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大律嘉谈 | 自由意志(三)——何谓幸福,何谓生活的意义(下)

赵芳 法嘉LAWPLUS 2022-04-11

大律嘉谈

大律师的成长之旅,有哪些风景?

是阅尽千帆后的触类旁通,

还是挑高瞭望下的跨界视野,

专业之外,自有不一样的美丽。

“总法嘉谈”后,法嘉再度推出“大律嘉谈”专栏。

精彩的律界华章,在这里为你展开。

往期链接:

🔗大律嘉谈 | 东京之上 ——奥运无处不在,人生时刻精彩

🔗大律嘉谈 | 也谈自由意志

🔗大律嘉谈 | 自由意志(二)——我是谁,从哪里来,要往哪里去

🔗大律嘉谈|自由的复旦遭遇不“自由”的隐私保护

🔗大律嘉谈|自由意志(三)——何谓幸福,何谓生活的意义(上)

自由意志(三)

——何谓幸福,何谓生活的意义

(本文是“自由意志”系列的终章,

上篇请点击🔗跳转链接)


(三)生活的意义

谈完了“什么是幸福”这样宏大的议题,又要继续谈“生活的意义”这个同样宏大的议题。

“什么是生活的意义”?这绝对是一个私人化的问题,我无意评价。每个人都有每个人自己独特的生活意义。

实际上,生活的意义,与“喜好”和“厌恶”一样,属于人心的产物。而对“生活意义”的追求,也同样会如同对“喜好”和“厌恶”的追求一样,带来痛苦。


意义

既然是“生活的意义”,那么首先要分析什么是“生活”,什么又是“意义”。

所谓生活,就是生而活之。人生而存在,毋庸置疑,少有争议。而人们常常在讨论的,是什么才是“真正的生活”这样的话题。例如是应该随性自在,还是应该有所作为。而这类讨论,永远没有答案。因为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和追寻。

但事实上,只要稍加思考,我们就能发现,对于什么才算“真正的生活”的讨论,本身就是在讨论生活的不同意义。

那么,究竟什么是“生活的意义”呢?

生活其实没有意义。万事万物的本真就是存在,存在本身就是唯一的价值。而意义是人赋予的。

举例:张嘴吃饭有什么意义?

人张嘴吃饭可以是为了生存,可以是为了享受,可以是职业需求(厨师或美食评论)。张嘴吃饭是个行为,而行为的意义是吃饭的人赋予的。如果吃饭的人是饥饿者,意义就是饱腹;吃饭的人是美食家,意义就是为了享受;吃饭的人是美食家,意义就是推广优选食品。

所以,同一个行为、同一个事件并没有统一的意义,意义在于人心念的差异。

所以,“意义”也是心念的产物,与“追逐幸福”会产生痛苦一样,执着于“意义”也会落入同样的痛苦陷阱。

吃饭就是吃饭,如果饱腹是目标,就会想要吃越多越好,不然就不满足。吃饭就是吃饭,如果享受是目标,就会觉得食物越美味越好,不然就不满足。吃饭就是吃饭,如果带着推广的目标,也总会挑三拣四,觉得仍然不够美味,应该进一步提高。

但食物即使算不上丰沛,也吃饱就好;味道虽然不是米其林,但美味就好;菜品的质量也许达不到超凡脱俗,但一定有人喜欢。如果我们内心没有意义的标准,也就没有期望的落差,也就不会因为“意义”而感到折磨。

所以,生活的意义其实也是内心的一种欲望,也正是对生活意义这种欲望的不断追求和绝不满足,才导致人心的不充裕,痛苦的产生。

我们带着目标去行动,由行动产生的结果去赋予行动的意义。追求生活的意义和追求幸福生活并没有本质上的区别。越去定义生活的意义,对生活就越不满意,生活能实现的意义就越少。

所以,为了避免对意义的执着,避免人心的区分,应该把关注点放在行为本身,而非行为背后的意义上。


无法避免的行动和可以避免的意义

也许有人会说,照你这么说,既然生活没有意义,那么我们为什么要生活?为什么要力争上游、为什么要更快更高更强,躺平就好了。

如果这样理解,也不是不可以;但是,这种理解恐怕依然没有区分生活和意义的不同。

人生在世,无论怎么生活都绝对无法避免采取行动,因为世间万物都在运动之中。“不采取行动”本身也是一种行动,它是人决定“不动”的一种选择,它是人决定采取“静止”的行动,因此,和人决定“行动”一样,两者之间没有本质不同。

人皆无可奈何,被逼以物质自然形态的本能冲动活动。因此,谁也休想停止活动一刻。遏制活动的感官,心意却不离感官对象,是为自欺。谁如此,便称伪善者。相反,谁以心意控制感官,以活跃的感官从事奉献活动,而且没有依附,便崇高得多了。履行赋予给你的责任,因为行动比不行动好。不工作,甚至不能维持物质躯体——《薄伽梵歌》3:5-3:8)

人永远没有办法避免行动,也永远没法控制行动所产生的结果,但是人可以避免对无法控制的结果产生心理上的预期。

比如:我要努力学习,期末考第一名。

只要努力学习,就能期末考第一了吗?未必。

努力学习想考第一,首先得能参加考试,如果身体不适,或者发生意外,就不能参加考试,或者参加了也不能发挥水平。

即使身体健康,心情稳定,就能考第一了吗?未必。

即使身体心理健康稳定,也要题目对路,没有考到盲点,没有粗心大意,没有漏做题目。

即使精神专注,仔细认真,就能考第一了吗?未必。

就算自己做到完美,也要评卷老师尺度一致,以及其他对手发挥不如自己。

所以,即使是学习这么一件简单的事,也没人能控制学习和考试之间的因果关系。考试结果所涉及的因素太多太多,天时地利人和。蝴蝶一振翅膀,大西洋的另一边就能刮起龙卷风。做面粉的师傅如果没洗手,也能导致吃蛋饼拉肚子的学生考不上大学。

所以,作为人类,我们唯一能控制的部分,只有自己的行为这一项,任何超出“私我”之外的内容,都非自己能把握,也非自己能预期。如果对自己无法把握、无法预期的事情产生“十分具体的期待”,则失望几乎是无法避免的。

人生在世,几乎所有人都不可避免地在预期行动的结果,并提前赋予结果意义。这是为什么“人生在世,不如意事十之八九”。我看“十之八九”也过于保守,几乎可以说是百分之百。如果我们坐下来把明天会发生的事想上一遍,仔细记在笔记本上,第二天看着自己的预测,对比一下实际发生的,就会发现预测与现实,没有一丝一毫相符。

因此,在我们无法控制和预测行为的结果之时,却要预测十几年乃至几十年的“生活意义”,基于此定义自己的生活是喜是悲,是丰沛是贫瘠,岂非庸人自扰。

所以,为了避免烦恼,我们应当专注于自己能控制的部分,而能控制的部分叫做“行为”。


行为的关键

我们是行为的实施者,doer,我们不是结果的控制方,ruler。

即使我们无法控制结果,行为却一定会产生结果。而我们也不可避免要承担自己行为产生的后果。这种行为和结果之间一一对应的逻辑关系,叫“业力”,Karma。

比如:我晚上不睡觉玩手机到三点半。第二天睡眠不足精神萎靡,工作出错。工作出错这个结果,就是我晚上不睡觉行为的结果。如果老板因为我工作出错开除我,我就要承受这个后果。

我当然不知道我玩手机到三点半,第二天是不是一定出错。但是如果我早点睡觉,第二天精力充沛,就能降低出错的风险,以及即使出错,也不至于是致命大错。所以,如果想避免出现令我无法接受的后果,我就要管好自己的手,不要一直戳手机,早点睡觉。

行为和结果之间的逻辑关系,有时候是短期就能确定的,有时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例如抽烟30年终于得肺癌,这就是行为和结果之间长期的逻辑对应关系。

因此,想要避免遭受不良的后果,关键在于控制自己的行为。

善行通常有善果,恶行通常有恶果。所以人们常说,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李云迪嫖娼一事,虽然只是私德有失,但导致的后果却是毁灭性的。这也正说明了行为和结果之间的关系:结果并非自己能控制和预想,且为了不遭受结果,要先控制行为。

我们都在世间生活,即使生活没有意义,我们也并不想遭受痛苦。既然不想遭受痛苦,想无病无灾过一生,那就要谨言慎行,避免行为导致的恶果。


心念和行为的关系:当下

也许有人会问,我们怎么能做到一边行为,一边不想行为的意义呢?

我们当然能。

这就是“当下的力量”

凡具有疗愈功能的知识系统,无论是现代心理学,还是正念冥想,又或者是古典学派,例如佛学、吠檀多或瑜伽,都强调“当下”的重要性。

为什么我们要关注“当下”?

原因依然在于,“当下”是我们唯一可以控制的时间维度。

过去已经过去,无人能更改;未来还未到来,无人能预计;而当下这一刻,我做什么我想什么,由我做主。

我们每个人都有“全神贯注”的体验。在“全神贯注”的时刻,我们总是在做当下做的那件事。而在“全神贯注”的时刻,没有痛苦也没有忧虑。因为绝大部分时候,痛苦来自于过去的回忆,忧虑来源于对未来的不确定性。

如果每一刻都能把注意力集中于当下,不畏过往,不惧外来,就能无痛无忧。

所以,当下即自在

自在即自然存在,无所达致。专注、宁静、不带期许,因而无所痛苦。

自在即菩萨,菩提萨埵,自在成佛。


回到目标和意义

我们已经讨论过,人无法控制结果和意义,且人无时不刻在采取行动。

因为每个人都在采取行动,因此我们的行动和行动之间,相互交织。每个人都会受到自己行动,以及别人行动的影响。

还是刚才的例子:我努力学习参加考试,你也努力学习,一起参加考试。我们是竞争者,我们考试的结果相互影响。而不仅仅是我们两个相互影响,无数的人都在影响我们的考试结果。我们的衣食住行都由别人提供,所以虽然别人不参加考试,其实也有一张无形大网在支撑着这场考试。有人提供考题、有人印制考卷、有人监督考场、有人评判考分、有人提供后勤、有人疏导交通,这张工作行动表,可以没有尽头。

这样一张由无数人和无数行动交织的网,就是生活的本来面目。

“整个宇宙,实际就是万物奋力行动的结果。”(《薄伽梵歌》第三章)

 所以,也许我们觉得我们可以不行动,但是我们不行动也会影响他人。人和人之间永远相互影响,所以人才必须有所行动。

寻求解脱的行动,是一种善行。

如同我的老师所说“人眼所及之处,皆是苦痛”。明白自己之苦,也会对他人之苦感同身受。因为他人之苦也会影响自己,所以减少他人的痛苦,也会减少自己的痛苦。

解脱自己之苦和解脱他人之苦是一种影响力,向善的传递是一种正向的能量波动,能够触发更广泛的正向能量波动。

所以,我们的行动和我们认为的生活意义,不管大家有没有注意到,最终都会影响自己,也同样影响他人。

是躺平还是起来奋斗,也是一种“心智”的选择。


(四)如何实现幸福和生活的意义

修者之路

印度从公元前约2000年开始,就已经有了寻求解脱、追求真相的真理典籍。

按照西方的分类,印度传统教义分为六大学派,分别是:数论、瑜伽;胜论、正理论;吠檀多、弥漫差。

这六大正统学派虽然理论各异,但是都采取修行瑜伽之法,实现对真理的了悟。瑜伽是六大学派的共性,一种方法论,一种科学。

而六大学派所说的瑜伽,并非当今西方世界风靡的旨在凹造型和减肥的体式瑜伽,而是一种修炼身心,旨在控制心念的灵性练习。

具有2000年历史的《瑜伽经》第一章第二句说到:瑜伽,是思维的止息。

在我们所身处的宇宙之中,一切都在不停地运动。各种有形或无形的能量不断传递,衰变,循环。无一物是死物,每一物均在不停止地运动。

在万物皆动的境地中,能做到将某一物“止息”,进入全然不动的境界,方能看到世界的真相与始终。

同样,毋庸置疑,在世间万物不停运动的情态下,要做到“止息”某物全然不动,是几乎不可能实现的事,需要极大的心念控制力和非同寻常的能量。

“思维止息”才能步入开悟的境界。即使进入开悟的境界,也有四层不同的开悟阶段,第四阶段才是真正的终极开悟。

所以不要随意谈论开悟,也不要随便信任开悟。世间并没有人能轻易开悟。凡开悟者也并不会告诉别人自己已开悟。所以任何以开悟为名实施的教导敛财行为,都是欺诈。请务必谨慎。

距离今日最近的、确定无疑已实现最高等级的开悟者,是公元前600年的佛陀。

需要注意的是,修习瑜伽之法其实并不独见于印度的典籍。中国的道家,西方的《圣经》,都含有类似的修行之法,只是名字不叫瑜伽,但万法同宗。


常人之法

对常人来说,我们可能并不想也不需要走上一条灵修之路。我们只想安稳地过世俗的生活,无病无忧,这当然再正常不过了。

即使我们不踏上修炼之路,只要我们明白,我们自己的天堂和地狱都由自己创造,也就能避免很多无意义的痛苦。

“喜爱”和“厌恶”会导致我们的心念在满足和不满足之间游走,造成幸福和不幸福的感受,那么我们就不要厌恶,尽力无分别心地都去“喜爱”。消除自己的分别心,任何事物前来的时候,都心境坦然地接受,并顺应变化,就能避免很多无意义的痛苦。

为了控制自己的心念,斯瓦米·拉玛老师告诉我们要注意行动、想法、欲望和心印之间的关系(见《业力》一书)。如果行为是海面上的冰山尖,想法、欲望和心印就是海面下更加巨大的部分。

心印会触发欲望,引起情绪和想法,想法触动行为。在生活中的每一刻,这样的轮回都不停歇地发生。“喜欢咖啡”的心印触发想要咖啡的欲望,进一步引起得到咖啡就欢喜、没有就沮丧的情绪,进而产生“我要去买一杯咖啡”的想法,最后站起来走出门去买一杯咖啡。

了解了自己的欲望并非真实的欲望,而是过去的习气,我们就能慢慢改变自己的心印。“心印-欲望-情绪想法-行为”的顺序其实是可逆的。我们也可以通过改变自己的行为,创造新的感受和新的心印。比如,想喝咖啡的时候,买一杯茶试试看,努力发现茶的美妙之处,从而感到“啊,我其实也挺喜欢茶”。当喜爱的事物不断增加,心中拒绝的事物也就越来越少。如果心中没有拒绝的内容,自然也就不会再感到不幸福。

一切都在于练习。不去练习,就永远不会发生变化。

拥有通往真理的知识,只好比给自己穿了一件游泳衣。如果不下水游泳,就永远无法通向解脱的彼岸——一件游泳衣,是毫无用处的。所以看完文章,不付诸实践,文章的内容就毫无意义。


(五)终章:仙人之言

最后,和大家分享一下在我学习过程中,在古代典籍中看到的感人至深的金玉良言。

在印度的传统中,《吠陀经》被视为圣典。《吠陀经》一共有四部,《梨俱吠陀》、《夜柔吠陀》、《娑摩吠陀》和《阿达婆吠陀》。《梨俱吠陀》是其中最古老的一部,约在公元前2000年成书,至今约4000年历史。

吠陀经的撰写人不明,编纂者没有留下名字。其中的内容大致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典仪,主要包含赞歌、行为准则和祭祀规则;第二部分则包含形而上学的内容,主要是教授真理和相关知识,世人称其为“奥义书”(Upanishad)。被认可的奥义书一共有一百零八部,而其中最最重要的共有十部。这些奥义书都是在静坐冥想中证得宇宙真相的大贤之人(Rishi,也被称为仙人),所写下来度化世人的内容。正因为作者都是得道之人,名字只不过是符号,无法代表他们——他们就是宇宙本身,宇宙也是他们,所以奥义书并无作者具名。

在最重要的这十部奥义书中,Isha(伊莎)、Katha(卡达)、Manduka(蛙仙人)、Changdogya(歌者)等都词句优美,行文隽永。这些奥义书、《瑜伽经》、《薄伽梵歌》等典籍中的内容便是我撰写本文的来源和依据。

据说《伊莎奥义书》的首句浓缩了人间灵性修行所需的全部内容,即使世间所有典籍都被尽数摧毁,只要这一句话被留下来,则人间就依然存有解脱之法。我把这句话摘录如下(附上我不成熟的翻译)。


Isha Upanishad (伊莎奥义书)

Oṃ īśāvāsyam idaṃ sarvaṃ yatkiñca jagatyāṃ jagat

Tena tyaktena bhuñjīthā mā gṛdhaḥ kasyasvid dhanam

这个变幻无常的世界中,神迹无处不在。

顺其自然,福泽自来。

切莫贪恋他人之物。


Katha Upanishad(卡达奥义书)

卡达奥义书阐述了生与死的关系,指明了解脱之道。

“一条路通往喜乐(joy),另一条通往享乐(pleasure)。两者都令人向往。选择前路之人收获美德;选择后者之人,道无尽头(2.1)。

……

感官的平稳安定即为瑜伽。但我们必须保持警觉,因为瑜伽时来时往(6.11)。”


感谢所有上师传道的慈悲。

OM Sri Gurave Namah




-作者介绍-

赵芳 

允正律师事务所主任合伙人

争议解决领域的斜杠青年。票圈评价她既热爱工作也热爱生活。她养很多猫,常年练习瑜伽,在跳大神的领域例如印度教和占星等方面也有深入爱好。她的理想是专注尽力做每一件事,但同时做一个佛系青年。

近期热点活动

成长不走弯路,才是真的减负

企业VIP法商内训定制服务


走跨界先锋之路,让别人内卷去吧!


未来已来!法嘉助力进博,聚焦数字化转型

近期热点文章

总法嘉谈 | 2022倒计时,法律人的年末“心卷”总结你准备好了吗?

“沪航”贸易高质量发展之中国对外投资回顾与展望主题培训顺利举办

总法嘉谈 | 外商投资负面清单的全景比对与合规应用指引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