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原来,这些熟悉的小词还能这么用!

张海露Eric 英语学习笔记 2021-02-10



是的,看我的朋友圈也能学英文#14


以下是我在朋友圈/微博上发过的一些内容,意在从日常生活中学简单实用的表达,记录下来也分享给你。希望可以帮你涨点知识,多点儿兴趣。


1.《跟小小孩学英文》


刚整理文件,发现几年前我做过一次微课直播,从《跟小小孩说英语》中学点简单实用口语。学了这么多年英语,下面这些表达能脱口而出吗?


  • 小猪存钱罐
  • 挑食的人
  • 裤子前档开口
  • 胡闹
  • 系安全带
  • 过家家
  • 湿透了
  • 小摊


有几个不能脱口而出?看看下面的图片找答案:



2. 熟词生义

之前每次去香港都要买许多英语学习相关的港台书,比如这本《拆解英语口语错误》。明年这时候我就搬家了,打算把家里的书陆续在微博上送出(@Eric英语学习笔记)。书要读成自己的,不能束之高阁当摆设。



顺便说几个书中提到的熟词生义,这些用法很多我都在晨读中讲过,都很高频、地道、实用,快收藏起来吧:



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比如 for good 是「永远」,Say when 是「够了请说一声」,这都是容易误解闹笑话的常见习语。另外还要注意一些细节。比如「干杯」bottoms up,「别急」hold your horses,这两个短语中都少不了 s。


3. 把握好分寸?

说到「努力把握A和B的分寸」,除了用 maintain/strike a balance,用这个 walk the line between A and B 是个不错的选择:



walk the line 就像是走钢丝一样小心翼翼,努力保持平衡。


比如 walk the fine line between confidence and cockiness,就是把握好自信和自大的程度,也就是说“努力做到自信而又不让人觉得自大”,和上面词典例句用法一致。


再来看 The Elements of Teaching 中的一段话:



这段话主要是说在教学中老师要对学生有要求也要多鼓励、要和蔼可亲又不失权威。这里的 walk the fine line between... 就和上面的「perennial paradoxes」呼应,想处理好这些问题,是不是就如同走钢丝一样?这就是教学的艺术吧。


4. spell 啥意思?



读 DK 的商业书,这段介绍 Rosser Reeves 的很简单恨值得学习。主要有两个看点:


1)spell 在这里的用法同 stint,表示从事某项活动的时间。比如「阳光灿烂的日子」就可以说成 sunny spells。


2)His exceptional talent saw him rise to become...这里的 see 是个常见的用法,它前面一般是时间和地点,是个听起来很洋气、让表达更简洁的写法。


5. the aged 怎么读?


在微博上发起一个投票:



其实右边的是正确的... 类似的音常见的还有 learned:



还是要注意细节啊。

6. Q&A


常有人让我推荐写作书、口语书、听力书等,但是很多时候我觉得读什么书并不能解决问题。比如这位朋友想解决对词汇不敏感和不准确的问题,在我看来读词典啊辨析啊并没什么用。啥叫对词汇不敏感、不准确呢?无法定义这个问题就没法解决,只能是焦虑和病急乱投医。


另外在我看来绝大多数的问题都在于输入太少、输出可怜。学英语,尤其是英语专业的学生,每天都得读个几十页英文,查至少几十次词典,有至少几十个问题,才算叫「学英语」吧。英语专业的学生要问问自己除了课上学的东西,每月读过几本英文原著?每周读了几篇外刊?


一直强调学习要戒骄戒躁,说的就是英语的基本功。多查、多读、多用,多总结、寻求反馈,持续行动。谁不都是这么一步步走过来的。


以上就是第 14 期「看朋友圈学英文」。我的个人微信是 hailuenglish,欢迎你加我呀。我们下期再见。




朋友圈学英文系列  

推荐一本专门讲如何读外刊的书 / 如何品读英文?有哪些小说、播客推荐?如何让英文更地道?/ 上周我读了这 3 本书 / 学英语,不需要讲太多道理 / 阅读中,到底该不该查生词?“怂了”可以怎么说?最近我读了哪些书?当乔志高遇见胡适 / 如何读外刊?如何让表达更地道?和雅思考官学口语 / 学习这事儿只和自己有关啊 / 是的,看我的朋友圈也能学英文


推荐阅读

9月21日《经济学人》导读

读《小屁孩日记》学地道口语


2020年现象级英语社群

2020年现象级英语社群招募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