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流火七月 | 青春的回响

高雁 舞蹈杂志 2023-02-23

作为新生力量的青年一代,应该成为时代的青年,每个青年具有新的思想,准备更替旧的思想。这也是人类进步和人类进程的条件。

——别林斯基


夏至已来,暑热已至。随着“中国舞蹈十二天”“北京舞蹈双周”等平台多年的良好口碑,使得七月已然成为了舞蹈展演交流的黄金期。也正是有这些平台的大力推动,我们才能集中看到不同国籍、不同文化背景的青年编导所呈现的优秀作品。在这些以青年编导、演员为主体的作品集中,有对人生的思考,有对文化的探寻,也有对当下现状的映射,更有对人本问题的哲思。他们是众多当代青年从艺者的代表,用作品反映出当下青年群体不同视角下的观察与思索。

无论表达内心寄托抑或改变城市样貌,这些来自于青年编导或编导青年时期的创作,都凝结了他们鲜活而又真实的生活感悟,和他们所代表的未来的方向。


【生命印记在青年】

如何看待人生境遇与生命意义?

走过粲然欣悦的孩提时期,未至透彻释然的中暮之年,青春的眼睛看人生总带有更多迷茫与焦虑,未知令人胆怯,不定使人难安。幸而能听到那些思索中的声音,用勇敢的音调为我们分享他们的温度。

生活或许荒诞,前途或许未卜,人生或许寂寥,但只要我们没有丧失爱与被爱的能力,倾听自己的心生,不割舍希望,时间终究都能拯救陷于孤独困境中的你我。


龚兴兴《没有孤岛》

2019第八届“中国舞蹈十二天”作品

编导:龚兴兴

2019年7月5日~6日 19:30国家大剧院小剧场

“生活是荒诞的,往往还是无趣的。那么,我们还有救吗?”曾求学于解放军艺术学院(现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大学军事文化学院)与北京舞蹈学院的龚兴兴在学院派教学中打下了扎实基础,又先后在北京现代舞团、陶身体剧场、雷动天下舞团中不断历练打磨,加之坚韧而又细腻的个性表达,龚兴兴的舞台呈现已日趋臻熟。訾伟曾评她的作品“富有灵性和前卫性,她灵动的肢体是可以控制自由的……但她最让人欣慰的是在创作中始终不放弃相信‘不存在’的事物”。

《没有孤岛》就是这样一个带着乌托邦色彩的理想化作品,在作品中编导将会以她独特的艺术感知带来她的思考:我们该如何直面人生的孤独,在荒诞中寻找意义。

颜荷《何处是归程》

2019第八届“中国舞蹈十二天”作品

制作人:桑吉加

概念/导演/舞者:颜荷

2019年7月21日~22日 19:30国家大剧院小剧场

曾担任《云南映象》近百场女主角的颜荷,在2012年成立“颜荷舞蹈剧场”后完成了个人艺术创作之途的一次转折,随着《水语》《无间》的接连上演,愈加展示出她在不同艺术门类中的涉猎广度,尤其是对跨界元素的娴熟运用与把握。

《何处是归程》曾打破传统剧场的观演关系,在美术馆中和观众共同表演,而今再度登上舞台,借冰砖垒成的“冰城墙”来展现时间流失,在“何处是归程?”的反复疑问中探寻生命的迷失与归宿

苏雪冰、郭娇《不同样的等待》

2019第八届“中国舞蹈十二天”作品

艺术指导:万素

编导/演员:苏雪冰、郭娇

2019年7月24日~25日 19:30国家大剧院小剧场

在作品《不同样的等待》中,编导巧思以等待之“静”来反观生命之“动”,将“等待”的主题一分为二,根据舞者特征量身在作品中划分为不同形式的展现。面对两位主要演员成熟优秀的表演状态,编导在编创之时未止步于舞作本身,而希望借以该作更深入探讨“舞者的时代性和艺术生命力”的相关问题。

在运用中国汉族民间舞素材创作的同时,编导有意在不同的创作思路和手法中共同探索民间舞表演的新样貌:一是在传统民间舞范畴中探析民间舞语汇的现代意识体现;再则跳脱出传统范畴窠臼寻觅民间舞素材的当代性样貌。

在《不同样的等待》中,作品的主旨便直指生命的深度及意义:“生命中我们会等待想要的一切,但最终生命的意义正是由于‘等待’而凸显它的轨迹,不管我们得到或失去,生命就是这样流淌着。”


【当青年遇上传统】

如何重读传统文化与历史烙印?

时间于流走中不断冲淡时代刻下的印记,无论是已然褪了色的民俗,还是被遗忘的文化,抑或但成追忆的古人或沉重语噎的历史,那些关于文化、关于历史的记忆则需要在不断重复中流传,在演绎中重现,方不轶失。


毛跃新《金蝉塑与糖人宝》


2019第八届“中国舞蹈十二天”作品

总导演:毛跃新  执行导演:姜媛

编剧:李天翼   编舞:张麟、丁玲、纪靓

2019年7月8日~9日 19:30国家大剧院小剧场

《金蝉塑与糖人宝》讲述了老北京手工艺传承的故事,三位主人公分别为制作毛猴(金蝉塑)的毛小五,制作糖人的糖人宝和从小学习京韵大鼓的宜娘。舞剧以三位具有不同从艺背景的“传承人”角色为引线,将老北京传统文化汇总的民俗艺术元素融合呈现于舞台之上。

舞剧在视觉呈现上以老北京的手工简笔画为创意基底,使舞台还原出老照片的颜色和质感,音乐则融合了三弦、京胡、曲笛、大鼓等民族乐器的元素,以求呈现出京城市井独特的美感

舞剧创作初衷生发于导演毛跃新对儿时有趣“玩意儿”的情怀。在采风过程中,创作团队惊讶于老北京民俗之多、之广,也感动于手工艺人从艺之专、之精,无论是精细生动的“毛猴”艺术,还是趣味横生的“糖人”工艺,都一次次激发了团队的创作灵感,而他们也在创作时将这份感动化为当代青年人传承传统文化的时代担当,以动人的故事揭开一段藏于历史中的文化记忆。

谭惠贞《浓雾中的大花苗文》

2019第八届“中国舞蹈十二天”作品

制作人:李俊麟  编舞:谭惠贞

2019年7月30~31日 19:30国家大剧院小剧场

在编导谭惠贞看来,《浓雾中的大花苗文》不仅仅是自己某一阶段的成果,更是10余年来持续与“文字”累积的缘分:从2007年应邀为“台北汉字文化节”编创作品《文字山水》,到2012年以湖南江永女书文字为主题创作《女书》,再到2016年运用中国台湾当代女诗人们的诗文来创作《繁华》,“文字”不仅成为谭惠贞持续创作的灵感和素材,不同地域文化背景下的文字更使她体会到不同的智慧与力量。这份缘分也在她偶然间邂逅“大花苗文”讲座后再度汇集,凝结而成《浓雾中的大花苗文》一作。

大花苗是西部苗族支系,相传在数千年颠沛流离的迁徙之中,丢失了自己的文字,直至百余年前失而复得。文字的“失与得”使得部族人的生活重现文明、开启文化,也使我们得以借助这部作品感悟文字所承载的历史意义与价值,珍视文化的传统与传承。

朱晗、陈伟科《伯牙绝弦》

2019第八届“中国舞蹈十二天”作品

艺术顾问:沈培艺、江东

制作人/导演:朱晗 联合制作人:陈伟科

舞蹈编导:黄晶、李程

2019年7月18~19日 19:30 国家大剧院小剧场

《伯牙绝弦》取材于《列子·汤问》篇所载俞伯牙与钟子期的故事,结交之时“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子期死后“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这段两人间相敬相知的友情也成为千古传诵的至交典范。

古人云:“士为知己者死。”伯牙绝弦,所喻示的正是一种真知己的境界,令人心向往之却往往求而不得,尤其在当代通讯科技高度发达的今天,虽然通过手机和网络使得沟通更为便捷,但“社交窘境”也成为当今年轻人不乏面临的问题。知音难觅,在《伯牙绝弦》的演绎中,一场超越时空的历史对话同时展开在演员、角色与观者自身,去共同寻觅理想中的“知音”。

南京逆行舞蹈剧场、南京市歌舞剧院
《十三月》

2019第十二届“北京舞蹈双周”“焦点舞台”板块作品

编舞:张曦

2019年7月26日 20:00 北京天桥艺术中心中剧场

逆行舞蹈剧场成立于2017年,由南京市歌舞剧院青年编导李捷和独立编舞家吕思思共同创办,为专业舞者和舞蹈爱好者提供自由开放的创作表演与学习平台。舞蹈剧场定期举办舞蹈沙龙、大师班工作坊、实验剧目交流展演、舞蹈培训辅导等活动项目,并与南京市歌舞剧院达成长期战略共识,协力推动现代舞在江苏地区的发展。

“一寸山川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军。”十三月虽并非真实存在,但那段不堪回首的历史却已成为永恒的烙印。思过往,不忘本,《十三月》的创作团队皆来自南京,他们将用当代青年的视角再度回溯解读那段历史岁月。


【青年与当下】

如何认知当下自身的生活境遇?

异乡人·陌生人·流浪人,当时代的发展和成长的轨迹同时将我们推离原点,背起行囊,走向远方,陌生的大城市收获了年轻人的热情与青春,同时也冲洗着裹挟而来的乡情、纯真、锐度,如何在异乡收获心灵的喜乐,如何在逆境坚守怀揣的梦想,如何在社会浸染中留存昔日的自我?认清生活境遇,方可活在当下。


蓝印舞团《蓝·印》


首部“男性”原创现代蒙古族舞剧

导演:奚斯日古愣

执行导演:周格特力加

2019年7月5日~6日 19:30上海国际舞蹈中心大剧场

《蓝·印》取意于“蓝斑人”,作为蒙古族人特有的印记,蒙古斑被视为民族文化的独特符号,承载并代表着铭刻在蒙古族人血液中坚韧淳朴的民族精神。

该剧讲述了一个离开草原,生活在都市,在文化边缘徘徊、孤独无助的蒙古族青年的故事,在他徘徊迷茫于都市文明找寻不到心灵归宿时,古老的萨满召唤着他即将破碎的灵魂,带领他重回阔别已久的故土。

这不仅仅是一个蒙古族青年身心的出走与回归,更是当下青年人面对这个时代的共同思考,那些离开故乡打拼于城市的年轻人,尤其是少数民族年轻人,在自我身份认同感缺失之时,该用哪个角度观察世界、审视生命?或许我们在《蓝·印》中找到答案,就像作品中的那位青年一样,洗脱繁世浮华,找到属于自己的精神栖所。

雷动天下现代舞团《在北京跳舞》

2019第十二届“北京舞蹈双周”“焦点舞台”板块作品

编舞:周书毅

2019年7月23日 20:00 北京天桥艺术中心中剧场

作为2019年舞蹈双周展演周的开幕演出,《在北京跳舞》分量之重可见一斑。按照以往惯例,在具有国际视野的展演周正式开始之际,开幕演出都会选择中方编导的优秀作品,在尽“地主之谊”的同时呈现中国现代舞的发展。

此次的《在北京跳舞》由中国台湾青年编舞家周书毅创作,在历经三个多月的时间内,与舞团14位年轻优秀的舞者们不断磨合,在作品中体现了他们“离乡背井,前来北京跳舞的心理历程”。《在北京跳舞》中,舞者用不愿停歇的身体写下一笔笔流浪日记,也记录下逐梦的路途风景,在跳舞中寻找未知的自己。

作为骉舞剧场的创团舞者之一周书毅的作品有着骉舞人的精神和乐观,从2010年创作《1875 Ravel and Bolero》开始,他致力于在作品中展现当下视角,并尝试把过去时光所带走的美好再度在作品中呈现出来。他带上自己的作品开始在火车站、户外跳舞,用生活在当下的年轻人视角在作品中留下时代的印记。周书毅的跨界作品《Break&Break!无用之地》更取得了今年“台新艺术奖”年度表演奖大奖。

深圳大围屋艺术团《浮流》

2019第十二届“北京舞蹈双周”“另类平台”板块作品

编舞:谢欣

2019年7月25日 17:00 北京天桥艺术中心小剧场

《浮流》以改革开放前沿地——深圳为叙事背景,在这座流光闪耀、日新月异的城市中,不断有建设者外来定居于此追逐心中的梦想。浮动的城市,川流不息的人群,外来打拼者就在这座城市的浮流里闯荡,或跌入谷底、或跃上潮头。

为了寻求更能准确表达这座城市质感的肢体动作,编导把具有漂浮、流动等弧线型肢体连接方式加入舞蹈语汇之中,再裹进思念家人、梦境与现实落差等情感因素,以期在一个大的空间里看到人与人之间珍惜的情感连接,在剧场的空间里被观众接收,通过舞台的放大,渗入到观众心里。”

通过13名舞者的种种肢体律动,从浮动的都市到川流的人群,力求使得每处城市细节都能从演员们的肢体语言中找到共鸣。作为深圳市龙岗区大围屋艺术团成立10年来推出的一部精品力作,《浮流》凝聚了艺术团多年的艺术创作理念,展现深圳本土艺术团体的崭新创意和别样思考。“虽然有些细节还需打磨,但有艺术高度和深度,是难得的一部舞剧精品。”国家一级编导、广东省舞蹈家协会副主席高成明对《浮流》有较高评价,《浮流》不落窠臼,不预设剧情,为观众留下了较大理解空间,让每个人从《浮流》中找到奋斗中真实的自己。


【未来已来】

如何认知“我”与“人类”?

长久以来,从哲学到艺术,认知“我”与“我们”究竟为何的思索从未停息,这些关于人类本身的思索、人类生活环境的分析探讨、人类生存境遇的哲思深虑,都帮助我们尽量看清来时之路与未来归途。


以色列克伊布茲当代舞团《穹》


2019第十二届“北京舞蹈双周”“焦点舞台”板块作品

编舞:拉米·贝尔

2019年7月27日 20:00 北京天桥艺术中心中剧场

从 2012 年开始,“北京舞蹈双周”每年不遗余力地引进以色列的现代舞团队,从 2012 年克伊布兹当代舞团( Kibbutz Dance Company)的《哪怕》,到2013年玛丽金刚舞团( Maria Kong Dancers Company)的《开启源代码》,2014年维帝戈舞团( Vertigo Dance Company)的《印象》,2015年L—E—V舞团( L—E—VDance Company)的《强迫症之恋》,2016年平头舞团( Inbal Pinto Dance Company)的《冰树芳华》,2017年SOL舞团(SOL Dance Company)的《大甩卖》,2018年平头舞团( Inbal Pinto Dance Company)的《冰树芳华》,再到2019年克伊布兹当代舞团的《穹》,以色列优秀现代舞作品已然在“北京舞蹈双周”7年不间断力推中俨然成为了一项“传统”,也使得大量喜爱以色列现代舞的观众们过足了瘾。

克伊布茲当代舞团以展现艺术总监拉米·贝尔的作品为主,拥有众多技巧高超、身体灵活敏感的舞者。舞蹈作品《穹》探讨的议题繁多,的生存行分析探,包括难民、移民、自由、归属、认同、渴望、故乡、家园等一系列概念,无论生存于何时何地,战争还是和平,人类对家的追寻,是体验个体存在的重要依据。

比利时虚幻结集社
《支离 - 灭绝物种清单》

2019第十二届“北京舞蹈双周”“焦点舞台”板块作品

编舞:皮耶特罗·马鲁洛

2019年7月28日 20:00 北京天桥艺术中心中剧场

当今国代舞概念走得最前的,要算是欧洲比利艺术比利时首都的表演艺术研究中心一直强调舞蹈的前瞻性和实验,而来自比利时的艺术家们,也常常关照作品的创作动机、社会关系和哲理思维。因此,来自比利时的舞蹈家们,常常以作品中高人一等的哲学深度,刺激着传统的舞蹈家们,对舞蹈本质问题再度深入进行思考。

比利时虚幻结集社的《支离 - 灭绝物种清单》号称是一出标准的欧洲现代舞,它融合动作、声音、装置、视频效果,最终呈现出一台跨媒体作品,从一个巨大的黑色枕头软雕塑开始,舞台上发生的一切都充满了对人类生存境况的隐喻。

该剧编导皮耶特罗·马鲁洛的创作除了肢体的舞蹈之外,还大量运用立体装置和新媒体技,深入探讨各种社会议题和探索人类历史的因果化。自2015年开始,马鲁洛就开始在舞蹈作品中体现他对现实生活语言和象征性语言之间关系的思考,呈现出属于他自己的“物种想象”的美学形式。

法国马萨拉舞蹈团《人》

2019第十二届“北京舞蹈双周”“另类平台”板块作品

编舞:福阿德·布苏夫

2019年7月28日 17:00 北京天桥艺术中心中剧场

福阿德·布苏夫出生于摩洛哥,1983年来到法国学习嘻哈舞蹈、现代爵士舞和马戏。1997年起,他开始在巴黎接受系统训练,专攻现代舞与和嘻哈舞蹈。

在《人》中,编导向我们展示了异域多元的文化碰撞,他在现代舞的语汇中融入嘻哈元素,在舞台上呈现出嘻哈舞蹈从古至今的流变过程。为了试图挑战肢体状态矛盾性的表达,他将多种舞蹈风格融为一体:摩洛哥、塔斯克温、拉格达当地的传统舞蹈,以及格纳瓦的神秘主义传统,以综合的舞风凸显嘻哈舞蹈的大众特质与城市属性的统一

《人》揭示了一种普世的维度,无论身体上或精神上,人类对所谓“远方”有着永恒的追求。


【青春的回音】

作为2019年“北京舞蹈双周”的重量作品,《冬之旅·春之祭》舞作可谓留存于舞台上跨越时代的精品,也可借此了解编导二三十年前的艺术印记。

香港城市当代舞蹈团《冬之旅·春之祭》


2019第十二届“北京舞蹈双周”“焦点舞台”板块作品

编舞:黎海宁

2019年7月25日 20:00 北京天桥艺术中心中剧场

20世纪70年代初,黎海宁成为香港青年芭蕾舞团的创建元勋之一,在远赴英国伦敦当代舞蹈学院学习3年后,1977年,他在香港大会堂举办了个人作品展,1979年成为了香港城市当代舞团的主团编导,继而成为该团的艺术总监。

曹诚渊曾评价黎海宁的创作“每一次都有一个主题,但又会把这些素材和作者的生平相结合,可是最重要的,是黎海宁把自己的思想投射进这些作品里,反映着当前他认为重要的社会生存状态。首演于1991年的《春之祭》,是黎海宁本人最为满意的作品之一。《冬之旅》则以舒伯特的浪漫主义歌曲为灵感,展现旅人在寒冬路上的心路历程。

黎海宁说:“我第一部有‘舞蹈剧场’风格的作品是《春之祭》。但跟皮娜·鲍希没有关系。林怀民也说过,每个编舞都会碰一次这个音乐,因为太经典了。我当时排了和其他人不太一样的《春之祭》,是讲编舞、演员跟观众的三角关系。故事重现1913年,史特拉文斯基和尼金斯基合作的《春之祭》在巴黎首演时,引起的骚动场景。有人吵嚷、唏嘘,无论是对音乐还是舞蹈,都表示抗议。”


﹌﹌﹌﹌﹌﹌﹌﹌﹌﹌﹌﹌﹌﹌﹌﹌﹌﹌﹌﹌﹌﹌﹌﹌﹌﹌﹌﹌﹌﹌﹌﹌﹌﹌﹌﹌﹌﹌﹌﹌﹌﹌﹌﹌﹌﹌﹌﹌﹌﹌﹌﹌

这里还有更多好文章:

为有源头活水来——北京舞蹈家协会赴云南创作采风

反法西斯战争中的中国新舞蹈力量——由彭松、盛婕、梁伦口述引发的对中国表现主义舞蹈创作的思考

致敬永恒的“童心”——舞蹈艺术家的童年记忆与赤子情怀

生命的图腾:格雷姆与野口勇的空间对话

遇见“她”的伟大——舞蹈中的母亲

@本文版权归《舞蹈》杂志社所有,          请勿转载,侵权必究!

一键订阅


长按下面图片二维码

一键下单 订购全新改版的2019年新杂志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最新目录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