让我们生起瞋心、生气的时候,这个对象即是帮助我们修持忍辱的对象。


所谓的忍辱即是我们更要对这个对象去生起利他的心,不要对他生起敌对的心。


但在这里并不是说,如果有人要来杀我们或者来打我们的时候,就任他为所欲为,不去作任何的阻止,相反地我们理当阻止他,但是要向对方生起一念慈悲的心,要想到他将会领受自己恶业的果报,因此我们应该用这样的思维去阻止他作不善的行为,这即是叫忍辱。


在我们做一些比较大的事业时,常常是会需要一些不善顺的违缘,而各种不善顺,也是另外一种激励我们朝向更好境界的力量。


比如说像有一些国家,会组织很多不同的党派,一方面看起来会对国家造成伤害,但另一方面也许能够促进大家往更好的方向发展。


所以说在我们菩提道的修持时,也需要像这样子的一种利益,比如说,当他人在伤害我们的时候,要我们不生气。

虽然佛陀要我们不要生气,我也是这么的说,但是要不生气基本上是不可能的。


由于我们自己的烦恼是非常的炽盛,因为被烦恼所覆蓋蒙蔽著,因此我们自己根本是没有办法自主的,自己不能够控制,然而我们所能做的即是转换我们的心念跟念头。


比如说当有个病人,尤其是有精神方面的疾病,有心病的这样的一个人,这些人可能会去攻击或伤害自己的父母、亲人、帮助他的人,甚至也会给照顾他的医护人员造成很大的困扰,虽然他的行为很令人生气,但是医生及了解他的亲人并不会因此生气,因为他们知道这个病人是完全不能做得了主的,他是不能够控制自己的,他受了疾病的影响所以这并不是他真实的本性,真正的性格。


烦恼也是同样的道理,也是一种病,使得我们自己根本无法控制自己,就像有些人在生很大的气或起很大烦恼的时候,他整个表现跟态度,整个身心都完全变得不一样了,而这样子的情况可以说是生病了,是烦恼的病,当我们有这样子的一种认知的时候,自然由外境所影响而产生的气愤、瞋心就会减少。


因此最好的情况是我们要尽力、尽量的去利益一切的众生,尤其是以人为主,乃至于狗、动物、昆虫等众生,再不然的话至少我们也要常常的为一切众生祈愿,愿他们能够远离痛苦获得快乐,至少也要有这样祈愿的心。


因此有一些人可能会想,慈悲的心是佛法里面所提到的,是我们本来没有,是到了善知识那边去学习之后,因为自己的练习而生起的慈悲。


事实上,慈悲的种子是任何一个众生都有的,如果我们没有慈悲的种子,就算去学习也是没有办法生起慈悲心。


就像我们都有爱自己、爱他人的心,这种爱心可以说就是慈悲心、菩提心的基础,而佛教说,就是要将爱自己的心以及爱一点点周围他人的心,将它扩大、扩展到能慈爱更多的人,乃至于当我们的心量放大之后,对象是一切众生。


所以我们首先要能认识自己本来就有的「爱心」,然后再将我们所拥有的爱心增长扩大,我们要能对受苦的、衰败的众生生起利益及慈爱的心。


有的时候并不容易,所以佛教对于要如何能「利他」的教授口诀就是「要减少我们的私欲心」,而如何将「利他」的心增广扩大的口诀即是「将我们的爱心再进一步的升华」。





开示课程 修心七要 

日期:2004年12月19~26日

地點:印度 上密院





相关开示视频

《修心七要》

2019 嘉察仁波切


《修心八颂》

法王噶玛巴 2017-2018年全年三次开示



观音心咒

共修


▽扫下方二维码进入共修群▽



| 共修方式 |


当日自己念诵总数+当日当下群内总数 = 当日共修总数






|往期精选|


荷担如来家业——杠起《甘珠尓》的深远意义

噶玛噶举黄金珠蔓传承简述 | 源流及历代主要上师

《密勒日巴尊者传记》开示·将上师观待为佛的功德利益

大宝法王噶玛巴开示 《虔心悲切遥呼上师祈请文》

噶玛噶举黄金珠蔓传承一览·高清图

二十一度母礼赞文 | 大宝法王噶玛巴开示及口传快诵






DharmaInterconnected

正法互联

碎片化系统闻思修


一切有为法 如梦幻泡影 如露亦如电 应作如是观

—《金刚经》—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