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硝烟笼罩特拉维夫——建国之初的以色列是怎样逃过内战之劫的? | 圣地三十年手记

张平 平行逻辑 2023-03-31

独角兽导读

《圣地三十年手记》是张平教授的散文作品集。最初是《圣地八年手记》,后来是十年,十五年,二十年,三十年。


结合在以色列长年生活经历和学术研究,《圣地手记》(简称)贡献了了解以色列及犹太人世界的既有理性深度又有文化趣味的不二选择。


作品集分七个部分:人物记风土记政情记战火记问学记智慧记顿悟记。未来,将在“平行逻辑”公众号,陆续发表。集子还未出版,能抢先阅读者,不可谓不是一种福利。

硝烟笼罩特拉维夫——建国之初的以色列

是怎样逃过内战之劫的?


1948年6月21日,建国刚满一个月的以色列国滑到了内战的边缘。

 

前一天下午,犹太军事组织伊尔贡的军火船“阿尔特兰纳”号抵达以色列中部城市纳坦尼亚一个叫韦特金的村庄旁的海滩外。这条船是11日从法国布克港启航的,船上有940名应征参战的欧洲犹太新兵,5000支步枪,250挺布伦轻机枪,500万发子弹,50支反坦克火箭筒,10辆布伦机枪装甲战车。这批价值1亿5千3百万法郎的军火绝大部分是当时的法国政府根据其与伊尔贡组织签署的秘密协议而提供的军事援助的一部分。法国这样做的目的据信是为了防止英国控制下的约旦占领耶路撒冷。

 

“阿尔特兰纳”号抛锚后,开始一切顺利,新兵们下了船,前往训练基地,部分军火也运下了船。然而,到了晚上,以色列国防军与伊尔贡因军火的归属发生了争执。国防军要求所有军火上交,伊尔贡则要运送给自己的军事组织。夜里十一点,国防军调动了大批部队包围了海滩,设置了路障,海军也派出两艘炮舰监视“阿尔特兰纳”号的行动。国防军指挥官随后给已经登船的伊尔贡领导人梅纳海姆·贝京发出最后通牒,要求伊尔贡在十分钟内投降,交出军火船及全部军火。然而贝京对此置之不理,坚持要求跟政府对话,谈判武器的分派问题。与此同时,岸上的伊尔贡成员继续卸载军火并装上卡车,试图穿过国防军的封锁线,运往伊尔贡军营。

 

燃烧中的“阿尔特兰纳”号军火船。图片来源:网络。


双方就这样僵持了一天一夜。21日晚间,失去了耐心的伊尔贡成员向国防军封锁线开火,打死两名国防军士兵,双方随后发生激烈交火,四名伊尔贡成员被打死,十数人受伤,贝京率“阿尔特兰纳”号及船上100多人驶离韦特金海滩。第二天,韦特金附近的伊尔贡成员向国防军投降,战火转向了南方数十公里外的特拉维夫海滩。

 

以色列在1948年5月14日宣布建国,随即遭到阿拉伯五国联军和巴勒斯坦武装组织的大举围攻。犹太国在兵力和装备都处于劣势的情况下,艰难地稳住了战局,并赢得了一次难得的停火,有机会喘一口气,重整兵力。然而6月11日停火协议刚生效,十天后犹太人内部便兄弟阋墙,豆萁相煎,如果不能及时控制局面,引发大规模内战,那么很可能不需要阿拉伯人再动手,犹太国将自取灭亡。

 

而祸根是建国时以色列三大军事组织——哈加纳、伊尔贡、莱希并存的局面。
哈加纳成立于20世纪20年代初,是犹太复国主义最早、最强大的军事力量,也一直是犹太复国主义组织官方认可的唯一军事组织。伊尔贡是30年代初从哈加纳分裂出去的一个激进军事组织,其理念是热布廷斯基的“犹太复国主义修正派”,强调暴力斗争是建国的唯一手段。伊尔贡曾制造了著名的大卫王饭店爆炸事件,被英国托管当局定性为“恐怖组织”。莱希,又名斯特恩帮,是40年代初从伊尔贡分裂出去的一个更为激进的军事组织,以暴力对抗英国托管当局为主要宗旨,曾先后试图与纳粹德国、苏联结盟。


建国前,这三大军事组织之间便明争暗斗,互相看不上眼。犹太复国主义组织官方将伊尔贡和莱希看成惹是生非、败事有余的累赘,曾协助英国当局抓捕其成员。伊尔贡则认为哈加纳过于软弱,大而无用。在韦特金海滩事件中,贝京便公开说武器要运给保卫耶路撒冷的伊尔贡战士,因为哈加纳那些士兵只配保卫特拉维夫。

 

三大军事组织只是一个大致划分,实际情况比这个还要复杂。比如哈加纳内部的精锐部队“帕尔马赫”突击队,不仅逐步成为一支相对独立的部队,而且因其强烈的基布兹共产主义背景(延展阅读:剑履山河——以色列基布兹的神话与现实,与其他哈加纳部队还有意识形态上的分歧。


所有这一切,都让以色列国的缔造者、开国总理本·古里安感觉芒刺在背(延展阅读:解读本•古里安的双手——以色列国忧思录,寝食难安。他相信犹太国要生存,一定要有一支统一的军队,而且只能有一支军队。他同时明白,要把这些桀骜不驯的军事组织统一起来,非有雷霆霹雳的惊人手段不可。然而以色列国强敌环伺的险境又使得事情格外微妙——一方面要统一军队,另一方面又要避免冲突失控而引发内战。如何在这中间找到一条安全的途径,让本·古里安费尽了心机。

 

建国后的第十二天,1948年5月26日,本·古里安发布建军令,成立以色列国防军,命令所有犹太军事组织加入国防军,停止独立活动。经过谈判,伊尔贡和莱希同意其部队成建制地加入国防军,并保证不单独购买武器,接受统一的军火管理。


参战的以色列国防军。图片来源:网络。


麻烦的是,“阿尔特兰纳”号上的军火,是伊尔贡在此之前就已经获得的,因此贝京认为至少其中一部分武器应该专门供给国防军里的伊尔贡部队。本·古里安则反对伊尔贡的任何特权,要求由国防军统一分配。双方对这一事件的深层含义的理解也南辕北辙,贝京认为这只是一个技术问题,可以通过协商解决;本·古里安则认为这是一个严肃的政治问题,贝京讨价还价的态度是叛乱行为,是在摧毁以色列国防军,进而摧毁新生的犹太国家,因此必须迅速加以解决,且在必要时不惜使用暴力手段。为此,他在政府紧急会议上明确表示:“要么伊尔贡彻底投降,要么以色列国解散自己的军队!”


6月22日凌晨零点三十分,“阿尔特兰纳”号在特拉维夫中心海滩外落锚停泊。大批伊尔贡战士从四面八方涌向特拉维夫的海滩,很多人来自已经加入国防军的伊尔贡部队,他们冲破了国防军的防线,在海滩上协助“阿尔特兰纳”号卸载军火,同时围攻并占领附近的国防军阵地。当天中午,本·古里安召见了哈加纳将领伊戈尔·阿隆,两人密谈了十五分钟,本·古里安告诉阿隆要不惜代价快速解决问题,“我们所面对的是一场公开的叛乱,不仅特拉维夫有可能落入叛乱分子的手中,整个以色列国的前途都危在旦夕。”


临危受命的阿隆立即组织好了部队。下午三点半,阿隆向贝京发出最后通牒,给伊尔贡半个小时的时间投降,被贝京拒绝。4点整,以色列国防军炮兵开始向“阿尔特兰纳”号射击,第二炮击中了船上的仓库,引发大火。船长组织灭火失败,担心船上的军火会被引爆,下令弃船。此后船上的士兵跳海游向沙滩,岸上的战友忙着用小船救人,伊尔贡败局已定,冲突至此结束。整场冲突中,伊尔贡方面阵亡十四人,国防军阵亡三人。


随后,200多名伊尔贡成员被捕,伊尔贡军事领导层几乎全体身陷囹圄。伊尔贡则通过其秘密电台严厉谴责以色利政府的行为,宣布废止其与政府达成的所有协议,不承认以色列临时政府的合法性,要求政府辞职。6月24日,以色列政府宣布赦免所有伊尔贡成员的罪名,保证释放已被关押的伊尔贡军事人员。到8月,伊尔贡成员被全部释放,他们的行为没有再受到任何形式的追究。

 

然而伊尔贡和莱希的部队被彻底解散了,已经成建制加入国防军的单位也被解散,士兵被分散到国防军各部队中去。1949年,在独立战争结束之后,本·古里安不动声色地从军队中清洗掉了“帕尔马赫”派的军官,其中第一个被清洗的便是伊戈尔·阿隆。至此,本·古里安统一军队的大功算是告成,军队从此属于国家,不再属于任何政治组织。以色列国内部安全了,本·古里安终于可以睡个好觉了。

 

“阿尔特兰纳”号何以没酿成内战呢?

 

伊尔贡领导人贝京。图片来源:网络。


这首先要归功于犹太文化中“犹太人不杀犹太人”的传统。整场冲突中,比较强大的国防军内部抗命现象屡屡发生。在“阿尔特兰纳”号驶往特拉维夫的途中,国防军命令空军将其击沉,结果所有的飞行员,包括非犹太裔飞行员,均抗命不从,回答都是一样的:“我来以色列参战,不是为了来炸犹太人的。”在22号炮兵参战时,第一个接到命令的炮兵选择抗命,并且表示不在乎为此受到军事审判,哪怕被处以死刑也无怨无悔。事件结束后,共有八名国防军士兵因抗命而受到军法审判。虽然这些抗命行为没能阻止冲突的爆发,但其表现出的强大的反内战愿望则是阻止冲突扩大为内战的最重要因素,也是以色列政府迅速赦免所有伊尔贡成员,想方设法缓和局面的最主要的动力来源。

 

其次是伊尔贡领导层,特别是贝京本人的克制态度。贝京是一个头脑清醒、胸怀大局的一流政治家。虽然他在对外暴力行动上比较激进,但在犹太人的内部斗争中一直坚持“打不还手”的非暴力原则。建国前,当哈加纳协助英国当局抓捕伊尔贡成员时,贝京的指示便是“不报复,不向犹太人开枪”。在整个事件中,贝京一直命令手下不得向国防军开枪,但现场情况太乱,他的命令没得到执行。在事件发生后的电台广播中,贝京一面强烈谴责本·古里安的行为,另一方面也反复呼吁伊尔贡成员不要开枪,不要兄弟阋墙,不要忘了外敌阿拉伯人在门口威胁着犹太国的生存。贝京后来能修成正果,出任以色列总理并获得诺贝尔和平奖,与他个人出色的政治素养密切相关。

 

其三是以色列政府的和解姿态。在事件发生,以色列政府统一军队的主要目标达成之后,政府对伊尔贡成员没有搞秋后算账,而是全部赦免释放,并保证不予追究,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双方的矛盾,给民族和解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对于讲求“平行逻辑“的犹太人来说,发生内部冲突的情况可能并不比其他民族少,但防止冲突失控的本事确实比很多民族高。这一特征在1948年的这场冲突中表现得淋漓尽致,这一特征也将体现在以色列2023年的宪政危机之中(延展阅读:2023以色列宪政危机与“逆现代化”的危险前景



张平 2023年3月31日星期五 于特拉维夫


文内配图仅展现摄影艺术,与本文内容无关

延展阅读:

1/ 剑履山河——以色列基布兹的神话与现实
2/ 死刑,不予执行!——以色列国的死刑与平行逻辑实践

3/ 解读本•古里安的双手——以色列国忧思录

4/ 2023以色列宪政危机与“逆现代化”的危险前景

5/ 以色列为什么没有宪法? 

6/ 乌克兰能否成为“放大版以色列”?——“前哨文明”的机遇与困境 

7/ ChatGPT能否接替我译注《密释纳》?——有关人、经典与智能的思考

8/ 我们为什么缺乏逻辑思维能力 




和张平一起,探寻以色列文化

关注“平行逻辑”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