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陈孟昕:创造大工笔

王颖卿 艺术学人 2018-10-05


陈孟昕的工笔绘画作品,美得浩瀚丰富、奇异静谧。他的谋篇往往宏大,色彩往往对比强烈,造型则诡谲、天真又和谐;他善于利用时间与空间的重叠,将人、物、景在宽阔的空间里无声地聚合为一个凝滞的瞬间,但又不失灵动;他的笔下情境质朴、以实带虚、虚实相生、意象迷离、情景交错,充满了神秘、悠然、浪漫的氛围……很多人评价说,陈孟昕在保留了对真实生活的第一感受的同时,赋予了工笔人物画全新的意境,开创了当代大工笔范式,那么,何为大工笔?

色彩薰薰,惹人沉醉

在元代以前,工笔画是中国绘画的绝对主流,虽然自王维始及苏轼、米芾以降,水墨写意文人画也历经了诞生和发展。到了元代,由于宫廷的腐败和经济的凋敝,社会愈加动荡,宋代盛行的安逸格调绘画不再为时人所喜,注重表达画家精神世界的文人画开始流行,直至成为主流。而文人画的这一兴盛,一直绵延至现代。


《帕米尔风情》纸本工笔 140×200cm 1988年

“文人画认为‘五色令人目盲’,主张‘朴素玄化’、‘以淡为宗’、‘以素为绚’、‘素净为贵’的思想,追求‘逸笔草草,聊写胸中逸气’的‘超逸’境界,排斥色彩的运用,这种抵触色彩表现的文化和观念,使得中国古代绘画对颜色的使用和挖掘受到抑制。”陈孟昕曾作《由中国画色彩表现引启的思考》一文,文中阐述了对文人画的色彩的分析。“而传统工笔画的色彩基本上是一种依类相从的假定色,是依附于补色对比关系进行组合,它通过线的阻隔而产生一种纯度很高的装饰色彩。”

如果问陈孟昕的工笔绘画的最大特色,答案一定是色彩。因为他通过自身的积淀与对西方色彩学的汲取,结合自己的思考与追求,最终突破了既有工笔画模糊的色彩分辨与展示,突破了以线为界的色彩处理惯例,以色阶差异、冷暖色相隔等新方式,为历史悠久的中国传统工笔画,注入了时代的新血液,开创了审美的新篇章,也使色彩成为他的艺术标识与硕果。

只是这样“石破天惊”的突破,不只需要量的积累,还需要时运的契机。

上世纪70年代,高中毕业后的陈孟昕,进入老家邢台织染厂图案室从事图案设计工作,由于工作表现突出,被厂里选送到天津印染厂参加中央工艺美院教授俞志贞先生办的工笔花鸟培训班,第一次用专业工具和方法画工笔画,知道了分染、晕染、开粉、施色等技法,对中国工笔画的色彩产生了初步认识。随后的十几年间,他被厂里推荐考取河北师范大学美术系,自主报考湖北美术学院第一届硕士生和第二届研究生,终得以在专业美术的海洋里徜徉,同时他艺兼南北,积蓄了丰富深厚的传统素养。

1991年,在国内已屡获国家级大奖、成为青年画家翘楚的陈孟昕,远赴加拿大和美国,正是随后几年的海外探学游艺之历,让他得以打开全新的视野和思维触角。

“我之前在国内发展得很顺利,但到了国外却变得不一样。”他的画虽然数次受邀在海外知名画廊举办展览,但当作品走进画廊跟众多其他作品摆在一起时,常常因为色彩的黯淡被“吃掉了”。

站在画廊,游走在博物馆,陈孟昕一点一滴地反思与观察。

“就像前言说的,无论工笔还是写意,现代中国画画家或多或少都受到过文人画的影响。而文人画讲究淡逸出尘,追求意境与格调,并不注重色彩。”再往上溯,在中国传统绘画中,色彩的科学性一直欠奉。“中国传统国画最追求墨色,讲墨分五彩。即使历史上最鲜艳的青绿山水时期,色彩的色阶也不多、冷暖对比也没有。”游历西方,大量观摩西画后的他,对中国画有了全新的审视与研琢。

“西方的色彩理论有英国物理学家牛顿所著的《光谱》、德国哲学家哥德所著的《色彩学》。他们一个是对色彩事实、本质、存在的研究,另一个是描述人对色彩的实际感受、感知。前者解释了色彩在世界中的客观存在,后者记录视觉器官对色彩的主观创造,都是关于色彩的科学。”陈孟昕说,通过这两部著作,可以看出西方对色彩研究的纵深、系统和全面,他们在色彩理论上体现的是科学世界观与艺术世界观的对立。“反观中国美术史中关于色彩的理论,首推谢赫《古画品录》‘六法’中的‘随类赋彩’,直译应为根据物象施于表象色彩,‘赋’是给予的意思,这其中就有了主观意象的成分,强调的是艺术世界观。”那么,在中西方几乎完全对立的色彩观念之间,陈孟昕该做些什么?能做些什么?

“色彩作为独立的绘画语言,它不应该是形的修饰和附庸。所以,在色彩表现力上,中国传统绘画有着较大的拓展空间,如何在保持民族精神和文化特质的基础上,吸纳西方色彩观念的有益元素,成了自己新的艺术命题。”

《田家夜话》、《汲水原上》是陈孟昕当时的探索之作。在这些作品中,他大胆地选用了暖色调的红和冷色调的蓝“对撞”,最终呈现出奇异细腻的绮丽色彩,营造出静谧出尘的氛围,让人凝视间,似乎可以闻到花草在夜晚独有的香气。“西方色彩学有冷暖区别,是由视觉联想而形成的关系。而这种对色彩冷暖关系的认识,在传统中国画及理论中都没有,这是传统中国画的一项缺憾。”所以他努力尝试探索,将冷暖关系引入他的画笔,志在为中国工笔画的色彩处理开辟出一方新天地。

之后,作品《暖月亮》的诞生,更标志着他艺术思考与语言的成熟,就展现的效果而言,他的探索很成功。他的画被许多海外藏家、画廊青睐,甚至受到追捧,每张画的价格与当时国内比都是天价,他也成为当地冉冉上升的艺术新星。“由于艺术语言独具的相通性,色彩像音乐一样不用讲解、直观即懂,所以,在成熟的艺术市场很容易遇到知音。”

除了色彩的冷暖关系,陈孟昕今日的色彩风格之所以形成,还赖于他在色彩风格、色调与色相等设色观念、设色技法等多角度的创想和实践,更在于他深刻的理论探究与执着的艺术追求:“色彩的组织和制作是一门学问,既复杂又微妙,是一种感觉的技艺,必须在了解色彩规律与艺术法则的基础上发挥主观能动性,注意技术因素的作用,摆脱平庸,追求新奇,才能形成自己的风格样式,不要排斥偏执,把偏爱的方法和技术发展到极致就会形成闪光点。”

“最关键的是,色彩寄寓着艺术家的生命情感、个性和艺术观,可谓画家之性情也。”

造型清奇,予人幻梦

与色彩特色相差无几的,是陈孟昕独树一帜的造型造诣。

2012年,陈孟昕继《一方水土》、《暖月亮》之后,用一年时间创作了“苗山四季”系列作品之《腊月》,为此他深入贵州黔东南黑苗聚居区采风一个多月,亲历了黑苗族整个正月的生活。“就像习主席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讲的那样,文艺创作必须‘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否则就会变成‘无根的浮萍、无病的呻吟、无魂的躯壳’。”


《田家夜话》纸本工笔  62×90cm  1996年

自从上世纪90年代初次赴黑苗聚居区采风之后,此地一直是令陈孟昕魂牵梦绕、神与象游的地方,“那里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深深打动着我,无数次的深度采风,更使我对艺术表现题材的选择发生了巨大的转变:从过去古人文情怀的表达转变为关注现实,关注少数民族的生活和习俗,由此寄托对劳动者‘诗意栖居’生活的畅想和期望。在那如梦如幻、斑驳绚丽的茂密植物和皎洁月色中,在那简朴简单、自足欢愉和勤劳本份的人民品质里,我的心灵获得了少有的平静和安宁,情感得到纯化和升华。”

《腊月》通过苗人在雪霁夕照的冬日里准备过节的典型场景,采用交错有致、密集多变的构图和蓝绿色调的色彩语言以及形象各异、动态多变的人物形象,表现出黔东南黑苗族的生活状态、民族风情和地域文化特点,以礼赞的笔调和情绪呈现出节日期间人们的欢愉状态和所蕴涵的人与环境和谐共存、追求宁静与和睦生活的理想图景。

在这幅巨作中,画家在构图形式上采取了壁画中前后叠加错落的形式,采用由近至远、由实渐虚的手法,使每一组人物趋势向两边扩张,形成横向的张力,继而一组接一组,令整个画面呈现出广阔而平静、大气而凝重的格调。在每组人物的前后,画家构建了主要靠植物和云朵界分的空间,使其视觉更趋合理,节奏更至有序。在界分的空间中,画家将苗族山民排置在层层叠叠的植物空隙里,使画面密集而有趣;而对人物与人物的组合总留有空白,使主要结构互不遮避;同时群组化的归置使画面大势走向明确,且虽为虚拟但每一个细节都真实可信,使其实景与虚拟、构思设想与视觉审美观念密切结合。

此外,画家还通过夸张变异的造型和线条构筑了整个画面的空间形态,以具有装饰倾向的用线和适度夸张的造型提升人物与背景关系的灵活性,使传统工笔画形式在构图形式和造型风格方面获得某种现代意味的选择,也使作品在汲取壁画构成和装饰画象征性的跨界融合方面实现了当代性的意味。

至于画中人物的造型样式,堪称中国现代工笔画造型的创新与探索。“它不仅是当地苗人整体印记的反映,也是我的审美趣味、造型修养的集中体现。”由于陈孟昕研究生时代主工意笔水墨画,也画过大量的卡通连环画,所以在形式和表达上更喜一种随意走势、夸大变异之风格,尤其是在强调物象外轮廓的大趋势方面,更是“随心所欲”,使之直的更直,曲的更曲。

“但我从不凭空编造任何细节,每一个人物的骨节结构和动态动作都能在生活原型上找到依据。人物的体积不是按光影方法塑造,而是用线的方法去理解和刻画,把理想与实际、审美观与物象结构结合起来,形成一种虽不遵循原型的比例关系、但却有内在章法规则的再现方式。”所以,作品中的苗人造型都有这样的特征:形体具有膨胀感,额头扁平,上窄下宽;人体宽厚丰实,肢体横长竖扁;手臂上粗下细,肩宽手小。“我在总体上着力营造的是苗人形体在真实中的厚重宽实感,不求纤细秀娟。”


《艳阳高秋》纸本工笔 120×120cm  2015年

只是他也不会放弃自己独特的“均衡原则”。“左边低右边就需要高,右边细了左边就须粗。我在造型趣味上喜欢化自然为神奇,化自然形态为理想形态,呈现一种似与不似,既在意象之中,又在意象之外的随意、自由、不拘一格的美。”陈孟昕认为,所谓趣味,就是不同于自然结构的那一点,也就是似它又不似它之处。“似与不似,是造型的最高层次。造型是感情的产物,而不是理性的产物,我追求自然流露、真情表达、同时夸张变形。”

最终,《腊月》通过众多人物在一个画面中成功组合成一个完整而有序的整体,谱写出一曲有张有合、密中见疏、密而透气、气势恢宏、纵横捭阖、绵延不绝的宏大民族史诗。画中数量众多的人物以鲜活生动的个性,深入精到的细节,实现了丰富而不单调的美好视觉效果,完全没有大场面画面易出现的重复刻板、凌乱噪杂的弊端。作品由空间分割所形成的空间量的变化、节奏的变化、韵律的变化及由点、线、面形成的画面律动,集合在一起产生出一种信息浩大的大气象视觉效果,被学界称誉为现代“大工笔”范式作品。

人与工笔,相互成就

在成为现代工笔人物画领军人物之前,陈孟昕的大学和研究生时代原本专工的是写意人物画。1988年,他在完成了二十多米长的《一代风骚图卷》、七米长的《林则徐虎门消烟》和两米长的《太行山人》三幅学业要求的水墨人物画作品后,试着画了张工笔画《帕米尔风情》。画中运用了较多的水墨意象方式,把泼墨变为泼彩,把意到笔不到的线条变异为意象的造型。出人预料的是,这幅毕业创作中的“副产品”,不仅参加了第七届全国美展获得了铜牌奖,而且获得了河北省七届美展特等奖,由此被河北省委宣传部授予了“文艺振兴奖”,并荣立了文艺三等功。作品在《美术》、《国画家》等专业美术期刊上获得发表。

“《帕米尔风情》的成功促进了自己表现方法的转变,使我的主要研究对象由水墨为主转为以工笔画为主,艺术题材也从太行山农民转到少数民族内容,这件作品是我工笔画艺术创作的里程碑。”

这番转折实是深思熟虑的结果。“因为写意讲究意到笔不到,要忽略很多东西,这不符合我的性格,不符合我气质里真实的一面,真实的我是要把对象说清楚,在清楚的基础上把握整体,述说意象。”这些都是陈孟昕性格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当他在实践中体会到工笔画或许更接近他的性格和心灵,也更能展示出他的创作倾向与特色后,果断“调转船头”。

之后果然一切顺利,他创作的工笔画《靠近太阳的地方》,入选纪念延安文艺工作座谈会讲话发表50周年全国美术作品展览并获优秀奖;工笔画《秋之祭》参加由中国美协中国画艺委员举办的“首届全国中国画展”并获佳作奖,发表在《美术》等刊物;工笔画《红土》等参加“第七届全国美展获奖作者新作展”……

1994年,陈孟昕创作了艺术历程中另一幅重要工笔画作品——《一方水土》。这件作品标志着他在工笔画上自我超越的实现,也被评论家赞誉为“大工笔”样式的结构构成初见端倪。

作为“苗山四季”系列作品的开山之作,创作于20多年前的《一方水土》中描绘了一百多个具有地域特点且都有原型可寻的苗岭山民。作品面世后,中国美协《美术家通讯》总编辑杨悦浦先生在《美术》上撰文,称《一方水土》是90年代初中国美术具有代表性的重要作品。这件作品也接连获得了“第八届全国美展”优秀奖、湖北省八届美展金奖,参加了“中国第八届全国美展优秀作品美国、德国巡回展”,之后还参加了“首届北京国际双展”、“多彩贵州—全国美术作品展”等中国美协重要的美术大展十余次。

“《一方水土》不仅昭示着自己艺术风格和语言样式的成熟,也是对自己长期深入苗区体验生活的劳苦和心血的回报,更是对自己痴迷民族风情的一种褒奖。多年来,在我心中,自然与人的和谐关系一直是我最关注的对象。现代工业文明促使了自然环境和物种的逐渐消亡,作为一个创作者,心怀良知,胸有忧患,试图用画笔将自然环境与人的美好和谐保留为视觉永恒,这是当初题材选择的初衷,也是我直至此刻的追求。”


《腊月》(局部)纸本工笔 2012年

《一方水土》之后,是西游、回国、教学、管理、创作……是周而复始又日日不同的艺术生活,是主题永恒又幅幅不同的艺术创作。深圳美术馆艺术总监、画家鲁虹评价说:“陈孟昕独创了一种人与人、人与自然、自然与自然相互穿插的‘密体画’样式。熟悉工笔画创作历史的人都知道,像他那样的画法,在过去没有,在当下也没有。在他的画中,众多人物在本质上象征着人类本身,其意义远远超出了对一个具体地域族群的表现,那人与自然叠叠层层的穿插方式,生动地突出了‘天人合一’这一人类视为永恒的价值观。如果由此联想到当下社会人与人、人与自然分离的不正常状态,我们就可体会出陈孟昕作品所包含的深刻文化表达与博大人文情怀。”

人物简介

陈孟昕,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创作指导委员会副主任、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工笔画研究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

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美协中国画艺术委员会委员,中国画学会副会长,中国工笔画学会副会长,中国现代工笔画院副院长,北京粉画学会副会长,湖北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及工笔画学会名誉会长,湖北省侨联顾问及文化发展促进会名誉会长等,是中国美协第七、第八次代表大会代表和中国文联第十次代表大会代表。

国画作品参加第六、七、八、九、十、十一、十二届全国美展,获全国美展银奖一次,铜奖二次,分区展金奖一次,优秀奖五次,省届展金奖四次;获首届“文华奖大奖”,获省级“屈原文艺奖”、“文艺明星奖”、“文艺振兴奖”,荣立文艺三等功一次,被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国文联、社会劳动保障部授予“全国中青年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称号。

曾在加拿大、美国等国多次举办个人画展,十余件作品被中国美术馆等中外美术馆、博物馆收藏。参加人民大会堂湖北厅大型壁画《楚韵》、武昌辛亥革命广场大型主题雕塑及壁雕、汉阳琴台广场大型浮雕《知音》等公共艺术设计制作。是教育部国家精品课程“工笔人物画”主讲教师之一,其教材《工笔人物画教程》是教育“十二五”国家规划教材并被评为省社科二等奖。享受省政府专家津贴和国务院特殊专家津贴。

来源:《中华英才》2017.01.01 第01期,作者王颖卿


艺术学人·百家风采


刘梦溪:沉潜学术,传承典范

吕品田:有担当有情怀的学者

李心峰:反思·原创·建构

刘万鸣:天真笔墨,人文精神,当代责任

何家英:形居尘俗,心栖天外

欧建平:以欢喜心为舞而著







             艺 术 学 人,游 心 游 目。

——一个高品质艺术与学术平台

编辑:张心柯

微信:yishuxueren

邮箱:yishuxueren@163.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