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KT微话题 | 不可轻忽的译者研究

之前我们为大家总体上介绍了“外语学科核心话题前沿研究文库”(Key Topics,简称KT)已上架的电子书。新的一周,“KT微话题”栏目继续为大家拆解每本电子书的核心要点,帮您快速get心仪图书。不用等快递,好书随时可读!


宅家科研充电?别忘了这套电子书(点击阅读)



译者是译介活动中的核心角色,他们直接从事文本的语际转换工作,又要与作家、编辑等其他行为主体不断沟通,其语言资质、翻译理念、职业素养关系到译文的风格与质量。


不过,大多数译者的地位不高,社会关注度较低,常常隐于幕后,有的译本上甚至没有译者署名。我们对译者的了解往往也局限于序跋、书勒口上的译者简介等副文本,对其译者之外的身份和经历则知之甚少。译者登场是打破译者隐身的重要一步。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邀请各语种译者赴瑞典参加颁奖典礼,同他们分享荣誉,也让普通大众认识了葛浩文等多年辛勤付出的译者。


在中国文学英译领域里,译者研究滞后于文本研究。目前的大量研究主要聚焦葛浩文、杨宪益等著名译者。除了扩大研究对象的范围,评介那些较少进入公众视野的优秀译者之外,我们还应当从哪些角度来开展译者研究呢?王颖冲老师在《中文小说英译研究》中提出了如下建议:


1)更加关注译者的成长变化,以动态的眼光审视译者的职业生涯。过往有不少文献都对译者生涯进行了分期,每个时期不仅译作的数量、类型有所不同,译者的文学观、翻译观也在发展变化中。张继光(2017)曾指出,葛浩文兼具译者、学者、教师、编辑等多重角色,并分四类列出其职业生涯中历年发生的大事件,穿插比较后我们可以发现葛浩文在不同时期的主要身份也在发生微妙转换。虽然被归为学者型译者,葛浩文后期的重心并不在学术,担任圣母大学讲座教授时也不教书(季进 2009:54);而杜博妮则一直活跃在文学和翻译研究的前线,并先后在多家大学开设翻译课程(覃江华、刘军平 2012a:51)。这种发展轨迹对二人的翻译风格有何影响,亦值得探讨。


葛浩文指出,自己最大的变化在于自信心提高了,日积月累的大量阅读让他对中国当代文学的理解更加深刻,也能以独到的眼光和批判性思维去看待作品,从事翻译工作更加游刃有余了(Stalling 2014: 10)。这一点在凌静怡的文章中也得到了印证,葛浩文根据自己几十年来所读和所译的作品,总结了中文小说的一些问题,指出它们十分重视历史,而相对不太擅长处理当下的题材,有的在结构上需要调整,比如开头不够吸引人等(Lingenfelter 2007)。我们可以进一步考察其他成功译者的发展轨迹,探究是否具有共性和可复制性,并从中获得启示。


2)译者文化身份的多元性和复杂性还可进一步挖掘。身份认同在女性主义、后殖民研究等领域备受关注,在讨论翻译的权力话语和边缘化等问题时也值得借鉴。例如,王颖冲(2015a)曾考察“译丛文库”中的译者身份认同,分析丛书选材和翻译策略中体现出的女性意识等问题。当译者与作者、目标读者的文化身份发生冲突时,这类探索对于回答中国文学“由谁来译”的问题就显得尤为有价值。


译者可以游走于不同国家和不同赞助人之间。皮姆认为译者处于文化交互(interculture)的地带,即不同文化的重叠地带;而不是跨文化(cross-culture)或多元文化(multiculture)。他反对勒菲弗尔将译者立场框定于其出生或生长的文化圈内(Pym 1998: 177-178)。


中国文学的英译者也是处于这样一个地带,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地理位置的改变,其文化认同的成分也在发生变化。例如,戴乃迭、沙博理等外国专家都曾长期在中国工作和居住,异乡和故乡的界限变得模糊,所以戴乃迭在自传草稿中说“我觉得我有两个祖国”(杨宪益 2003:3),沙博理(Shapiro 1997)也著有自传《我的中国》(My China)。他们的文化认同和立场与赛珍珠、斯诺,与葛浩文、杜博妮等人皆有所不同,与新一代生活在中国、有中国配偶的外籍译者也有很大差异,而其表现形式和背后的缘由都是值得分析和比较的。


3)在研究方法和理论框架上可有所挖掘和拓展。译者研究大多数着眼于翻译策略,通过对所选案例的文本分析,结合译者自述来说明译者的翻译风格,有时较难与译本研究区分开来。由于翻译策略和方法都是可变通的,归化和异化、直译和意译在每一个译本中都能找到大量例证,这些结论的客观性也受到一定影响。翻译家的翻译理念与实践可能会有出入,每个翻译家对“忠实”“可读性”等原则也有各自不同的标准。莫娜·贝克(Baker 2000:245)将译文中表现出的一系列语言和非语言特征视作译者的“拇指印”(thumb-print)——诚如我们对自己的指印很难自控,也常不自知,译者序跋中所宣称的翻译理念并不总是可信的。借助自建语料库,我们可以将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验证译者自述和读者的主观感受,以获取更有说服力的结论。


除了分析表层的语言结构,我们还应将译者风格、个性化的翻译方法以及翻译策略置于更广阔的历史语境下去考察。最基本的异化和归化问题,也可追溯到施莱尔马赫(Schleiermacher 2006)那次题为《论翻译的不同方法》(“On the different methods of translating”)的演讲,其中“要么把读者带到作者面前,要么把作者带到读者面前”的论述,引发了包括韦努蒂在内的后继学者对翻译本质、译者身份与职责的思辨。译者研究应当与翻译、编辑、出版活动中的其他行为者,与当时普遍流行的文学观、翻译观相结合,并上升到哲学思考的高度。一些学者从阐释学(朱锋颖、胡玲 2014)、翻译社会学(鄢佳 2013)、生态翻译学(欧阳友珍、周毅军 2016;胡伟华、郭继荣 2017;陈爱菊、胡伟华 2017)等角度探讨译者的翻译行为和习惯。这类研究注重主客体的关联性,即译者内心世界与外部环境、译者个人与社会的关联。译者为谁服务、忠实于谁,译者主体性如何体现,译者对原文中的异质文化、原文与译文之间的差异持何种态度等问题,也可引入翻译伦理的视阈下来讨论(刘云虹、许钧 2016)。



王颖冲老师的《中文小说英译研究》一书是关于中文小说,特别是现当代小说英译研究的研究,旨在探讨国内外对中文小说英译的研究脉络、最新发现和发展趋势,并提出相应的选题建议。除了译者研究这一话题之外,本书还对作家与作品研究、译介过程研究和传播与接受研究等方面的现有成果进行了分类述评与阐释,并对未来研究的方向和方法进行了展望,有助于读者了解中文小说英译的研究现状和前景,进而思考与此话题相关的研究该从何处着眼、何处入手。



作者:王颖冲

ISBN:978-7-5213-0565-4

出版社: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电子书定价:23.94元




为使您一睹为快,目前iResearch微信公众号首页菜单栏已开放电子书架,精彩章节免费读。



了解或阅读更多精彩内容,可登录亚马逊,购买《中文小说英译研究》电子书。不用等快递,好书随时读!


相关阅读




点击“阅读原文”,购买本书电子书。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