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端午与屈原

文汇学人 2022-06-13

赛龙舟、吃粽子是如何与祭祀屈原联系起来的?最初,人们为什么祭祀屈原?

五月初五端午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端午节最先联想到的食物毫无疑问是粽子。随着科举的兴起,粽子还引申出一种新的寓意。一般科举考试发榜前,举子们会在桌上摆上年糕和粽子,寓意高中,有的还摆上笔和银锭,这叫必定高中。


清代徐扬曾画了一组《端阳故事图》,基本概括了这一节日的习俗。


第一幅是《射粉团》,唐代端午节流行“射粉团”游戏,以特制的小弓箭射角黍,谁射中了谁吃。


第二幅是《赐枭羹》,枭就是猫头鹰,古人认为是恶鸟,这一天吃了它,可以去恶。


第三幅是《采药草》,据说这一天采的药特别管用。


第四幅是《养鸲鹆》,鸲鹆俗称八哥,据说八哥在这一天会变聪明,因而人们在这一天调教它,会让它很快学会说话。



第五幅是《悬艾人》,悬挂艾草是为了辟邪。


第六幅是《系采丝》,戴五彩线可以辟邪,这是五色与五行信仰的结合。


第七幅是《裹角黍》,反映的就是我们熟悉的包粽子。


第八幅是《观竞渡》,龙舟竞渡,聚众临流称为龙舟胜会。





端午节这一天据说是为了纪念屈原,屈原是儒家树立起来的忠君爱国的代表。同时,在民间,屈原又被当作鬼神看待,吃粽子、划龙舟这两个习俗的来源常被认为与祭祀屈原有关。而其他习俗的形成,实际上又和屈原之前的五月初五习俗是有关系的。


屈原存在与否之谜

近代曾出现过一次围绕“屈原是否真实存在”而进行的大讨论。第一个提出“史无屈原论”的是清末民初的经学大师廖平。随后,胡适在《读〈楚辞〉》一文中认为:“屈原只是个传说。”在司马迁以前,并无其他史料记载屈原之事,《史记》是第一次提到。


《史记 · 屈原贾生列传》的结尾处写道:“及孝文崩,孝武皇帝立,举贾生之孙二人至郡守,而贾嘉最好学,世其家,与余通书。至孝昭时,列为九卿。”汉文帝去世,汉武帝即位,提拔贾谊的两个孙子任郡守,其中贾嘉最为好学,继承了贾谊的家业,曾和司马迁有过书信往来,到汉昭帝时,担任九卿之职。


胡适认为这里有两个疑点:第一,汉文帝之后应该是汉景帝,而不是汉武帝;第二,司马迁死的时候,汉武帝还活着,所以司马迁不可能知道汉武帝儿子汉昭帝的谥号。因此,胡适推测《史记 · 屈原贾生列传》很可能是汉武帝的孙子汉宣帝时期的人补入的。胡适认为,屈原的形象是一个理想的忠臣,但这种忠臣在汉以前是不会有的,屈原所处的战国时代,“士无常君,国无定臣”,“朝秦暮楚”“楚材晋用”,很少有这样的忠臣老老实实待在一国,忠侍一君的,因而屈原只能是汉儒们树立的一个“箭垛”,是大家拼凑起来的一个榜样式的人物。


胡适的弟子何天行在《楚辞新考》中认为,屈原这个人物实际是不存在的,他只是《楚辞》编者刘向或刘歆所虚构的。卫聚贤在《〈离骚〉底作者—屈原与刘安》中尽管完全赞同何天行“屈原否定论”的观点,但也提出了诸多不同的观点,如他认为伪造屈原之名的不是刘向而是贾谊,等等。


与此相反,闻一多、郭沫若、陆侃如等人则力证屈原在历史上确有其人。他们对胡适等否定者的观点进行了有力的回击。郭沫若在《屈原研究》中指出:“廖、胡两位,特别是胡适,对于《屈原传》所提出的疑问,骤看都觉得很犀利,但仔细检查起来,却一项也不能成立。”此外,阜阳双古堆西汉汝阴侯墓《离骚》残简的出土,证明《离骚》至少在西汉初期就开始流传。汤炳正先生的《〈离骚〉决不是刘安的作品——再评何天行〈楚辞作于汉代考〉》,对刘安作《离骚》的说法进行了有力的辨正。


双方争论的最为核心的一个焦点就是,除了《史记》,关于屈原的记载,至今都没有更为原始的材料出现。像屈原这样伟大的一个人,从他死后到西汉司马迁再次提起的百年间,历史上的记载居然是空白,这似乎不合逻辑。


司马迁写的屈原的传记究竟有没有依据呢?秦始皇的焚书坑儒,其中重点焚烧的正是列国的史书,但汉兴以后,“百年之间,书积如丘山”,不断有民间藏书从墙壁的夹缝中被发现。司马迁写《史记》是非常认真的,其言必有依据,他在《太史公自序》中说道:“百年之间,天下遗闻古事,靡不毕集太史公。”他收集了大量的古书,有学者曾特意考证他当时可能看到的书,以及之后随着时间流逝而消亡的参考书。他能看到的史料,我们看不到,亦属正常之事。


在《史记 · 屈原贾生列传》中,司马迁又说:“适长沙,观屈原所自沉渊,未尝不垂涕,想见其为人。”可见,他还亲自走访了屈原自沉之地。从民间的口口传说中听来的也罢,从搜集的书中看到的也好,太史公都有可能知悉屈原的事迹。


没有足够的证据能说明《史记 · 屈原贾生列传》为司马迁或者其他人所杜撰,因而不应轻易否定屈原的真实存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聂石樵先生的《屈原论稿》以及赵逵夫先生的《屈原与他的时代》等著作对屈原的身世、生平进行了系统的整理与廓清,对“屈原否定论”进行了否定。这两部著作挖掘出了一些先秦史料中屈原存在的证据,足资参看。


屈原忠君爱国与怀才不遇的形象

司马迁《史记 · 屈原贾生列传》第一次完整记载了屈原的事迹。屈原早年受楚怀王信任,任左徒、三闾大夫等职,管理内政外交,很有才华,但“信而见疑,忠而被谤”,遭上官大夫等贵族排挤毁谤,被疏远且流放。楚顷襄王二十一年(前278),秦将白起攻下了楚国的都城郢。在极度苦闷、完全绝望的心情下,屈原于农历五月五日“怀石遂自投汨罗以死”。


司马迁亲自去了长沙,拜祭了屈原投河自杀的地方,并在那里凭吊了屈原。司马迁走访楚地,楚地民间流传着大量有关屈原的传说,这些就成为他写传记的依据。当然,他在材料选择上有所取舍,“百家言黄帝,其文不雅驯,荐绅先生难言之”,对于一些荒诞不经的传说,他并没有采信。司马迁的说法一出,屈原“竭忠尽智,以事其君”的形象就此广泛流传开来。


到了东汉,儒家已经定为一尊。王逸的《楚辞章句》认为,人臣应以“忠正”为最高的道德标准,屈原“危言以存国,杀身以成仁”,是儒家梦寐以求的典范人格,屈原“忠君爱国”的形象得以确立。王逸为了将屈原吸收进儒家传统当中,将屈原的作品与儒家经典进行比对,他在《楚辞章句 · 离骚经叙》中说:“夫《离骚》之文,依托《五经》以立义焉。”


总之,经过司马迁、王逸的阐释和再阐释,屈原被贴上了忠君爱国的符号,成为儒家文化的偶像。


除了忠君爱国的形象,屈原还有一种形象就是怀才不遇。在中国古代,那些与屈原有着相同或相似命运的人,总能在屈原的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因而他们“阐释”屈原,哀吊屈原,往往也是在诉说自己,感怀自己。


第一个吊屈原的是怀才不遇、被流放到长沙的贾谊。他在《吊屈原赋》中说屈原“生不逢时”,这又何尝不是在说他本人呢?


诗圣杜甫一心报国,然一生坎坷,在他人生的最后一年,他途经湘夫人祠,写下《祠南夕望》诗:“百丈牵江色,孤舟泛日斜。兴来犹杖屦,目断更云沙。山鬼迷春竹,湘娥倚暮花。湖南清绝地,万古一长嗟。”聂石樵先生在《杜甫诗选》中评价说:“此诗系因湘夫人祠而思及《楚辞》,由《楚辞》而思及屈原,由思古之幽情而及眼前之遭遇。内涵丰富而不着痕迹。黄生云:‘此近体中,吊屈原赋也,结亦自喻。’”一生漂泊的老杜,颠沛流离,在人生的最后,他一声长叹,是在吊屈原,也应是自喻,他对屈原的理解和阐释,也是对自己一生缩影的投射。


后世如老杜一般借吊屈原而抒发心中块垒的人数不胜数,如宋代陈与义《临江仙》:“高咏楚词酬午日,天涯节序匆匆。”陆游《哀郢二首》:“离骚未尽灵均恨,志士千秋泪满裳。”辛弃疾《贺新郎 · 赋水仙》:“灵均千古怀沙恨。”清人屈大均《吊雪庵和尚》:“一叶《离骚》酒一杯,滩声空助故城哀。


屈原的磨难是古代士大夫阶层和知识分子常常会面对的问题,因为他们有着和屈原相同的境遇,因而也就把屈原“阐释”成了和自己一样的凡人。


屈原的鬼神形象

端午节以吃粽子、划龙舟的方式祭祀屈原,在民间屈原是被当作鬼神来看待的。闻一多在《端午考》和《端午的历史教育》等文章中提到,赛龙舟、吃粽子的习俗实际上在祭祀屈原之前就存在了,是吴越地区祭祀图腾龙的一种习俗,后来这一习俗渐渐与祭祀屈原有关。南朝梁人宗懔《荆楚岁时记》端午条载:“是日竞渡。”下注:“五月五日竞渡,俗为屈原投汨罗日,人伤其死,故并命舟楫以拯之,至今竞渡是其遗俗。”


南朝梁人吴均《续齐谐记》记载了五月五日吃粽子的原因。屈原死了,人们感到哀伤,就在水中投竹筒饭,祭祀他。东汉建武年间,长沙有个叫区曲的人,正准备去祭祀屈原,结果在路上遇到了一个士人,自称三闾大夫屈原。士人对区曲说,很感激人们对他的祭祀,但这些年大家送来的东西,都被蛟龙偷去吃了,希望大家以后往水中投饭食,在外面包上楝树叶,再用五彩线缠上,这两样东西是蛟龙所害怕的。龙舟与蛟龙,从名字上来看,似乎仍保留着更原始的祭祀痕迹,但南北朝之后,人们用赛龙舟、吃粽子的习俗祭祀屈原已成主流。这与汉代以来屈原忠君爱国符号化,地位提高,又是密切相关的。


东晋王嘉《拾遗记》记载,屈原“忠”,但被排斥,后来投水自杀,楚国人思念他,仰慕他,把他当成水鬼进行膜拜,“楚人思慕,谓之水仙”。正因为大家崇拜屈原,也才有了对他的祭祀,并形成了一定的习俗。


至于为何这样的习俗会被用来祭祀屈原,除了上面根据汉以后屈原形象形成的文献记载,我们不妨从文化渊源上做一个推测。屈原是楚国人,楚国人的性格特征有两个:第一,报复心极强,嫉恶如仇,有仇必报;第二,极为迷信鬼神。


《左传》中提到“楚材晋用”,在楚国被排挤走的大臣到了晋国,没有不回头报复楚国的。申公巫臣出走晋国后,自己在楚国的家人全部被楚国的权贵杀死,于是他将儿子派到楚国的死敌吴国那里,教吴国人如何攻打楚国人,如何叛楚,吴国就此强大了起来,数次侵犯楚国,使得楚军疲于奔命。还有著名的伍子胥,父亲、哥哥被楚平王杀死,他自己跑到吴国,后来率领吴国军队打到楚国的国都,其时楚平王已死,他竟挖出其尸体进行鞭尸。战国末期,楚国为秦国所灭,楚国当地流传起“楚虽三户,亡秦必楚”的说法,后来,推翻暴秦的终究是报仇心切的楚国人。楚国人“有仇必报”的性格特征可见一斑。而受了冤屈的贵族屈原,就那么轻易选择了死亡?


从司马迁的记载来看,屈原是有怨愤的,班固也看到他的愤怒是不加隐藏的。闻一多在谈到《离骚》的时候也说屈原像是在“骂街”,别人骂骂也就罢了,但屈原不同,因为屈原的职位是“左徒”和“三闾大夫”,有学者提出其实际是宗教职务的长官,负责沟通鬼神、祖先等国家祭祀活动。《离骚》《天问》等作品中充满了各种神灵传说,可见屈原对巫史文献了如指掌。屈原被冤枉,被流放,他向神痛陈自己在尘世的遭遇,表达哀怨和愤怒。这些怨恨如果闻于鬼神、祖先、神灵,楚国人能不害怕?


楚国人是非常相信鬼神的,而且到了迷狂的状态。《新论 · 言体论》说楚灵王“简贤务鬼,信巫祝之道”,亲自主持巫术活动。《汉书 · 郊祀志》中提到楚怀王信鬼神,向鬼神求福退秦兵。


屈原被人陷害,虽没有像申公巫臣、伍子胥那样从武力上进行报复,但作为一个能沟通鬼神的官员,把自己的委屈和愤怒告诉鬼神、祖先、神灵,从文化精神上进行报复是极有可能的,而其带着诅咒直接投水而死,对于迷信鬼神的楚地之人来说,怎能不害怕?这实际上是更为强烈的报复。


《左传》说:“鬼有所归,乃不为厉。”像屈原这样死去,显然是带着怨恨而无所归的“厉鬼”。人们历来对这种无主之鬼的祭祀都是软硬兼施:一是模拟战争予以恐吓,南方多水战,古越族的龙舟竞渡的风俗就被引用了进来;一是对“亡者”进行安抚,类似于粽子的食物就被投入了水中。东汉应劭《风俗通义》记载:“五月五日,以五彩丝系臂,名长命缕,一名续命缕,一名辟兵缕,一名五色缕,一名朱索。辟兵及鬼,命人不病瘟。又曰,亦因屈原。”




唐代李昭道绘《龙舟竞渡图》,故宫博物院藏。此画表现的是宫廷中龙舟竞渡的习俗。


在屈原之前,民间就一直流传着五月初五这一天是凶日的说法。《史记》中说孟尝君五月初五日出生,父亲认为不吉利,让妻子将其抛弃。直到汉代,还流传着“不举五月子”,五月出生的孩子,不能将其养大等说法。屈原死后,五月初五,除了以前的避讳,似乎又多了对兵、鬼的忌惮。


清代郎世宁绘《雍正十二月行乐图》之《五月竞渡》(局部),故宫博物馆藏。雍正帝非常重视端午,曾与大臣们在龙舟上欢宴。


随着屈原忠君爱国等形象的不断阐释,人们对屈原的认识又随之发生了改变,逐渐由“畏”变成“敬”。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龙舟与粽子也就被说成是对他的祭祀与纪念了。


从后世一些遗留的习俗中,我们仍可见早期龙舟竞渡的意义。明代杨嗣昌《武陵竞渡略》记载:“桃符、兵罐二物,船人临赛掷之以祈胜,非也,桃符能杀百鬼,乃禳灾之具。”龙舟竞渡还要带着桃符,桃符可以避鬼,可以禳灾。有的地方还请巫史来船上作法压胜。明清时期,尤其是楚地,认为竞渡有驱疫的功能。明代谢肇淛《五杂组》记载:“至于竞渡,楚蜀为甚,吾闽亦喜为之,云以驱疫,有司禁之不能也。”四川、两湖、福建都有这种仪式,连政府都不能禁止。这也许正与最初楚地对屈原的信仰有关。


总之,在历史流变中,屈原不断被加入新的阐释,从而形成了不同的屈原形象,并且互动,互相影响。五月初五端午节,以祭祀屈原为核心形成的吃粽子、划龙舟等符号,其根本内涵还是屈原的人格力量。在古代,屈原有着忠君、护民等象征意义,如今,他又是维系民众爱国、团结等精神之纽带,仍具有重要的符号象征意义。


(摘自赵运涛著《符号里的中国》,中华书局2021年7月出版)


本文转自:

 

更多相关文章:



维多利亚时代的儿童文本使文学体验成为人类进化的关键机制

徐志摩 | 花牛歌

哲学教授告诉你什么是好论文

人类与啤酒难忘的相遇

怎样编成一部插图文字俱佳的教材

王世襄:到了李庄,在饭摊上第一次尝到清炒豆苗

赵元任拍的10000张照片

姜亮夫先生的“最后最高要求”

林希 | 怀念父亲林藜光

克莱夫·贝尔如何“缔造现代主义”

国际博物馆日 | 博物馆的力量:“认同”建构

艾俊川 | 民国初年一场债务纠纷的真相

双殿楼看约翰·罗斯金

人文学科的阅读训练能否生成一种公共伦理?

西方艺术批评中也有“以中庸为德”

可以用“设计”来概括整个现代艺术吗?

泰戈尔与清华学子的“无问西东”

王启元|设计复旦:茂飞的建筑世界

宋明炜 | 五四时代·少年中国·与现代成长小说的诞生

劳动节 | 西方拾穗,东方也拾穗

我在我的小区当“团长”

“给上海出份力,让上海能快点清零”

曹明升 | 探寻中国诗的律化动因

世界上最具未来感的图书馆

照明专家为读书人挑选的十款灯具

毕旭玲 | 中华早期神话中先民们的抗疫经验和智慧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




投稿邮箱:wenhuixueren@139.com

转载本公号文章请注明出处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