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中国建筑巡游|宁波:关于当代建筑的中国探索

W* 卷宗Wallpaper 2024-03-25



中国曾经被称为世界建筑实验场。西方建筑师强势涌入,中外文化激烈碰撞,工业化和全球化迅猛发展,城市建设不断加速,看似机会遍地,实则建筑被挤压在需求、速度和品质的夹缝当中,挣扎向前。对于中国独立建筑师而言,需要应对的不仅是时代剧变,还有“中国”二字背后的文化属性和身份认同。面对这项覆压在所有项目上的隐藏任务,有人从传统中挖掘原生力量,踏上在地营造之路,有人深入社会现实,通过实践理解时代。





在业余建筑工作室联合创始人、主持建筑师王澍的记忆中,他第一次来到宁波是在2001年,那时高速公路还没有修好,从杭州到宁波车程要5个小时。在此之前,他对宁波的印象只有天一阁这座中国最大的私人藏书楼。直到在路上的时候,他脑子里都还有个疑问:我为什么会到宁波来?



最上方黑白照片:老外滩位于宁波三江口的江北岸,建筑师王澍在宁波美术馆的设计中将码头栈桥结构保留

上图:宁波美术馆前身为航运大楼,曾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标志性建筑,改造方案保留原有内部结构,置入抬高的院落作为入口空间,并通过栈桥与主体结构相连

中图:建筑的青砖基座与上方采用钢木材料的展览空间在垂直方向上形成传统与现代的对话

下图:二层的沿江长廊长100米,一侧面向室外,另一侧是100扇高8米的杉木板门



当时,宁波巨大的反差给王澍留下深刻影响。一方面,由于经济快速发展,建设量猛增,这座历史悠久的城市正在经历大规模拆迁;另一方面,这里又有一座他当时以为早就被拆除干净的浙江县城——慈城。慈城号称江南第一古县城,传统文化被相对完整地保留下来,其中蕴含的多样性成为建筑师学习的重要素材,比如瓦爿墙。“慈城的丰富远超过一般概念性的东西,我那段时间的作品受慈城影响特别大,在慈城学到的东西特别多。”



上图、中图:慈城自唐设县,古县城内保有唐代的街巷格局,存有书院、藏书楼、孔庙、县衙、药铺等传统建筑,被称为“江南第一古县城”

下图:慈城民居的老“瓦爿墙”做法



业余建筑工作室在宁波的实践类型丰富:《浙江宁波慈城古建保护、古建修复及协调区》的方案直面古城保护问题;作为改造项目,宁波美术馆保留包括登船的栈桥在内的航运大楼空间原型;而在宁波博物馆的方案中,通过采用瓦爿墙的做法,新建筑自完成之初就带有古建筑的气息。相较而言,分散在瀛洲公园内的五散房虽然在知名度上稍逊一筹,却是工作室后来十多年的实践原型。五座单体分别容纳茶室、画廊、咖啡厅、管理用房等五种功能,建筑师在其中实验了五种建造方法。如今,作为办公室的单体发展成中国美院象山校区数万平方米的建筑,高低起伏的廊道环绕功能空间,可以直接连通屋顶;此外,其中一栋茶室探索了传统的夯土技术;一号房画廊则是瓦爿墙在当代建筑中的首次试验。



五散房是散落在鄞州公园的5处小型公共建筑,面积共计2000平方米,工作室日后不少项目的建造方法均可在此找到原型。

咖啡厅屋面地面均为曲面;茶室立面的“冰裂纹”构件由工厂预制,现场拼装;另一间茶室的屋面由钢构玻璃建造,原本开放的空间被经营方封闭起来



最初,瓦爿墙的施工进展得并不顺利,当地工匠已经不熟悉传统做法,手里只剩下残存的技艺。王澍要的也并不是一成不变地复原传统,而是经过他本人观察、研究、重组后的全新的瓦爿墙。项目于2003年开始,当时还没有微信等便捷的通讯工具,等王澍来到现场之后才发现已经砌好的墙完全不符合预期,为了降低工匠的损失,他现场在墙上拉出一条对角线,保留一半,另一半按照他的要求拆除重建,如今建筑立面上仍能清晰地看见调整的痕迹。随着在后续大型项目当中的应用,瓦爿墙逐渐成为工作室的标志之一。



上图:五散房是瓦爿墙的首次试验,墙面上可以看到王澍当年拉出的对角线,一侧是工匠的传统技艺,另一侧是他重组后的“现代”瓦爿墙

下图:管理用房的廊道可以一直走上屋面



对于王澍来说,采取这种材料做法体现了他对于文化传承的观点:文化应该以一种更细腻、更谨慎的方式讨论,而不是让简化的文化表达到处泛滥成灾。目前随处可见的白墙黑瓦就是典型负面案例。“浙江大概能分出十几个亚文化区域,每个有自己的特殊性和味道,宁波用的瓦爿在浙东非常典型,在浙西就看不到。”



建筑师回收利用大量旧城改造的废弃砖瓦,将在慈城发现的瓦爿墙做法应用于宁波博物馆的外墙上,以另一种方式凝固城市历史



2006年,鄞州公园建成开园,当时周围还是一片待开发的土地,不远处的宁波博物馆还在建设当中。如今,30栋高层商务楼在新城建设中拔地而起,公园成为都市的绿洲,只是五散房的运营状态却不算理想。管理用房功能未变,一栋茶室被运营方略作改造,画廊正在修缮,其他两栋处于空置状态。


除了上述项目,王澍在宁波的实践还有华茂美术馆和宁波东钱湖田螺山的茶室&展厅。“表面上看这些项目差别很大。但是有一条线索贯穿始终——怎么解决传统与现代传承和创新的关系,如何保持一个地方的文化,特别是建筑文化的连续性。” 





王灏是宁波人,从小在北仑区春晓镇的村子里长大,一道绵长的溪流从村庄当中穿过。他的自宅——春晓砖宅就在溪水边。王灏在高中时离开家,去镇海中学读书,顺利考入同济大学,之后远赴德国斯图加特大学深造,2006年毕业归国,进入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工作五年后,他决定与裘浙锋联合创立事务所“佚人营造”。



上图;王灏自宅——春晓砖宅的剖面图,绘图:史劼

下图:从室外庭院看向室内,砖宅材料朴素,空间层次丰富



中国建筑师的成长道路上很难接触到住宅项目,而王灏不同,在独立执业之后,他选择先回到家乡盖房子,从设计身体尺度的空间出发,训练自己的基本功。砖宅既是他第一个相对成熟的作品,也是建造超过十年,至今没有完成的进行时。最初建筑只有局部二层,卧室外是室外庭院,如今看到的三层体量是多年来一点一滴完善的结果,砖墙上有不同阶段砌筑的痕迹。工作室日后许多理念和做法都可以在砖宅中寻到原型,垂直方向贯通的天井形成建筑与光线之间的对话,塑造精神性空间;结构作为装置出现,成为超越日常性的表达。





上图:春晓砖宅位于宁波市北仑区春晓镇海口村,如今乡村风貌逐渐“现代”,体量方正的砖宅呈现出朴素又与众不同的姿态

下图:十年来,春晓砖宅不断生长,砖墙上可以看出不同阶段的砌筑痕迹



砖宅的材料语言简洁,建造逻辑清晰,混凝土的框架结构,红砖的维护结构,木头的门扇、窗扇和栏板,层次分明。梁、柱和墙体等元素彼此独立,绝不含混在一起。房子的朴素来自材料的朴素——砖、水泥和木头在村子里极为常见,但是加诸材料上的思考和营造出来的空间氛围却十分精确,使砖宅成为兼具野趣与雅趣的乡村住宅。院门和房门之间有个转身,推门而入,尽端明亮,入口幽暗,构造柱作为中景隔了一层,空间显得含蓄而悠长。





为了营造乡村住宅的亲和力,王灏最近在家具的调配上颇费心思,计划将收购来的老家具改造成为“当代版乡村家具”,改造总比选购费时费力,需要经过一系列研究和实验,这项工作预计今年年底完成,也意味着砖宅的建造正式告一段落,余下交给生活。


经过十年打磨,砖宅几乎完整地展示出王灏的思考深度:从空间架构、到材料关系、从构造节点、到室内陈设、家具……设计语言一以贯之,气韵连绵不绝。



上图:上下贯通的中庭组织室内功能布局,结构成为分隔空间的“装置”

下图:从二层卧室向外看,阳光透过天井洒下,营造出推门即可步入室外的体验



如果当时选择在宁波开工作室,王灏说他会创办一所木工学校,在他看来,木构是“营造传统文化革新的另一条路径”。工作室后来的项目也更多从在此发力,研究与研发齐头并进,一方面广泛学习传统营造的工法和思想,同时以现代建造技术的角度重新审视传统,在继承的基础上不断改良。前童润舍和抱珠楼改造项目颇具代表性,前者聚焦传统木构如何匹配现代日常生活,后者则试图创造精神性和仪式感。



王灏站在结构研究模型内,这是传统螺旋藻井与现代钢索相结合的第一次尝试



抵达前童润舍民宿已是深夜,王灏连口水都没喝,放下背包就开始一间间客房巡视,检查问题,调整陈设,从椅子的数量、位置,到茶几上摆哪种玻璃杯,事无巨细,走下楼梯,他随手放下前台与公区之间的竹帘,将桌面上多余的东西收走。王灏是这家民宿的投资人之一,他用半年时间完成方案,两年完成建筑改造和室内装修。2016年,民宿开门营业,传统木构在当代日常生活中可能产生的问题逐渐暴露出来。



“那个时候还是希望尽量用木头解决问题,但是好多问题木头解决不了,比如说开放厨房的木格子很容易积灰,其实搞个不锈钢的也挺好的,木门的密封性不太好,是否考虑换成铝合金门?”如今无论对于材料,还是传统,王灏的心态都更加平和,“我在一定程度上和传统保持距离,君子之交淡如水,文化也是如此。如果奉其为神明,很容易变成卫道士。木头归根究底还是一种建筑材料,材料都有优缺点,没有十全十美。” 



工笔画一般的图纸描绘出王灏心中项目难以实现的理想状态,绘图:史劼


上图、中图:前童润舍中的“叠梁束柱”解构保国寺内传统的瓜棱柱,并通过偷梁换柱的方法取消原本民居内的5根柱子,形成更加连续、开放的空间

下图:前童润舍叠梁束柱结构分解示意图 ©佚人营造建筑事务所



“结构即装置,装置才能永恒”是理解佚人营造许多项目的关键概念,包括前童润舍。打开民宿院门,一根“叠梁束柱”立于正中,既是结构,也成为塑造空间精神性的装置,有点类似具有支撑作用的十字架。柱子融合两种传统做法:“叠梁”的灵感源自通过叠涩出挑解决木构跨度问题的传统廊桥;“束柱”的具体做法则来自中国唐宋以来“小料大作”的思想,它的原型在距离前童润舍不到两小时车程的保国寺内。



上图:保国寺位于浙江宁波市江北区洪塘镇的灵山之麓,始建于东汉世祖时期,初名“灵山寺”,寺内的大雄宝殿(又称无梁殿),是长江以南最古老、保存最完整的木结构建筑之一

下图:保国寺大雄宝殿重建于北宋大中祥符六年(1013年),以小拼大的四段合瓜棱柱为中国最早的实例,柱身有明显的侧脚,增强结构稳定性



虽然相距并不算远,王灏也是在2018年才第一次来到这座国保单位。上大学的时候,他对于传统并没有什么特殊感觉,而当他选择在地营造的实践方向后,宁波丰富的建筑遗产变成一座底蕴深厚的宝库。保国寺内的大雄宝殿重建于北宋大中祥符六年(1013年),是长江以南最古老、保存最完整的木结构建筑之一,大殿内的四段合瓜棱柱是中国这一做法最早的实例。而在前童润舍,设计师解构了瓜棱柱,取消外嵌的四瓣,仅保留中心四小柱的组合作为承重柱,传统的柱础被混凝土代替。





天一阁秦氏宗祠戏台上的穹形螺旋藻井则是抱珠楼内众妙心楼藻井的形式来源。“我们希望用当代的木构做法模拟星空,探索木结构的象征意义,表达精神性。” 传统的叠涩与现代的拉索共同形成一座木构万神殿。建筑整体的形式则脱胎自南方的传统建筑——四面轩,二层围合的门扇可以全部打开。



宁波宁海马岙村俞氏宗祠

宁海的民间戏台一般都建造在祠堂和庙宇中,形制较高,古戏台顶部采用圆形穹顶式的藻井,民间又叫鸡笼顶©️赵赛



上图:滑动查看:众妙心楼二层由八根混凝土柱支撑起木质螺旋藻井屋顶

下图:抱珠楼三号楼藻井结构生成过程 ©陈佳琪



抱珠楼位于慈城,是与天一阁起名的古代藏书楼。2018年,王灏带领团队参与抱珠楼复兴计划。场地原有四栋建筑,设计师改造了相对完整的抱珠楼本体和始平路4号冯氏故居,探索老房子当代化可能性。“老建筑缺乏层与层之间的沟通,现代建筑很重要的一点是水平方向和自然沟通,竖直方向和光线沟通。”在尽量不干扰原有结构的前提下,建筑师通过在空间当中置入经过现代语言重新诠释的“轿亭”,形成不同楼层之间的对话。材料的银箔贴面带来幽幽玄色,现代的金属材料营造古典的氛围。



修缮后的抱珠楼共有4幢主体建筑,其中包含2幢原有木构建筑:抱珠楼本体(抱珠山房,1号楼)、始平路4号冯氏故居(本怀明阁,4号楼);2幢新建筑:螺旋藻井四面亭(众妙心楼,3号楼)、恒温恒湿藏书库(浮碧书库,2号楼);并新修造了1个木构出入口(致知门,5号楼)和1个木构凉亭(不言亭,6号楼)



入口处的致知门平时三面打开,访客穿行而过,很少有人会注意它,一旦门扇闭合,屋顶的正交叠涩藻井瞬间成为空间主角,宛若一座小型的“星空”,与旁边的众妙心楼的藻井构成反复的空间修辞。



上图:抱珠楼三号楼众妙新楼,建筑形式采用南方园林常见的四面亭

下图:入口处的致知亭,藻井采用正交叠涩的木构,通过螺栓连接,四面门扇可以全部开启



“这是我们的现代木构小亭子里面做的最成功的,我内心的宋亭就是这样,潇洒,轻盈。”王灏指的是伫立在书库前水池一侧的不言亭。中间一根柱子撑起屋面,四角采用拉索稳定结构,是传统与现代结构结合的另一种表达。



滑动查看:

图1:设计师将结构柱放到中心,取代传统亭子中的四根角柱,颇具现代性,亭子后方的挡土墙已经有四五十年历史,植被均为野生,环境呈现出尚未被驯化的野趣

图2:新建的浮碧书库为一座恒温恒湿藏书库,图书可以通过坡道运输


滑动查看:

图1:坡道台阶贯穿整个系统的设计构思由于现实因素未能实现,众妙新楼的坡道是这一想法的雏形

图2:从不言亭看向书库前水池

图3:由于图书不能受到阳光直射,书库的窗在开在角落



只是在交通空间的组织上,这个项目仍有遗憾。“坡道台阶试图贯穿整个系统,从步道走过这些房子就像在园林里走过构筑物一样,我们希望路径控制这个场地,而不是路径服务于建筑。最后考虑到这是文保单位,没能完全实施。”



在老房子内置入全新的结构沟通层与层,天花板上的灯光模拟天光,使垂直空间更具精神性



同样是改造项目,紫石粮仓的整体布局实现得相对完整。王灏将原本方正围合的院子切掉东北角和西北角,两个新增体量如同一撇一捺搭在原有建筑上方,连通本来独立的三座仓房,台阶梳理贯通单体之间的流线。另一个新增体量位于场地最南侧,半包围在管理用房残存的墙体之间。三座新增单体采用建筑师在走访黔东南地区时观察到的储存粮食的禾仓为原型。为了防火,防鼠,当地禾仓一般都建在水面上,改造遵循这一传统,三座新增“粮仓”下方均设有水塘,呼应场地南北两侧的河流。


斜撑结构在这里再次发挥装置的作用,形成具有包裹感的桥下空间,并且探索木结构与混凝土剪力墙的结合。



滑动查看:

图1:从场地西北方向的农田回望紫石粮仓,设计师打开场地的围墙,通过置入天桥连接原有两座仓房,贯通场地流线

图2:场地西北角天桥下新增的水塘遵循禾仓置于水上的传统选址原则,同时回应北侧河流


场地南侧新增“粮仓”东西长约20米,横亘在三组建筑之间,轻盈木结构与被拆除的管理用房的残墙形成对话



由于预算原因,西北角粮仓取消顶部,意外成为一座天桥,丰富路径体验。缺口成为气口,打破粮仓的封闭性,增强建筑群与周边环境的联系。站在对面的田野回头望,桥下的支撑结构与下沉的亲水平台仿佛组成一处完整的窗洞,残墙、斜木,景可入画。


从砖宅到紫石粮仓,虽然建筑的类型、结构和材料都不相同,但是对于王灏来说,背后的逻辑是一样的:“我们要创造结构的永恒感,进而塑造空间的永恒感。”



上图:西北角的粮仓由于预算原因取消顶部,成为一座人行天桥,使场地进一步向外打开

下图:东北角的“粮仓”在形式上完整脱胎于老的木桁架,采用架空型支柱结构,用现代层压木技术制作全新的骨架





摄于2020年的勤勇村,由旭可建筑提供,摄影:陈颢



这里的机会不是指勤勇小学改造项目本身,而是指在施工现场,设计师与工匠紧密配合,共同完成一个项目的工作方式。


勤勇村是浙江“农业学大寨”的样板村庄。所谓大寨是指山西省太行山区的“大寨村”,那里自然条件恶劣,土地贫瘠,从1953年开始,当地人通过将坡地垒成水平梯田实现粮食丰收,于是号召“农业学大寨”的运动在全国轰轰烈烈展开。1975年,为向大寨学习,勤勇大队开始打造新样板村庄,分散的居住模式被形式统一的花岗岩排屋取代,并且逐渐配套宿舍、食堂、礼堂等公共建筑,改造后的村庄保留至今,成为计划经济时代的遗存。


后来的故事就是乡村逐渐没落,而随着人口流失和撤点并校等政策的实施,村子北边高台上的小学停办,校舍空置,直到旭可建筑受邀到来。建筑总是与时代密不可分。将小学置入民宿这种功能的背后是无数乡村寄希望于文旅发展的缩影,也反映出乡村在当下发展当中命运的转向。



上方黑白照片:

上图:20世纪70年代后期建造中的勤勇村鸟瞰照片

下图:20世纪70年代为乡村整修设计的新规划总图

下方彩色照片:

上图:勤勇村坐落于宁波市东南,鄞州区内,村落布局在1970年“农业学大寨”运动后由单户分散居住的模式转变成为社会主义联排住宅

下图:勤勇村基本住宅单元为形式统一的排屋,二层体量为住宅,单层体量为辅助用房,按照网格系统间隔排列



旭可建筑联合创始人、主持建筑师刘可南初次现场踏勘时,这座小学给了他一次不小的冲击。学校空间形态和他儿时就读的小学很像,可能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全国学校的空间形态都相差无几,每间教室四扇窗,两道梁,前后两扇门。只是勤勇小学的建筑材料相对特殊,用的是距离村子不远处开采的花岗岩。面对这样一座历史建筑,置入一个相对轻盈的结构和功能系统,既能最大程度地保留原有建筑的历史信息,为乡村的变化留下物质遗存,也能为后续施工创造便利条件。



上方黑白照片:

上图:最早的排屋建于1976年,砖墙被水泥遮盖,这角度看到是连通的后院由左边二层楼的住宅和右边一层楼的辅助用房组成

下图:石头建造的排屋

下方彩色照片:

最早的排屋建造于1976年,由烧结砖建造,1977年后则用石头取代烧结砖



于是,建筑师将旧的学校建筑当作考古遗迹一般保留原状,在室内置入木质地台,贯穿所有房间和走道,尽可能少与原有结构发生接触。这样做反而带来设计上的自由,新增管线无需在质地较脆的石墙上钻孔,室内布局也可以摆脱原有结构限制,变得更加灵活。纤细的钢材通过组合柱和桁架的方式在老房子内撑起一副现代骨架,整合室内家具。木材便于运输和现场加工,作为空间改造的另一种主要材料。



上图:勤勇小学的改造采用介入式设计策略,最大程度保留原有建筑

下图:新增的楼梯间采用砖混结构,与原有小学在材料上拉开距离



由于老学校建造年代久远,不同教室的尺寸本来就有微差,再加上多年来的沉降和变形,想要精确地了解每处尺寸难上加难。如果采用测绘,绘制精确图纸,工厂预制,现场拼装的流程,光是第一步的工作量就难以想象。在这里,刘可南选择用手工制作的弹性取代图纸和工业生产的精确性。“我们没有在图纸上标注具体的尺寸,而是采用现场制作的方式消化误差。”


勤勇小学位于勤勇村北部的高地,由附近开采的石头建成



小学位于整个村寨的高点,材料运输并不方便,纤细的钢材和木头可以由人直接搬运。秦勇小学改造项目的施工现场十分特别。每层分别有一个小木工房,首层还有一个大木工房,所有的五金材料和木材都在这里准备好,根据需求往楼上搬运。每间教室有一个固定施工班组,制作包括门窗在内的所有构件。整栋建筑像是一个大型手工现场。



上图:增建部分的结构由5厘米见方的方通焊接而成,轻钢结构方便运输

下图:站在楼梯平台看向配楼,上方的连廊通向辅楼楼顶上加建的餐厅



在勤勇小学,刘可南体会到了以手工艺为主的传统空间生产方式。建筑师决定了整体策略和技术路线,交代给工匠不同构件的对位关系,最终每处细节的把握则是来自工匠的手。项目施工时,刘可南每周都会到现场,做一些“修补匠”式的调整,最终设计团队和木匠一起完成项目。然而当时施工现场的木匠年龄普遍超过五十岁,这也引发他对于工艺传承问题的担忧。工地总是辛苦的,所以很多人宁可去工厂也不愿意到工地来,哪怕做工匠收入更高。在和国外建筑师交流时,刘可南发现这不是中国独有的问题:“建筑的产业化和全球化的过程密切相关,这是建筑师这个职业群体在共同面对的事情。欧洲也面临着手工艺凋零的现状,没有任何差别。”


2018年12月,勤勇小学改造项目竣工。对于民宿而言,这不算是个好时机。疫情对于旅游业的影响无需赘述,最终第一家运营方选择将其出让。大约在今年3月,一家本地民宿品牌“冬生夏长“接手勤勇小学,将已经荒废一段时间的建筑重新收拾出来投入使用。得知此消息,原本刘可南以为自己的设计会被颠覆性地改造,然而没想到冬生夏长的负责人对原有方案非常尊重,仅作整体翻新。“我觉得我的作品还在。”刘可南感慨道。



餐厅室内采用木围护结构,由木匠现场施工完成



这是在快速变化的社会当中颇为温情的一幕,建筑师在改造学校时,充分尊重并保留原有结构,姿态谦逊,手法轻柔。而新到来的经营方同样尊重建筑师的设计意图,仅根据使用功能略作调整,新增一间小咖啡厅,重新处理室外绿地,栏杆刷上新漆。没有人粗暴地大拆大建,不同时代的信息就这样沉淀下来。当地村民看见的小学依然是他们熟悉的样子,而来此度假的游客也享受到室内舒适的现代空间。



宁波堪称中国当代建筑的缩影。建筑师探索、实践和认知的持续与丰富构成中国当代建筑内在的生命力。



摄影:朱迪

撰文/采访:李里

编辑:全倬冉

制片:甜甜

编排:穆越彪


导演:黄松

视频摄影:斯硕

策划/制作:全倬冉、李里

统筹:甜甜

剪辑/调色:莫少龙

音乐:Tamuz Dekel - Violet Untold


平面设计:enkit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