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网络科幻电影开始“更硬核”

东西文娱 东西文娱 2022-06-11

 

 

导 读

 

近来,多部科幻类型的网络电影“扎堆”上线。

 

8月27日上线的《火星异变》连续5天取得全平台分账票房日冠,爱奇艺站内热度历史最高达6670;《太空群落》8月31日上线,该片曾获多项国际影展的参展资格,并亮相“世界科幻大会”;《重启地球》市场表现不俗,9月3日上线腾讯、爱奇艺以来,上线5天分账票房破千万。截至发稿,累计分账已破1500万。

 

早在2016年网络电影市场就涌入了一批科幻作品,但多数只是将“科幻”作为噱头和外衣。相较而言,2019年之后新一波网络科幻电影呈现出不同的特征。

 

这一时期的网络科幻电影更多将“科幻”作为故事主线,在创作方向上,“硬科幻”故事占到一定比例。随着网络电影投资规模的扩大以及对于科幻题材处理的升级,在该类型题材上的投资也呈现较大幅度的增长。

 

网络科幻电影的发展存在一些利好,不仅与行业“精品化”、“专业化”的策略导向相符,受众群体对该类型题材的创作也具有一定的期待。

 

不过,受限于科幻电影本土化开发的进程以及在剧本层面的短板。目前,网络科幻电影在前期的剧本创作以及制作中的视觉还原等环节仍也面临一些难点。



 

更“硬核”的网络科幻电影

 

早在2016年网络电影市场的发展时期,就涌入了一批科幻作品。然而,受限于投资成本以及技术难度,早期的网络科幻电影绝大部分只是将“科幻”作为噱头和外衣。

 

2016年科幻类网络电影播放量TOP3《超能太监》《我的男友不是人》《姐姐我爱你》都只是与科幻类型打擦边球,故事内核依然逃脱不出网络电影中主流的古装、奇幻、爱情等类型。

 

2017年由中影股份、英美传媒等联合出品的《孤岛终结》至今豆瓣评分6.2,在网络科幻电影中口碑尚属前列。这部时长60分钟的影片突破性的将科幻作为主线,构建了人类前往半人马行星系统“彼岸”工程探险的故事内容。

 

据猫眼专业版数据显示,这部影片的制作成本仅为7万元,累计分账53.7万元,而当年爱奇艺平台分账天花板已突破2000万元。映美传媒联合创始人兼COO高锐曾对外表示,当时技术不成熟现在看较为生涩,如果真要把科幻这个类型拍好投入可能达1000万,但是当时的市场环境无法支撑。

 

2019年春节档院线电影《流浪地球》《疯狂外星人》的成功,在网络电影市场引起又一阵科幻热潮。与此同时,网络电影市场提出“提质减量”的号召,2019年年产量789部同比下降49%。包括《重启地球》等头部网络科幻电影项目都是在此背景下确定启动。

 

在这一时期,备案的网络科幻电影数量空前增多。据广电总局公示数据显示,2019年2月-8月已经通过规划备案的科幻类网络电影有235部,占比高达15%。不过,其中网大传统的“怪兽片”仍有较高比例,占比达30%。从片名“地球”、“外星人”高频出现的情况来看,题材存在跟风、同质化等倾向。

 

观察近两年已经上线的网络科幻电影可以发现,相比过去打科幻擦边球的做法,真正以科幻作为故事背景的作品数量有所增多。甚至受一些成功院线电影的影响,在创作方向上“硬核科幻故事”占一定比例。同时为了符合受众口味,多数还融入了灾难、悬疑、惊悚等类型。

 

  

以近来播出的3部网络科幻电影为例,在故事设定中均涉及对于未来地球演变、科技进步的想象。比如《火星异变》以地球资源匮乏,人类携数物种前往火星作为背景展开;《太空群落》讲述发生在星际飞船“深空号”内的故事;《重启地球》则以生物变异、末世灾难为基调。

 

随着网络电影投资规模的持续扩大以及对于科幻题材处理的升级,在网络科幻电影上的投资也呈现出较大幅度的增长。公开信息显示,《重启地球》制作成本高达2500万,逼近目前网络电影的体量天花板,而成本增加的主要原因在于保证特效的完成度。该片80%的内容采用绿幕拍摄,片中特效镜头呈现的细节信息较多,为此还追加了数百万预算。

 

另外,由于网络电影科幻类型仍处于初期摸索阶段,目前看来参与出品、制作的玩家仍较为分散。不过就头部项目而言,优爱腾等平台均有布局,另外也有如奇树有鱼、耐飞、凡酷等头部公司的参与。

 


今年腾讯视频宣布制作《开端》《群星》两部网络科幻电影,其中《群星》的原著小说由科幻作家七月创作,曾获“星云奖”最佳长篇小说金奖。原著将科幻设定与惊悚手法相结合,以大胆离奇的想象向人类文明发问。

 

正如奇树有鱼副总裁李思文此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所分析的,随着近几年网络电影制作成本的增加、受众喜好的变化以及行业整体人才水平提升等趋势,做出一部偏硬核的科幻电影并非不可能。




网络科幻电影的“进与退”

 

网络科幻电影的热潮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从业者以及观众对于网络电影类型题材的创新有着较为急迫的需求。

 

在题材内容上,占主流的古装、玄幻、怪兽等题材让网络电影市场一度陷入瓶颈。政策监管趋严的形势下,加上扩大市场空间的需求,一些头部公司开启探索创新题材。不仅就科幻类型,另外在战争、灾难、动作等主旋律及现实题材上也有所尝试,借此进一步突破现有用户圈层。

 

就受众层面而言,科幻类型往往会与灾难、动作、悬疑、惊悚等类型进行融合,而这些类型元素与网络电影现有受众群的口味具有一定的契合度。

 

从目前已经上线的影片的分账情况以及评价来看,观众对于网络科幻电影这类型的开拓与推出的作品具有一定的期待。以《重启地球》为例,影片上线5天分账票房即破千万;尽管影片本身豆瓣评分不高,但短评中不乏有“题材勇敢可嘉”、“特效不错”、“值得鼓励”等积极评价。

 


另外,近年来行业内也喊出了网络电影“提质减冗”的口号,在制作与生产上提出“精品化”、“专业化”的策略导向,对于科幻电影的探索无疑符合这一趋势走向。正如今年上影节金爵论坛的现场观点提到,科幻电影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不仅能够带动电影工业尤其是制作段的进步和成熟,还能够为电影类型和故事创新提供丰富资源。

 

不过,目前口碑不佳、整体热度不高、投资回报率较低等问题也显示出网络科幻电影仍面临一些难点。

 

首先,科幻电影尤其是“硬科幻”题材对于实地置景、服化道的要求较高,目前国内科幻电影工业尚缺乏配套的实景支撑。另一方面,科幻电影的制作往往涉及大量后期特效,为影片带来较大的成本压力。对于多数投资有限的网络电影项目,甚至可能会出现特效粗糙的情形。

 

另外,由于科幻电影本土化开发和设定尚未成熟,在科幻视觉风格的设计等环节存在一定难度,也给影片策划带来了挑战。

 

而目前网络科幻电影最为外界所诟病的,莫过于电影剧本层面的粗制滥造。剧本层面的薄弱是网络电影行业普遍面临的问题,而科幻作为其中新兴的类型题材在这一方面的问题显得更为突出。

 

一些团队难以打破创作上的惯性,容易将玄幻、怪兽等传统网络电影的创作思路搬到科幻电影上,不免给人留下只是披着“科幻”外壳的观感。剧本的原创程度不高,“可以看到多部经典影片的影子”也是观众们普遍指出的。

 

《火星异变》的主创团队近期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也表示,科幻电影最大的难点在于世界观的确定。比如在设定中科学技术发展到什么程度,生存逻辑时怎样的等是最难统一的。科幻电影的前期准备工作甚至比拍摄更重要。

 

客观来说,科幻题材的创作对于创作团队的要求相对更高,无论是剧本层面对于科技内容的理解和应用,还是制作阶段中视觉还原等环节。虽然国内不乏有优秀的科幻作家和科幻作品,但购买IP一是会增加项目成本,二是目前网络电影的制作团队对于“设定完整、规模宏大”这类原著的影视改编能力相对有限。

 

最后,相较网络电影中的主流类型而言,科幻电影的受众与作品的热度仍有待积累。据骨朵《2020年网络电影产业发展研究白皮书》统计,在去年票房破千万的79部网络电影中,只有《机械画皮》一部科幻电影。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