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获奖佳作 || 中国教育改革40年:高考改革(后记)

郑若玲 等 科举学与考试研究 2023-12-16



获奖佳作 || 中国教育改革40年:高考改革(后记)


郑若玲 等著


本书2021年12月获福建省第十四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二等奖



郑若玲等著,《中国教育改革40年∶高考改革》,科学出版社,2019年2月版


作者简介:

郑若玲,江西修水人,教育学博士,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厦门大学考试研究中心副主任,目前在英国南安普顿大学孔子学院任中方院长。已出版学术著作6部(独著或第一作者);发表期刊报章各类学术论文200余篇,其中6篇被《新华文摘》转载。代表性著作有《科举、高考与社会之关系研究》《高考思辨》《中国教育改革40年∶高考改革》等。



《中国教育改革40年:高考改革》目录


引言
第一章 高考制度的渊源、建立与发展 

第一节 高考制度的渊源  
第二节 高考制度的建立  
第三节 高考制度的发展  
第二章 高考形式的改革与发展  
第一节 “大一统”高考的优劣利弊  
第二节 高考形式由“大一统”走向多样化  
第三节 “有限多样”是适合中国国情的选择  
第三章 高考科目与内容的改革与发展  
第一节 高考科目的改革与发展  
第二节 高考内容的改革与发展  
第三节 高考科目与内容改革中的公平性问题  
第四章 高考录取的改革与发展  
第一节 录取方式与志愿填报的变革  
第二节 录取公平性问题的争议与改革  
第三节 高校招生“专项计划”的出台与成效 

第五章 高考综合改革探索  
第一节 沪浙高校招生录取改革试验 
第二节 沪浙高考综合改革试点  
第三节 高考综合改革的问题与调整 
第六章 高职院校考试招生的改革与发展 
第一节 高职院校考试招生的变革历程 
第二节 高职院校招生困境与发展机遇 
第三节 高职院校招生改革的探索与成效 
结语  
索引  
后记



《中国教育改革40年:高考改革》后 记


高考从 1952 年建制迄今,已经历 66 年的跌宕风雨路;从1977 年恢复算起,也已过“不惑之年”。对人类社会的漫长历史而言,40 年只是白驹过隙的一瞬,对建制仅 60 多年的高考而言,40 年却占据了它短暂历程的三分之二。子曰:“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走过 66 年岁月的高考制度,虽已“立”,却仍在“惑”,而且困惑颇多。

高考的困惑,缘于它重要的社会功能,缘于它重大的社会影响,更缘于它被各相关群体的利益与诉求寄寓着、纠缠着、取舍着。所以,40 年来几乎每一项高考改革,都在公平与科学、统一与多样、特色与效率等一系列矛盾或两难中徘徊纠结、进退维谷。

因为困惑,所以研究。《老子》云:“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常”指的是万物运动变化中的永恒规律。世间万物皆有常,不认识或者不遵循规律,轻举妄动就容易出乱子。考试制度的运作亦不例外,具有重大影响的高考制度的运作尤其如此。回顾与梳理考试发展历史、探寻并总结考试发展规律,是“知常”的不二法门。高考作为当今中国社会一项最重要的大规模教育考试制度,与古代科举在组织形式、社会功能、社会影响等诸方面都有惊人的相似。高考制度的改革与发展需要回眸过往、以古为鉴。由于高考实行时间尚短,有些矛盾与问题尚未充分显现,或仅初现端倪,认识高考就需见微知著、明小知常;只有见微知著,才能“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才能防患于未然。而要防患于未然,就需总结规律、理性研究;改革高考,就需遵从规律、不失其所。惟其如此,高考方能脱困解惑。

我作为高考的亲历者,近年来又主要研究高考,自然多了一份亲近,更担了一种责任。2017 年底接下书稿邀约,半年多的时间既要写书又要上课,既要修改两位硕博士研究生的毕业论文,又要审阅堆满案头的答辩论文,还临时穿插申报了一个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课题攻关项目。苦叹分身乏术,时感心力交瘁。但是,全面回顾与反思“四十仍惑”的高考,是一项艰巨却荣光的任务,我无法抗拒,唯全力以赴。我们利用暑假夜以继日集中攻坚,常常凌晨一两点还和凌磊、庞颖两位弟子在网上讨论写作问题、交流研究心得,可谓写书育人两相宜、学业情谊双丰收。我在工作群里每日催促提醒与叮咛絮叨,一定令爱徒们不胜其烦。但我们的师生情,却也在这种催促提醒中渐催渐深、在叮咛絮叨里愈絮愈亲。

本书作者均为厦门大学考试研究团队的师生。具体分工如下:郑若玲负责全书章节设计和统稿修改,并撰写引言、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第二节和第三节、第四章第二节、结语、后记;凌磊博士生撰写第五章、第六章;庞颖博士生撰写第三章第一节、第四章第一节;徐东波博士生撰写第四章第三节。袁卫博士生和宋莉莉、孔苓兰两位硕士生则随时待命,帮助我查找参考文献、调整书稿格式,宋莉莉还帮忙整理了部分文献资料。由于写作时间紧迫,加上资质驽钝,拙著难免鄙陋,文责一律自负。倘蒙读者雅正见教,当洗耳聆听、感莫能言。

三十功名尘与土,流光易把华年抛。我参加高考已是 1987 年的事了。31年后回首人生,往事悠悠如烟似梦,飘零散落日渐模糊。但高考的经历于我,仍如“人生初见”般铭心刻骨。那静伏考场、挥动战笔的情景,清晰如昨;那“挑灯看剑、吹角连营”的悲壮,梦萦至今!考场外的柳蝉嘶鸣与考场内的针落有声,协奏出一曲天籁;教室外的炎炎赤日与教室里的沙沙走笔,绘制出一夏醉美。

在高等教育入学机会还很有限的 31 年前,高考就是我们头顶的天、脚踏的地,是我们的奋斗、我们的盼望,也是我们的梦魇、我们的心碎;7 月的 7、8、9 那三日,是我们的脱胎换骨、涅槃重生,也是我们的爱恨情仇、生死轮回。因为高考,我们朝夕相处、苦中作乐,无冬无夏、雪牖萤窗;同样因为高考,我们萍飘蓬转、落寞天涯,经春历秋、聚散无凭。然而,成败不过转头空,搏击方得静谧心。三天风雨,一世惊艳。栉沐过那三天的风雨,今天的我们,才能在淡尘轻烟里,掬一水清盈,笑看云卷云舒;揽一山翠绿,静听花落花开。

乡贤黄庭坚诗云:“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作别高考,各奔前程。昔同学少年风华正茂,纵不见暖阳青春恰自来。今人到中年青丝白雪,虽不负韶华流年已骤逝。别后杳杳音尘绝,几回魂梦与君同;待到他日重逢时,且须酣畅万古情!

于我而言,高考是人生大考,勉强及格,得失尚难量;写书是学涯小考,交卷在即,忐忑如暑热。好在,手中有闲书,浮生得缱绻,诗酒趁年华,青春不散场。如此,何畏暑寒?何惧风霜?虚名浮利,不过朝露;书生快意,笑傲凡尘。


郑若玲

2018 年夏于厦门海豚湾竹雨屋





编辑、排版:韦骅峰

审核:李木洲


更多精彩阅读:

1.获奖佳作 || 高考改革新方案的顶层设计与实践推进

2.获奖佳作 ‖ 从经学到国学:近代大学传统学科变革的逻辑

3.全国记录!助理教授获省市社科优秀成果一等奖!

4.佳作推荐||中国教育改革40年:高考改革

5.获奖佳作‖新中国成立以来高校招考命题工作机制变革及反思

6.获奖佳作||清代教育考试中的几个概念辨正

7.获奖佳作||异地高考政策对随迁子女教育期望的影响机制研究

8.获奖佳作||高考法律问题研究

9.获奖佳作||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高等教育研究的经验、问题与趋势

10.获奖佳作||省域应用型本科教育质量监测评价研究——以福建省为例

11.海峰随笔 || 里面的世界很精彩


点击下方关注: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