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春节这几天,我读了哪些有意思的书?

张海露Eric 英语学习笔记 2021-02-10

是的,看我的朋友圈也能学英文#23

聊聊春节期间我看的几本书,有兴趣找本自己喜欢的给自己充充电吧。

1. 《5分钟商学院》


终于读完了刘润老师的 4 本《5分钟商学院》!

确实对得起这个名字。他在书中说希望这堂课对我们个人成长的贡献最多是 10%,其它 70% 需要我们在工作中学习,20% 来自向他人学习。够实在。

刘润老师提到的许多工具都可以帮助我们思考、高效学习。工具的本质三两句话就可以说清楚,关键在于会不会用这些工具真的解决问题(这也是他说的「知识」和「技能」的区别)。

比如他提到「猴子理论」,这个猴子就是责任:「不要让别人的猴子爬满你全身,让自己焦头烂额,别人也无法成长」。


管理如此,教学亦然。别把让自己成长的机会拱手让人。尤其是学习这事,学习者少指望别人,多要求自己,这样能力才能有所提升;做老师的要尽量授人以渔,多引导,以赋能为终极目标。

再比如「商业模式画布」(Business Model Canvas):


它让我想到,从把自己当作一个公司、做自己的 CEO 这个角度出发,这个商业模式画布也是自己的成长规划。比如 Key Partners:你的贵人是谁、你的role model是谁?向他们学习,模仿他们的过人之处,主动接近他们。Key Activities:你每天把主要的时间放在哪里?做了什么事情?

Key Resources:你能给别人带来哪些价值?也就是你都有哪些筹码可以leverage。那些时间、努力、试错、弯路就是成长的cost;那些收益、成功、成就感、影响力就是revenue。

他还教我们如何「用20小时快速学习」,也就是用较短的时间「学会」新知识,总结的特别好。他也叫我们如何做人。做生意做管理的本质是你想做什么样的人、你如何处理和他人的关系。特别喜欢这一段:


7 Habits of Highly Effective People

书中也多次提到经典个人成长类书籍《高效能人士的7个习惯》。这个名字听起来像成功学,实际上特别实在有用,我认为每一位大学生在毕业之前和之后都应该读上一遍。这本书比较厚,顺便还能用刘润老师高效学习的方法练习阅读能力(我推荐读英文原版)。

《暗时间》

类似的书我还推荐刘未鹏的《暗时间》,这本书我几年前就推荐过。他教会我不要相信自己的大脑、要了解常见的认知陷阱,印象最深的是记他说「你所拥有的知识并不取决于你记得多少,而在于它们能够在恰当的时候被回忆起来」。

最近我又在重读《暗时间》,依然有新的理解和收获,年前我还买了十多本送给学生和朋友。


2. Atomic Habits
 
Atomic Habits 的理念和我月初安利的 Mini Habits 一样,不过写作角度和风格很不一样。Mini Habits 让我开始了践行,而 Atomic Habits 给我了持之以恒的信念。


最大的收获是想要成事:忘记目标(goal),专注行动(system)。

比如你的目标是瘦 20 斤,你会为这个目标设定行动。其实只要是行动了就好,不需要盯着 20 斤这个目标。否则,瘦了 20 斤后该如何呢?哦耶!目标达成!然后开始放纵自己,很快就一夜回到解放前。

也正因如此,我们的习惯设定不应该从目标出发设定,而是从我们我们想成为什么样的人出发。作者借用 Simon Sinek 的「黄金圈」设计了这个  Three Layers of Behavior Change:


Identity-based habits 更强大、更有效。想一想我们曾经打脸的那些 flag 到底为什么倒?其实是我们没有那么想改变而已。

比如你想减肥,为啥失败了?因为你并不是那么想成为一个健康的人:和「健康」相比,你可能更看重娱乐、社交。只有你内心极度认可「健康」的价值,你真正想成为健康的人——瘦 10 斤还是 20 斤一点也不重要,最重要的是你成为了你想成为的自己。

当我们认识到 identity 的重要后,就要承认:我们的身份是可以改变的(Your identiy is not set in stone)。不要说「我就是XX(早上起不来/懒/技术小白」「我只能...」,这些只是你自己给自己设的人设,不要盲目地相信他们。

成长就是不断认识自己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你一次次和过去的自己告别、一次次放下固执和偏见,像系统升级一样不断给自己升级。

“Over the long run, however, the real reason you fail to stick with habits is that your self-image gets in the way. This is why you can't get too attached to one version of your identity. Progress requires unlearning. Becoming the best version of yourself requires you to continuously edit your beliefs, and to upgrade and expand your identity.”

3. Netflix 的管理之道


Powerful 讲的是 Netflix 管理方式。作者 Patty McCord 曾在 Netflix 工作过 14 年,担任首席人才官。她以 Netflix 的 Culture Deck 为基础写了这本书,分享 Netflix 的用人之道和团队文化。

书名叫 Powerful,是因为核心理念之一是把员工当成成熟的大人,提醒他们拥有 power,相信他们可以 powerful:“A company’s job isn’t to empower people; it’s to remind people that they walk in the door with power and to create the conditions for them to exercise it.”

这本书每章最后都有总结(In Brief),因此重点看开头的介绍、结尾的总结、每章的 In Brief 就够了。


印象最深的一点是说团队要充分沟通,有意见当面说,践行 radical honesty。这让我想到了 Shoe Dog 中的「Buttface文化」,鼓励大家要脸皮厚、对事不对人。


这一点真的很难。但在过去的一年中,我发现每一次大家坦诚相对,即使是有激烈的 debate,结果都是更好的。接受批评、给建议性反馈(具体到行动,建议也是能够 actionable)、主动承认错误,今年要更有意识地践行。

4. 《英语朗读与复述教程》

很早之前就推荐过田朝霞老师的微博和语音学习公开课,最近才读到她的《英语朗读与复述教程》。只读了前几页我就很激动,从理念到方法我都无比认同。

我们为什么要练习语音呢?最终目的无非是高效传递信息。因此我们不必追求母语人士级别的发音,只是把那些可能影响我们交流的发音稍微纠正下即可。相比发音,我们更应该把注意力放到节奏、语调和重音的学习上。

语音到底该怎么学呢?田老师已经说的很清楚了,如果语音学习有捷径的话,就是这两页纸了:


5. The Wizenard Series: Training Camp


昨天,科比去世了。一下子勾起太多回忆。Heroes come and go,legends live forever。

我想到有本一直想读但没读的书:由科比创作、 作家 Wesley King 操刀的体育魔幻小说 The Wizenard Series科比在一个视频中说他一直想把自己钟爱的体育和魔幻结合起来,于是就有了这本。


The Wizenard Series 的目标读者是青少年,因此语言难度也不大,可能的阅读障碍是一些篮球术语和口语表达。主要讲得是奇葩篮球教练 Rolabi Wizenard 帮助年轻人成长的故事。怎么个奇葩法呢?他会魔法!一会让你手消失眼看不见、一会把球场变成了城堡/山顶,想想都刺激。另外一个奇葩之处是相比提升篮球技艺,他更注重帮助这些青少年运动员们认识自己、接受自己。


故事中有太多科比自己的影子,他的成长、迷茫、骄傲与沮丧。你能感到故事中有两个科比,有幼稚和成熟,有桀骜不驯也有苦口婆心。虽然不是科比亲自写的文字,但经过和作者的充分沟通,他的热爱、勇敢、善良都让你感受得到。

我尤其喜欢故事转场中的 WIZENARD PROVERB,风格很科比,很曼巴精神。比如这句 Winning is an empty cup. Fil it with work, struggle, and compassion:



我最喜欢的是这句:


You may tire on the road. It may grow dark. Rest if you may, but never give up. Walk until the darkness is a memory and you become the sun on the next traveler's horizon.

相信他也只是累了。他还在那里。依然耀眼,也照亮了我们的路。

常见问题
“从哪找英语原版图书资源?”
你怎么读书这么快,不需要谈恋爱吗?


朋友圈学英文系列
上周我读了哪些有意思的书?/ 读不懂《经济学人》怎么办?如何高效学习地道表达? / 最近我遇到了哪些好玩儿的口语表达?最近我遇到了哪些好玩儿又好用的英文?推荐一套英语学习者都该读的好书 / 背熟新概念真的能提高英语水平吗? 屏幕取词功能好用吗?/ 你是在哪里看的美剧啊?学口语,推荐一部纪录片和两本小书 / 原来,这些熟悉的小词还能这么用!/ 推荐一本专门讲如何读外刊的书 / 如何品读英文?有哪些小说、播客推荐?如何让英文更地道?/ 上周我读了这 3 本书 / 学英语,不需要讲太多道理 / 阅读中,到底该不该查生词?“怂了”可以怎么说?最近我读了哪些书?当乔志高遇见胡适 / 如何读外刊?如何让表达更地道?和雅思考官学口语 / 学习这事儿只和自己有关啊 / 是的,看我的朋友圈也能学英文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