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消费者越痛苦,“汽车之家”们越快活?

极派Daily 极派Daily 2023-07-27
极派Daily(ID:rancaijingapp)原
者 |  马志刚

编辑 |  惠鹏权



消费者预留在汽车之家等汽车垂直平台的用户信息,正长成一片任人收割的“韭菜田”。

 

“我登陆汽车之家App,浏览了一小会车辆信息,就莫名其妙收到3、4通推销骚扰电话。”近期有购车打算的张磊向极派Daily反馈,为了解一款车型,他用手机号注册了汽车之家,结果被各路骚扰电话连续“轰炸”,不堪其扰。

 

极派Daily在黑猫投诉等消费者服务平台上了解到,这样的投诉屡见不鲜,几乎每天都有人受此困扰,相关的情况也不时见诸报端。事实上,这已是以汽车之家为代表的垂类汽车平台由来已久的惯常操作,甚至长期构成其最重要的收入来源。

 

图/在黑猫投诉搜索汽车之家、易车和懂车帝

最近的一条投诉都和隐私泄露有关

来源/极派Daily截图

 

5月11日,汽车之家发布的财报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汽车之家共实现营收15.3亿元,其中仅线索服务一项业务,收入就高达6.8亿元,占总收入的比例达到44%

 

何为线索服务?一名从事汽车销售的人士向极派Daily表示,所谓销售线索服务,就是经销商花钱在这些汽车平台获取客户信息,以提升销售转化率。

 

而频遭消费者投诉的同时,4S店和经销商作为打推销电话的“恶人”一方,实则也被“汽车之家”们割得大吐苦水。

 

今年年初,以湖南省汽车商会牵头的多地汽车协会,控诉汽车之家、易车网、懂车帝等平台的“不合理涨价和收费”,之后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更是不得不亲自下场协调解决此事。

 

据当时的文件披露,2023年,汽车之家最低版科技版会员价格为23.37万元,相比之前的最低价上涨约44%,易车网和懂车帝的涨幅分别约为39%和93%。

 

一位主流车企市场部营销人日前在接受晚点Auto采访时透露,一般而言,一辆车50%的销量转化,都来自这三大汽车垂媒。而4S店通常也不会只“充值”某一家汽车垂媒。按照湖南省汽车商会的调查,当地平均每家4S店,每年需要为此支付30多万元,最高的要达到64万元。

 

信息泄露让消费者倍感烦扰,沉重的负担又压得经销商苦不堪言,但在汽车业大变革并走向舞台中央的这几年间,汽车之家这类引流平台的生意经却越来越难念了。

 

根据公开数据显示,2020-2022年,汽车之家的营收和利润已连续3年下滑,其股价也由2021年3月回港二次上市时的198.56港元/股一路走低,到如今的54.25港元/股,跌逾7成。

 

如此看来,兜售用户个人信息,或许并不是一个能够长久的生意。

 


仅登陆浏览就遭电话推销?


不少用户至今仍未搞懂,自己究竟是点错了哪一步,才惹来了骚扰电话的“夺命连环call”。

 

为了一探究竟,极派Daily下载注册了汽车之家、易车、懂车帝3款App,逐一步骤来测试和验证具体情况。

 

通过实测发现,三款软件的界面设计大体趋同,底部导航栏均设置为“首页”、“论坛(社区或车友圈)”、“选车”、“二手车”,功能和内容也呈现出同质化倾向。

 

在浏览平台内的车型信息时,页面会出现十余个经销商信息,每个都对应着颜色鲜明的“获取底价”链接,而软件底部同样是极为吸睛的“获取底价”链接。时不时,软件内还会弹出“查成交价”“免费获取最新报价单”等引导弹窗。

 

点击“获取底价”,会出现一个信息填写界面,需要填写姓名、手机号等信息。除懂车帝需要手动填写外,汽车之家、易车这两款软件已自动填充,比较马虎的消费者可能会直接点进下一步“获取底价”。

 

而极易被人忽略的是,在引导至最后一步“获取底价”链接时,下方的灰色小字注有“已阅读并同意《个人信息保护声明》”。该声明中提及,这些“个人信息均是您自愿提供”,会被共享给平台的关联公司、相关汽车经销商、厂商及集团由其使用。

 

即就是说,按照这样的条款表述,意味着用户在“获取底价”时,无偿且免责将个人信息交给了平台方。其后,经销商打来推销电话,也就似乎“合情合理”了。

 

但离奇的是,极派Daily还未点击任何一个平台的“获取底价”链接,仅仅只是在三款软件上浏览时,就有推销电话拨过来。当被问及个人信息是从哪里获取的时候,对方不断重复说,“是大数据推送的”,在察觉极派Daily并无实际购车意向后,便突然挂断了电话。

 

而当点击“获取底价”链接之后,极派Daily立即收到了推销电话,对方表示信息来源于极派Daily正在浏览的网站。此后的几天时间内,则不断有陌生电话打入。

 

图/在点击“获取底价”前后,许多推销电话拨入

来源/极派Daily截图

 

如果说,不论用户在知情或者不知情的情况下,主动点击了“获取底价”,之后被打来推销电话,还算有情可原。那么,不少用户仅仅只是在平台内登陆浏览,就被泄露了个人信息,无端遭到骚扰电话的轰炸,则有些不能接受。

 

所以在黑猫投诉等网络投诉平台内,这样的投诉并不少见。很多消费者就表示,自己并未在汽车平台内询价,就莫名被各种电话密集骚扰。

 

事实上,去年11月,《南方都市报》就曾针对这一问题展开报道。南都记者在接到报料后,对汽车之家进行了实际测试,结果亦显示,在未点击“询价”功能仅单纯浏览的情况下,确实会接到推销电话。销售人员还明确表示,用户只要最近浏览了相关页面,就可以在后台收集到电话等个人信息。

 

针对上述情况,极派Daily向汽车之家、易车平台的客服进行求证。客服回应的措辞亦非常一致,均表示,他们非常重视用户的信息安全,绝对不会向任何第三方泄露用户隐私。用户只有主动询价,才会将个人信息推送给所在城市的3-5家经销商。

 

很显然,这样的说辞并不能让人满意。

 


无度泄露个人信息或涉违法

 

尽管消费者苦其久矣,但“汽车之家”们的这门生意,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很可能仍会延续。

 

多位消费者对极派Daily表示,自己买车的第一站,往往会先去相对垂直的汽车平台,了解比价后再做出进一步决策。因为汽车这种大宗商品,价值比较高,在没做足功课的前提下,很难直面4S店销售的“灵魂拷问”,很容易被误导带偏或忽悠坑骗。

 

不同于以往的直奔4S店,购车前先在网上“云买车”,早已成为时下年轻人购车前的普遍做法。从最初的汽车门户网站,到如今的移动端App,“汽车之家”们做链接4S店和消费者的中间商生意,如今已相当成熟,此类平台的经营模式也如出一辙。

 

近日,作为汽车行业老营销人,王岩在谈及理想汽车的0.6%营销费话题时,透露了部分行业内幕。其表示,一般来说,一款车有一半的销量转化来自懂车帝、汽车之家、易车这三大垂媒,15-20%来自线下的商场、门店,15-20%来自汽车厂商自己的官网、App,20%来自品牌广告。

 

由此,经销商和4S店对“汽车之家”们的依赖性可见一斑,这也给了“汽车之家”们敢于“坐地起价”的底气。尽管近年其多次和经销商因合同涨价问题曝出矛盾,闹得满城风雨,但最终经销商还是不得不妥协。正是因为“汽车之家”们手中,把持着经销商达成销售转化最迫切需要的用户信息。

 

据湖南省汽车商会2022年末出具的一份红头文件数据显示,当地每家经销商2023年在汽车之家、易车网、懂车帝的年会员费,将分别高达23.37万元、23.88万元和25.55万元。

 

极派Daily从三个平台上了解到,经销商通常会“充值”多家汽车平台,因此一年的会员费或高达30-60万元。

 

从三家中唯一上市的汽车之家财报中,也可以看出些许端倪。据财报披露,2022年,汽车之家向2.41万经销商提供线索服务,而这项核心业务,全年创造了30.57亿元营收。如此推算,平均每个经销商就要向汽车之家支付12.68万元。

 

图/今年年初,多地汽车协会“控诉”三大汽车垂媒涨价

来源/三地汽车协会

 

在当前下游消费动力不足的车市行情下,经销商们被这一大笔支出压得喘不过气,先后群起反抗,联合起来对三大汽车垂直平台发起声讨。

 

从中斡旋的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对此发起呼吁称,各汽车经销商普遍经营困难,亏损面不断扩大、资金链持续紧绷的现实情况,建议三大汽车网络引流平合暂缓调价,与广大汽车经销商共渡难关。

 

据中国汽车流通协会调查,去年12月,仅有11.2%的经销商可以完成全年销量任务指标,39.8%的经销商完成率不足80%。经销商盈利状况普遍不佳,约50%的经销商经营出现亏损,亏损金额从几十万元到上千万元不等。

 

面对业绩压力,经销商自然会将“买”来的用户信息价值最大化,于是难免会频繁拨打用户电话,而这也使得一些用户对此深恶痛绝。

 

然而,平台无度泄露个人信息,让用户仅登陆浏览的状态下,就频繁被打骚扰电话,或许已经越界并涉嫌违法

 

环球经纬律师事务所的律师方梓楠对极派Daily表示,即便有《个人信息保护声明》,也不意味着后续所有的推销电话都是合理的,超出必要范围也有违法之嫌。另如需向第三方提供个人信息的,需要获得用户的明确单独同意。

 

天津瀚洋律师事务所北京分所单宇航律师也向极派Daily表示,不管是收集消费者的个人信息,还是使用个人信息,包括发送商业广告和向第三方进行传送,国家都是有非常严格的法律规范的。如果违反这些规定的话,就要承担相应的行政处罚、民事诉讼,甚至是刑事诉讼。

 

在单宇航律师看来,汽车之家、懂车帝和易车作为有一定经营时间和规模的企业,犯这方面的错误,可能还有利益关联在里头。

 

广东力创律师事务所黄泽义律师此前在接受《南方都市报》采访时也指出,互联网平台收集用户信息,超出用户同意范围使用并将其有偿提供给第三方,尤其是用户仅浏览却被推销骚扰的情况,可以看做是变相“贩卖用户信息”的行为,很可能存在违反相关法律法规的情况,在司法处理上还要视具体情况而定,互联网平台需承担民事、行政或刑事责任。

 

“汽车之家”们自然也意识到了问题的敏感性。

 

极派Daily在汽车之家财报中发现,其对于“个人数据”这一情况用了很大篇幅解释。在财报的风险因素中,汽车之家称:业务受复杂及不断演变的中国数据隐私及网络安全法律及法规的规限,其中许多法律及法规可能会变化且其解释存在不确定性。

 

可以预见,随着国民个人隐私意识的不断增强,数据保护制度的健全,未来将用户询价行为,默认为接受经销商的推销电话,是否合规将有待商榷。“汽车之家”们的业务模式,或才会因此而改变。

 


在资本的游戏中飘零

 

作为撮合交易的中间商,赚着令双方都心存怨怒的钱,汽车之家的经营面却在持续变差。

 

从业绩端来看,2020-2022年三年间,汽车之家的营收分别为86.6亿元、72.4亿元、69.4亿元,净利润分别为34.05亿元、22.5亿元、18.55亿元,均呈逐年下行之势。

 

尽管汽车之家近几年一直在尝试转型,探索线索服务以外的吸金方式,但营收结构始终未有大的起色,主要收入仍高度依赖销售线索服务。2022年,除了线索服务有所增长外,其他业务收入均出现下滑。

 

二级市场上,2021年3月,汽车之家回归港股二次上市之初,股价一度高达198.56港元/股,市值接近千亿港元。而截至今年5月11日收盘,其港股股价报收54.25港元/股,跌去超7成,市值仅余272.43亿港元。

 

图/汽车之家股价走势

来源/老虎证券  极派Daily截图


一位业内人士认为,从宏观上来看,垂直汽车资讯平台的业绩,与我国汽车保有量升高,汽车消费走向存量市场不无关系。2018年,国内的乘用车销量逾20年来首次年度下跌,即是一个明显的信号。

 

同时,赛道内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2017年从今日头条拆分而来的懂车帝已强势崛起,正在抢夺和分食市场蛋糕。

 

极光数据显示,2022年第四季度,汽车之家、懂车帝、易车的月均活跃用户量分别为4774万、3601万和3511万(不包括旗下易车报价大全),而在2021年第一季度时,懂车帝的月活只有汽车之家的一半。

 

曾经的汽车之家老车友大山对极派Daily表示,汽车之家曾是汽车爱好者的聚集地,在被中国平安通过资本手段入驻后,原管理层全部被清洗,平台内容上过度商业化,平台内软文和广告很多,算法经常推荐一些像Ai写的水稿,因此被很多人戏称为“车托之家”。

 

而后起之秀懂车帝背靠字节,不像传统汽车垂媒一样固守论坛和图文,向短视频和直播内容倾斜,所以起量很快。据懂车帝此前披露,截至2022年10月,懂车帝卖车通合作经销商的数量同比增长44%至2.88万家,为现阶段行业最多。

 

毫无疑问,汽车互联网江湖正上演着彼此缠斗的“三国杀”,竞争力羸弱者将面临掉队的可能。而白热化的内部竞争之外,外部形势则是车市的不景气,亏损的经销商如果难以从“汽车之家”们手中的用户信息中转化出销售业绩,那么不利影响最终会再次传导回来。

 

一位经销商告诉极派Daily,垂类平台线索质量在下滑,成交率在越来越低,是大家的普遍感受。而潜在购车用户多平台浏览对比的情况越来越多,所以如果转化率过低无法覆盖成本,经销商也只能选择三大平台中比较优质的一个进行“充值”。

 

上述经销商还表示,现在的汽车厂商和部分大的经销商,也在打造自家的私域流量,向直营模式靠拢,一方面可以减弱和摆脱对于引流平台的依赖,一方面也确实因为大家都赚不到钱了。

 

如此一来,线索服务这门看似牢固的生意,裂痕已隐约可见。

 

2015年前后,汽车之家创始人李想、易车创始人李斌双双离场,奔向造车这个更具想象力的赛道,成为坊间流传的佳话。

 

而留给“汽车之家”们的结局,或许早已写就。前汽车之家副总裁马刚在汽车之家被卖给平安信托时撰文:《汽车之家的挽歌——梦想在资本的游戏中飘零》。

 

显然,这是“汽车之家”们最不愿意看到的“谶语”。

 

参考资料:

《“汽车之家”被投诉泄露个人信息!南都实测:浏览后推销不断》,来源:南方都市报;

《汽车营销人谈理想的 0.6% 营销费》,来源:晚点Auto;

《涨价惹众怒!汽车之家、懂车帝、易车遭多地协会抵制》,来源:雷达财经。


*题图来源于视觉中国。
*文中张磊、王岩、大山为化名。
*免责声明:在任何情况下,本文中的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均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


   
 每日话题: 
   
   你的信息被泄露过吗?

    欢迎在评论区留言,我们会在评论区挑选一位网友(点赞超过50,统计周期为7至14天)送出腾讯视频会员VIP季卡一张。

    

在看,信息安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