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中国人为什么这么会玩,又这么会写?

城市中国 城市中国杂志 2022-05-14

本文选自《玉山丹池:中国传统游记文学》总论部分,由世纪文景应允选摘并提供文字资料。未经许可,不得擅自二次转载使用,有需要请联系世纪文景取得授权。为便于阅读,文字有微小调整。标题为编者所拟,原题为《核心议题和基本观察》。关于本书的内容和看点,可参阅5月13日的推送《每周新书 | 出游,出逃,出发去进军西部》

《玉山丹池:中国传统游记文学》

[美]何瞻 著, 冯乃希 译

世纪文景·上海人民出版社,2021年3月,75元。

何瞻(James M.Hargett),纽约州立大学阿尔伯尼分校东亚学系教授。(图片来源/阿尔伯尼分校官网)

在中国,旅行的书写史十分漫长,有鉴于此,我需要先阐明一系列核心议题。这些议题引导我们处理这批数量巨大的资料,并帮助我们将其组织成一个连贯的整体,从而产生新的知识。以下几点参考信息会进一步辅助我们把游记当作一个开放的文学体裁来研究。


所有的游记文学都包含一个连贯的必不可少的叙述,用以描述旅途的物理体验(the physical experience);这个旅途用散文(prose)写成,它穿越空间,并指向清晰的目的地。


在《穆天子传》等作于汉代(公元前206-公元220)以前的文本中,旅行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但它通常是神秘的、符号化的,或是想象的。我定义的旅行文学,其关注对象是真实的旅行,不论长短,必定指向一个地理上真实存在的目的地。


西方的旅行文学常关注遥远的异域,与此不同,中国游记中绝大多数作品描述的都是中国内部,虽然这个体裁里也有记载异国旅行的名作,比如,玄奘(602-664)的《大唐西域记》讲述的就是佛教僧人前往印度的经历。

《西游记》相关影视作品众多,反映了《大唐西域记》这部游记作品巨大的影响力。(图片来源/腾讯视频)

中国游记文学多采用随笔(essay,即一篇单一主题的短文)和日记(diary)的形式,被写成一份“记”。大多数旅行作品都有一个公式化的题目:“游某某地记”。翻译过来,就是“一个关于去某某地游览的记录”。有时“行”或“录”也会出现在题目中,但在这种情况下,旅行的目的往往就不是游览或娱乐。


例如,一部重要的早期旅行日记就是李翱(838年去世)的《来南录》。游记文本描述了作者在旅行途中观察到的地方和现象。由于作者对地理环境的关注点(geographical focus)不同,加之个人兴趣和品味差异,这些报道的内容不尽相同。例如,在游记叙述中,我们可能看到对以下现象的描述:著名地标,名山名川,社会、政治和宗教的实践和状况,地方风俗和物产,植被与动物群。


文本里还展现出作者的观察、评论,甚至是个人情感的抒发———这些要素曾经被用来区分游记和地理志、风俗志———但中国旅行文学的确由不同层次的语言写成,并为多种多样的目的服务。接下来各章中的例子将会呈现出中国典型游记作家使用的语言的多样性。

《来南录》古籍书页(图片来源/孔夫子旧书网)

“文学性”的语言专门指各种各样描述性和/或评论性的语言。这类语言是个人化的(personal),既显著区别于地理志、地方志中对事实细节的罗列,也不是宋代及其之后的笔记作品中常现的非个人化报道风格。在这个语境下,“个人化”意味着作者(或“我”)和他访问、描述的地方(有时在现代西方批评理论中,被称为“客观世界”或者“他者”)之间存在着积极的互动。人与地的交互感应常常启发作者运用一种升华的语言风格,该风格具有丰富的抒情内容和浓厚的个人意味。


不同于欧美旅行文学的繁杂性质,中国古代游记的作者大多是士大夫。西方的中国研究者通常把这类特殊人群称为“文人”、“士绅”或“精英”。这些人的童年时间全部用来准备科举考试,一旦通过,他们通常会获得终身的、受人尊敬的政府职位。作为士大夫,他们当中的许多人需要在各省之间频繁旅行,在一个官府和另一个官府之间辗转。有时,宦途会把他们带到中国偏远的地区。


除了鲜见的几个例外,明代(1368-1644)晚期以前所有的传统文学基本上都是由士大夫创作的。他们并不像大航海时代的西方作家那样,以外来者的视角观察一地。他们的文化资本被读者广泛接受。例如,当一个中国士大夫观察和描述一个陌生地区的风俗时,他通常能理解这些风俗,并能把它解释给读者。他可以告诉读者为什么这些事情值得关注。这也适用于那些描述名胜古迹的作品。中国最杰出的游记作家总是可以十分称职地引导读者。

明朝著名游记作家张岱像(图片来源/孔夫子旧书网)

为了帮助读者浏览本书,并大概了解这些资料所涉及的时代概况,在此,我提供几个基本的观察。


第一,中国旅行文学的发展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它发源于六朝,在唐代得到显著发展,在宋代成熟,到了中晚明,达到了高度繁荣。在清代,虽然有一些杰出的游记作家延续着宋、明的传统,如张岱(约1597-1679)、顾炎武(1613-1682)、袁枚(1716-1798),但此时游记书写出现了新方向和新关注点。催生这些变化的正是中华帝国急剧的领土扩张。


相应地,清代游记开始关注传统以外的目的地,这些地方包括当时非汉族人民居住的边疆地带(西藏、蒙古、满洲、台湾等)和19世纪时的欧洲、美洲等西方国家。游记的内容和风格在清代发生了剧变,也正因如此,这个时代值得用另一本书来专门讨论,故本书涉及的时代到晚明为止。


第二,中国旅行文学在各个朝代的发展是一个动态过程。随着时间的推进,这个体裁的形式和内容不断变化,这种变化源自作者和观众之间,以及文学环境和文化机构之间的灵活互动。指定并解释这些差异对研究任何一段体裁历史都至关重要。这一重要前提与当下大部分中文游记的研究观点相左。几乎无一例外,现在的研究通常认为,游记是一个本质上静态的、“欣赏山水”的过程,它从未伴随时间的推移而改变。


第三,本研究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是,后来的作品如何与早期的作品发生关联。整理互文关系和文本的近似关系可以增进我们对游记文本的理解。例如,徐霞客的著名游记是否受到了早期作者的影响?如果是,这种影响又如何发生?实际上,与中国诗歌不同,中国传统散文游记似乎很少有直接的文学借用,也就是说,作者很少模仿前人,也很少举用前人名句。


正如田晓菲指出,中国旅行文学是“个人化的”。换句话说,中国的旅行作家不试图提供一个“客观的、对存在的叙述,而是提供一个历史主体、一个个人眼中的世界”。重新表述一下田教授敏锐的观察,中国的旅行家们从来没有以完全一样的方法去观看、描述同一个地方。

《徐霞客游记》可能是最有分量的中国古代游记作品(图片来源/豆瓣网)

当然,中国旅行文学没有以线性的方式发展,其形式并没有随时间推移由简单走向复杂。一个地方(place)和围绕这个地方产生的历史文学遗产(historical-literary heritage)是将不同时代的作品和作家联系起来的关键。例如,当宋代的陆游(1125-1210)在1170年游览湖北西部著名的三游洞时,他必须提及并引用曾探访此地的著名文人的作品。


这包括唐代白居易(772-846)、白行简(776-826)和元稹(779-831)的“前三游”,以及宋代苏洵(1009-1066)、苏轼(1037-1101)和苏辙(1039-1112)的“后三游”。后来还有许多单独来访的文人,如欧阳修(1007-1072)和黄庭坚(1045-1105)等。在中国旅行写作史上,随着时间的不断累积,各个单独的文本因描写同一个地方(或地域)而发生联系,这种联系再把这个体裁内不同的作品连缀起来。


第四,中国游记文学的一个关键性质是视觉品质(the visual quality)。从根本上说,游记作家在创造电影式的语言图像,从而使读者通过阅读来“观看”这个地点。这个概念对理解中国游记文学至关重要。当代评论家余光中曾这样描述:“感性的”,而不是“知性的”语言在山水游记中最有表现力,因为作者提供的感官信息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余光中还提到,单有视觉性是不够的,其他的感官体验———听觉、嗅觉、触觉,甚至是味觉———都应被游记作家充分利用。


对余光中的洞见,我还想补充一点:一个能从本质上把游记文学和其他类型的散文区别开来的性质,是游记通过空间(space)和地方(place)叙述人的移动(movement)。这种动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中国游记文学的质量———它使游记区别于那些静态的山水描述,在这些静态描述中,景色的细节就如同购物清单一样被机械地陈列出来。


最成功的游记文学作家总是让他们的视觉和感官描写充满动感,从而让读者感同身受。这使文本中的山水活了起来,也帮助读者体验了这次旅行。但无论是哪国作品,游记的最终价值是作为第一手观察,提供给人们一个观看陌生地方,或用新视角重新认识老地方的窗口。它也告诉我们很多关于作者的事情,包括他的价值、世界观,反过来也能让我们了解他身处的社会。这恰恰是弗莱所说的体裁研究中产生的“关联”(affinities)。我在这本书中想要追求的,是找到这些联系,并把它们解释给读者。


文/[美]何瞻

一份近年值得关注的游记小书单,推荐给大家参考:

《情关西游:从<西游记>到<西游补>》

张怡微 著,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16年5月,38元。

《西游记》已被讲过千万遍了,但这趟旅途中的人情世故里面,还有很多道理没有言明,好奇者可以看看这本书。

《纵乐的困惑:明代的商业与文化》

[加]卜正民 著,

方骏、王秀丽、罗天佑译,

理想国·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6年10月,49.80元。

明代是中国游记文学的高峰期,这跟当时丰富的社会生活和高度发达的商业有重大关系,不然谁有财力和闲心出去玩呢?

《失落的卫星:深入中亚大陆的旅程》

刘子超 著,

新经典文化·文汇出版社,

2020年7月,69元。

越不知名、路途越周折的地方,风土往往容易保持得好,对游客来说,也才有更多真东西可以看。这本游记出版一年来已经很火了,大家读读看。

《恋地情结:环境感知、态度和价值观研究》

[美]段义孚 著,

志丞、刘苏 译,

商务印书馆,

2019年11月,69元。

不仅对地理和城市感兴趣的人要读段义孚的书,爱旅行的人也需要读一读,毕竟在很多时候,我们能不能玩透玩好,取决于我们是否真诚对待那个目的地。

《别列津纳河》

[法]西尔万·泰松 著,

周佩琼 译,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18年8月,42元。

这本游记是小编今年读过最好看的书之一,书里记录了一趟玩法很特别、充满人文情怀却又十分硬核摇滚的旅行,从莫斯科骑摩托到巴黎。

编辑/里斯本


上一篇:古建筑系列④儿子眼中的建筑史大师伊东忠太

内容合作联络 cgcuiguo@urbanchina.com.cn

其他对文章的意见和建议,或新奇有趣的话题问题,都欢迎您微信留言或邮件联络我们。

email:00urbanchina@urbanchina.com.cn

微博/ 豆瓣:城市中国   

App:App Store搜索 城市中国  

官网:www.urbanchina.com.cn

长按二维码

下载APP


或点击

阅读原文

购买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