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杨琦访谈 l 专访生物医药产业转化平台黎曼猜想创始人李朝幸先生-访谈第10期

星际微光团队 星际微光 2022-01-11


导语:精彩的人,汇聚在这里!多年来,因工作需要,访问过上千位各行各业精彩的人,其中大多数来自生物、医药、医疗、大健康行业,也有许多来自其他领域。与每个人交谈都像是在翻阅一本美妙绝伦、隽永悠长的书,蕴藏着专业造诣、人生智慧。在这些访问中,大部分需要永生保密,小部分可以公开。在这里,将可以公开、且获得受访者同意的访问,写成文章,与大家分享。
对李朝幸博士的第一印象是超级乐观,而这种乐观是建立在他对科学技术、商业行为、社会现象的底层逻辑的充分理解之上。他对负面事件的解读总是充满了积极正面的态度,属于一眼可以看到事情本质的人,因此,在他眼中,一切发生的事情都有合理的解释。基于这种性格和心态,他正在做的是风险很大、风控很难的事:生物医药早期项目的产业孵化。他的自信来源于自身的专业体系和已搭建的风控体系;他敢于以少博多、以小博大,是因为他善于利用数字化管理体系,高效地撬动各方资源,来实现生物医药早期项目产业孵化服务的“平台化”和“全托管化”。—— 杨琦


大湾区访谈之十:

实现生物医药早期项目产业孵化服务的“平台化”和“全托管化”专访黎曼猜想公司创始人李朝幸先生


实现生物医药早期项目产业孵化服务的“平台化”和“全托管化”—— 专访黎曼猜想公司创始人李朝幸先生
访问时间:2021.7.28
黎曼猜想创始人李朝幸博士本科专业是临床医学,毕业后去美国专攻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和梅奥诊所联合培养的分子细胞生物学博士。博士毕业后去硅谷创业,于2018年8月回国创立了专注于生物医药行业的精品投行黎曼猜想公司。在李博士看来,中国生物医药领域越来越火热,科学研究创新方面有了很大提升,产业界非常活跃,而且各大高校教授们也热衷于将科研成果进行转化。中国现在的风向标就是要发展生物科技,于是资本协同也开始加强。总体上,生物医药产业是积极向上的态势。过去两年,虽然疫情影响到方方面面,但是李博士认为疫情对生物医药行业是正面影响,而且是非常大的促进。他说:“2020年被看作是生物医药元年,医药领域上市公司如雨后春笋般出现,资本也感受到健康的重要性,从而更多地关注新药、疫苗等。只要是生物医药项目,都会有很多专业或非专业的投资机构关注。“

生物医药领域,打造两个平台



在这一片欣欣向荣中,李博士看到生物医药行业有太多企业有资金需求,于是他招募团队为大家提供资金寻找和嫁接,建立了融资平台。公司打造的第二个平台是生物医药管线交易平台,因为中小型生物医药企业有很好的创新技术,但是进行临床前研究和临床试验是非常大的工程,需要消耗大量人力物力财力,于是他们会把这些技术转让或转移出去。生物医药领域这种项目交易额通常几亿元,且交易需求越来越多。他说:“总体上,这两个平台贯穿整个生物医药公司的主要收入来源:一个从融资来,一个从买卖管线来。管线交易平台的模式在中国非常新,相当于第三方BD,还没有其他公司做这种模式,因为需要极大的专业度和资源储备,同时也需要很多海外资源和人脉。我们已经做了大量布局。“当然,我们还有更长远的计划——近两年要涉足种子轮投资领域,投资生物医药领域早期项目。”李博士信心满满地说,“中国目前鲜有基金专注于生物医药的种子轮投资,因为风险太大、风控很难,退出期通常在7~9年后,一般的基金都做不了,而我们就是要做别人做不了的事。我们前期搭建的融资平台、管线交易平台是各家生物医药公司的命脉,掌握了这些命脉,再加上自己的风控体系,就有了进行种子轮投资的能力。”


生物医药投资,地域差异明显



李博士还比较了中美两地早期项目投资的差异:“中国许多高等学府也会建立创新中心或孵化中心,但是其早期项目投资基本都是政府出资。比如在大学实验室里做初期工作,包括靶点验证、通路验证、小分子设计等,利用实验室的科研经费做产业的事情。这个阶段想要拿到社会资本基本不可能,因为投资人要占股权,就算投资了,基金的LP也不同意。另外一种模式通常是政府招商引资把好的技术引进当地落地,政府也许会承担前期的几百万投入。在美国,技术的早期开发过程完全是民间基金投资,当一个技术还在实验室阶段的时候,民间基金就介入了。但是现阶段,中国的技术、人才都不足以让资本相信种子轮项目能做成功,除非是从海外名校引进人才的创业项目,基金才敢投资,所以有国外资源的人做早期投资比较有利。总的来说,在中国生物医药领域,做种子轮投资的机构凤毛麟角,我们正努力填补这个空白,因为我们对每个项目重度参与且占一定股权,再加上我们本身就是投行,有很多投资人资源,所以不但退老股容易,其他退出渠道也较容易。“在生物医药领域,投资人如何判断项目呢?李博士说:“首先看团队是否优秀,通常需要博士以上水平,特别是哈佛、斯坦福、MIT回来的博士。然后看赛道,比如膜蛋白领域,空白很多,技术壁垒极高,就要看创业公司的技术是否成熟,有哪些风险,风险期是否已过,临床试验数据是否好。”大家都认为香港投资人投资项目比较急,李博士觉得这与香港的产业特征有关。他说:“香港做二级市场交易的非常多,随时可以退出,灵活性很强。让拥有这种思维的人来投资生物医药,把资金放在一个项目上6~7年,这不太可能,因为他们习惯于做短期交易,很难去做长期交易内地的投资机构有一些是耐得住寂寞的,态度也越来越专业,甚至内地有些政府资本都出现了10年退出期。总体来讲,大家都在转变观念。李博士的团队现在帮生物医药企业找投资人,基本都找国内的,不找境外的,因为境外投资人无法来中国做尽调、交割太慢。他说:“未来也会找境外的、香港的投资人。其实我们也希望找香港投资人来投资内地的生物医药企业,但一直没有机会,沟通很少。反而,我们与美国的投资人沟通很多。”

聚合投行精英,实现以小博大


小团队是如何做到那么多事呢?李博士说:“我们有融资团队和行研团队共6人,虽然承接的事情比较多,但都是生物医药投融资业务。投资、融资所需的人力模型一样,其实融资比投资更难,从融资服务到投资服务,是降维,相对容易。我们并没有把投资当做专门业务来做,融资团队也可以做投资,因此我们招募人才的标准就是投行标准,每个人都可以独当一面完成项目的整体交易流程。“黎曼猜想正在做的一件大事是搭建员工管理平台。李博士在过去两年发现这个行业的员工管理很难:“员工独当一面的话,就会经常外出工作。我们需要根据生物医药的产业属性建立项目的进度管理,如果管理不好,项目就难以推进。现在我们对工作流程已经很熟悉了,清楚每个环节会出现哪些问题,因此我们搭建了员工KPI管理和客户管理系统,这是一个非常庞大的系统,包括时间管理、会议管理、进度管理等,今年10月就会投入应用。过去我们6个人可以同时推进10个项目,该系统投入使用后,就可以同时高效地、有组织地推进30个项目,管理会越来越完善。目前我们6个人已达工作量极限,必须要通过优化体系以提高项目管理效率。“

深圳创业生态,软性优势顶尖


“深圳让海归创业者安心!”李博士说,“深圳是个年轻的城市,对创业者很包容,没有太多的条条框框,年轻人敢想敢闯。”深圳对海归博士有“孔雀人才”的补助政策,这令大家创业有基本保障,可以放开手脚加油干,不存在太多后顾之忧。深圳各个区域额外还有各自的补贴,对于回国创业的科技人才非常友好。李博士说:“与北京、上海、苏州、成都这些生物医药先行区域相比,深圳起步晚一点,但是从创新的角度来看,深圳又有超越那些先行区域的地方。有些非常创新的企业,在北京、上海是看不到的,只有深圳有。我的朋友们很多都从北京、上海跑来深圳创业了,因为深圳政府、投资机构、产业方等各个领域都把每个创业者当宝贝一样供着。与北京、上海等地相比,我们明显感到深圳对人才的重视程度是最强的;而且北京、上海的人才已经很多,在那些城市创业未必会有在深圳的优势。深圳这几年广泛吸纳人才,营造了非常好的创业氛围,政府给创业者提供各种补贴,这是一种软性优势。”在李博士看来,创业成功的因素包括硬性条件、软性条件。通常,硬件条件都是当下的事,软性条件更容易持久,所以创业文化、创业环境这些软性条件是最重要的,包括人文文化、科技文化、对人才器重的文化等。深圳的创业氛围在全国是顶尖的。同时,李博士认为人才也非常重要,因为人才携带着许多重要的其他因素,毕竟事在人为。另外,企业家精神也很重要,无论多好的技术都要靠企业家精神将技术产业化。资本是最后一步,是加速创业的环节。“深圳在未来三五年会有更好的创业氛围,“李博士说,”深圳人文环境有包容度,商业环境很公平,市场化程度很高,人才丰富多彩特别是高层次人才很多,高层次人才会带领和吸引更多的高层次人才来深圳。虽然深圳的资本领域起步晚于北京和上海,但是这两年资本市场突然跃升到一个新阶段,开始变得有野心、有勇气。”最让李博士印象深刻的是深圳政府比较开明:“我是深圳坪山区海归协会的理事,时任坪山区陶书记来参加我们的活动,从头参与到尾真心实意地给予支持,与我们平等地交流。现在他已经是深圳市市长了,还是很关心坪山区的建设发展。坪山区海归协会成立一周年大会,他依然来参加,听取大家的想法和建议,以便他协调深圳市各个政府机构协同和帮衬大家。这是深圳市最核心的优势,对创业者的政策倾斜很明显。”


香港独具优势,期待更好融合


谈到香港的创业生态,李博士说:“生物医药领域,香港大学、港中大等大学在学术方面都做得不错,但是在创业方面没有特别之处,我们了解得也不多。与我们有交集的是香港的资本市场,比如港股上市。至于香港和大湾区内地城市的融合包含很多层面,人文融合、金融融合,然后才有科技融合。香港当前以金融为主,投行、投资机构与大湾区内地城市有一些联动,比如有些美元基金总部设立在香港。但是在产业领域,在香港创业很难,毕竟香港寸土寸金,是物理局限限制了香港产业的多样化。现在,香港同胞越来越多到内地来,香港很多大学已经在深圳建立了各自的中心,医疗领域也有合作。其实,深圳和香港可以很好地分工合作,深圳大力发展科技、金融、制造业等全产业链,而香港就专注在已经发展得很好的领域,比如金融、教育、文化等。“李博士也谈到一些深港融合的障碍:“对内地创业者来讲,去香港需要办理通关证仍是一道无形的门槛,限制了大家自由流动。香港用美金,内地创业者需要人民币。在医药领域,香港遵从FDA的政策,内地是NMPA的政策,所以生物医药领域更加‘中国化’一点,并非纯市场化领域。如果是纯市场化的行业,可能与香港的关联多一点。总体上,深圳在很多方面可以极大地满足创业者的诉求,因此内地创业者没有需要到香港创业的需求。不过,香港是国内所有企业上市时会考虑的三大区域之一。企业如果融资时是美金,又不想去美国上市,就会在香港上市。如果内地创业者是外籍人士或外籍华裔,那么他们最好的上市途径就是香港上市。”李博士说:“香港人才很多,但是创业精神不够。在美国求学期间有一些香港同学,对比之下发现其实内地学生的拼劲更足。香港的大学科研做得好,但是技术转化是需要企业家精神的。香港在技术转化方面需要一批具有企业家精神的人。这种科技创业文化,在内地如火如荼,在香港比较冷清。现在香港很愿意支持创业,相信会有极大的改善。另一方面,香港确实受限于地理面积,也受限于已经发展得比较强的产业。香港的优势从某种程度上来讲也导致了稍许劣势,因此,香港可以做一些为产业赋能的事。以新加坡为例,也是弹丸之地,生物医药行业发展得非常好,因为新加坡大学科学研究做得好,有很多生物医药公司总部在新加坡,但产业化部分是在美国、欧洲。香港可以借助粤港澳大湾区内地城市来发展金融以外的其他产业,就像澳门借助珠海横琴一样,采用‘飞地孵化’的模式,即公司注册在香港,但是运营在深圳,这边有雄厚的人才梯队。总体来讲,香港可以借助自己的资金优势赋能其他产业发展。“

(黎曼猜想创始人李朝幸博士正在接受央视访问)

看未来,“黎曼猜想”公司获得战略性投资以后,核心业务能力进一步提升,业务范围进一步扩大,同时搭建了公司自研的生物医疗创投路演平台,也完成了整个公司内部组织架构的数字化管理体系,建立了内部流程化、模块化的在线资源分配管理体系,并正在构建公司“城市合伙人”计划和针对各方合作伙伴的赋能数字化管理体系,旨在实现早期项目产业孵化服务的“平台化”和“全托管化”。黎曼猜想,是世界难题;黎曼猜想公司,专为生物医药创业者解决难题。



相关访谈:

杨琦访谈 l 专访跨越深港的大湾区健康促进会创始人左佳明会长-访谈第1期

杨琦访谈 l 专访助力中国创新创业的“群蜂社”创始人蔡聪先生-访谈第2期

杨琦访谈 l 专访以VR/AR提供动觉学习的元宇宙先行者Raj先生-访谈第3期

杨琦访谈 l 专访陈数代言的优雅的拉伽瑜伽创始人吴生先生-访谈第4期

杨琦访谈 l 专访土耳其工业物联网和人工智能创业者Gokhan先生-访谈第5期

杨琦访谈 l 助力品牌出海的跨境数字营销机构红毛猩猩副总裁宋阳先生-访谈第6期

杨琦访谈 l 专访安美德国精准医疗及健康管理创始人秦涛先生-访谈第7期

杨琦访谈 l 专访嗅觉敏锐、预见未来的跨境电商创始人何昌先生-访谈第8期

杨琦访谈 l 专访推动东盟金融业数字化转型的长亮控股CEO陈宏峻先生-访谈第9期




已完成的项目


星际微光已完成的项目(TBD 即将更新)


Copyright © 2016-2021 Interstellar Firefly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星际微光(北京)咨询顾问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点击“阅读原文”,访问我们的微博,掌握更多黑科技~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