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董志翘丨古代汉语教学中的语言与文化——兼谈王力先生的古代汉语教学法

语言学 2023-07-17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中国古典学 Author 中国古典学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



阅读本文前,请先点击上方的蓝色字体“语言学”,再点击关注,这样就能天天免费收到精彩文章了。每天都有更新,完全是免费订阅,请放心关注!




董志翘:古代汉语教学中的语言与文化

——兼谈王力先生的古代汉语教学法

王力先生学术讲座第三讲


2023年3月17日下午,“王力先生学术讲座”系列第三讲在北京大学三教105教室举行,由北京语言大学文学院特聘教授、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董志翘老师主讲,主题为“古代汉语教学中的语言与文化——兼谈王力先生的古代汉语教学法”。讲座由北京大学中文系古代汉语教研室主任、长聘副教授赵彤老师主持。


董老师首先对于讲座主题中的“语言”和“文化”作了界定。根据索绪尔对汉字和汉语都为概念的符号这一特性总结,文字即第二语言,所以这里所说的“古代汉语”应当包括汉字。同样,“文化”在此也是广义的文化,包括精神文化与物质文化两个方面。


例如以汉字构形理据来看汉字的文化内涵,“心主神明”,“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是古人的一个重要命题,古人把心作为思维的根源,《说文》中“念、想、怨、怒、愁、恋、恶、惑、感、忘、惟、怵、怪、恼、恨、悟、悦、恭、慕 ”一类的字都属“心”部或为“心”部的变形,现代科学对于心脏控制大脑的研究成果也提供了有力的实验依据。更为科学地来看,心和脑是互相作用的,其中心是起主导作用,这在古人的认知中也非常明晰:《说文》在“心”部前设立“囟”“思”两部,《说文·囟部》:“思,睿也。从心从囟。”《说文·思部》:“虑,谋思也。从思,虍声。”表思维活动的核心词“思”“虑”等字都与“心”“囟”有关。



王力先生是紧密结合古代文化进行古汉语教学的倡导者和实践者,在1962年11月出版的《古代汉语》教材中首创“文选”“常用词”“古汉语通论”三结合的新模式,其中“古汉语通论”这一部分又特辟“天文、律法、乐律、地理、职官、科举、姓名、礼俗、宗法、宫室、车马、饮食、衣饰、什物”等十四个专题来介绍与古代汉语相关的传统文化知识,同时也将古代文化常识体现在每篇文选的注释中。后来为满足读者需求,又从《古代汉语》中抽出相关古代文化常识部分的内容加以扩充,出版了单行本《中国古代文化常识》。该书经过四十多年的不断修订再版,在学界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不仅如此,董老师还回忆了当年参加王力先生在北京天文馆举办的“古汉语天文学知识讲习班”的往事。该讲习班具有文理学科交叉融合和多媒体教学方式两大特色。我们学习古代汉语是为了培养阅读古书的能力,而古书中有不少讲到天文和历法的地方,王力先生从语言学角度主讲了“为什么学习古代汉语要学习天文学”,并从“经”“史”“子”“集”中的典型例子分别进行了详细的分析讲解,如《诗经·鄘风·定之方中》中有“定之方中,作于楚宫”一句,“定”为北方星宿名,此星昏而正中属于孟冬农闲时节,因此可动工修建宫殿等;同时王力先生还请了北京天文馆的专家从自然科学的角度给大家普及天文知识,结合录音、动画、实况录影等多媒体的手段丰富了教学形式,让大家受益匪浅。董老师表示,这段经历也让他在之后的古汉语教学中努力遵循王力先生的教导,尝试着不仅仅满足于对字句表层意思的理解,而要结合其深层文化背景进行探究。




为了让大家更好地理解古汉语学习中传统文化的重要性,董老师结合了五个例子来给大家作具体诠释。


第一个例子来自《左传·成公二年》:“癸酉,师阵于鞌。邴侯御齐侯,逄丑父为右。晋解张御郤克,郑秋缓为右。齐侯曰:‘余姑翦灭此而朝食!’不介马而驰之。”要想准确理解此句中的“朝食”“介马”,就必须牵涉到古代战前的准备工作。《文公七年》:“训卒利兵,秣马蓐食。”杜预注“蓐食”为“早食于寝蓐也”,王引之在《经义述闻》中提到《汉书·韩信传》中的“蓐食”时,认为此处的“蓐”应采取《方言》中的“厚”义,即丰厚的食物,较为符合战前将士的准备工作,因此杜注有误。由此,董老师提出“朝食”不应释为“早饭”,“朝”当读为cháo,为“会聚”之义。司马迁在《史记·齐太公世家》“破晋军会食”中即读“朝食”为“会食”,指胜利后犒赏性的庆功会餐。同样,“介马”常被训为上战场前给马披甲,《说文·马部》有“”字,释为“系马尾,从马介声”,因马尾较长,故古人在投入战斗或出行前都要将马尾打结。结合例句的下文来看,“(齐侯之车)骖絓于木而止”一句即因“不介马”所致,马尾不结而垂散,不断摆动,互相干扰,所以使边上的马缰被树挂住。“”“紒”“结”“髻”为同源词,从出土文物和墓室壁画中也能够得到相关的证明,所以“介马”理解为给马尾巴打结较为妥当。


第二个例子是《成公二年》中“韩厥执絷(马)前,再拜稽首,奉觞加璧以进”一句。古代臣子面见君主有“执贽稽首”之礼,而例句中韩厥所为是“执絷前”,“絷”为绊马索,“贽”才是古代初次拜见尊长所送之礼,似乎此处行文存有文字讹误。董老师结合《左传》中另一处“执絷”的用法,分析出这两处都处于战胜国臣子进见被俘他国公侯的语境中,因此此处表面借“执贽”之音,而用“执絷”之实;表面借“执贽”之礼仪,而表“羁缚”之本意。用绊马索表达“你栽了”“我可囚缚、羁缚你”之义,是古人常用的“借物表意”用法,“奉觞加璧”亦是,“觞”者即“伤”,“璧”者即“逼”,意为“我可以伤害你”“故逼你就范”,表面上是符合礼仪的自谦之词,事实上则非常咄咄逼人,这种修辞手法在《左传》及古代文献中触处可见。


第三个例子同样来自《左传》。《宣公二年》:“将谏,士季曰:‘谏而不入,则莫之继也。会请先,不入,则子继之。’三进及溜,而后视之。曰:‘吾知所过矣,将改之。’”有的注释“三进”为“向前走了三次”,董老师指出,这个注释从字面上讲并没有问题,但是没有契合原义,原因是脱离了当时的文化背景,不了解古代的宫室制度及礼仪制度造成的。古代宫室通常分为“门——屏——庭——阶——堂——室”这种空间布局,因此这里的“三进”有着特定的含义,即“进门——入庭——登阶”,《仪礼》和《管子》中均有相关流程记载,结合董老师演示文稿中的古代宫室图示则使我们对此有了更清楚的空间感知。此外,古代院落中进了门是庭,庭后是堂,堂后是室,室门叫“户”,室和堂之间有窗子叫“牖”,室的北面还有一个窗子叫“向”。上古的“窗”专指开在屋顶上的天窗,开在墙壁上的窗叫“牖”,我们由此又可以明确理解《新序》“叶公好龙”这一典故中“窥头于牖,施尾于堂”的具体意象。


第四个例子是《诗·邶风·静女》中的“彤管”一词。千百年来,古今学者对此众说纷纭,各执己见,莫衷一是。迄今较有代表性的说法有“笔管”“箴管”“乐管”等几类。董老师认为“管”即“菅”之异体字。古字书中从“竹”之字与从“艸”之字每通,《说文·艸部》:“菅,茅也。”《毛传》“荑,茅之始生也。”故“彤菅”即“红色的茅草”,与下文“自牧归荑”互相应证。“菅”有“彤菅”“赤菅”,犹“荑”有“丹荑”“红荑”,“茅”有“丹茅”“红茅”,这在诗词中也属于常见的意象。其次,关于《诗经》时代男女幽会赠送红色茅草的礼俗,董老师又从上古音入手,“管”“菅”“葌”“兰”“柬”均为“見”母“元”部字,故都可训为从“柬”声的“兰(蘭)”,那么将“彤管”训为“红兰”更符合先秦诗歌中记录赠香草以示爱情的习俗,把“管(菅)”释为“兰”是符合当时社会观念的。至于为什么会是“红色”义,董老师推测这与红色象征光明及周人尚赤有关,古诗文中不乏关于兰草发光及以兰草喻辉光的描述。


第五个例子为《战国策·赵策》:“媪之送燕后也,持其踵为之泣,念悲其远也,亦哀之矣。”其中,“持其踵为之泣”意为“握着她的脚后跟对她流泪”,这一举动和古人送别时的“执手而别”的习惯有出入,因此在探讨这个行为的背后原因时需要结合整个语境来看。董老师联系前文注意到古代的车制问题,春秋战国时期的车轮直径一般为六尺六寸,当时一尺相当于0.23米,故其轮之直径约为1.5米。根据出土的“大司空村墓175号”车轮直径为146厘米。与《考工记》所记略同。据此,当时的车轮半径约0.75米左右。而车舆底板的高度亦在0.75米左右。此句中燕后已登车,赵太后在车下,故只能“持其踵为之泣”,帛书《战国纵横家书》中作“攀其踵”则更为形象地描写了这一幕。

讲座最后,董老师总结到:以上涉及古代文化常识的五个例子,旨在说明王力先生提倡在古汉语教学中紧密结合文化的教学方法是非常重要且行之有效的,这也启发我们在古汉语的教学和阅读中,只有透过语言文字的表象去深追传统文化的内涵,才能达到“知其然,且知其所以然。”




目前我们共有“语言学”“简牍学”和“讲座与学术”三个公众号,三者有所分工而又互相补充:


“语言学”专门发布最新的语言研究资讯、社会热点话题的语言学解析等内容;

“简牍学”专门发表简牍学及出土文献相关研究成果、学术信息;

“讲座与学术”专门发布语言、文学、历史、教育、哲学、社会、出土文献 等人文社科讲座预告和学术会议。

敬请新老朋友关注“语言学”“简牍学”和“讲座与学术”公众号,以便及时获取最新资讯!


推荐阅读

会议议程 | 国家“十四五”重大学术和文化工程《汉语大字典》修订高端论坛暨赵振铎教授、向熹教授95华诞学术思想研讨会


最全梳理〡《新华字典》出过多少个版本


张涌泉等:近代汉字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简读西北” 工作坊 | 第52期《悬泉汉简(叁)》研读(一)


新书速递丨洪德荣:《先秦符节的搜集、整理与研究》(附:后记)


[致哀]长沙简牍博物馆杨芬同志去世(1977-2023)


访谈丨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青年学者访谈014:李春桃


北京大学王力先生学术讲座(十)丨石锓:明代汉语疑问句功能的融合与扩展



温馨提示

推广内容如有侵权请您告知,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处理或撤销;互联网是一个资源共享的生态圈,我们崇尚分享。其他平台转载请注明(来源:语言学)。


转载仅供思考,不代表【语言学】立场。


今日文章就到这~近期,微信公众号信息流改版。每个用户可以设置常读订阅号,这些订阅号将以大卡片的形式展示。因此,如果不想错过“语言学”的文章,你一定要进行以下操作:进入“语言学”公众号 → 点击右上角的 「菜单」→ 选择「设为星标」

(END)

编辑:陈晓梅

审核:刘玉婷

来源:公众号“中国古典学”



- 扫码关注了解更多 -
再不分享,就要睡着啦……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