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失信的仲裁 | 孙杨案36问(9)

马服子 赵括辨法 2022-01-19

Doping control out of control

Arbitration waxing arbitrary

Q9:撤裁诉由是否消失?

针对国际体育仲裁法庭(“CAS”)的第一份仲裁书,运动员向瑞士联邦最高法院(“SFT”)先后提出了两份终裁诉请。基于效率原则,案子都落在了处理过三次中间诉请的法官Kiss女士(“J. Kiss”)手上。
结果,重审诉请被批准,理由是仲裁员Frattini有不公正倾向;但撤裁申请却遭撤案,理由是仲裁结果已被撤销,诉由消失。《36问》系列的第九砖就拍这儿:
遭撤案的撤裁诉请的诉由是否消失?
首先,聊聊诉由消失原则;接着,分析撤裁诉请的诉由是否真的消失;然后,介绍诉由消失原则的一个重要例外;最后,揭示两份判决中隐藏的猫腻。

撤案决定基于诉由消失原则
在普通法体系中,如果进一步法律程序不能产生任何效果,或者事件已经超出了法律救济的范围,那么案子的审理就没有了实际意义,法庭必须撤案。这就是“诉由消失原则”,称其为Mootness是源于英美法下的模拟法庭一词(Moot Court);在模拟法庭中,虚构的案件被作为法律教育的一部分进行辩论,并无实际意义,只是纯粹的学术讨论。[1]
本案中,J. Kiss先在2020年12月22日的重审诉请判决书中判定:仲裁员Frattini有不公正倾向,案子发回CAS重审,仲裁结果因此撤销;然后在2021年2月22日的撤裁诉请庭令中宣布:由于仲裁结果已经撤销,诉由消失,因此撤案(见题图)。[2]
由此可见,仲裁结果被撤销只是SFT批准重审的一个附带效果:既然需要重新审理,那么重审期间当然不应继续禁赛处罚,所以原来的仲裁结果必然要先行撤销。于是,J. Kiss以诉由消失为借口,不审理撤裁诉请,而是直接撤案;问题在于:撤裁诉请的诉由真的不复存在了吗?

撤裁诉由究竟是否消失
所谓诉由,既包括诉请基础,可以看作诉由的“内涵”,也包括救济效果,可以看作诉由的“外延”。由于撤裁诉请和重审诉请中具体诉由的内涵和外延不同,两者的诉由并不相同,而“撤销仲裁结果”仅仅是两者诉由中重合的救济形式。
▍  撤裁诉由的“内涵”
撤裁诉请的救济请求是撤销仲裁结果;其诉请基础源自《瑞士国际仲裁法》(“PILA”)第190条下的法定撤裁理由(见下图)。[3]

重审诉请的救济请求是撤换公正性可能有问题的仲裁员,并将案子发回CAS重新审理;其诉请基础源自瑞士的判例法。在重审诉请递交之后,瑞士将相关的判例法修订进了PILA,成为专门适用于重审诉请的第190a条(见下图)。[4]

由此可见,撤裁诉请与重审诉请的救济请求与诉请基础均不相同。
▍  撤裁诉由的“外延”
重审诉请被批准后,案子发回CAS重新审理;但是,重审只是原先仲裁程序的继续,并非真正意义上的推倒重来。
  • 仲裁庭不允许运动员提交新的证据或提出新的主张,并且将补充法律文书的篇幅限制在20页纸之内。[5]

  • 更为重要的是,运动员失去了要求公开听证的主动权。根据《CAS体育仲裁规则》的规定,本来只要运动员提出要求,听证必须公开进行;但是,在重审流程中,仲裁庭可以拒绝再次公开听证(见下图)。[6]

假设撤裁诉请没有被撤案,而是被批准的话,情况会大不相同。
  • 首先,仲裁结果将被永久性撤销,案子无需重审,运动员也不会再遭禁赛。

  • 其次,如果世界反兴奋剂机构(“WADA”)不死心,可以重新发起仲裁;但必须在三天之内向CAS提出

    【WADA是在收到国际泳联(“FINA”)裁定书后第39天才向CAS提起上诉的,如果仲裁结果被撤销,它的42天上诉时限仅剩3天。】

  • 最后,即便WADA能如期重新发起仲裁,整个流程也将幡然一新:提交证据和提出主张不再被掣肘,法律文书的篇幅也不再受限制,尤为重要的是运动员将重获要求公开听证的权利。

显然,如果撤裁诉请被批准,运动员将获得比重审更为有利的救济。
综上所述,撤裁诉请的诉由与重审诉请的诉由,两者的内涵与外延大不相同。所以,因重审撤裁,而认定撤裁诉请的诉由消失,过于牵强。

诉由消失原则的例外被忽略
即便存在诉由消失的情况,J. Kiss也不应该草率撤案。因为诉由消失原则的适用有一个重要的例外:如果一个诉由,在案子审结前因某些原因不复存在,但此后又可能针对当事人重复出现,则不应适用诉由消失原则而容其逃避审查[7]
这一例外的典型例子就是美国著名的Roe v. Wade堕胎案。1969年,21岁的Norman McCorvey女士怀上了第三个孩子,由于家境贫困,她不打算把孩子生下来。但在当时,她居住的德克萨斯州的法律禁止堕胎;于是,两位女律师Sarah Weddington和Linda Coffee帮忙打起了维权官司。经年累月的诉讼大战一直打到联邦最高法院,最终在1973年判定德州法律违宪,妇女有权堕胎。[8]
诉讼期间,McCorvey生下孩子,送给别人领养。德州方面以原告不再怀孕已无需堕胎为由,请求法庭根据诉由消失原则撤案,但被法庭拒绝,理由是:“一个不再怀孕的妇女可以保留状告(堕胎法律违宪)的权利,因为堕胎法律可能在避开违宪审查后重复(侵害妇女的人权)”[9]
尽管这是美国的判例,但瑞士也是普通法国家,同样的法理应该可以融会贯通。上述诉由消失原则的例外,完全适用于本案:
  • 撤裁诉请的诉由中必然有针对仲裁庭侵犯运动员的诉讼权。由于重审诉请仅针对仲裁员的公正性,撤裁诉请的撤案处理,等于让仲裁庭避开了侵犯诉讼权的审查。

  • 由于侵犯诉讼权的行为没有接受审查和处罚,仲裁庭完全可能在重审过程中,以同样或类似的方式,再度侵犯运动员的诉讼权(事实上也的确如此)。

重审诉请后发先至的猫腻
J. Kiss借口诉由消失而撤案,成功地令仲裁庭侵犯当事人诉讼权的行为在逃避审查后再度得逞。有理由相信,她的做法并非术业不精。
撤裁诉请是2020年4月28日递交的,被拖了十个月后以撤案收场;反观重审诉请,2020年6月15日递交,半年就审结了。同样是终裁诉请,落在同一位法官手里,为什么晚递了近50天的反而“后发先至”?一样要适用诉由消失原则,为什么不一劳永逸地优先处理救济力度更大的撤裁诉请?
打个不太恰当的比方。某女被杀,先立案起诉谋杀;一个月后,尸检牵出新案情,再立案起诉性侵。法庭先审后立的性侵案,判凶手有期徒刑N年;然后说罪犯已被判刑,诉由消失,撤销先立的谋杀案。如果觉得这案子办得蹊跷的话,那上面的洋葫芦案是否也有猫腻味道?

【马服子按】

下一回,讨论与诉请相关的最后一个话题:金牌律师Richard Young在本案中代表WADA诉FINA究竟有没有利益冲突问题。

【未完待续】

失信的仲裁 | 36问-Q8:管辖权 v 受理条件
失信的仲裁 | 36问-Q7:WADA诉状逾期否 

失信的仲裁 | 36问-Q6:聊聊三次中间诉请

失信的仲裁 | 36问-Q5:DCO旧怨为哪般

失信的仲裁 | 36问-Q4:IDTM法律报告呢

失信的仲裁 | 36问-Q3:ADAMS授权书呢
失信的仲裁 | 36问-Q2:中国法律安在
失信的仲裁 | 36问-Q1:ISTI是否唯一标准
西媒急需普法 | 36问-号外:违规训练调查
失信的仲裁 | 36问-引子:不破不立

[1] Wikipedia, “Mootness”, https://en.wikipedia.org/wiki/Mootness, retrieved as of 18 January 2022.
[2] 4A_318/2020, 22 December 2020, operation section, “For these reasons, the Federal Tribunal pronounces: 1. The request for revision is allowed and the award under appeal is set aside.” See also, 4A_192/2020, 22 February 2021, operation section, “Pronounce: 1. The appeal has become moot. The case 4A_192/2020 is removed from the list.”
[3] Swiss Private International Law Act (2021), art. 190(2).
[4] Id., art. 190a.
[5] CAS Award II, 2019/A/6148, 22 June 2021, para. 150, citing Athlete’s position, “The Panel decided to exclude new evidence and new arguments and, at the same time, limited the length of the merits submission to 20 pages (12 pt font, double spaced), which rendered it impossible for Respondent 1 to properly present his case.”
[6] CAS Code of Sport-related Arbitration (2019), R57, “At the request of a physical person who is party to the proceedings, a public hearing should be held if the matter is of a disciplinary nature. Such request may however be denied…where a hearing held in first instance was already public.”
[7] Exceptions to Mootness: Capable of Repetition, Yet Evading Review, US Constitution Annotated,quoting Kingdomware Techs., Inc. v. United States, 13 S. Ct. 1969, 1976 (2016), United States v. Juvenile Male, 564 U.S. 932, 938 (2011), etc. https://www.law.cornell.edu/constitution-conan/article-3/section-2/clause-1/exceptions-to-mootness-capable-of-repetition-yet-evading-review, retrieved as of 18 January 2022.
[8] Wikipedia, “Roe v. Wade”. https://en.wikipedia.org/wiki/Roe_v._Wade, retrieved as of 18 January 2022.
[9] Roe v. Wade, 410 U.S. 113, 124-125 (1973), “A woman who is no longer pregnant may nonetheless retain the right to litigate the point because it is capable of repetition yet evading review.”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