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李稻葵:把“十四五”规划融入经济学教学与研究中的一些思考

经济系 经济学报 2022-12-31

2021年5月6日,李稻葵教授在清华大学经管学院专家“十四五规划解读”学术讨论会上进行精彩报告,对十四五规划的大背景和关键举措展开阐述,并将涉及到社会、政治、经济落实到未来5—10年经济学的教学和研究领域,力求于世界发展、国家发展的格局同向、同步。








李稻葵

“十四五规划”解读








李稻葵教授从三方面展开“十四五”规划话题的介绍:

      第一个话题是关于“十四五”规划的大背景,即“十四五”规划与过往规划相比存在的特殊性和值得高度关注的问题;第二个话题是“十四五”规划鲜明的特点提现在哪些方面?哪些是新提法,哪些是关键的举措;第三个话题就是“十四五”规划是一个全面的规划,涉及到社会、政治、经济的方方面面,落地到我们经济学的教学和研究,有哪些地方值得我们认真思考?







“十四五”规划的三个重要背景



第一个背景是“大变局”过去40多年以来的改革开放发展,我们习惯于一种思维,觉得我国的发展与西方主流国家的发展是同步的、是同向的、是利益兼容的,但是最近几年,尤其是2017年特朗普当政以来,似乎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美国很多的做法让我们非常意外,那么究其根本是为什么呢?我认为根本原因在于今天中国的发展,从两个方面触动了西方国家的底线。第一方面是实际利益的分割,最典型的是我们高新科技的发展,比如华为、抖音,在很多技术方面是领先的,这些企业全球化发展一定程度伤害了发达国家相关行业的利益。第二个方面是意识形态,西方国家认为中国并没有按照他们所想象的路径去发展,他们多年以前认为通过经济的发展,中国的政治体制、社会管理模式会逐步变化,会越来越与他们趋同;但这个改变中国的梦想破灭了,中国变得越来越跟他们不一样了,所以这是一个大变局。在大变局的情况下,中国经济的发展在“十四五”期间,甚至未来更长一段时间内,一定是逆水行舟,很多我们已习惯的传统的思维、模式行不通了。

第二个背景是“大变化”十四五”期间,中国经济本身的发展也需要一个休养生息、深度调整、深度修复的时期。为什么这么讲?过去十几年我们经历了两次巨大的冲击——2008年的国际金融危机和2020年的新冠肺炎疫情。回过头来看2008年的“四万亿计划”,我个人的观点是“四万亿计划”在当时历史条件下决策没问题,但是后来可能收的比较慢。这一次应对2020年的全球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也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比如“六保”政策,去年这些政策出台后,我们的宏观杠杆率上升了20%,所以中国经济经历了这两场冲击之后,需要一个修复期。

第三个背景是“新矛盾”今天我们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碰到许多新的社会矛盾。第一个社会矛盾是人口问题,生育率下降、人口出生率下降、人口老龄化需要从现在开始着手建立解决机制。第二个社会矛盾是地区间的差距在扩大,南弱北强,这是一千多年以来的一个大趋势,中国如果出现了底特律这样的锈带,那对国家的治理从长远来看是一个巨大的隐患,必须出台一些政策加以应对。第三个社会矛盾是中国社会从来没有出现过4亿多人口的中等收入群体,他们的诉求,比如子女的教育问题、医疗问题等,以前的历代中国政府都没有碰到过,所以两会期间总书记讲要坚持医疗和教育的公益性,这个方向非常好,需要具体的机制来落实。

      在这三大背景下,经过了精心研讨、反复论证,最后终于形成了19篇、65章的“十四五”规划纲要。




“十四五”规划纲要有

三大鲜明特点



第一个鲜明特点是创新。强调自主创新和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完善和提升,把创新提到了优先位置这是第一大特点。要搞新型举国体制,建立一些国家实验室,对重点领域和关键技术开展攻关。我认为技术进步有两类:一类是无中生有,比如像区块链、微信等新的商业业态,这些领域需要长期的基础研究做铺垫,需要靠市场大量的年轻人去实现。另一类创新叫人有我无,比如别人的飞机发动机可以1万小时不大修,我们已经知道是核心材料不如别人,在这些领域可以发挥举国体制优势,集中力量攻关,克服“卡脖子”问题。

第一个鲜明特点是创新。强调自主创新和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完善和提升,把创新提到了优先位置这是第一大特点。要搞新型举国体制,建立一些国家实验室,对重点领域和关键技术开展攻关。我认为技术进步有两类:一类是无中生有,比如像区块链、微信等新的商业业态,这些领域需要长期的基础研究做铺垫,需要靠市场大量的年轻人去实现。另一类创新叫人有我无,比如别人的飞机发动机可以1万小时不大修,我们已经知道是核心材料不如别人,在这些领域可以发挥举国体制优势,集中力量攻关,克服“卡脖子”问题。

第二个鲜明特点是安全“十四五”规划纲要将经济安全提到极高地位。这次官方说法是“统筹发展和安全”“强化国家经济安全保障”,围绕经济安全,又提出了能源安全、供应链安全和粮食安全。我个人认为粮食安全应该问题不大,因为我们有将近一年的口粮储备,而且我们的粮食生产能力有保障。供应链安全需要做细致的工作,每条供应链要仔细去梳理,还要进行压力测验。能源安全里面我认为现在最核心的是原油,我国每年的原油消耗约7亿吨,其中我们自己生产的不到2亿吨,而进口原油中一半以上都是从中东运过来的,蕴藏着巨大的不确定性,因此必须要做足够的储备,也可以考虑调动民间力量参与进来。“十四五”规划里面提出了一个约束性指标,叫“能源供给保障能力”。

第三个鲜明特点是低碳。低碳在这次“十四五”规划里面也极其强调,去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演讲中向世界宣布中国将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这是中国基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责任担当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围绕低碳有一系列产业文章可以做,包括电动汽车,上游的发电。我认为中国的低碳道路主要有两条:第一是终端电气化,包括我们以后的取暖,不烧煤及化石燃料了;第二是发电绿色化,发电用风、用光加上工业化的储能,甚至于加一部分的制氢,比如炼钢厂,晚上用剩余的电制成氢,白天用氢来代替煤炼钢、炼铁。




把“十四五”规划融入经济

学教学与研究中的一些思考





我们的研究必须跟世界发展、国家发展的格局同向、同步,现在我们经济学研究和教学上确实遇到了一些挑战,但同时对我们来说也是一种机遇。

先说教学,经济学本科生教学是个全球难题哈佛大学过去十几年以来,一直在折腾这个事儿,学生们反复造反。学生曾经在金融危机期间集体罢课,认为《经济学原理》课上讲的东西无法解释教室外发生的事情。哈佛学生比较挑剔,学生不接受主流的经济学教学体系,对我们而言这是个机遇,提醒我们中国经济学界能不能创新,能不能引领世界经济学学科教学。我建议把《经济学原理》改成《现代经济理论与方法》,在此之上加一门先修课,即《经济与经济学通论》,这门课程已经开设了一段时间,上学期我也教过一次,目前很受欢迎。

《经济与经济学通论》主要讲授三部分内容第一部分内容讲什么是经济活动,钢铁是怎么生产的,农民是怎么种地的,矿是怎么开采的……生产技术不同,导致生产关系也不一样,组织形式也不同,有的是资本雇佣劳动,有的是劳动力雇佣资本。通过讲这些,要让每一个学生对现实经济活动有质感。第二部分讲随着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发展,经济思想的演变。当年亚当·斯密讨论的问题跟我们现在有什么区别?当时大卫·李嘉图讨论的是国际上该不该分工,发展国际贸易之后国内的人该怎么办?到后来为什么产生了马克思?……所以第二部分讲经济思想的演变,一直到后来的芝加哥,到我们中国的经济思想。第三部分作为一个概论,介绍当代的经济理论和方法,比《经济学原理》稍微广一点,包含新马克思主义。这三部分形成一门课,作为《经济学原理》之前的先修课,这样学生们就可以先有一个大的视野,再去学习具体的理论与方法。所以我强烈认为如果好好努力设计,我们有能力打造成在全球范围内得到广泛应用的一门课,这是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给我们的新机遇。 

如今经济学研究也有面临挑战。改革开放四十多年以来,以陈岱孙老师、厉以宁老师等为代表的一批经济学者在学习、引入西方经济学思想与方法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今天我们的学者都会熟练运用各种国外的研究方法来做研究,这个任务完成的非常好。但是现在我们进入了新时代,面临一个世界难题,就是我们中国经济是发展的很好,但是很多西方人说中国不是市场经济,中国的经验是“旁门左道”。这是我们中国经济学者的问题,我们没讲清楚中国是怎样的体制,我们的体制在哪些方面具有普适性。所以现在的经济学者要完成一个重要的历史使命,要从中国成功的经济实践中间提炼出具有一般意义的经济学思想,这些思想必须具有普适性,而不是中国特色

我个人在过去两年做了三方面尝试。第一是在学科上创新,我们正在创建一个经济学研究的新分支,即“政府与市场经济学,英文叫Government and Economics;第二,我们在国际上注册了一个“政府与市场经济学国际学会”,英文简称SAGE,就是Society for the Analysis of Government and Economics,我和我的导师 Eric Maskin一起做联席会长;第三,我们创办了一本《政府与市场经济学》(Journal of Government and Economics)国际期刊,由Elsevier出版,第一期已经出版,目前投稿很踊跃。

▼   往期精彩回顾  ▼

【目录】《经济学报》2021年2期目录

清华大学出版社期刊中心/学术出版中心招聘(社招/校招)

熊海芳、黄超:短期 MAX 动量效应与衰减——基于上证 50ETF 期权市场的证据

张丹丹、黄金迪等:从“医疗挤兑”到“普惠医疗” :武汉疫情防控策略转变的效应分析

征稿启事 | 第一届 清华大学 - 北京大学 中国经济研讨会

周茂、操方舟等:差异化进入模式下企业海外投资生产率“学习效应”有何不同?

张丽宏、刘敬哲等:绿色溢价是否存在?——来自中国绿色债券市场的证据

郎昆、刘庆:资源错配的来源、趋势与分解

朱玉杰等:融资约束与出口企业产品市场竞争——汇率改革冲击的视角

魏杰:解读“十四五”规划——对“十四五时期”经济的预判

李稻葵:中国经济的伟大实践何以产生重要的经济学贡献?—基于经济史与经济思想史的分析与思考

文章|中国资本市场特质波动率异象研究:前景理论的视角

作者视频讲论文|中国工业加速创新机制

洪银兴谈新发展阶段经济学的理论创新和十大改变

访谈录| 白重恩教授经济学研究经验分享(附视频)

访谈录|李子奈老师谈计量经济学应用研究

刘玲玲:“十四五”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之生产力空间布局的革命(上)

刘玲玲:谈“十四五”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之生产力空间布局的革命(中)

刘玲玲:谈“十四五”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之生产力空间布局的革命(下)

王贵东、杨德林:“两新一重”的一个内在逻辑:“互联网+交通物流”与人口城镇化

李梦云、廖理 :城市创业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探究

戴蕙阳、施新政等:劳动力流动与企业创新

陈启斐、王双徐:发展服务业能否改善空气质量?

扫码关注我们
积跬步、至千里,经济学报》与您携手启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