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中国绿色金融发展报告


汇丰携手21世纪资本研究院发布《中国绿色金融发展报告 - 中国金融业推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路线研究(2021)》,报告全面解析了我国绿色金融如何在政策和市场方面双向发力,支持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


低碳转型与绿色发展为金融业带来全新的发展机遇,更赋予金融机构前所未有的责任。以推动中国‘双碳’目标实现为使命,我们不仅需要坚定的承诺与决心,更需要在绿色金融业务上持续投入与践行,时刻关注绿色金融的发展与挑战,积极聚力合作、实践创新。通过与21世纪资本研究院的合作,我们从顶层设计、发展现状和未来建议等多个维度,对中国绿色金融现状进行了一次系统的观察,希望为发展道路上的各方同行者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王云峰|汇丰中国行长兼行政总裁












中国绿色金融标准体系进一步完善

中国是全球首个建立系统性绿色金融政策框架的国家,2021年,央行将“落实碳达峰碳中和重大决策部署,完善绿色金融政策框架和激励机制”列为重点工作,确立了“三大功能”“五大支柱”的绿色金融发展政策思路。2021年10月以来,中央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领导小组陆续发布了“1+N”政策体系,其中涉及十大重点领域和行业的政策措施和行动。未来,中国也将不断出台新政策、完善原有框架,逐步履行对世界的承诺。



绿色信贷需求巨大,发展空间广阔

中国人民银行近期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末,中国本外币绿色贷款余额15.9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3%,成果显著。但与此同时,在“双碳”目标驱动下,中国绿色信贷产品规模远未满足相关投融资需求,尚有巨大增长空间。


绿债市场稳中求进,发债规模上升
根据中国银行间交易商协会数据,截至2021年上半年末,中国境内外绿色债券累计发行规模已突破1.73万亿元。中国有望成为国际绿色债券发行的主力,这一趋势预计将在2022年持续。
以国际视角观之,人民币发行绿色债券规模上升, 2021年上半年,境外绿色债券发行30单,募集资金约合人民币624.83亿元,超过2020年全年募集总额。



绿色保险不断创新,大有可为
根据中国保险行业协会的调研数据,2018年至2020年,保险业累计为全社会提供了45.03万亿元保额的绿色保险保障,支付533.77亿元赔款。
与应对气候变化和经济社会绿色低碳转型的风险保障需求相比,中国绿色保险发展仍有巨大空间。保险业需要搭乘“科技风”,在数据积累、标准体系和科技赋能等方面持续发力。



ESG投资与绿色基金产品蓬勃发展
中国国内机构投资者在监管部门的指导下,也正开始积极探索ESG(环境、社会与治理)投资,逐步开展了相关能力建设,仅仅一年,国内资管机构的ESG投资实践显著增加。另外,绿色基金与ESG产品的蓬勃发展也推动行业的绿色转型。
从ESG产品发布看,目前国内ESG产品以公募和银行理财为主,私募及其他产品占比极低,且产品集中在环境领域,尤其在新能源、光伏主题下ESG产品发展迅速,社会责任和企业治理目前不是主要的关注议题。


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成为绿色金融增量
随着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开启,碳金融市场建设持续推进,中国碳金融体系的市场规模和流动性预计将大幅提高,交易主体和需求也将更趋多元化。”十四五“期间,预计八大重点能耗行业都将纳入碳市场,为碳金融业务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



金融科技是绿色金融体系的重要支撑
在科技创新方面,虽然近年来中国在金融科技支持绿色金融方面取得了快速进展, 但与实现“双碳”目标背景下的潜在需求相比,还有巨大的发展空间。未来,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金融科技手段在绿色金融中的运用前景广阔。

《中国绿色金融发展报告2021》亮点都在这里



中国绿色金融标准体系进一步完善

2021年,中国人民银行确立了“三大功能”“五大支柱”的发展思路,并出台了碳减排支持工具。中国在绿色金融体系顶层设计与制度安排逐步清晰。




绿色信贷需求巨大,发展空间广阔

中国人民银行近期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末,中国本外币绿色贷款余额15.9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3%,成果显著。但与此同时,在“双碳”目标驱动下,中国绿色信贷产品规模远未满足相关投融资需求,尚有巨大增长空间。


绿债市场稳中求进,发债规模上升

根据中国银行间交易商协会数据,截至2021年上半年末,中国境内外绿色债券累计发行规模已突破1.73万亿元。中国有望成为国际绿色债券发行的主力,这一趋势预计将在2022年持续。

以国际视角观之,人民币发行绿色债券规模上升, 2021年上半年,境外绿色债券发行30单,募集资金约合人民币624.83亿元,超过2020年全年募集总额。



另一方面,规则标准差异一直是中国国内绿色债券市场面临的突出挑战之一,各方也正积极推动境内外绿色标准趋同,为绿色金融市场良好发展不断进行探索。



绿色保险不断创新,大有可为

根据中国保险行业协会的调研数据,2018年至2020年,保险业累计为全社会提供了45.03万亿元保额的绿色保险保障,支付533.77亿元赔款。

与应对气候变化和经济社会绿色低碳转型的风险保障需求相比,中国绿色保险发展仍有巨大空间。保险业需要搭乘“科技风”,在数据积累、标准体系和科技赋能等方面持续发力。



ESG投资与绿色基金产品蓬勃发展

中国国内机构投资者在监管部门的指导下,也正开始积极探索ESG(环境、社会与治理)投资,逐步开展了相关能力建设,仅仅一年,国内资管机构的ESG投资实践显著增加。另外,绿色基金与ESG产品的蓬勃发展也推动行业的绿色转型。

根据绿色基金对于ESG主题涵盖范围和不同侧重点,绿色基金主要分为两大类:

从ESG产品发布看,目前国内ESG产品以公募和银行理财为主,私募及其他产品占比极低,且产品集中在环境领域,尤其在新能源、光伏主题下ESG产品发展迅速,社会责任和企业治理目前不是主要的关注议题。

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成为绿色金融增量

随着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开启,碳金融市场建设持续推进,中国碳金融体系的市场规模和流动性预计将大幅提高,交易主体和需求也将更趋多元化。”十四五“期间,预计八大重点能耗行业都将纳入碳市场,为碳金融业务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

金融科技是绿色金融体系的重要支撑

在科技创新方面,虽然近年来中国在金融科技支持绿色金融方面取得了快速进展, 但与实现“双碳”目标背景下的潜在需求相比,还有巨大的发展空间。未来,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金融科技手段在绿色金融中的运用前景广阔。

发展绿色金融已成为金融机构的普遍共识。相比发达国家,我国实现碳中和的时间更短、困难更多、任务更重,这对于金融业服务绿色发展来说既是挑战更是机遇。





加入行业群 


延申阅读
2022年矿业发展十大趋势
中国金融绿色低碳转型白皮书(60页)
“双碳”目标下绿色建筑发展和对策研究
2022年全球碳市场进展执行报告
全球新能源车与锂电池产业预测报告(59页)
勾勒2025,风电光伏等绿电产业策略报告分布式光伏,下一个蓝海市场
矿区无人驾驶,被低估的千亿市场
2022新能源汽车零售深度分析报告(25页)
国务院印发至2035年气象高质量发展纲要
光伏发电技术“十四五”科技发展展望
2022光伏企业发展力TOP30
2021新能源汽车产业排名前30
2021中国充电桩企业排行
智控能源,领跑未来
2021储能企业排行榜
2021年特高压企业50强
中国信通院发布数字碳中和白皮书(70页)
聚焦“双碳”战略,中国经济可持续增长路径
从技术的本质谈风电的起源、今生和未来
2021年中国车企数字化转型趋势研究报告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