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佳作推荐 || 高考:在教育与社会之间

郑若玲 科举学与考试研究 2023-12-16

高考:在教育与社会之


郑若玲



郑若玲 著 《高考:在教育与社会之间》,厦门大学出版社,2021年版。



作者简介:

郑若玲,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厦门大学考试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高教学会高等教育学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科举文化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等职,主要从事中外高校考试招生制度、科举制度、教育公平等领域研究。曾赴美国圣母大学、哥伦比亚大学、维克森林大学访学两年,现任英国南安普顿大学孔子学院中方院长。已出版《科举、高考与社会之关系研究》、《高考思辨》等个人专著3部,主编或合著《苦旅何以得纾解——高考改革困境与突破》、《国外高校招考制度研究》、《中国教育改革40年:高考改革》、《高校招生考试制度改革研究》等著作11部;发表论文200余篇,其中6篇被《新华文摘》转载;获评“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福建省优秀青年社会科学专家”等称号。


内容简介:

本著收录20余篇杂志、报章论文,围绕着高考这一中国重大的民生问题,从历史、现状、域外等角度展开研究,力图阐释高考兼具教育属性与社会属性的制度特点,以及高考改革必须兼顾教育功能与社会功能的现实诉求。本书根据内容大体分为“现状剖析”和“史外借鉴”两大板块。在“现状剖析”板块,涉及高考公平、高考与社会流动、高考形式、高考录取、异地高考、高校招生等焦点问题的学理性探讨;在“史外借鉴”板块,涉及科举学、科举与社会流动、科举公平、科举社会等方面的历史研究和美国高校招生的域外研究。著作面向的读者对象包括研究高考制度的专家学者、考试管理机构和高校从事招考工作的相关人员以及关心高考改革的普通民众。


目录


上编 现状剖析


高考改革必须凸显公平

高考对社会流动的影响——以厦门大学为个案

强化高等学校主体性地位——招生改革的价值转向

高考改革的困境与突破

自主招生改革何去何从

高考公平的忧思与求索

考试公平与区域公平:高考录取中的两难选择

“举国大考”的合理性——对高考的社会基础、功能与影响之分析

高考综合改革系统性的基本要义、实践审思与完善路径

“有限多样”:高考形式改革之方向

高考招生改革应与高中教育有机衔接

恪守与突破:70年高校考试招生发展的中国道路

破除统考迷思 深化招生改革

异地高考政策的公平诉求与困境——以上海市为例


下编 史外借鉴


科举学:考试历史的现实观照

科举对清代社会流动的影响——基于清代朱卷作者之家世分析

科举至公之道及其现实启思

科举考试的功能与科举社会的形成

再论科举学研究的现实意义

大规模高利害考试之负面后效——以科举、高考为例

美国大学“可免试入学”改革及启思

我们能从美国高校招生制度借鉴什么

追求公平:美国高校招生政策的争议与改革



后记 

在当今中国,高考是几乎每一位高中毕业生都会经历的一次重要的人生大考。作为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环节,高考上连高等教育、下接基础教育,具有核心枢纽调节作用。一方面,它决定着高等学校的生源质量与人才培养的基础,另一方面,又对基础教育具有超强的导向功能。因此,说它是教育实践中一个具有全局性的重大问题毫不为过,高考改革也历来是整个教育界甚至全社会高度关注的重要而敏感的理论与实践问题。2014年高考综合改革试验启动迄今,逐渐由试水区进入深水区,一些深层次、高难度问题正渐次显现,成为改革顺利推进的绊脚石甚至“拦路虎”,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高考选拔功能与育人功能的发挥,既不利于高校科学选才与人才培养,也不利于素质教育的开展与教育公平的提升。

回顾1300年的科举史和民国迄今的百年高考史都不难发现,在中国,像古代科举和当今高考这样具有高竞争、高利害、高风险“三高”特点的大规模选拔性考试,从来就不只是单纯的教育考试和人才选拔制度,而是一项涉及学生、家长、教师、中学、大学、教育管理部门等多方利益,并与政治、经济、人口、法治、科技、文化、教育水平乃至区域发展等因素密切相关的社会制度。因此,高考改革难度大、影响深、牵涉广,不仅是一项“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复杂系统工程,而且与我国教育现代化、科技现代化、和谐社会建构乃至中华民族振兴等重大问题休戚相关。显然,高考制度研究就不能仅仅局限于教育视域而应置于社会大背景下来开展。换言之,高考既是一个深受社会影响的教育问题,又是一个来自教育领域的社会问题,具有教育与社会边界的模糊性,这正是拙著取名《高考:在教育与社会之间》之所依。

统一高考制度在近 70年的历程中饱经风雨,尤其在过去的40年,高考见证了前所未有的社会巨变,并与时俱进尝试了许多颇有意义的改革。随着社会竞争的加剧和竞争起点的上移,高考制度在可见的将来还会继续改革,而且涉入“深水区”后,改革难度将进一步加大,高考研究的需求也将随之增长。加强高考改革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清晰教育问题与社会问题的边界、尊重教育自身的发展规律、凸显高考制度的教育功能,是摆在理论工作者面前的紧迫任务。当然,我们也需要清醒地意识到,高考从本质上说只是高校选拔新生的一种手段,其功能是有限的,面对教育乃至社会领域存在的诸多不公平现象,高考其实很无力也很无奈,需要我们给予“同情之理解”并抱以“理解之同情”。唯其如此,我们才能真正以客观、理性的态度去看待它、研究它,而不是以激越、愤懑的情绪去非议它、抨击它。高考作为一项社会影响巨大的教育制度,改革困境永远是它逃不过的“宿命”,而从困境中“突围”则是它的生命力之所在。高考改革,永远在路上。

拙著是近年来笔者围绕高考问题研究所发表的部分论文集结,根据内容大体分为“现状剖析”和“史外借鉴”两大板块。在“现状剖析”板块,涉及高考公平、高考与社会流动、高考形式、高考录取、异地高考、高校招生等焦点问题的学理性探讨。在“史外借鉴”板块,涉及科举学、科举与社会流动、科举公平、科举社会等方面的历史研究和美国高校招生的域外研究。之所以将科举研究成果纳入高考研究范畴,乃因古代科举与当今高考都具有国家考试性质,二者在考试形式、考试程序、作用影响、社会功能等诸多方面具有惊人的相似,在某种程度上可将科举视为高考的前身,尽管科举作为中国古代的公务员考试,与旨在为高校选拔新生的高考的目标有所不同;之所以选取美国高校招生作为域外借鉴的典型,乃因美国作为世界高等教育最强国,其多样化招生运作也最为成熟,很值得我国高考多样化改革有选择地学习与借鉴。

笔者对考试制度的研究兴趣始于2000年前后。1998年,笔者为海峰师的大作《科举考试的教育视角》撰写书评(刊于《教育史研究》1998年第4期),通读该著后,产生了对科举制度的浓厚兴趣,并为历史研究所具有的鲜活的现实意义感到兴奋。2000年尝试撰文《科举学:考试历史的现实观照》,刊发在2000年第4期《厦门大学学报(哲社版)》后不久,即被《新华文摘》2001年第2期转载,并很快接到一位素昧平生、在合肥某机关工作的公务员大费周章通过学校总机转到单位办公室找我的电话。该读者在将近一小时的通话中表达了从《新华文摘》读到拙文后激动的心情,并兴奋地谈了许多关于科举制度、公务员制度及高考制度的看法。那位陌生读者的来电给了我很大的鼓励,也让我感悟到历史研究只要选题得当,非但不冷寂,而且对现实大有裨益。所以,2001年攻读博士学位时,我毫不犹豫选择了以科举与高考为切入点对考试与社会的关系进行研究。此后便将主要精力投入该领域,仅偶涉高校学业考试制度论题。已出版的11部著作(含合著)和发表的200余篇各类论文中,绝大多数内容是关于科举与高考的成果。虽谈不上有多少深度与灼识,却可窥见笔者对科举与高考的兴趣与执着。拙著所选论文即是其中较有代表性的成果。当然,文中有些资料数据反映了文章写作、发表时的情况,现在看来有些陈旧,但为了保持当时的研究面貌,并没有进行修改。本次编辑主要是统一文章的体例,对个别错字进行了修正,没有进行较大的表述改动。

但凡参加过高考的人,想必心中都有一份终生难忘的深刻记忆,这份记忆与成长有关、与成败无涉。从2007年至今,笔者每年都给厦大本科生开设通识课程“科举与高考”,期末考试中有一道题就是请学生回忆并陈述自己的高考经历。尽管学生对其他题目的作答水平参差不齐,唯独这道题,不仅作答篇幅总是最长,而且每个学生完成得都很出彩。他们对高考的爱“恨”交加与悲喜交集跃然纸上,一个个鲜活生动的高考故事、一曲曲感人至深的生命乐章,常让我心潮澎湃、潸然泪下!无他,乃因在这份记忆里,既有为高考拼搏洒下的汗水,也有因百折不挠流下的热泪;既有师长亲友的教诲关切,也有年少同窗的嬉戏欢闹;既有探求真知的满腔热情,也有初悟人生的稚嫩心灵;既有你争我赶的相互竞跑,也有守望相助的携手同行。正是这些记忆的碎片,成就了一段段美好的青葱岁月,也给高考研究注入了浓浓的人文情怀。每思及此,感慨系之;亲历亲研,何其幸哉!

思索人的一生,往往前半生朝气蓬勃疾疾不知歇,唯恐行走太慢;后半生暮霭昏沉匆匆恍如梦,只恨流逝太快。俯仰沉浮后,曾经五味杂陈、百感交集的高考体验及其所开启的斑斓教育与多彩人生,会让我们渐慢悟出,童年的稚情、少年的豪情、青年的激情、壮年的热情和暮年的温情,其实就是人生原本的样子。时光荏苒,指尖流沙,韶华瞬逝,已知天命。曾经,热血沸腾、豪情万丈,心浮气躁、轻飘短味;如今,无心功名、不求闻达,只愿力学、唯望致用。如果这本小书多少能起点作用、这些文字多少能引发思考,笔者也就得偿所愿、了无遗憾了。

回首浮生若梦,落子无悔;卸下半生行囊,唯心独醉。“独恨归来已晚,半生孤负渔竿。”还好,现在醒悟,不算太晚。流水无情流年斑驳不留下传说,灯书茶盏布衣清欢愿远离江湖。斜雨披蓑、孤灯夜读也好,伴游江海、仗剑天涯也罢,孤云独月空悬冷,何惧?一蓑烟雨任平生。寂寞幽黯恣意缠,不畏,也无风雨也无晴。

余生从容,便是安好。简约生活,哪怕篷底睡秋江;怀拥诗书,何不月下钓船雨? 如此恬淡,甚合愚意。


郑若玲

2020年4月1日于海豚湾竹雨屋


编辑、排版:韦骅峰

审核:李木洲


更多精彩阅读:

1.获奖佳作 || 中国教育改革40年:高考改革(后记)

2.佳作推荐||中国教育改革40年:高考改革

3.佳作推荐 || 试点省市高考改革研究

4.获奖佳作 || 高考改革新方案的顶层设计与实践推进

5.中华优秀出版物     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高考制度变革与实践研究丛书

6.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 高考研究基础工程:全国第一套“高考改革研究丛书”

7.读书是福:高考改变命运的切身感受(77、78级大学生毕业40周年纪念之10)

8.难以置信!参加高考却不让所有考生知道分数?(77、78级大学生毕业40周年纪念之9)




投稿邮箱:ksyj2007@126.com


点击下方关注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