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为有源头活水来——北京舞蹈家协会赴云南创作采风

舞蹈杂志 2023-02-23
特辑

文——北京舞蹈家协会 图——林毅

本文刊于2019年第3期《舞蹈》(总第445期)

与勐腊曼旦象脚鼓舞传承人波罕丙共舞

4月10日至17日,北京舞蹈家协会组织首都舞蹈艺术工作者赴云南西双版纳、大理、昆明等地开展了为期一周的“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创作采风活动。舞蹈家们根据创作需要,有针对性地深入村寨采访民间艺人,感受少数民族独特的生产生活,从基层一线找素材、找灵感。

4月15日,北京舞协采风团与云南省舞蹈家协会交流座谈,北京舞协主席陈维亚表示,云南省蕴藏着丰富的民族舞蹈艺术资源,北京市拥有舞蹈艺术人才优势,双方要保持联系,通过开展联合采风、创作、艺术交流等活动,建立长效联动机制,促进优势互补、共同发展。云南省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张碧伟则表示,希望通过此次采风交流,能为云南舞协开展工作和云南省舞蹈事业发展传经送宝,双方建立合作关系,实现资源共享。双方还就文联改革、新文艺组织发展、保护与发展民族舞蹈文化、职业艺术教育与高校艺术人才培养模式等话题展开讨论和交流。大家一致认为,打造精品力作要始终关注对原生态民族舞蹈的保护传承和发扬,要坚持服务人民、突出主旋律,始终坚持“文艺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始终肩负“文艺弘扬中国精神”的历史使命,立足本土特色,加强创造性,提升原创能力,把原创意识、精品意识贯穿舞蹈创作全过程,创作出更多更好的舞蹈艺术作品。本刊特摘编本次采风团成员感想,以飨读者。

——编者按


陈维亚 中国舞协副主席 北京舞协主席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时强调:要引导广大文化文艺工作者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把提高质量作为文艺作品的生命线,用心用情用功抒写伟大时代,不断推出讴歌党、讴歌祖国、讴歌人民、讴歌英雄的精品力作,书写中华民族新史诗。”为响应习近平总书记的号召,北京舞蹈家协会组织采风团赴西双版纳、大理等地进行“深入生活、扎根人民”采风活动,在基诺族山寨,和当地艺术团演员进行深入交流;在傣族村寨,和傣族象脚鼓传承人波罕丙先生打着象脚鼓翩翩起舞。在大理去往昆明的高速路上,因前方交通事故停车等候,我们下车以“快闪”方式跳起民族舞蹈,用这一特殊方式给焦急等待的众多驾驶员和乘客带来了欢乐。结束表演时,他们热烈鼓掌,微笑着大声说“谢谢你们”!我们还与云南艺术学院附属艺术学校、云南民大艺术学院舞蹈系等院校的师生们进行深度交流,和云南舞协建立了常设交流机制。

与傣族艺术团舞蹈演员交流

在云南采风期间,我们所到之处都被当地老百姓和艺术工作者的热情包围着,无时无刻不为少数民族人民热爱生活、热爱艺术的真诚所动容。通过这次采风活动,我们真切地感受到,只有深入生活才能体会到生活质朴的味道,才能得到艺术需要的特殊营养;只有扎根人民,艺术创作才有新鲜空气,才有活力。


白靖毅 北京市文联挂职副主席

一路走来,我们深切地体会到,艺术离不开实践这片生动的土壤,舞蹈离不开生活这个生动的舞台,创作离不开人民生动的形象。

当我们因为路上拥堵而组织舞蹈“快闪”的时候,当我们在乡村与乡亲们随性起舞的时候,当我们与当地传承人互动的时候,舞蹈就是我们心灵相通的语言,就是生活本身。感动源于艺术实践。采风期间,我们为普通民众,特别是那些传承人们,为继承舞蹈的努力和贡献而感动。为艺术家们,特别是当地艺术创作者及教育者,对舞蹈的挚爱与执著而感动。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艺工作者要“坚定文化自信,把握时代脉搏”“描绘我们这个时代的精神图谱”。云南之行,更加坚定了我们的责任感与使命感,要用更多优秀的作品“抒写人民、描绘人民、歌唱人民”。


陈杨萍 北京舞协副秘书长

此次云南采风之行,大家充分感受到:人民是创作的源头活水,只有扎根人民,创作才能获得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

在新时代,文艺创作拥有着无比广阔的空间,我们要团结引领广大舞蹈艺术工作者深入生活、扎根人民,采掘蕴藏于基层一线的舞蹈宝藏,以多彩的现实生活激发创作灵感,为人民抒写,为人民服务,创作出一批“叫得响、留得住、传得开”的舞蹈作品,提供更多更好的精神食粮,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滕爱民 北京舞协副主席

深扎民间,寻根溯源,为艺术创作加油蓄力;亲近自然,走进村寨,亲身体验多彩的民族文化。此次采风我可谓收获颇丰,满载而归。

与云南艺术学院附属学校交流座谈

短暂的几天里,与业内的各位名家、名师相聚,内心喜悦;对创作及教学的探讨,更是难得的学习良机,受益匪浅。采风中,那举手投足眉眼间的真诚,那被风霜雨雪雕琢的肢体......让我心静而身动,抚慰着浮躁的灵魂,丰富着生命的厚度,更加坚信:艺术源于生活,和谐生活离不开艺术。作为文艺群体的一员,更应该积极地走出去,靠拢组织,心怀责任感、使命感;为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凝神、静气;创作出贴近生活、颂扬生命、具有时代印迹和时代审美的作品,责无旁贷地助力当下舞蹈艺术创作从高原走向高峰。


沙呷阿依 中央民族大学舞蹈学院教授

在西双版纳和大理领略了民族民间舞蹈的艺术魅力,也被当地多元化的民族风俗和丰富的艺术形态所震撼,再一次深刻感受到只有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才能创作出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无愧于我们这个伟大民族、伟大时代的优秀作品”

向白族老艺人学习扎染


张元春 北京舞蹈学院创意学院现代舞系主任

为期一周的“深扎”采风给我最大的感受就是“艺术来自生活”,并且,艺术也是随生活的变化而变化的,应当成为当下人们精神世界的写照。就舞蹈艺术而言,我们这次考察了几种不同的舞蹈生态,这些不同形态的舞蹈和悠久的民族文化传统在当下发生着不同方式上的连接。这次采风帮助我更加细致地体会到舞蹈美感的价值在于真诚”,多元的舞蹈文化来自多元生存状态下人们的真实和真诚,帮助我从舞蹈创作、舞蹈教育的角度上反思舞蹈表达的基点,要敞开心胸去拥抱生活,真诚地理解时代,和不同的人群进行碰撞和交汇,打开思维格局,才能对创作有所裨益。

与基诺山寨艺人打鼓

吴蕾 北京戏曲艺术职业学院副院长

在陈维亚主席的带领下,我们一行人迈开脚”走村寨动真情;打开眼”,再寻生活真善美;开动“脑”,思考如何更好创作出优秀舞蹈作品,做好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发展工作;勤于“笔”,创作舞蹈作品呈现要真实鲜活,要有时代感召力和穿透力。短短几日,收获满满,感恩前辈老师们为舞蹈事业发展付出的艰苦努力,这既是学习目标也是鞭策。

云南艺术学院附属学校现场教学

李丽宏 中国戏曲学院教授

通过采风实践,时刻记住自己作为舞蹈文艺工作者的文化责任与社会担当。回去以后进行了认真梳理,从采风笔记到创作,再到最后的舞台呈现。坚持服务于人民、扎根于人民的创作理念,这正是我们这次采风实践活动的意义所在!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采风实践学习与我们所从事的事业息息相关,作为一名艺术教育工作要紧跟时代的步伐创作出更多更好的舞蹈作品,为首都文艺事业的发展做出努力。

与勐腊曼旦象脚鼓舞传承人波罕丙合奏

袁媛 北京舞蹈学院中国民族民间舞系副教授

这个春月,我有幸参与了云南之行。春花怒放,我们走入基诺族山寨,被质朴淳朴所感染,乏累消逝,我们以舞敬畏;车旅颠簸去探寻流离城市喧嚣的西双版纳象脚鼓,我们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波罕丙一起“醉”舞,开怀和敬畏久久心生;还有在大理古城、洱海湖边、喜洲古城......最有意思的是扎染工艺体验,在白族阿妈眼里,哪怕是名流大咖,也得听她的指挥,老老实实坐在巴掌大的小板凳上,无论男女都拿起针线学做扎染“秀娘”。田野采风真好!我想,也只有这样的向下深扎,艺术的生命才能向上生长!

马亮亮 中央民族大学舞蹈学院教师

“文艺创作方法有一百条、一千条,但最根本、最关键、最牢靠的办法是扎根人民、扎根生活。”很高兴这次跟随北京舞协来到了美丽的西双版纳,参加“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创作采风。通过此次采风调研,在绿水青山的怀抱中,亲身体验民族地区的真实生活,淋漓尽致地感受到我国民族舞蹈艺术的原生状态,从中汲取了丰富的创作源泉。认识了不同民族,不同文化,不同习俗,以及不同审美所造就的身体和生命形态,这里就是舞蹈世界中的“绿水青山”,这里就是舞蹈世界中的“金山银山”,让我们在舞蹈的天空中自由翱翔,创作出新时代的民族舞蹈作品,为民族舞蹈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张巍 北京文化艺术活动中心副主任

通过采风活动让我们深刻体会到,艺术创作要扎根人民、来源生活,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只有从生活中提炼的元素,才能更深刻地感染人、打动人。一路上遇到的人与事,让我深刻地体会到当地少数民族浓郁的风情和独特的习俗,为创作出更好的群文舞蹈作品提供丰富的素材。


王晶 北京西城区舞协秘书长

在采风中,我们与基诺族群众共舞,感受原生态舞蹈的魅力,跟傣族鼓王学习象脚鼓,感受独特的传统文化韵律。印象最深刻的是在云南艺术学校观摩云南世居少数民族学生们的汇报演出,他们原生态质朴真诚的表演让我难以忘怀,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深深触动了我。


﹌﹌﹌﹌﹌﹌﹌﹌﹌﹌﹌﹌﹌﹌﹌﹌﹌﹌﹌﹌﹌﹌﹌﹌﹌﹌﹌﹌﹌﹌﹌﹌﹌﹌﹌﹌﹌﹌﹌﹌﹌﹌﹌﹌﹌﹌﹌﹌﹌﹌﹌﹌

这里还有更多好文章:

致敬永恒的“童心”——舞蹈艺术家的童年记忆与赤子情怀

赠票 | 杨丽萍的映象情结与魔幻现实——走进《平潭映象》

生命的图腾:格雷姆与野口勇的空间对话

遇见“她”的伟大——舞蹈中的母亲

舞评 | 民族的尊严醒狮的魂——大型民族舞剧《醒·狮》

@本文版权归《舞蹈》杂志社所有,          请勿转载,侵权必究!

一键订阅


长按下面图片二维码

一键下单 订购全新改版的2019年新杂志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最新目录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