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荐书 | 解码者:普通人能读懂的基因编辑科普书籍

尹烨 中国物理学会 2023-03-11


文笔好, “她力量”,普通人能读懂的基因编辑科普。


 推荐人 / 尹烨  


推荐书籍

[美] 沃尔特·艾萨克森 著

王宇涵 译  高福 崔樱子 主审

中信出版集团


2020年“解码者”杜德纳和她的合作伙伴沙尔庞捷拿到了诺贝尔化学奖,这是有史以来第一次两名女性共同获得了科学领域的诺贝尔奖。当时网上的评价是“又亮又飒”,颜值高,科研的思维强。


这本《解码者》就是围绕“解码者”杜德纳来写的。



“展现真实的人”


《解码者》的作者沃尔特·艾萨克森,是《乔布斯传》《列奥纳多·达·芬奇传》的作者。


艾萨克森是著名的传记作家,很善于从多个角度来阐述科学家或者是企业家的生平。这样叙写带来的好处,就是让读者感到这个人是有血有肉的。艾瑟克森不是一味夸奖,也不是一味揭短,而是展现出一个非常接近真实的人。他们不是圣人,他们跟我们一样也是普通人,只不过他们从事的研究恰好是比较前沿的。


这是我心中这本书的第一个优点,文风。作者对杜德纳过去的经历,乃至于科研过程的阐述,是很到位的。


“适合普通人看的基因编辑科普”


此外,这本书中,是按照一个个章节,写的一个个故事,每个故事都不长。普通人肯定能看懂这本书,可能非专业人士看不了我那么快,但一个故事也就是在10页左右,所以普通读者一天看一个故事,或者周末的时候看两个故事,一个月就可以看完。基因编辑是大家现在很有必要了解的一种技术。不是这个专业领域、但又对基因编辑感兴趣的读者,很适合读《解码者》


基因编辑技术是什么呢?人类基因组有30亿个碱基对,过去想改其中一个碱基对都非常困难,但是有了基因编辑技术,就可以像在word里面做查找替换一样简单:按ctrl F,把要改的片段和想改的地方输入进去,再按一下回车,就完成了。从技术上来讲的话,“解码”也是未来大家必须了解的生物技术之一。


“她力量”


《解码者》还有一个优点,因为书中讲述的是女性科学家,所以很多女性在其中能找到“她力量”


比如,杜德纳为什么去了一个药厂工作,后来为什么放弃了药厂的工作,最后又选择了她非常喜欢的科研;她的导师是谁,她的偶像是谁,她的丈夫是谁,她的伙伴是谁,她的竞争对手是谁;她为她的成功和失败所做出的努力,等等。书中都写得很清楚。


“她力量”,女性榜样非常重要,因为在整个科学界,女性不说受到歧视,但起码还是会被特别对待。比如人们常常会说“女博士”,其实博士就是博士,怎么会有“女博士”呢?你不会叫一个男博士做“男博士“吧?在叫”女博士“的过程中,这句话本身已经代表着特别对待了。再比如说,“先生”好像都是说男的。但先我生者知高我者,就是先生,比如杨绛先生。为什么说先生就一定是男性呢?这些东西实际上是世俗延续下来的一些错误观点。这样的观点,在这本书里也有一些阐述。


《解码者》中特别强调了一个人,他感召杜德纳走上了科研道路,这个人就是DNA双螺旋的发现者,詹姆斯·沃森。1953年4月2日,沃森跟他的合作伙伴弗朗西斯·克里克,在剑桥把双螺旋的结构解析了出来。从那天以后,全世界的人都知道了原来DNA是双螺旋结构的。这就是我常说的,你生在不同时代,你遇到的科技是不一样的。詹姆斯·沃森发现双螺旋的时候只有28岁,非常年轻,今年是DNA双螺旋发现70周年,老先生还健在。人类寿命的延长,让我们不仅是跟这些大师存在于同一个时空,甚至可以见到他们。我们这样的从业者,都会受到他的感召,即使我比杜德纳还要小不少。不管沃森有多少其他争议,他们开启了一个新的时代。


但是,在双螺旋发现的过程中,有一位女性科学家被略过了,她被称为“DNA背后的黑女士”,她叫做罗莎琳德·富兰克林。1962年诺贝尔奖颁发给双螺旋的发现者们时,富兰克林已经罹患卵巢癌去世了。她没有机会拿到诺贝尔奖,里面自然有她去世的原因,也可能有她是女性的原因,因为诺贝尔奖不颁发给已故的人,其实已经是1974年以后的事。富兰克林对解密双螺旋有很伟大的贡献,因为她拍摄了一张照片,DNA晶体衍射图片“照片51号”,这张照片被她的同事威尔金斯偷偷泄露给沃森和克里克后,启迪了这两位男性解出双螺旋。也就是说他们都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解密了双螺旋,但是这位女巨人却最后被忽略了,反而威尔金斯和沃森、克里克一起分享了诺贝尔奖。如今聊起来双螺旋的这个故事,人们还是会讨论,还是会唏嘘。富兰克林同样也激励了杜德纳,因为在那段时间女性从事科研真的非常非常不容易。


好在杜德纳获奖的时候,就不会有这种事发生了,女性科学家有同样的机会问鼎最高的诺贝尔奖,我觉得这就是一个巨大的进步


“对中国科普的启发”


另外,书中的一些内容在我看来还有待商榷,同时这也是我们应该努力的方向。


外国作者写的生命科学科普中,普遍在写华人科学家的贡献时有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忽略,轻描淡写地一笔带过;第二个问题,有时甚至会有意地用一些春秋笔法,来丑化华人科学家,包括华裔科学家。


在《解码者》里,对张峰的很多描述,在我看来是不够公允的。张峰跟杜德纳在基因编辑上是同行和冤家,因为两个人都太想问鼎诺贝尔奖,也都太想获得关于基因编辑的专利了。最后张峰赢得了专利,但是杜德纳拿到了诺贝尔奖。在这本书中,作者专门披露了张峰,包括张峰身边的人,怎么去理解这个故事。在我来看,特别是作为一个中国人来看,我心里是不爽的。其实要是原汁原味地看,这些部分肯定得保留,因为我们兼听则明。但反过来提示我们,如果中国科学家不去做科普,没有好的作品,不去向外输出,可能好多华人科学家的贡献最后都被抹杀了。


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需要中国人自己的科普著作。华人科学家像杨振宁、李政道,这样拿了诺奖的著名科学家,能被大家记住。但是生命科学领域,在全世界能提出几个大家公认的,那袁隆平先生肯定算一个,但是在根本的技术发明上做出贡献的,就少有人知。比如吴瑞先生,他启发了Sanger做DNA测序的方法。李政道先生在中美恢复建交以后培养了大批的物理学专业的学生去美国,他建了一个计划叫CUSPEA(中美联合培养物理类研究生计划),而吴瑞先生支持的是CUSBEA(中美生物化学联合招生项目),帮助了很多生物学生。这么著名的一个人物,竟然在今天大部分的测序史中都不存在,这就是西方科普的局限。


科学无国界,技术有国界,科学家有国籍。所以我们今天在强调文化自信的时候也应该包括科普,面向全世界的科研发声应该更多。


但不管怎么讲,我还是觉得大家是可以去看一下这本《解码者》,这本书非常非常值得大家花点时间来读

专家推荐


从珍妮弗·杜德纳的传记中,我们不仅能纵观CRISPR-Cas系统的前世今生,更重要的是看到了科学家的韧性。对科学的执念意味着不断对未知发起挑战,时刻酝酿新的突破,而这最终将引发人类未来的巨大变革。

——高福 中国科学院院士

 

这本传记很好地梳理了生命密码DNA的发现和功能结构解析的科学史,并由此引入RNA核酶及RNA世界假说的相关研究,对于想了解这一段研究史的朋友,是非常好的科普;书中用了许多重要的段落,阐述女性科学家在各个历史阶段的处境,即使在强调平权的当代社会,女性科学家也还是存在性别上的弱势,值得大家去正视、讨论和持续改善;作者在书中展示了科学研究的另一番魅力;令科学工作者欣慰的是,在传记中,艾萨克森关于基因编辑的相关伦理道德的讨论,是基于科学原理的,且对未来的状况持有乐观态度。

                 ——刘俊杰 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助理教授


名与利的交织,科学与伦理的纠缠,让探索基因科学这一人类科技的前沿变得错综复杂。艾萨克森在《解码者》中很好地剖析了这种复杂性:当硅谷找寻下一只“独角兽”的孜孜以求遭遇科学发展所必须的协作与创新,当名利驱动的对科学圣杯的激烈竞争遭遇好奇心带来的偶然的科学发现,探索科学前沿便不再单纯。商业利益的驱动,名利双收的渴望,是拓展新边疆的动力,但对科学探索而言,不应是全部。

——吴晨 《经济学人•商论》总编辑,《转型思维》作者


当我听说我最喜欢的作家之一沃尔特·艾萨克森正在写一本关于CRISPR及其发明者的书时,我迫不及待地想读一读。这本书的书名似乎表明这本书是杜德纳的传记,但其内容涵盖的范围却不止于此。这本书在很多层面上都很有价值。

——比尔·盖茨(Bill Gates)

内容介绍


2020年的诺贝尔化学奖授予珍妮弗·杜德纳和埃玛纽埃勒·沙尔庞捷两位科学家,获奖原因是她们开发出基因组编辑方法,提出一种被称为CRISPR-Cas9的方法,该方法可用于改变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的DNA。该奖项不仅仅是对一项成就的认可,似乎也预示着一个新时代的来临。一方面,CRISPR之所以是继DNA结构后最为重要的发现,是因为CRISPR不仅像我们阐释双螺旋结构时一样解释了世界,也让改变世界变得简单。这些基因剪刀将生命科学带入了新时代。另一方面,这标志着有史以来第一次有两名女性共同获得了科学领域的诺贝尔奖。


从达尔文和孟德尔到沃森和克里克,再到杜德纳和沙尔庞捷,跨越几代科学家的合作,让人类经历从了解生命的起源到重写生命的密码。以CRISPR-Cas9为代表的基因编辑技术已成为生命科学领域的关注焦点。这不仅是一场生命科学的竞赛,也让人类开始审视这场生命科学革命所引发的问题。编辑自身基因会对社会多元化产生何种影响?在获得CRISPR的重要发现后,杜德纳也成为与科学道德伦理问题进行斗争的领导者。这本书也将珍妮弗·杜德纳和她的合作者、竞争对手的故事交织在一起,讲述了CRISPR的专利之争、基因编辑引发的伦理问题、生命科学的竞赛及人类的未来。


作者艾萨克森选择为其作传的人物,从史蒂夫·乔布斯到列奥纳多·达·芬奇,再到珍妮弗·杜德纳,好奇心都是他们所具有的一个关键特质。好奇心是驱使人类创新和前进的动力。彻底理解生命奇迹不仅仅具有现实意义,而且能鼓舞人心,使人获得乐趣。这就是为何我们人类如此幸运,拥有与生俱来的好奇心。


推荐人简介

尹烨,“生命密码”系列作者。


作者简介


作者:沃尔特·艾萨克森(Walter Isaacson)

美国著名传记作家,杜兰大学历史学教授,《时代周刊》前主编,CNN前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

畅销传记作品包括《史蒂夫·乔布斯传》《列奥纳多·达·芬奇传》《富兰克林传》《创新者》《爱因斯坦传》等。


译者:王宇涵

英语翻译硕士,CATTI证书(二级口译&笔译)持证人,UNLPP笔译P2证书持证人,在非洲、大洋洲等热带地区国家任驻外翻译数年,曾深入探究热带地区的蚊媒传染病历史。现为专职翻译,曾参与联合国全球契约年度进展报告翻译工作、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相关口笔译工作,译有《命运之痒:蚊子如何塑造人类历史》。



设计:由理

排版:由理

美编:农民

责编:理趣

往期

精彩

王一男:搭建前沿几何与理论物理之间的桥梁

新年重磅推出 | 应用物理前沿推介系列No.1

光频标技术 | 应用物理前沿推介系列No.2

光芯片集成的光频梳技术 | 应用物理前推介系列No.3

暗能量理论的首次确定性实验检验 | 应用物理前沿推介系列No.4

高价一维Bi链磁性拓扑材料 | 前沿快讯No.34

超越手性异常的巨大负磁电阻 | 前沿快讯No.33

荐书 | 重识霍金

新书介绍 | 军事物理学

GHz非线性多模超导电声系统 | 前沿快讯No.32

张杰院士:根柢槃深 枝叶峻茂


点亮“在看”,点亮科学之星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